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84039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出口退税骗取案例分析 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产品退税制度,是一种国家税收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承当,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一、基本案情 往年8月某市国税稽查局接到省国税稽查局转来的一起骗税案线索,初步分析后敏锐地意识到这触及了税收最为敏感的退税领域,并且是有货品出口但采用低值高报骗取出口退税 ,手法隐匿,性质恶劣,案情重大。办案人员立即向省国税稽查局和市国税局领导报告,同步提请市公

2、安经侦支队提前介入,迅速构成专案组。二、案件解决 五年期间,公司出口劳保手套00万双,报关金额6402万美元,与国外客户的实际成交价为2473万美元,高报出口3929万美元,指使4户生产厂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7份,金额1521万元,税款85万元,价税合计7796万元,骗取 出口退税 总值569万元,该市国税局作出对公司已获得骗取出口退税款1305万元进行追缴,处以2倍罚款60万元的解决决定,采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将公司离岸账户存款240万美元追缴入库,拟追缴外贸公司已退税款04万元,外贸公司未退税款1506万元不予退税,其他骗税款已由各地税务机关陆续追缴并解决,公安机关批捕涉案人员人,其中该公

3、司法人代表已由该市检察院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肃制裁。三、案件分析 这起骗税案反映了一种新型的骗取出口退税形式,在有真实的货品出口的状况下,虚构出口货品的价格,以低报高出口。公司通过国外接单、国内下单、向外贸公司买单、虚抬单价高报出口、压低数量抬高单价虚开专用发票、将压低开票数量部分的货品通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厂家直接高报出口等一系列操作,魔术般的将货值虚抬至三倍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一)货品流:公司向国外客户接单,谈妥业务后与国外客户签订成交确认书,同步获得国外客户传真的货品样单和品质规定,后下单给国内9家生产公司进行生产

4、,签订内购合同,派 跟单员 监督生产厂家的整个生产过程,监督货品的品质与否合乎规定,出货时间与否及时等,生产完毕后生产厂家把货品送到内购合同上指定的公司设在深圳的仓库,由仓管员验收合格告知公司,由 单证员向 海运 公司办理货品出口 海运 ,向保险公司办理出口货品保险, 海运 公司开具提单、保险公司开具保单给公司。 (二)运用外贸公司获取空白报关资料和外汇核销单。公司业务人员在完毕与国外客户签订定单即国外接单、安排国内生产厂家生产即国内下单后,以公司的香港身份与外贸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获得外贸公司已盖好公章的空白报关资料和外汇核销单、装箱单,以高于真实成交价近三倍的金额(略低于海关手套出口指引价)

5、自行委托报关行高报出口。 (三)指使生产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要获得退税款还必须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6.8出口专用缴款书,公司业务人员开具开票告知书(开票告知书上注明受票单位名称,货品的品名、单价、数量、金额,开票注意事项等内容)指使生产公司按开票告知书的内容以略低于报关价的金额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虚开形式归纳起来有:抬高单价、数量不变、抬高总金额;抬高单价、减少数量,总金额不变;无货虚开等。 (四)将已盖好章的 海关报关单 、外汇核销单、虚开的专用发票、专用缴款书等两单两证提供应外贸公司向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税。 (五)通过生产厂家退税款回流到苏立胜手中。公司将提单一联交给国外客户提货,将

6、提单、保单、自制出口发票提供应招商银行离岸部向国外客户银行托收货款,收到国外客户外汇后,按海关关单上的高报金额将外汇通过福胜公司离岸账户汇给外贸公司核销外汇,外贸公司收到汇款后按生产厂家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含退税款)将款项付给厂家,厂家在扣除了真实成交价和开票费用后将余额汇还给苏立胜及其指定的家人户头。 (六)串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公司直接高报出口共同骗取出口退税。公司将虚开发票压低开票数量部分的货品串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公司直接高报出口,生产公司按出口货品的数量或收汇的一定比例将获取的骗税款提成给该公司法人代表。 (七)获得虚开的进项发票。查实虚开的进项发票是核算已纳税款,拟定骗税

