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88695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水专业术语及英文(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业术语解释与阐明答案1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本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运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采用的多种灌溉措施,如喷灌、滴灌、膜上灌等。9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状态,通过植物的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水从土壤经作物而到大气保持着持续状态,并构成一种完整的系统,称PAC系统。4.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御力,称为植物的抗性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就是研究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15.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2植物常受到的有害环境之一是缺水,当植物耗水不小于根系吸水时,就使植物体内组织水分亏缺。过度的水分

2、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23.以投入与产出的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描述物作产量(干物质或籽粒产量)与其重要影响因素(或投入资源)之间的数学关系称为生产函数2.作物产量与水分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称水分生产函数。25.由各生育阶段(i)的相对腾发量或相对缺水量作自变量,用各阶段连乘的数学式构成阶段效应对产量(相对产量)总的影响数学模型,称为乘法模型,最常应用的是ensen模型.由各生育阶段()的相对腾发量或相对缺水量作自变量,用各自分别影响相加的数学式构成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影响的数学模型,称加法模型,最常用的是Blan模型2.喷灌即喷洒灌溉,用压力管道输水,再由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雨滴,均匀地

3、洒落在地面,湿润土壤并满足作物需水规定的一种灌水方式28.喷灌系统是把水源,喷灌设备和田间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她成为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整体,以达到将灌溉用水均匀地喷灌到农田,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规定30.单位时间内喷洒降落在田间的水深,称为喷灌强度。喷灌强度在概念上与降雨强度一致,喷灌强度的单位常用:毫米/小时m/h。31. 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水量在喷洒面积上分布的均匀限度2.喷灌均匀系数是一种表达一定面积上水量分布均匀限度的指标3.水滴打击强度是指单位受水面积获得水滴撞击能量的大小,涉及作物和地表土壤,具体说就是m水深的水滴落在田面上的动能。3. 喷灌工作制度是指喷灌工程运营中,喷头在固

4、定位置的喷灌时间,同步工作的喷头数以及喷头轮灌组的划分等36喷灌制度涉及:(1) 灌溉定额,(2) 灌水定额,(3) 灌水次数,() 灌水周期等.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时,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38.雾化指标(又称H/d值) 指喷头工作压力(mm水柱)与主喷咀直径(m)之比。3指喷头进水口处的水流压力,单位 Kpa。一般喷嘴压力为喷头工作压力减去喷头内水流的水头损失。40喷头的组合形式涉及支管布置方向、喷头组合方式及喷头沿支管的间距,支管和支管的间距等1喷头的组合间距是指喷头沿支管的间距和两条相邻支管间的间距,称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2.设计灌水周期指两次灌水的时间的间隔,以表达。 44微灌是

5、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分,运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措施45.涌泉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泉器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的方式进入土壤的一种灌水方式47.微灌的灌水器安装在毛管上或通过小管与毛管连接。有滴头、微喷头、涌水器和滴灌带等多种形式。51.低压管道灌溉工程是以管道输水进行地面灌溉的工程,由于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200kPa,故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简称管道灌溉工程。.涌流灌或间歇灌,它是间歇性地按一定的周期向沟畦供水,使水流推动到沟畦末端

6、的一种节水型地面灌溉新技术53.放水时间(on)与周期时间之比称循环率4.完毕波涌灌全过程所需放水和停水过程的次数又称周期数。5.渗灌即地下灌溉,它是运用地下管道将灌溉水输入埋设地田间地下一定深度的渗水管或鼠洞内,借助土壤毛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溉措施。. 农田水利 1.0.1 农田水利irriatin and dria 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行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1.02 灌溉rigaon 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运用水利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人工措施。 113 农田排水farland drinage 将农田中过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

7、、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人工措施。 1.1.0.5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pita cosructinoffarmanwatercosvacy;apil consrctiono irrgaon and dainage为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1.10.旱涝碱综合治理 compreenive hrnss drough,waerogig,salinzatin and akliztion 为防治旱、涝、渍、碱等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所采用的水利、农业、林业、生物和 化学等综合措施。 1.1.0.7小流域综合治理 cmreensiehaness o small in 为

