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87230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区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区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区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因素(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大小)、水源、土壤(1)地形条件:山区由于地表崎岖、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少(坡度不小于5的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由于山区垂直地区差别明显,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草原面积广阔、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注意特殊的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原始森林)气候条件:涉及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2)判断光照与否丰富,看云雾多少。一般降水少、水汽少的地方云雾少、光照充足。一种状况是:深居内陆、离海

2、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国内西北地区),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伙用。二种状况是: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光照充足。三种状况是:处在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四种状况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雾少、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光照局限性的典型地区:西欧(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光照局限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发展畜牧业);四川盆地(因气候湿润、地形闭塞、云雾较大、光照局限性,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云贵高原,云雾较大。(3)热量与否丰富的判断根据:一是看纬度: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夏季热量丰

3、富;高纬度地区长年寒冷,热量局限性。二是看海拔高度: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反之海拔低热量较丰富。三是看地形对冷气流的阻挡状况: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是由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加之地形闭塞,热量不容易散失。(注意光照充足不一定热量丰富)(4)降水多少的判断:高压控制降水少,低压控制降水较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离海远降水较少,离海近,一般降水较多;暖流增长湿润限度;寒流加剧干燥限度。(5)昼夜温差大小的判断: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6)水源:如果某一

4、农业区域附近有河流、湖泊、水库等可说成水源丰富;如果位于有冰雪的高山地区的山麓地带可以说成:有山地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注意:不要把降水丰富或者是临海或者是附近有咸水湖误觉得是水源充足。)如果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丰富的水源,则水源是该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反之灌溉水源缺少,则水源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7)土壤:一般在山麓的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或三角洲或平原地区可说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草原地区黑土或黑钙土、土壤肥沃。比较贫瘠的土壤有: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土壤呈酸性、黏性重、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华北平原的盐碱地,土壤肥力较差。云贵高原,土层薄,土壤贫瘠。2社会经济、技术条

5、件:交通、市场、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或劳动者素质高)、科技、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工业基本(好)机械化(限度高)(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后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果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重要是面向市场的,就要考虑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和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如:经济作物、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小麦和玉米、乳畜产品等)。一般:如果某个农业区域附近人口稠密、都市多,市场需求量大;如果是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而本地和本国需求量较小,可描述为接近某某地区等国际消费市场(或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反之人口稀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可判断为市场需求量小。注意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类型或规模变化的影响。例如在

6、都市周边粮食种植的规模缩小的因素: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缩小,农业构造的调节、粮食种植比例下降、饮食构造的调节,对粮食需求减少,对蔬菜、肉、乳、蛋、禽需求增长。某农作物的种植范畴缩小也许是市场需求量缩小,如果种植范畴扩大也许是市场需求量增大。(2)交通运送:商品性农业由于农产品重要用于销售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送条件(如:临海、临河分布水运便利、区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陆上交通便利)特别是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送以便快捷的地方。(3)政府政策: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诸多国家都很注重粮食生产,因此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都可以答上:国家政策的支持(4)劳动力:老式的农业生产由于机

7、械化水平较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较快,有充足的劳动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除外),一般可答出:劳动力丰富。而发达国家由于机械化水平高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少,对劳动者的素质规定较高,因此一般答成:劳动者素质高。()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老式农业生产可答出: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养殖)经验丰富。发达国家一般不答(确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也要答,如:地中海农业)(6)科技水平:一般发达国家或发达的地区可答出:科技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基本:发达国家一般答成:工业基本好,机械化限度高。如果农业区接近工业区也可答成:

8、工业基本好,机械化限度较高(如国内东北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也许带来的环境问题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也许带来的问题1、 过度农垦,植被破坏严重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2、 不合理运用水资源引起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3、 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的盐渍(碱)化措施:1、调节农业构造、农、林、牧综合发展,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 2、合理运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 3、合理排灌、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围湖造田带来的环境问题(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 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节气候的能力削弱,调节径流的能力削弱洪涝灾害加剧,水质恶化

9、、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土壤和水源、农作物产品质量下降四、湿润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也许带来的问题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壤肥力下降、河湖淤塞、洪涝灾害加剧。五、农业生产中排干沼泽湿地(东北三江平原)带来的问题湿地面积缩小,湿地储水能力下降、调节气候的能力削弱、调节径流的能力削弱、洪涝灾害加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1、 调节农业构造,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改善耕作制度,避免旱涝灾害3、 开展综合运用

10、、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就业,增长农民收入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5、 国家政策的扶持,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6、 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理解和判断1、 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由于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也许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也许。例如:(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地形 ()黑龙江的大豆生产的主导因素-土壤(黑土肥沃) (3)江南丘陵的茶树主导因素-土壤(酸性土壤)(4)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海南的甘蔗种植的主导因素-热量

11、、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干进行,如果一种地区其她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种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少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条件)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本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是限制性因素例如:()如国内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该地可以进行粮棉生产,本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的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而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四川盆地或西欧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光照某些常用农作物的生长习性1、 水稻

12、:喜湿、喜高温;重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或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2、 小麦:耐旱;重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国内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3、 棉花:对光照规定高 新疆的长绒棉,埃及的长绒棉,中亚的棉花生产等4、 甘蔗:对热量和降水规定高,重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内重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海南等地)、甜菜:喜温凉耐盐碱 重要分布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在国内重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6、茶树:重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有酸性土壤的地区(山坡上、排水较好)7、苹果、梨子:重要分布在暖温带气候区(国内的山东、黄土高原等地)8、天然橡胶、椰子、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