7、额的核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生产厂家为了少交税、保持正常的税负率,必然要在进项发票上做文章,获得虚开的进项发票进行抵扣。而废旧物资发票和收购业发票由于享有免税等税收优惠和在税务控管上存在相称大的难度,理所固然地成为她们选择。生产厂家或采用自己成立废品回收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自己为自己虚开发票,或采用到本地废品公司缴纳0.2%手续费虚开发票,或为自己虚开收购业发票,查实,生产厂家获得虚开的废旧物资发票和虚开收购业发票28份,价税合计26167万元,已抵扣税款326万元。 从表面上看,公司并未直接从国家获得出口退税款,但退税款通过外贸公司付给生产公司,又从生产公司回流到其手中,或直接从有进出口

8、经营权的生产厂家获得骗税款提成,因此从整个案件的后果看,公司是骗取出口退税的直接操纵者和骗税款的最大得利者。 骗取出口退税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其后果重要有:一导致税款流失,使国家蒙受经济损失;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其他合法的出口公司导致损失。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分子将所骗取的退税款作为自己的利润,将出口货品的价格压低到正常价格之下,与其他合法的出口公司争夺国外客户,使其处在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三是滋生虚开发票的市场。骗取出口退税必然随着着虚开发票,为了获得退税款,犯罪分子必然要指使生产公司虚构出口商品的货名、数量、单价等要素,以低报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步生产公司为保持较低的税负率必然要获

9、得虚开的进项发票进行抵扣,从而形成虚开发票的恶性循环和需方市场,这也是虚开发票之因此屡禁不止的一种因素。 四、有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二、重要问题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在“四自三不见”的状况下,将代理出口业务伪造为自营出口业务,致使国家税款被骗的,能否认定具有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主观故意?三、裁判理由(一)“四自三不见”是代理出口业务中的一种违规操作行为。根据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品出口许可证制度。只有获得出口许可证的公司、公司才干经营货品出口业务,没有获得出口许可证的公司、公司或者个人需要出口货品的,可以委托有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代理

10、出口。99年11月3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伙部有关规范进出口代理业务的若干规定规定:“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外贸公司,必须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伙部或其授权的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具有进出口代理经营范畴。对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进口商品和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出口商品,无该项商品进口或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代理业务。自营进出口生产公司和科研院所、外商投资公司(已 批准容许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投资性公司和合资外贸公司除外)等均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第三条)。“代理人要加强对代理合同、进出口合同 和多种单证的审核、管理,建立健全合同、单证的登记、备案、保存制度和代理进口购汇、付汇内

11、部审批制度,并对所办单证的真实性负责”(第四条)。“代理人 要加强对外商资信状况(如注册状况、经营能力、信誉等)进行调查。对由委托人联系的外商,资信调查费用由委托人承当,代理人可以预收。对经调查资信不良的外商,代理人有权停止代理业务”(第六条)。“海关报送和纳税手续,由代理人或由代理人委托经海关批准注册的专业报关单位(凭代理人的委托书)按规定办理,不得交由委托人或其她第三方代办”(第九条第一款)。“出口代理业务,一律由代理人负责收汇。委托人为经批准容许保存现汇的公司,代理人凭有关外汇管理法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将原币划转给委托人;委托人为不容许保存现汇的公司,代理人结汇后将货款按有关规定支

12、付给委托人”(第十一条第三款)。“代理人要全过程参与和跟踪进出口代理业务和合同执行”(第十二条第一款)。但某些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为了获取出口代理费,在“四自三不见”(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自行报关和不见进口产品、不见供货货主、不见外商)的状况下,不管她人提供的出口退税凭证真伪,与无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或者个人签订代理出口合同。因此,1998年月1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伙部有关规范各类进出口公司经营行为,严肃查处走私行为的紧急告知明确:“严禁外经贸公司以四自三不见的方式代理进口”,并在9月日有关重申规范进出口公司经营行为严禁多种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的告知中重申“坚决杜绝以四自三不见的