8、保持小流域的水土,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 而采用的工程和生物等措施。 1.1.0.8 水利土壤环境 soilnviroent aer consrvncyproct 施行水利措施,使农业土壤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 .0.9 农业水利区划 zoing aultura conservancy 为合理开发运用区域水土资源,按照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及水利条件划分 不同区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的规划工作。 110 开荒水利 irriation and drainage of uncultivated lad cmain 在开发荒地资源中,为改善荒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生态环

9、境而采用的水利工程措施和水管理工作。1.1.0.1旱涝保收田farmn t ensestble yelds i dought nwaterlogng 按一定设计原则建造水利设施以保证遇到旱涝灾害仍能高产稳产的农田。 1. 圩区水利 watr cnsrvay n pler are 在圩区内进行的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灭螺等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 1.1.13围海造田 pdering 修建水利工程和采用生物措施将海滩或浅海水域围起,改导致为农田的工作。1.2灌溉 1.2.0 灌溉水源 wtr esrcs for irriatio 可用于灌溉的地表水、地下水和通过解决并达到运用原则的污水的总称。 1

10、.2.0.2 井灌el iriation 运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 1.203 灌溉回归水 irigao rturn l 灌溉水由田间、渠道排出或渗入地下并汇集到沟、渠、河道和地下含水层中,成为可再运用的水源。 12.04地面灌溉 sufac irrigation 采用沟、畦等地面设施,对作物进行灌水的方式。 1.2.05 地下灌溉 subsrface irration 水量通过地面如下的设施渗出并浸润耕作层土壤的灌水方式。 12.6局部灌溉 artil rrigai 水源条件受限制时,对灌区中的部分耕地实行灌溉的方式。 1.2.0.7 充足灌溉uicien rrigation 在

11、作物生育期完全按作物高产需要水量实行的灌溉方式。 12.0.8 非充足灌溉(限额灌溉) unufcient irigaion; defiien irriaion; lmited igain 在作物生育期部分地按作物生长需要水量实行灌溉的方式。 .2.0.9 节水灌溉 war-savingrrgatio 采用工程措施、改善灌水技术和管理工作等以提高灌溉水运用率和效益的综合措施。 1.2.10 设计灌溉面积 dn rigationarea 按规定的保证率设计的灌区面积。 1.0.11有效灌溉面积 effectie irrgion are 灌溉工程设施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较平整,一般年景可进行

12、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1.2.0.12 保证灌溉面积 guanteed rrgaion rea 在灌溉工程控制范畴内,可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制度实行灌溉的耕地面积。 1.2.13 灌溉系统 irrigation ssem 灌区引水、输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级渠沟或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 2.1灌溉管理 irigain managemet 建立灌溉机构,制定法规,实行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总称。1.0.5灌溉经济效益 econoc beneis o irgaion 通过灌溉而获得的农业增产量或价值量。13 农田排水 1.30.1农田水分状况 field water r

13、egime 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0.2 农田排水系统 rmandainage system 排除农田中多余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各级排水沟、管、水闸和泵站等建筑物的总称。1.3. 排水经济效益 econm benefit of drinae 因采用排水措施而减少、免除的农作物产量(值)损失,或增长的农作物产量(值)。.4 水土保持工程 1.水平梯田 horinta terre 为保持水土、种植作物或树木而将缓坡地(一般不不小于5)改成水平的台阶式田地。 1.0.2 水平条田(水平埝地) hriztl stri-fel 在塬面或缓坡地上,基

14、本上沿等高线修建的水平条形农田。 1.4.3 淤地坝soietain d 在水土流失的沟壑中修建的、用以滞洪和拦泥的坝。 1.4.4谷坊heck da 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山沟中,用土、石或编篱等修筑的用以固定沟床、减小流速、拦蓄泥沙、避免水土流失的设施。 1.40.5水平沟 parlll dih 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截水和植树种草以防水土流失的措施。 47沟头防护 ptction o guy hed 为避免径流冲刷引起沟头迈进和坡面蚕蚀而采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1.4.0.8隔沟梯田 terraced fi with soe 水平梯田与坡地相隔修建的治坡措施。 灌溉 2.1 灌溉水源

