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试题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85939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复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复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复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海洋大学招收研究生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基本概念1、 现代生物技术:运用生物有机体或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一般觉得生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2、 细胞工程:运用精致的细胞学技术,有筹划地改造细胞遗传构造,从而哺育出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晶种或具有某性状的细胞群体。3、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构造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4、 生态破坏: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运用导致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

2、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5、 效应:表达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引起机体个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6、 反映:指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后,体现一定限度某种效应的个体在一种群体中所占的比例。7、 突变/致突变作用致突变物: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基因构造的变化称为突变。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致突变作用。具有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构造变化的物质称致突变物。8、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予以机体时,能与生物互相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累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集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临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

3、合物,亦称毒物。 、效应器官:污染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体现出来,则此靶器官 是效应器官。 0、蓄积器官:污染物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污染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她器官,但对蓄积器官并不一定显示毒作用。 、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 12、环境质量原则:国家权力机构为保障人群健康和合适生存条件,为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的法规。二简述题1、 污染物对机体酶的作用机制?答:生物机体的生物化学过程是构成整个生命活动的基本,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污染

4、物进入机体后,一方面在酶的催化下,进行代谢转化;另一方面也导致体内酶活性变化,许多污染物的毒作用就是基于与酶的互相作用。污染物可影响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污染物对酶的诱导和阻遏影响酶的数量。对酶活性的激活和克制影响酶的活性。酶数量和活性的影响将导致生物机体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2、 酶的诱导化合物重要涉及哪些物质?答:目前一发现许多环境污染物能诱导生物机体体内酶活性增长,在这些环境污染物中,大多属于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她们来自多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例如有机氯杀虫剂、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和染料中间体等。3、 需氧生物的防御过氧化损害系统涉及哪些组分?

5、答:在长期进化中,需氧生物防御过氧化损害的系统,其构成涉及:水溶性组分如谷胱甘肽、维生素C;脂溶性构成如维生素,B-胡萝卜素,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4、 DN-加合物的概念及测定措施?答:DNA-加合物是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的钦点火星产物与NA链特异位点上的共价结合物。DNA-加合物测定措施出多种色谱法,重要有免疫法、荧光法和磷2后标记法三大类。5、 什么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PFU法)?答:PFU法师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作为人工基质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期间后,水体中大部分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内,达到种数平衡,通过观测和测定该群落构造与功能的多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6、、阐明原生质体的定义、特点和功能?答:细胞质壁分离后去掉细胞壁所余下的那部分构导致为原生质体。特点:原生质体具有原细胞的所有内部构造和生理性能,但是它完全无细胞壁,失去了细胞的刚性而成球状,对渗入压十分敏感。功能:由于清除了细胞壁,因此原生质体比较容易吸取外来的N、蛋白质等。同步对外界理化因子比较敏感。在原生质体外面仅存原生质膜,在外界理化融合因子的诱导下,不同物种间的原生质体间的质膜互相杂交,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并恢复本来完整的细胞形态与群落形态,构成具有多种遗传性状的新物种。这就克服了老式杂交措施所面临的远源杂交障碍。6、 阐明蓄积系数法(K)的积毒性实验的实验措施

7、和毒性判断措施。答:实验措施:固定剂量每天持续染毒法:对受试动物以/0-1/20LD50的固定剂量,每天进行染毒一次,观测记录动物死亡状况,当染毒剂量合计达到5个LD5(1)以上时,若受试动物死亡数未超过半数,此时的蓄积系数已不小于5,表白该受试物的蓄积作用不明显。如果染毒过程动物相继陆续死亡,记下受试物浮现50%死亡时合计的染毒总剂量,按下面算式计算蓄积系数。蓄积系数比值越小,表达蓄积作用愈强。根据蓄积系数大小,可将环境污染物的蓄积作用强度分为如下几级:5,轻度蓄积。三.论述题1、 简要阐明风险评价的构造框架各构成部分重要内容。答:生态风险评价的四个构成部分分为:暴露评价、受体分析、危害评价