13、方式从事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因此,“四自三不见”是代理出口业务中的一种违规操作行为。(二)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明知她人也许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在“四自三不见”的状况下代理出口业务,致使国家税款被骗的,应当认定为具有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主观故意。代理出口业务总是与出口退税相联系。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的通行做法,是各国政府提高本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出口货品退(免)税管理措施第一条的规定,有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品,可在货品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记帐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者免征增值税和 消费税。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办理出口退税必须提供如下凭证:购进出口货品

14、的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税款抵扣联)或者一般发票、出口货品销售明细帐、盖有海关验讫章的出口货品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出口收汇单证。手续齐全后,交由有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办理出口退税。虽然有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以“四 自三不见”的方式代理出口,易于导致国家税款被骗,但只要在办理出口退税时提供的凭证真实,就不会发生国家税款被骗的问题,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下简称解释)第六条明确,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在不见进口产品、不见供货货主、不见外商的状况下,容许她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自行报关,并导致国家税款被骗的,与否构成骗取出口退税

15、罪,应当以“明知她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款”为条件。对于不能证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明知她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虽然导致了国家税款被骗的后果,也不能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惩罚。所谓“明知”,涉及懂得和应当懂得。懂得的状况比较好掌握,即根据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直接证明被告单位或被告人懂得她人意欲骗税的目的。应当懂得,则需根据行为当时的具体状况、客观条件来综合分析判断被告单位或被告人当时与否懂得、能否懂得,当时的心理状态究竟如何。这是法律上的一种推定,而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明知,是对客观行为的一种法律评价。“四自三不见”业务本是国家明令严禁的业务,如果在从事“四自三不见”业务中,又浮现

16、了其她某些不合常理的状况,而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仍继续坚持业务合伙,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则可推定这些公司、公司主观上明知她人意欲骗税的故意,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那么对明知的限度又该如何规定呢?是明知她人骗取出口退税的必然性才构成此罪,还是明知她人骗取出口退税的也许性即成立此罪?根据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只要有 事实和证据证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公司明知她人也许要骗取出口退税,仍违背规定从事“四自三不见”业务,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即可推定其主观上明知,而不规定有证据证明这些公司、公司明知她人必然要骗取出口退税。本案中,被告人杨等辩称,主观上没有骗取退税款的动机,重要目的是为了单位完毕出口创汇任务

17、,不明知张上光、林秋坤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事实上,攀枝花外贸公司及杨康林等人在代理出口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异常状况,如在杨康林等人去考察的二三家公司中,发现公司生产能力与所签合同的 产品数量不符,达不到规定,并且存在产品质次价高等问题;杨康林、曹培强、张继金、赵泓宇199年便懂得张上光、林秋坤从香港黑市买汇到国内结汇;有的 货品出口日期在前而报关日期在后,极不正常;198年贷款4万元去潮阳市帮张上光垫交税款,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张称给了税务人员好处费,而汇票解汇后,款所有划到张上光指定的与攀枝花外贸公司无任何业务关系的多二贸易公司的帐户上,几经转帐后去向不明。同步,为了达到退税的目的,攀枝花外贸公

18、司通 过签订虚假的内、外销合同,以“倒计成本法”做假财务帐,将“四自三不见”的代理业务解决为自营业务帐目,隐瞒代理出口真相,虚构货品自营出口的事实,从 而办理了退税。综上可以看出,攀枝花外贸公司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发现大量异常状况下,仍违背有关规定与对方继续合伙,不管实际与否有产品出口。杨等作为外贸局及外贸公司的负责人、中层干部,熟悉外贸业务及有关法律规定,在业务中浮现诸多反常状况下,对张上光等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目的应当知晓,并且从当时的具体状况分析可以知晓。在此状况下,杨康林、曹培强等人仍然坚持与张上光、林秋坤从事“四自三不见”买单业务,并持虚假业务形成的退税单证向国税部门申请退税,导