15、 2.1.1 灌溉水源类型 2.1. 地表水灌溉urfcewate rriatio 以地表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211.2蓄水灌溉 waer srage iriio 以水库、塘堰等蓄水工程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2.1.13 引水灌溉 water diersion irigtion 以自流引取河川径流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2.1.4 提水灌溉 pmpng irriaton 以水泵等提水设备抽水所进行的灌溉。 . 自流灌溉 gvity irrigaton 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 2.1.6 蓄引提结合灌溉 combinedirigain y orag,dive

16、rson andumPing 联合运用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 21.地下水灌溉 groundwater irriati 以地下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2.1.地下水库 grondwatr resrvir 贮存在某一地区地下含水层内的水体,可供开发运用的地下贮水场合。 2.1. 井渠结合灌溉irriation bconjucti useof sufae adroundatr 联合运用水井和渠道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 21.1.1污水灌溉 sewageiration 以通过解决并达到灌溉水质原则规定的污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2.1咸水灌溉 se ater irrigaio 以矿化

17、度为2的地下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1.12浑水灌溉 hghi cotnt watr irigtin 以引用含沙量不小于15(重量比)的河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2.1.1.13肥水灌溉 rtilzed gonae irigati 以含氮量较高的地下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1.1.14 引洪灌溉 iigtion by foo dveson 以引用河流洪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1.15 淤灌 wai irriain 以引用高含沙河水淤填、改造盐碱地等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 2.12灌溉规划 2.12.1水利计算 irigation water rsouce alyis 在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

18、为经济、有效地运用灌溉水资源所进行的分析计算工作。 2.1.2 本地地表径流local surfae rnf 灌区范畴内,由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 21.3 塘坝 pod orool 拦截和贮存本地地表径流的蓄水量局限性10万的蓄水设施。 2.2.4 塘堰供水量ilabe rrigatio water fro nd 塘堰蓄水所能提供的灌溉水量。21.2.6 小型水库 sml reservior 库容在0万10万之间的水库。其中,库容在00万10万的为小型水库,库容在10万00万的为小型水库。 2.1.2.7 死库容 da strge aacity 水库死水位如下的容积。 2.12 兴利库容(有

19、效库容) storage capcity for r;ffeciv sr capactofeer-oir 水库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容积,也称有效库容。 21.29 防洪库容 store capityfor flood contrl 水库设计洪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或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容积。 .1.2.10调洪库容soage capacitrflo lation 水库校核洪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或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容积。 .1.11反复库容 combie orage apit 水库正常蓄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之间的容积中,可兼作防洪库容及兴利库容的一部分容积。 2.2.12总库容 tota torageca

20、cty 水库校核洪水位如下的容积。1213 灌溉水库特性水位 caracterisic tevels of irrigaon reservir 以灌溉为重要目的的若干有特定意义的水库水位,涉及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 2.2.4库容系数 ceffcent f resrvor storag capacty 水库兴利库容与近年平均来水量的比值。 2.1.1 灌溉水库兴利调节计算 wter bance ofirrgaiesri 以灌溉为主的水库来水和用水的水量平衡计算。 2.1.2.16灌溉规划 irrigatinplaning 在一定范畴内,根据水土资源、农业发

21、展需要、技术水平和投入能力而拟定灌溉工程规模、效益及开发环节的总体安排。 2.1.2.17灌区土地运用规划 laddevlopen planing ofirigatin aa 合理运用灌区土地资源的开发筹划和总体安排。 2.2.8 灌区水土资源平衡 land atr resources blance ithin irrigatd ar 对灌区的土地资源及需水量同可供水资源之间进行的对比分析。 1.3灌溉取水工程与提水工具 21.3. 灌溉取水工程 a intakefo riaton 从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等水源取水灌溉的工程设施。 2.13.2 卧管式进水口inclied i intke