8、及风险表征。暴露评价暴露评价是对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生物吸取,以及对生态受体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的评价。暴露评价的内容有:源强分析;迁移过程分析;转归分析;受体暴露途径分析;受体暴露方式分析受体分析受体分析的内容有:评价范畴或生态系统范畴的拟定;生态系统调查;选择和拟定评价受体;对受体的生命过程和所需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拟定评价终点。危害评价危害评价要研究污染物的作用与受体响应之间的关系,即什么样的污染物在多大浓度下,受体暴露多长时间,会在什么部位产生什么性质的危害,以及危害的限度如何。风险表征生态风险表征的内容有:有害影响浮现的概率;每种影响的性质和时间特性;每种影响的限度;受影响的受

9、体数量或栖息地。2、 阐明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的内因。答:与迁移作用有关的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重要是指构成该物质的元素所具有的构成化合物的能力、形成不同的电价离子能力、水解能力、形成络合物的能力和被胶体吸附的能力等。污染物的这些性质与构成该物质元素的原子构造,特别是核外电子层的构造有密切关系。原子的电负性、离子半径、电价、离子电位和化合物的键性和溶解度等是影响污染物迁移的重要理化参数。一般来说,由共价键结合的污染物易进行气迁移,由离子键结合的污染物易进行水迁移。低价离子的水迁移能力不小于高价离子的迁移能力。由离子半径差别较大的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迁移能力较强。相反,离子半径差别较小的离子构成

10、的化合物迁移能力较弱。重金属离子由于有较高的离子电位,因而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易以络离子的形式进行迁移。3、 什么是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伙用?阐明联合伙用四种类型的作用特点,并比较化学污染物的四种联合伙用的毒性大小。答: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称为联合伙用。根据生物学效应的差别,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伙用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步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也就是说,其中某一化学物质能促使机体对其她化学物

11、质的吸取加强、降解受阻、排泄延缓、蓄积增多和产生高毒的代谢产物等。相加作用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在这种类型中,各化学物质之间均可按比例取代另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当化学物质的化学构造相近,性质相似,靶器官相似或毒性作用机理相似时,其生物学效应往往呈相加作用。独立作用独立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由于多种化学物质对机体的侵入途径、方式、作用的部位各不相似,因而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彼此无关联,多种化学物质自然不能按比例互相取代,故独立作用产生的总效往往低于相加作用,但不低于其中活性最强者

12、。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步或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削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互相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输入机体的强度。也就是说,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能促使机体对其她化学物质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取减少或产生低毒的代谢产物等,从而使毒性减少。毒性大小: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生物学一.填空1、 污染物的形态,是指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内部构造)和(化学构成)的体现。污染物的分布是指污染物在(环境组分间)分布;不只是在环境空间的(浓度分布)

13、,并且是污染物(不同相态)、(不同形态)之间的分派。2、 (有机氯杀虫剂)(CBs)(PAHs)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染料中间体等大部分污染物,都是酶的诱导化合物。3、 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以直接与生物大分子反映,共价结合,如(蛋白质)(脂肪酸)(核酸)等,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损伤,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映,产生毒性效应。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与(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不同生物大分子结合,其生物学后果不同。这种作用受到污染物(理化性质)(生物机体)(污染物代谢途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 需氧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防御过氧化损害系统,其构成涉及:(水)溶性

14、组分,如谷胱甘肽(GH),(维生素C);(脂)溶性组分,如(维生素),(-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t)等酶类。5、 风险评价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受体分析)和风险表征。6、 植物对污染物产生响应的组织/器官为:(叶),(果实),花,根等。7、 从污染物对生物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影响上,可以进行如下指标的生物效应检测:(加合物)测定,如(DNA-加合物),Pro加合物;(一般代谢酶的活性)测定,如乙酰胆碱酯酶(E),腺三磷(ATPa);解毒系统酶类诱导作用的检测,如(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15、(抗氧化防御系统酶)检测,如过氧化氢酶(C),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8、 现代生物技术重要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基本是(生态学)和(生物学)理论,即生物所具有的多种机能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进行物质合成、降解和转化的能力。9、 细胞工程是运用精致的(细胞学技术,有筹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构造),从而哺育出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品种)或(具有某性状的细胞群体)。细胞工程重要涉及(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重组)和遗传物质转移等四个方面。二问答题1、 阐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