19、致国家税款000多万元的重大损失,其主观上的故意成立。攀枝花外贸公司及被告人杨康林、曹培强等人的行为,符合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此外,本案中攀枝花外贸公司与直接实行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张上光等人与否构成共同犯罪,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构成共同犯罪,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故意,指的是各共同犯罪人通过犯意联系,明知自己与她人配合共同实行犯罪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成果,并且但愿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 果发生的心里态度。这里各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犯意联系及对危害成果的预见是构成共同犯罪的实质性内容,而对危害成果的态度却可以有但愿或放任两种不同的形式。各个共同犯罪人由于地

20、位、角色的不同,对危害成果的心里态度会有所不同,但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她人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成果,共同形成某一犯罪 主观要件的整体。本案中,张上光通过“四自三不见”业务,伙同其她不法分子向攀枝花外贸公司提供虚假退税单证,所追求的就是骗得国家出口退税款,进而非法占有。而攀枝花外贸公司与张上光等人从事“四自三不见”业务,带有完毕单位出口创汇任务的目的,但在业务过程中,攀枝花外贸公司明知张上光等人意欲骗取出口退税后仍继续合伙,并将出口退税款划至张上光等人的帐户上,导致国家税款的重大损失。对国家出口退税款重大损失这个危害成果,双方所持的心理态度虽然不同,但主观上是具有共同的故意的,客观上又实行了

21、共同行为,因此构成共同犯罪。在深圳等沿海口岸有一批所谓的外贸代理,她们活跃在外贸公司、供应公司、原料厂之间,运用熟人圈子的关系通过在上游找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下游倒手劣质货品、再通过正规的外贸公司和报关手续等一系列动作,将远低于发票出货金额的实体货品销往国外“空壳”公司或伪造的客户,由此骗取高额的出口退税。这种骗术成为近期国内部分货品出口额飙升的直接导火索。月以来的国内外贸数据超过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觉得,尽管存在出口恢复的因素,但超预期的出口数据也许存在虚增,沿海地区虚增贸易的行为再度昂首。自去年保税区“兜圈”秘密曝光后,骗税“高手”并未选择罢手,而是通过多种方式逃避监管。多家航运公司、外贸公

22、司的从业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金额高于实际货品价值的外贸单近期屡屡浮现。 虚开高额发票骗税 近来两个月,在深圳福田保税区从事外贸工作的王霖(化名)由于接了某些“烫手”的外贸单子而苦恼不已,有的是货品货值因也许存在虚高而被海关扣查,有的是货品达到目的国后没人提单。通过几番周旋,王霖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为虚开增值税发票以骗取出口退税的“职业骗子”提供服务。 “去年保税区兜圈的问题曝光后,海关对进出报关的货品查得很严,用保税区一日游的方式套取出口退税的方式行不通了,但那些原本靠开发票赚钱的老手其实没有受太大影响,特别是近来两个月,虚开发票越来越猖狂,但查起来很费力,实在太隐蔽了。”在接触了手头攥

23、着一大批发票的职业代理人后,王霖发现,外贸圈子里的这种灰色生意早已链条化,从上游公司开发票,到运用外贸公司退税,再到报关行配货配票、收货公司提单,几乎所有环节,均有专业人员操作,环环相扣。 王霖说:“一般来说,通过虚高货品价值来报关往往最容易套取出口退税,由于有真实的货品和购销合同,通过公司或工厂做账就能开出正规的增值税发票,然后就可以拿发票、报关单等资料去申请出口退税。出口公司往往会寻找贸易代理来做这些繁琐的事,代理可以通过这些外贸单子和发票来赚取差价。” 据王霖理解,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等虚假贸易货值手段在外贸行业已有近年历史,特别是服装、电子产品和家具等货品的退税比例高、货品单品价值高、价