22、斜置于土石坝上游坡或水库岸坡、能在库水位变动范畴内引取表层水的管式取水设施。 21.3. 分层式进水口ultilevel intake 从水库不同深度引水的取水设施。它有表层、中层、深层取水等构造。 2.1.34 无坝取水 nte itut da 无拦河坝的灌溉取水方式。 2.1.5有坝取水ntawh da 修建拦河坝调节河流水位的灌溉取水方式。 2.13.6引渠式取水 intake wit appoach channel 进水闸前设引渠的取水方式。 21.3.7沉沙槽式取水 inte with uderslues pokt在进水闸前设立沉沙槽及冲沙闸的一种有坝取水方式。 2.3.8 人工弯道

23、式取水 intaewith artificbed 在河道内或岸边上修建人工弯道,使之产生横向环流,以减少入渠泥沙的取水方式。 .3.分层式取水 storeyed tae 在取水建筑物的上层设进水闸引表层水,并在下层设冲沙廊道排除粗沙的取水方式。 2.1.3.10底栏栅式取水 gtedbt Inake 在壅水坝内设立输水廊道,并运用其顶部栏栅筛析作用拦沙引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23.11虹吸式取水 siphon nte 用品有虹吸作用的弯管从水源自流引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2.3.井 wel 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设施。2.1.3.3简井shaf wel 井径为12 m、井深不超过 20m的水

24、井。 .1.14机井PmPing wll 运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提水的水井。 1.3.15管井 tbe well 井较深、井径较小,由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的水井。 2.3.16大口井 lare eing wel 井径为28 、井深不超过 2m的水井。.1.31集水井 collectnll 井径较大,用以汇集和存蓄地下水的水井。 2.3.18辐射井 ilwel 设有辐射管(孔)以增长出水量的水井。 .20水窖(旱井) dryw 在干旱缺水地区挖掘的、用以蓄集地面径流的蓄水设施,又称旱井。 2.1 完整并 fuly pentating el 贯穿含水层厚度,井底落在隔水层上的水井。 .3

25、. 非完整并 Patl Pnetrating wel 穿过含水层部分厚度,井底落在含水层中的水井。 2.1.3.23 坎儿井rizwell 运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地下暗渠。用以汇集山前冲积扇的地下水,自流引出地面进行灌溉的水利设施。 24地下水运用214.1地下水储量 gondwater sorage 在水循环中贮存于透水岩层和土壤孔隙中的地下水量。 .1.4.包气带 erton zon 地表与潜水面之间非饱和的岩土层。 2.14.3地下水可开采量 explolabegronwatr在一定储存、补给和开采平衡的条件下,近年平均容许开采运用的地下水量。 2.1.4地下水补给ehargeto goun

26、dwater 通过降雨、灌溉、地下径流、渠道或河道渗漏等多种途径对地下水量的补充。2.4地下水埋藏深度depth o gudwaet tale 地下水自由水面或压力面与地表面间的距离。 21.46 地下水下降漏斗 funnlof roundwaterderessin 在地下水超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向下凹陷、形似漏斗的地下水自由水面或压力面。 21.4.7井水静水位statc level in well 本井不抽水又不受其她抽水井影响的井中水位。 1.4.8 井水动水位 ynmic leve i wl 井中浮现出水平衡或降落平衡时的水位。 .1.4.9井出水量 well dischrge 水井抽

27、水时单位时间流出井外的水量。 2.1.4.单井效益sinlewell efficeny 一口井所产生的灌溉效益,常用灌溉面积表达。 2.1.4.11 地下水开采模数 modul f gruder yied单位面积上地下水的开采量。2.12 孔隙水 po wr 存在于松散岩层和土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2.1.3裂隙水fisue waer 贮存和运动在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 .4 岩溶水(喀斯特水) cavern aer(arst ater) 存在于溶蚀的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 2.14.15 潜水 shlo water;hreiwater饱水带中地表如下第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2.1