16、。答: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有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导致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就会产生危害。目前环境污染产生的因素是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使有用的资源过多地变为废物进入环境而导致危害。生态破坏则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运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生态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重要表目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资源缺少等,反过来构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这两类环境问题常常是互相影响的。2、 环境质量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答:基本内涵: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质量和社

17、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涉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质量,又可具体划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等。影响因素:环境质量一方面是由环境自身质的特性所决定的,它与物理质量重要不同点是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并反过来对人群的生存及健康产生直接作用。它还可以受到人类的调控和改善。3、 简要阐明污染物对细胞膜和线粒体产生的影响。对细胞膜的影响:一方面,污染物引起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另一方面,污染物可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再者,污染物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干扰受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线粒体的影响:污染物可以引起细胞线粒体膜和嵴的形态构造的变化,并且影响线

18、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功能。4、 简述外源性化合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与DNA互相作用及产生突变的四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形成DNA加合物;第二阶段,也许会发生NA的二次修饰,如链断裂或NA修复率提高;第三阶段,NA构造的破坏被固定。在此阶段,受影响的细胞常体现出功能的变化,最常用的染色体异常是姊妹染色体互换;第四阶段,当细胞分裂时,外源性化合物导致的危害可导致DA突变及其基因功能的变化。5、 简要阐明外源化合物对酶蛋白合成的控制基因作用机制。6、 以国内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为例辨别靶器官,效应器官和蓄积器官。答: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

19、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靶器官不一定使效应器官。污染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体现出来,则此靶器官是效应器官。但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理,由另一种效应器官体现出来,例如,有机磷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克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胆碱能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积累,成果体现为瞳孔缩小、流涎、肌束颤抖等。因此,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而效应器官则是瞳孔、唾液腺和横纹肌等。靶器官也不同于蓄积器官,蓄积器官是污染物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污染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她器官,但对蓄积器官并不一定显示毒作用。如DD等有机氯农药的靶器官虽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但此类农药重要蓄积在脂肪组织中

20、。7、 简要阐明酶活性的克制作用分类。答:酶活性的克制可分为不可逆性克制、非竞争性克制和竞争性克制。不可逆性克制是由于污染物与酶蛋白的活性中心功能基因不可逆性结合而引起的。如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的克制作用。非竞争性克制是一种可逆性克制,污染物与酶分子的结合位置不是底物的结合位置,因此增长底物浓度,不能使克制作用逆转。竞争性克制的特点是当底物浓度增长时,克制作用削弱。除上述克制以外,有些污染物是通过生成中间代谢产物克制酶活性,导致化学损害。如有机氟代烷的毒性,取决于与否通过体内氧化生成氟乙酸。尚有些污染物消耗辅酶或克制辅酶的合成,导致酶活性克制,如铅可使体内烟酸量下降,NAD+和ND+合成减少等

21、。此外有些金属离子是酶的辅基或激活剂,污染物与这些金属离子结合,克制相应的酶。如CS2代谢生成的二乙基二硫代氨甲酸,能结合铜离子,使多巴胺-羟化酶活性下降,干扰肾上腺素的合成,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10、 阐明环境质量原则和环境质量基准的关系。答: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环境质量原则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保障人群健康和合适生存条件,为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正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的法规。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环境质量基准是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映关系拟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

22、、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量原则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根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体现国家环保政策和规定。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1.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2. 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其她组分通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映而生成的新污染物。3. 最大耐受浓度:能使一群动物虽然发生严重中毒,但所有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剂量或浓度。4. 浓缩系数:CF,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

23、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5. 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性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6. 优先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也许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原则,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7. 污染物的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构成和内部构造的体现形式。8. 受体:受体是一类存在于胞膜或胞内的,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结合进而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映,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二.简答题1. 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的重要措施有哪些?答:一般描述对比法 批示生物法 污水生物