24、格浮动空间大,相对来说更容易操作。“例如,一批销往越南的棉布,每米1.5美元,这在市场上已属中高档价格,但代理商却开出每米.45美元的价格,虚开发票高出七成。对于海关而言,即便一件物品使用不同原料,也会有不同的货品编码,如纺织品面料就会有上百种品类,检查人员不也许掌握所有面料的市场价格,对虚增的货品价值难以鉴别。”骗术现“升级版” 王霖透露,目前虚开发票的手法有一种“升级版本”,即“货品未出,发票已开”。具体操办的外贸代理一般有措施拿到一大批增值税发票,票源也许是通过与出口公司谈好合伙后获得,或者通过地下黑市买到某些发票,然后这些代理寻找正规贸易公司进行报关,然后向自己在国外伪造的客户或自己控

25、制的分公司、子公司出口货品。票源、中介及进出口贸易商准备齐全之后,代理商会通过让合伙的出口公司提供货品,或者以其她渠道购买与票单匹配的劣质货品进行报关出口。货品出口之后或运往目的国销毁,或者转运回国,再进行下一次销售。 “说白了,钱和货品还是在空转,此前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兜圈”,目前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可以通过国外子公司“兜圈”。钱通过国外子公司或客户转给贸易公司,贸易公司付货款给合伙的出口公司,出口公司拿到相应比例的抽成后,外贸代理拿到最后的利润。”王霖说。上述发票生意之因此隐蔽难查,核心在于自身关联的是真实货品信息。深圳某外贸公司业务员小张表达,虚开发票的核心是发票非法买卖。如果监管人员审核

26、严格的话,代理人事实上是很难买到发票,但其中存在某些漏洞,让诸多代理可以靠做发票赚钱。 货品信息被“炒卖” 在发票被非法买卖的同步,某些货品的真实信息也会被报关行内部人员买卖。某些网上外贸论坛偶尔会浮现所谓“炒单”的信息,这种做法在圈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小张说:“报关行常常会将货品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发帖转卖,外贸代理中介将这些信息与自己虚开的发票匹配,然后再拿去报税。”除炒单外,代理商还会帮某些没有条件申请出口退税的公司进行报关,将货品真实信息写上自己合伙的外贸公司昂首就可以将这些业务单转接过来。 如果订单单次出口货品量小、价值不高,虚开发票更难以察觉。熟悉外贸代理行业的老李表达,外贸代理在减去左

27、右支付给出口公司的发票成本、3%报关环节耗费及其她渠道找单耗费之后,按照退税率最高17%计算,一张贸易骗税单能赚取%-%的利润。为了应付海关查验,不少订单的单次出口总价控制在0万美元以内。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骗术既使部分外贸代理轻松赚钱,也使某些公司的外贸出口数据显得异常亮丽。佛山某家具公司主坦言,尽管自己公司的实际出口量只能做到0万美元,但在有关部门鼓励出口的推动下,公司会找某些代理公司帮忙做高出口以做出业绩,同步退税收入对公司来说也是很大一笔钱。海关发布的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创去年3月以来新高。同步,多家出口公司、贸易公司反映,近期高于实际货品价值的外贸单屡屡浮现,

28、虚开高额出口发票的现象正在卷土重来,有关部门有必要关注虚增贸易的行为。出口退税本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而出台的优惠政策,但却被部分公司和个人拿来做文章,进行不法获利。近年来,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频发,且骗税手段日益隐蔽,这背后有利益的驱使,也有监管的“缺陷”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刘子阳 “我关注到一种数据,深圳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保持在4%以上,我觉得这也许有点偏离实际。”浙江一家纺织品出口公司负责人吴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浮现这种异常现象只有两种因素,要么是记录数据有误,要么就是其中有水分。”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增速高达80,而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为1.4%。上半年结束时,深圳进出