28、4.16层间水 cnfined runconined ater 埋藏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1.41 地下水含水层 grudwat quifer 能透过和产出一定水量的土层和岩层,简称含水层。 2.14.8深层承压水 e confined waer 埋藏深度较大,具有静水压力的层间水。 214.1承压地下水 cnindgroudate 上有不透水层、并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14.20 给水度specifiyield 饱和的土壤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量与土壤或岩层体积的比值。 .14.21 潜水给水度 pciicyie or drinale poroty 单位面积含水层中潜水位每下

29、降单位深度时,释放出来的水量。 2.14 弹性释水系数(弹性给水度) elsi riblporosiy 单位面积承压含水层由于压力水位下降,含水层中水体膨胀、土体压缩所释放出的水量,又称弹性给水度。 2.1.423水力梯度ydraulc gradient 在含水层中沿水流方向每单位距离的水头下降值。 2.144泉水灌溉 spring wat irriation 用工程设施引取泉水作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 2.25群井汇流 flow coecte fromwells 用输水设施将两个以上水井的出水量汇集起来,以增长供水流量的措施。 2.4.2截潜流灌溉 nercePting groundwaer

30、flo for iigaton 运用工程设施截取河床下层或古河道中的地下潜流所进行的灌溉。 2.1.7 地下水回灌 atiial rechrge to rdwater 运用工程设施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长地下水储量的措施。 2.14.2渗入系数 coeffciet o pemeablit 在单位水力梯度下,水流通过多孔介质单位断面积的流量,亦称渗入率、水力传导率、达西系数。 .1429地下水导水系数 rasmssbilio gowater 具有一定粘滞度的地下水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单位宽度含水介质的流量。 2.1.4.0降雨入渗补给 recharge fom ainall infi

31、tratin 降雨通过土壤入渗补充地下水的现象。 21.3灌溉入渗补给 recargefromirriatio water infilto 灌溉水通过田面和渠道渗漏补充地下水的现象。2.1.4.3土壤饱和含水量satrate istre 土壤颗粒间所有孔隙都布满水时的含水量,亦称持水度。 2.1.4.33地下水量平衡 rodater balance 对规定期段和一定区域内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所作的平衡计算。 .1.5 灌溉水质 215.1灌溉水质 iriaiowar qualit 水的化学、物理性状和水中具有固体物质的成分及数量。 2.1.5.灌溉水矿化度 inealised dege f i

32、igtio water 单位体积灌溉水中所含多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21.5.5 灌溉合适水温 uiale mpratueof irio waer 最适合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灌溉水的温度。 2.5.6 灌溉水质原则 water qualtstadrd为避免土壤和水体污染及作物质量下降而规定的对灌溉水质的规定。2灌溉用水 2.21土壤-植物-大气系统 2.2.1.1 土壤-植物-大气持续体 ol-plan-atmospre continum 在水势梯度作用下,土壤水被植物吸取、传播,并转化成水汽从叶面扩散进入大气的持续过程。 2.2.1.2 土壤板结il hardning(r sil c

33、rst) 土壤表层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构造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 2.2. 土壤肥力 soilfertiy 土壤对植物生长提供水、肥、气、热等条件的综合能力。2.14 土壤有机质含量 rganc sutcescont in soil 单位体积土壤中具有的多种动植物残体与微生物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达。.2.1.5 土壤通气soil aertion 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之间不断进行气体互换的现象,也称土壤通透性。 2.1. 土壤孔隙度 soil porsiy 在一定容积土体内,其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 2.2.7土壤水 soil t

34、r 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2.2.1.8 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 wte contetof oil 一定量土壤中具有水分的数量,常以占烘干土重或土壤容积的百分数表达。 2.1.9 土壤水分常数 si water constant 根据土壤水分形态不同而定义的土壤特性含水量,如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等。 2.211田间持水量 field misue apacity 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水量。 22.11 凋萎系数 wilin ceiciet 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 .2.1.12土壤毛管水 ailary ater of sol