24、系统 生物指数种的多样性指数生产力 2. 何为生物标志物?简述其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答:生物标志物是指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意义:生物标志物是污染物作用于生物机体的初期反映,应用其进行监测能在最初期阶段发现污染物的危害,起到“预警”系统的作用。生物标志物在环境监测和评价中还可以反映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体在生理上与否正常,这与人类医学上的临床生化测定法的应用相似,可反映个体与否健康和与否恢复到正常,起到环境诊断作用。生物标志物是机体对污染物的生理和生化反映,因此,反映一般较为迅速,一般在48h可以体现出来。3. 简述活性污泥法法进行污水

25、解决的基本原理。答:活性污泥法是运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解决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解决措施。这种微生物絮体就是活性污泥,它由好气性微生物(涉及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代谢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构成。降解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吸附阶段,因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通过吸附除去的;第二阶段是摄取、分解阶段,细菌将被吸附的污染物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一部分在氧的作用下,将其转化为菌体自身的构造组分和新的细胞,另一部分则完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4. 什么是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有几种迁移方式?答: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

26、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过程。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的机械迁移作用;气的机械迁移作用;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物理化学迁移:溶解-沉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解作用;络合和螯合伙用;吸附解吸作用生物迁移:生物通过食物链对某些污染物的放大积累作用。三问答题1. 试述外源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答: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分为I、两个持续的过程。在过程I中(又称相I反映),外源性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映变化其化学构造,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在过程I中(又称相II反映)相I反映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此外的某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

27、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络合,生成结合产物(二级代谢物)。结合产物的极性一般有所增强,利于排出。经相I反映产生的一级代谢产物也可以直接排出体外,或直接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此外,也有某些外源性化合物自身已具有相应的活性基团,因而不必通过过程I,即直接进入过程II与细胞内的物质结合而完毕生物转化。2. 什么是生物修复?论述其长处和缺陷。答:运用生物讲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清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称为生物修复。长处: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投资费用省,对环境影响小,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浓度,合用于在其她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并且能同步解决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缺陷:微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

28、的所有污染物,需要对具体地点的状况和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具体而昂贵的具体考察,微生物活性受温度和其她环境条件影响,在有些状况下,生物修复不能清除所有污染物。3. 生物监测的优越性是什么?如何选择受试生物?答:优越性: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持续监测的功能;监测敏捷度高;价格低廉,不需购买昂贵的精密仪器;不需要繁琐的仪器保养及维修等工作;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受试生物的选择受试生物对实验毒物或因子要具有敏感性;受试生物应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一实际区域范畴内可获得;受试生物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

29、,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和繁殖;受试生物应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人们已较清晰理解受试生物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受试生物对实验毒物或因子的反映可以被测定,并具有一套原则的测定措施或技术;受试生物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应考虑与人类食物链的联系。4. 某水环境中存在两种化合物a和b。试以鱼类为受试生物设计实验,测定其联合伙用类型。答:对受试生物即鱼类进行过筛实验。将两种化合物a和按相加作用预测的半数致死剂量予以同种条件下的若干条实验鱼,其死亡率不小于或等于0%为协同作用,不不小于或等于3%为拮抗作用,在两者之间为相加作用。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研究生入学考试试

30、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人类的什么活动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影响?答:人口众多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运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称数量的物种在人类尚未察觉的状况下便已悄然灭绝。环境污染给许多生物的生存带来了灭顶之灾。城乡工农业污水、大气污染物等大量排放,特别是酸雨的危害、重金属以及长期滞留的农药残毒的富集,使许多水陆生物及生态系统因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滥捕乱猎、国内倒卖和走私野生动物的状况日益严重。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破坏生物多样性。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导致江湖阻隔,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的生境,阻塞某些鱼类的洄游通道,也使某些物种濒临危境。二.论述题(1.2任选一题)1.污染环境的修复措施及其优缺陷?2什么是污染物的消除?动力学上分为哪几类及其方程?(生物消除符合简朴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