29、口仍保持了4.2%的增速,同期全国均值仅为.6%。 “这几年进出口贸易持续低迷,我周边主营出口业务的纺织品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我觉得深圳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事实是,有公司在通过虚构出口贸易或高报出口贸易额,骗取出口退税。”吴军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了近年,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儿腻。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月至9月,深圳合计办理出口退税85.2亿元,占全国出口退税总额近一成。 出口退税即国家退还出口货品的国内已缴纳税款。国家设立此制度的目的是,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但事实上,在深圳、上海等多种地方,骗取出口退税

30、早已不是秘密。 就在不久前,深圳海关缉私局通报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深圳海关缉私局共查获170多宗影响出口退税案件,波及案值高达9.4亿元,其中一部分案件涉嫌骗税。 而记者理解到,今年7月在深圳破获的一起骗取出口退税案,涉嫌骗取退税款335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刘少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出口退税制度建立之初就有公司在做文章,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出口退税成了出口公司眼中的“唐僧肉”。 骗税流程复杂 为了摸清正规渠道办理出口退税的流程以及骗取出口退税的有关信息,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天竺综合保税区。据天竺综合保税区的工作人员简介,自成立以来已有40多家公

31、司在此落户。 但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的有关信息,多家外贸出口公司均不肯多说。几经碰壁之后,一家外贸公司的负责人王锋向记者透露:“骗取出口退税的做法之一就是虚构货品已出口的事实,我们称之为走空单。” “此类现象在北京相对较少,重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例如深圳的政策灵活,加上那里海运发达,这种现象就非常普遍。”王锋坦言,“骗取出口退税的流程比较复杂,外人很难接触到。” 王锋简介说:“以纺织品为例,在骗取出口退税的过程中有三个必要环节:一方面,由国内的纺织品公司负责虚开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由国外的公司负责提供外贸订单、签订出口合同书,虚报出口额;最后,有关公司通过地下钱庄等方式获得由银行出具的出口收汇

32、单。” 据记者理解,正常获取出口退税的流程中,公司需要提供的信息涉及报关单、出口销售发票、结汇水单或收汇告知书、产品征税证明、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等多种资料,且需要通过海关、税务等多种环节的审核。 “因此提供资料只是面上的必要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避开海关的层层检查,这就需要公司在这个环节各显神通了。”王锋说。 也有业内人士表达,王锋提到的这种虚构出口业务的操作措施已通过时了,目前不法分子不仅仅停留在伪造单证的初级阶段,而是形成了票据、资金一条龙运作方式,逐渐形成一条骗取出口退税的产业链。 北京律师马奇勋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骗取出口退税业务大多是由一种公司在操纵,这些大公司在国内外均设立公司。”

33、 马奇勋的说法也得到了吴军的认同:“诸多不法分子在国内外有自己的空壳公司,结汇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是不少外贸代理公司的重要业务。” 手段更隐蔽 “前些年骗取出口退税接近疯狂,我们江浙一代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都是靠这种方式发家的。”对于当时的情景吴军仍记忆犹新,“有段时间骗取出口退税几乎处在没人管的状态,出事的只能阐明公司运气不好。但是这几年税务机关查得比较严,海关也卡得很死,骗取出口退税的状况已经收敛了诸多。” 但从马奇勋代理此类案件的经验看,此类案子的绝对数量仍然诸多:“国家设立出口退税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公司发展,鼓励出口。近年来海关和税务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这使得骗取出口退税的操作手法也更