35、 在土壤孔隙内能借毛管作用自由移动、易为植物吸取运用的水分,以及部分土壤水分。2.1.3 土壤有效含水量alble wateconten osoi 土壤中能被作物吸取运用的水量,即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系数之间的土壤含水量。 221.14土壤蒸发soi vaporai 土壤水分从土壤表面以水汽的形式向大气中散失的现象。 22.l.1土壤入渗soil iiltration 水从土壤表面渗入土壤内部的现象。 2.2.1.1土壤水吸力 sowater io 土壤基质对水分的吸持能力。 2.1.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soi oistre haacriiccurvs 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2.

36、2.1.20 土壤水力传导度 hydalic contivi of soil aer 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土壤水流通量。2.2.1土壤水扩散度ifusivity of sol waer 不计重力影响时,水流通量与含水量梯度的比值,亦即单位含水量梯度下的土壤水流通量。 2.2 土壤比容水度secific ater capacitof si 土壤含水量随土壤基质势的变化率。 2.21.3 土壤侵蚀 so ersion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作用下,土壤表层逐渐受到破坏的现象。 22.1.24土壤改良 sil aeliorto 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2.125土壤盐渍化

37、 soil slnizaton 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 的过程。 2.2.26 土壤碱化 solalkaliato 土壤表层碱性盐逐渐积累、互换性钠离子饱和度逐渐增高的现象。 2.128 干旱 drought 因大气、土壤、生理等因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 2.29大气干旱amopheri dough 大气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以及干热风等特殊气象因素导致植物缺水的现象。 22.30 土壤干旱soi dugt 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根系吸取和正常蒸腾所需而导致的干旱。 2.1.生理干旱 Physioloical droght 植物因水分

38、生理方面的因素不能吸取土壤中水分而导致的干旱。例如,土壤溶液浓度过 高、土壤温度过低和土壤中严重缺氧等,都能使植物根系吸水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而致 缺水受害。 .21.32 旱情 rvges o droght 干旱的发生发展状况和影响范畴,以及作物受旱减产限度等的总称。 2.1.3 墒情soil itue stas 作物根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状况。 2.134 作物水分亏缺 wer decin crop 作物吸水量不不小于腾发量,使体内水分局限性,阻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现象。 2.2.1.3 作物水势 cro wate potentil 作物各器官所含水分的势能,有根水势、茎水势、叶水势。22.

39、6 作物耐旱能力 cro tolrancto rot 作物承受干旱而不致导致明显减产的能力。 2.2.37蒸腾作用 transpirato 植物体内的水分转变成水汽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38 叶面积指数 lef arndex 农田单位面积上作物叶片一侧面积之和,也称叶面积系数 2.1.3 绝对湿度asolte hmidit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 2.1.44相对湿度 ratie hmiity 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值的百分数。 .2 作物需水 2.2.1 作物生理需水 sioogical atr requirmenoo 作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分

40、。 22.2.作物生态需水 eolocl ater reqrmen o cr 调节和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水分。 2223作物需水特性 spec propey ocrp waerrequrm 作物对水量、水质、水温等的需求和反映的特性。2.2.4作物需水临界期ciialperiod fcrop ter quireent 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减产最大的时期。 2.22. 作物腾发量 cropeapotrsprtion 作物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2.2.2.6参照作物腾发量 reenc ro eapotrasitio 生长旺盛、高度整洁、不缺水并且

41、地面完全被覆盖的低矮青草地(草高815c)的腾发量,国内又称参照作物需水量。 .2.2作物需水量 co warreiemnt 作物腾发量与构成作物体的水量之和。由于后者与前者相比甚小,实际应用中常以作物 腾发量替代作物需水量。 2.28 作物水生产函数 crp-atr produco fncion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投入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2.2 作物需水系数 crop evaporanspiatiocoefiit 作物全生育期内的蒸发蒸腾水量与收获的干物质量或产量之比。 2.2. 灌溉制度 2.3灌溉制度rrigio scheulg 按作物需水规定和不同灌水措施制定的灌水次