13、物:重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热地地区小范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1、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2、距城乡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乡周边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3、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接近城乡和交通以便的地区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影响1、 都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引起市场需求的变化2、 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地区范畴扩大3、 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以及对作物品种的改良会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畴以及变化农作物的生长

14、时间。世界重要的农业地区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概况(1)分布:重要在 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2)农业:以 种植业 为主。(3)作物:以 水稻 为主。2.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 商品率 低。(3) 科技水平和机械化限度 比较低。(4)水利工程量大。总结: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三低、一高、一大、一小”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基地)(1)自然因素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雨热同期或全年高温多雨,合适水稻生长;水源充足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社会经济

15、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们喜好大米。国家政策的支持。4.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措施集约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兴修水利,避免旱涝灾害;控制人口增长二、商品谷物农业(一)、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区类型,其重要农作物、基本特性和重要分布地区如下:1、 重要作物:小麦和玉米2、 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国内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3、 基本特性: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 分布地区:重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以及国内的东北、西北(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

16、灌溉水源,气候温和,夏季湿润。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运送便利;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与国内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和借鉴(1)共同之处:地形都以平原为主;气候体现为夏季降水多,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而肥沃等。()不同之处:美国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以及地广人稀等条件;有大面积可开荒地是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3)可借鉴之处: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大规模的经营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大牧场放牧业一、重要分布、形成条件、特点、1、 重要分布的国家:美国、阿根廷(养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17、养羊)2、 形成条件:草场广阔、牧草茂盛3、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限度高,机械化限度高,商品率高二、 典型代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一) 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和湿润、牧草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二)发展措施1、哺育良种牛 2、修建铁路,改善交通运送条件 3、开辟水源,保证人畜引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4、划区轮牧、种植饲料,缓和草场压力(三)国内畜牧业发展可借鉴之处: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送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哺育优良畜种 开辟水源,保证人畜引水和牧草生长用水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农业一、

18、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农场是一种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地运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市场灵活性强。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措施:限制因素:水源 措施:东水西调三、混合农业的判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例很大且差别不大乳畜业1、分布:重要分布在大都市的附近(北美五大湖周边、西欧等地,国内重要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周边)2、生产对象:奶牛3、产品:牛奶及其制品4、影响因素:市场和饲料案例1:西欧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气候温和;西欧经济发达,都市多,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限度

19、高案例2:北美五大湖周边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气候阴冷潮湿,云雾较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周边经济发达,都市多,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限度高;饲料丰富种植园农业以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重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生产的有利条件:水热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交通便利;国际市场需求量大。2、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限度较高,农业构造单一老式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特点现代化农业的特点:机械化限度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规模化经营、集约化限度高、专业化限度高老式农业的特点:

20、机械化限度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集约化限度低 商品农业生产条件条件的差别比较1、法国和西班牙各自种植鲜花的优势?法国:科技水平更高,离消费市场更近西班牙:劳动力成本较低,热量丰富,鲜花上市早2、欠发达地区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而便宜,本地政府的支持去考虑;不利条件可从: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交通条件,离消费市场的远近,资金方面去考虑3、 到国外去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从:可从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而便宜,本地政府的支持以及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去考虑1.近年来市场上浮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重要是由于( )A转基

21、因技术的广泛使用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外国人的心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即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D.使用农药的成果.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最后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 .政策 .科技 D.市场.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重要得益于( )发达的通信网络 .快捷的交通运送 C优厚的倾斜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高考山东卷)下图为国内东南沿海某大都市郊区土地运用示意图。读图回答4题。4.影响本地土地运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水源C地形 .土壤随着都市的发展,都市郊区的农业构造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运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也许减少的是()A.稻田 鱼塘 C.果园

22、 D.菜地花圃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水利工程近日动工,该灌区所有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灌区,能发展水田1 306万亩,其中新增水田66万亩,改善水田4万亩。据此回答8题。6三江平原是国内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因素是( )A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 B纬度低,生长期长C.可耕荒地多 灌溉水源充足7.作为国内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三江平原最大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以水稻种植为主 B.商品率高,机械化限度高C水利设施完善 D科技水平高8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这重要得益于( )A.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B机械化限度高.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黑土地的土壤肥沃(湖南长沙模拟)近年来,

23、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节产业构造,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原则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行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重要来源,据此完毕1题。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商品农业 .老式农业 C粗放农业 .混合农业1.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种植条件是()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少 灌溉水源充足热量条件好A. C D.1读某区域地图(图1)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性图(图),完毕()(2)题。()内罗毕周边地区合适种植园艺作物,老式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

24、利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C.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20世纪9年代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送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都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4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题。(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也许位于国内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华北平原A

25、C D(2)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对的的是( )。调节农业产业构造,发展多种经营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A B C D(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状况比较图,完毕(1)(2)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区类型判断对的的是()。A.地区为乳畜业 B.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老式农业()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区类型与地区相似B.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地区此

26、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湿地的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湿地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鱼、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的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许多动植物还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例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因此,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合理运用,是推动加工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提供城乡水资源。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内众多的沼泽、河流、湖泊和水库在输水、蓄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提供矿物资源。湿地中有多种矿砂和盐类资源。盐湖中,不仅富含大量的食盐、芒硝、天然碱、石膏等一般盐类,并且还富集着硼、锂等多种稀有元素。提供能源和水运。湿地可以提供多种能源,国内水能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沿海多河口港湾,蕴藏着大量的潮汐能;从湿地中直接采挖的泥碳可用于燃烧,湿地中的林草可作为薪材,这些是湿地周边农村重要的生活能源;湿地尚有着重要的水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限度上就是受惠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