34、加隐蔽。” 广东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负责人覃为勇也深有感触:“在国内通过次大规模、强有力的打击出口骗税行动后,一度猖獗的骗税活动得到了遏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规模、明目张胆的出口骗税活动暂歇了,但分散式的小偷小摸的出口骗税活动却层出不穷,这表白不法分子已将骗税活动转入到地下。” 覃为勇表达:“从近年各地发生的出口骗税案或者涉嫌骗税案来看,骗税手段不断翻新升级,以提高其欺骗限度,同步作案方式和手段也使得有关凭证尽量地与规定相吻合,以增强其所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达到隐蔽和不易被察觉地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 “此前深圳的诸多家公司在出口货品报关单上加盖私刻伪造的海关验讫章。但目前货品的进

35、出口信息是全国联网的,出口信息网上都可以查到,造假已经不太也许。”王锋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目前出口退税的手续都是真的,只对货品的价值造假,实际出货也与合同的价值不符,例如货品的实际价值是10万美元,但报关却是按照1000万美元来退税。” 今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破获的特大骗取出口退税案的细节显示,以来,黄某伙同陈某等人在报关出口时,将羊毛纱线虚报为羊绒纱线,并高报价格,匹配从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大肆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自营或委托外贸公司出口至境外,之后再将同批货品伪报品名为“化纤”,并低报价格进口至境内,重新包装后再做循环出口,以此骗取巨额退税款。 羊毛纱线和羊绒纱线只有一字之差,但由于

36、价格相差几十倍,犯罪团伙就运用不同商品价格间巨大差额,合计骗取出口退税款8亿余元。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李伟军在接受采访时表达,此类运用商品在进出口岸“空转”,通过虚报品名骗取税款的案件在上海尚不多见,而由于犯罪团伙组织分工明确,作案手法隐蔽,波及地区广泛,作案环节复杂等特点,需要警方联合税务、银行、海关稽查等多部门协作侦办。 利益驱使 “正如孪生兄弟同样,有征税就有偷税,有出口退税就有出口骗税,这是税收管理的普遍问题,只因其有着利益土壤,因而,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种现象都会存在,只但是有时候重些,有时候缓些而已。”覃为勇一语道破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的因素。 出口退税是指对货品在

37、出口前实际承当的税收承当,按规定的出口退税率(出口货品的实际退税额与计税根据之间的比例)计算后予以退还,现行的出口退税率有17%、1、1%、11%、9、5%等几档。 中投顾问高档研究员薛胜文觉得:“骗取出口退税的过程中波及到多种环节,从上游的生产公司,到中游贸易公司,再到下游的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均是出口退税这条利益链上的蚂蚱,通过互相配合,共同来分食最高17的退税率。” 薛胜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果出口退税率为1%,一种外贸代理公司想要骗取出口退税,找生产公司买增值税等税务发票的成本为6%至7%,联系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到海外找公司签订有关合同耗费的成本在3%左右,找地下钱庄出资换取出口

38、收汇单的手续费为1至%,那么一单生意下来,外贸代理公司的利润率在5%至7%。” 这也就意味着,虚构或者高报的出口额越高,有关公司的收益越大。 固然,巨大利润的背后,不法分子也面临着牢狱之灾。国内刑法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她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5年如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倍以上倍如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她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如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如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她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如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法分子非常清晰其中的风险,但当一种行业的利润达到%的时候,人就会铤而走险,

39、更何况这种白捡的钱。”王锋告诉记者,“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主线没必要冒这个风险,除了外贸代理公司外,从事骗取出口退税的大多是小公司。” 监管需升级 “骗取出口退税和海关有直接的关系,抽检、通关、放行、核单都要通过海关,如果海关的监管到位,公司是不太也许蒙混过关的。”王锋直指海关把关不严,“公司与海关人员之间起初是业务关系,后来发展为朋友关系,最后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刘少军表达:“仅从地方海关的角度看,公司骗取出口退税对她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出于业绩考虑海关有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海关只能抽检而不能对每个集装箱的货品进行检查,更何况有些货品的具体价值也是很难拟定的。”刘少军觉得将责任完全