42、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2.2. 作物灌水指标 sof crp irrigation 拟定合适灌水时期的指标,涉及土壤水分指标、作物形态指标、作物水分生理指标以及气象指标等。 2.2.3灌水定额irrgtingquot n each applictin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3.4 灌溉定额 irigstionqota 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22.3 泡田 stping fied fo trnsplanig rice 水稻栽秧迈进行的稻田灌水浸泡过程。 2.6烤田 dryn paddyfielin shine 在水稻分蘖末期,为

43、控制无效分蘖并改善稻田土壤通气和温度条件,排干田面水层进行 晒田的过程。 .2.7 湿润灌溉 wein iriion for payed 使稻田水分接近饱和,但不建立水层的灌水方式。 2.2.8稻田渗漏 prcolaion pady fild 水通过稻田田面和田埂产生的垂直和侧向渗入。 .2.10稻田水量平衡 wterbalc ofpadd iel 稻田来水量(降水、灌水)与去水量(蒸发、蒸腾、渗漏和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 2.2.3.11 旱田水量平衡atr blci ryaminlan 旱田土壤筹划湿润层来水量(灌水、有效降水、地下水补给量)和去水量(蒸发、腾发、排水、深层渗漏)。之间的平

44、衡关系。 2.12 土壤筹划湿润层designed moitng layer of s 旱作物灌水时筹划湿润的土层深度。2.2.3.13深层渗漏 eeppeolation灌溉水或降水下渗到不能为作物运用的深层土壤的过程。 2.2.3.14 地下水补给量sppent frogroud ater 地下水借土壤毛管作用上升,补充到上层土壤,并能为作物运用的水量。 2.3. 有效降水 effecive rnfal 降水量减去地表径流量及作物无法运用的深层渗漏水量。 22.3.1储水灌溉torageirigation 为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储水于土壤,供作物生长期运用的灌溉方式。 2.2.31冬灌 wi

45、ntr irrgaon 土地封冻前对作物进行的灌溉。 2.318 播前灌溉 eding iriation 为保证种子萌芽和苗期用水,在作物播种迈进行的灌溉。 2.2灌溉用水量 2.2.41综合灌水定额 copensiveuta f irigio w 灌区内同一时期多种作物灌水定额按种植面积的加权平均值。2.2.42 作物种植比例 crpin patern多种灌溉作物种植面积与全区灌溉面积之比值。 2.4.3复种指数 uliple crop inex 全年内多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和与耕地面积之比值。 2灌溉设计保证率 nsrance probalit of irriio atr 在工程设计有效期内

46、,能保证正常灌溉供水年数所占的百分数。 22.4.5 抗旱天数 days o drughtcono农作物生长期持续干旱时,灌溉工程能保证用水规定的天数 .2.6灌溉设计典型年 tPcal ea r irrigaton deg 灌溉工程设计中,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规定和来水、用水状况所选定的代表年份。 2.2.4.7灌溉用水过程线 ba chart o irrigaio ater 以灌溉用水量或灌溉用水流量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成的柱状图。 22.4. 灌溉用水量irigation watr us 需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涉及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灌溉的水量、渠系输水损失水量和田间灌水损失水量。

47、2.2.4.10灌水率(灌水模数)rrigatious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也称灌水模数。 2.3灌水技术 3.1灌水技术 23.11 灌水技术 irigain technique;irrgat mto 把渠道或管道中的水分派到田间各个地块对作物实行灌水的方式与技术措施,也称灌水措施。 2.3.1. 灌水技术要素 irigaon thnlogy elemnts 地面灌溉中沟、畦规格,入沟(畦)流量及灌水持续时间和改水成数等的总称。23.1.3灌水质量指标 riteri forirton qualty 灌水的均匀度、田间水的运用率及灌溉水贮存率的总称。23.1.4 灌水均匀度 irrig