40、推给海关也不合适,“此前只有部分外贸公司才有出口权,而目前任何的公司都可以从事进出口业务,甚至有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骗税,此类数量也诸多,加大了监管难度。” 刘少军的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承认。有业内人士表达,例如纺织品面料有数百种,海关不也许掌握每一种面料的市场价格,这就为虚增出口额带来了可乘之机。 吴军则觉得税务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也难辞其咎:“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几乎每年都会整治,但不久这一现象就会死灰复燃。有些小公司的增值税在短时间内浮现爆发式增长,这样的异常我们都能发现,更何况税务机关。” 业内人士指出,在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问题上,海关和税务机关并没有较好地配合,刘少军建议海关和税务

41、机关可以通过信息联网等形式加强协作。 覃为勇也坦言,不法分子运用海关与税务部门监管职能上的分工没有密切衔接,为从事出口骗税行为发明了“条件”,而大肆发出口骗税的财。 薛胜文指出:“监管的环节并不少,核心是要贯彻每一项监管工作,有关人员对人对事都需谨慎看待。此外,出口退税政策是不是完全合理的政策也值得思考。目前经济低迷,完全取消出口退税对国内经济会产生重大冲击,可以考虑分行业慢慢减少退税率,或是研究新的可操作性的鼓励出口的政策。” 刘少军则觉得:“出口退税在制度设计上并没有问题,也符合WT的规则,诸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核心的问题还是监管,同步应加大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 “这就像停车同样,如果停

42、在停车场需要0元,而乱停车的罚款金额也是5元,更何况未必会被抓住,这样不法分子会对风险作出综合考量。”刘少军说。今年7月,海关会同十部门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在昨日举办的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表达,据不完全记录,联合行动开始以来,截至今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侦办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案件53起,挽回出口税款损失1.05亿元。骗税手法翻新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外贸特别是出口的冲击,国内持续多次大范畴提高出口退税率,并陆续实行了海关无纸化通关试点、外汇核销制度改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等便利公司出口措施。受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国内公司出口利润减少影响,近年来骗税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今年

43、7月以来,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个部门,严肃打击各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据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邓兆锋昨日简介,犯罪分子骗税手法更加专业,“骗税公司从上游购买增值税发票,再从货代和报关公司购买真实货品出口单,最后通过地下钱庄完毕资金出入。通过这种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有时主线不需要有实际货品出口”,她说。除了此前的“以少报多,以低报高,以次充好”外,目前某些骗税活动与购进环节的虚开、出口环节的违规申报、核销环节的“洗钱”以及部分案件的“走私回流”等问题交错融合在一起。此外,高科技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较高且出口量大,逐渐成为骗税活动高发的领域。9月

44、份,公安部与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手,在2个省市查处涉嫌参与骗税的出口公司、报关行和“地下钱庄”36家,获得重大战果。职业团伙作案增多除了上述特点外,骗税犯罪地区也不断扩大,以深圳、厦门等沿海都市、重点口岸为中心,不断向内陆、沿边地区蔓延,如贵州等偏远地区近期也浮现骗税案件;此外,参与骗税的人员也更加复杂,部分地区职业犯罪团伙活动猖獗。今年7月,公安部、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联合破获一起特大骗取出口退税案。多种团伙跨区域互相勾结,以扬州康源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等实体公司作掩护,骗税金额高达1.5亿元。这是在本次联合行动中破获的数额最大的一起骗取出口退税案件。据办案民警简介,此案波及了从“配单配票”、“虚开”、“资金空转”、“洗票”、“炒汇”到“骗税”的一系列骗税关联犯罪活动;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联系,拥有多种身份和银行账户,采用网银结算和银行卡结算,并与地下钱庄相勾结,这使得骗税行为更加隐蔽。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刘晓辉表达,各级海关目前已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高风险公司和商品的出口价格、归类监控,强化布控查验和稽查,并针对重点商品、公司及出口监管核心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核查,即时发现虚开、骗退税犯罪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