48、io nfri;eficiency f dstribon 灌溉范畴内,田间土壤湿润的均匀限度。 2.31.5灌溉效率 irration efficincy 单位流量在2 h内能灌溉的面积。 .6沟灌 furowrigaion 灌溉水流经作物行间垅沟,藉重力与毛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措施。 .7 畦灌 borer irigatio 灌溉水在规格畦田上的流动过程中,以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的灌水措施。 2.漫灌 floodirrgtio 灌溉水在较大的田面上漫流,藉重力作用浸润土壤的灌水措施。 2.1.9格田灌溉 heck basn irrition 灌溉水在格田中形成比较均匀的水层,以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的

49、灌水措施。 2.31.1 喷灌 sprinkerirrigation 运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以均匀喷洒方式灌溉农田的措施。 2.11滴灌dprrigtion;tricklerrigatin运用专门灌溉设备,以水滴浸润土壤表面和作物根区的灌水措施。 .3112 微喷灌 irosray irrgtion 通过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并以微小水量喷洒在土壤表面的灌水措施。 .3.13 地下灌溉(渗灌) subing;suirrigatin 借助工程设施将水送入地面如下,并从缝隙或孔洞渗出,以浸润根层土壤的灌水措施。 2.3.1.14涌灌 ubble irigation 在末级毛

50、管上安装涌水设备,使灌溉水形成间歇小股水流,以浸润土壤的灌水措施。 2.5雾灌 mt irgtion 用直径为0.5 mm的雾状水滴进行喷洒灌溉的措施。 .2畦灌 2.32.1 畦田 clseend bder 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规格的长方形田块。 .3.2 畦埂 brerdike 畦田两侧用以隔断水流,避免串畦跑水的土埂。 23.23入畦流量 borderiflow rate 进入畦田的流量,一般以单宽流量表达。 2.3.4 畦宽 bdr wth 畦田的宽度。一般是本地农业机具宽度的整倍数。 2.32.5 畦长 bordeegt 畦田的长度。与畦田的纵向比降、土壤的透水性能及入畦水量的大小

51、有关。 2.3.26封口 infow cutof 根据灌水定额、土壤透水性、坡度等条件,切断畦田灌溉水流的相对长度。232.7波涌灌溉 se flow irrigion 采用间歇交替方式向畦田或灌水沟放水,以湿润土壤的灌水措施。 .3.2. 水平畦灌leve brdr rition田间做成水平的畦,水以较大流量流入畦内,并均匀分布后由重力作用渗入根区的畦灌。2.3.3沟灌 2.3.1 灌水沟 irgatin furrow 在作物行间开挖的、用以实行灌溉的垅沟。 2.3.入沟流量inlow rate 进入灌水沟的流量,与土质、地面比降、沟形大小及灌水定额有关。 2.3.3. 细流沟灌 corug

52、ati 用细小流量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的沟灌。 23.34 水平沟灌 evl imoundmetfrrows 用沟底水平、尾端有埂的沟蓄水并渗入土壤的沟灌。2.3.喷灌2.3.4.1 喷灌技术 spinklerirrigatio tehnie 喷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技能、装备、措施及经验的总称。 2.3.4. 喷灌系统 rikler irgtionsst由水源取水并加压后输送、分派到田间而实行喷洒灌溉的灌溉系统。 .3.4喷灌工程 pinler irigaio poje 实现喷洒灌溉的工程设施。 23.4固定式喷灌系统 permann pinkler sstem 在灌溉季节,所有喷灌设备都固定不动的喷灌系统。 3.45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sm-emanet srnkl yem 在灌溉季节,动力机、水泵和干管固定不动而支管、喷头可移动的喷灌系统。 23.46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spnklr systemwith traveln ipe 在灌溉季节,所有管道系统可移动进行轮灌的喷灌系统。 2.34.7 机组式喷灌系统 unit sprinkr sysem 以移动式喷灌机组为主体的喷灌系统。.3.恒压喷灌系统 nsantPresure spnkler rrigainsyst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