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83298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100m3/d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XXXXXXXXXXXXXX化工设计院二0一一年九月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100m3/d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S110256Y项目负责人: XXX总工程师: XXX院 长: XXXXXXXX化工设计院证书编号:工咨丙XXXXXXXX二0一一年九月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目 录11 总 论11.1 概述11.2 研究结论42 污水量分析62.1 碳酸锶(钡)工艺分析62.2 含重金属污水量预测63 污水处理规模73.1原污水闭路循环系统分析73.2污水处理规模73.3 污水处理效果

2、74 工艺技术方案8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84.2 主要设备、设施94.3 管道材料选择94.4 沉淀池和循环池95 原料及动力供应115.1 原料供应115.2 动力供应116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26.1项目选址126.2建厂条件12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147.1 总图运输147.2 给排水157.3 供电及电讯167.4 采暖通风167.5 维修167.6 分析化验167.7 土建167.9生活福利设施178 节 能188.1 节能概述188.2 编制依据188.3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88.4主要能耗能类198.6 本工程能耗计算208.7 节能措施208.8 节能效

3、果分析208.9 结论和建议209 环境保护229.1 设计依据229.2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229.3 厂址与环境现状229.4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及处理措施239.5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染源及处理措施239.6 绿化设计239.7 环境管理机构及监测机构249.8 环保投资估算249.9 工程环保措施的预期效果249.10 建议2410 劳动安全卫生2510.1 设计依据的标准及规范2510.2 设计原则2610.3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2610.4 劳动安全机构及定员2910.5 预期效果2910.6 职业病防治2910.7 安全预评价2910.8安全保护设施

4、费用3011 消 防3111.1 设计依据3111.2 消防环境现状3111.3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筑类别3112 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3212.1 工厂体制和组织机构3212.2 生产班制和定员3212.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3213 项目实施规划3413.1 建设工期3413.2 实施规划3413.3 生产调试与技术保障35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614.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3614.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和说明3614.3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范围和方法3614.4总投资估算3715 财务分析3915.1 编制依据3915.2 基础数据3915.3 成本估算3915.4 分析结论4016 社会影

5、响分析4116.1 工程效益411.6.2生态环境效益411.6.3社会效益4117 结 论4217.1 综合评价4217.2 研究报告结论42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 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单位名称、项目地址项目名称:100m3/d废水治理项目单位名称: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项目地址:XXXXXXXX1.1.2 建设方基本情况企业性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XXX项目总投资:700万元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3.1 编制依据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委托XXXXX化工设计院进行XXXX

6、XXX化工有限公司100m3/d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合同;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和基础资料;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化计发1997426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1.1.3.2 编制原则a、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规、政策及标准、规范,确保安全生产。b、根据建设内容,合理做好设计方案,降低能耗。c、重视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d

7、、根据生产操作要求,合理确定工艺流程。e、结合国情及当地情况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选用可靠的设备及材料。f、在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尽量合理紧凑,减少占地。1.1.4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宗旨1.1.4.1 企业简介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XXXXXX。主要产品沉淀碳酸锶(钡)5万吨/年,副产品硫磺2000吨/年、硫氢化钠6000吨/年、硫脲5000吨/年,共有员工320人,其中技术人员48人,年销售收入80000万元。企业建成污水闭路循环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1.1.4.2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宗旨重金属在环境与健康领域主要是指汞 (Hg)、镉

8、 (Cd)、铅(Pb)、铬 (Cr)、砷 (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泛指铜 (Cu)、锌 (Zn)、钴 (Co)、镍 (Ni)等一般重金属,它们以多种物理和化学形态存在于水体、土壤及大气等环境之中,并在环境中产生迁移和积累。水体重金属人为污染源主要是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及化工生产废水,施用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过量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关系到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水体中过量重金属的有效治理,是降低生物链中其他动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关键,故重金属污染治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受污染的

9、水体进行修复。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率高达81 %。根据对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最好的长江的调查,其近岸水域 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Zn、P b、C d、C u、C r等元素污染严重,而亲硫元素如 C d、Pb、H g、 C u 的潜在活性大,易参与环境中各类物质的反应。21个沿江主要城市中,攀枝花宜昌、南京、 武汉、上海 、重庆6个城市的重金属累积污染率已达到65 %。 国外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也不容乐观。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曾出现由于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和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 事 件;波兰由采矿和冶炼废物导致 约50%的地表水达不到水

10、质三级标准。可见,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问题。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后对水生植物和动物均产生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发生富集,引起人体病变,危害人类健康。2003年国务院批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山东省制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2003年12月二十三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水利厅等部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的实施意见”。2011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防控的5大重点行业为: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重点防控企业有

11、4452家。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4个省区被列为重点治理省区。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这次规划遵循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理念。 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碳酸锶(钡),生产能力5万吨/年,副产品硫磺、硫氢化钠、硫脲。由于碳酸锶生产的原料天青石含有铅、铬、汞等极微量元素,经焙烧进入水溶液。目前厂区碳酸锶生产工艺废水实施闭路水循环工艺,工艺水重复循环使用不外排。由于废水循环使用,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不断升高,加之废

12、水池未进行防渗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可能渗入地下,对厂区周边地下水体、土壤产生重金属污染。因此企业投资700万元,改造现有废水闭路循环系统的设施,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含重金属废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及过程1、研究范围:改造原闭路循环系统的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循环池扩建及防渗处理;雨污分流设施改造,循环水池六价铬及铅含量的检测设备购置等。2、对项目建设条件研究。3、对工艺、技术水平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处理规模,拟定合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及沉淀池容积。4、对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面进行研究。5、建设工程的全部投资估算和技术经济评价。1.2 研究结论1.

13、2.1 研究报告的结论a、该项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发展政策。总布置图上严格按国家规范进行布局。b、本报告所确定的工艺技术方案成熟、可靠、效率高、能耗低,切实可行。c、本项目实施后,减少含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d、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为700万元。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在总布置图上是可行的,技术可靠、工艺合理,环境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a、充实培训技术力量的问题项目实施后,对于该项目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建议对所有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相应安全知识培训,招聘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技术人员及熟悉废水处理及重金属安全防护的操作工,以满足安全生

14、产的需要。b、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项目的安全实施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范要求,切实落实执行“三同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c、在建设项目的同时对该项目的安全评价、环境保护评价等工作抓紧落实,为加快项目的实施提供保证。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表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废水处理规模m3/d1002年操作日d330年操作小时h79203原辅材料石灰Kg/d200按40 m3/d废水4动力消耗年耗电量Kwh/a1005运输量t/a761)运入量t/a662)运出量t/a106定员人71)工人人62)

15、技术管理人员人17水池占地面积m216688项目总投资万元7002 污水量分析2.1 碳酸锶(钡)工艺分析粉碎后的天青石与煤在转窑中焙烧,经过浸取、除钡、沉降、碳化、离心过滤、干燥、造粒得碳酸锶成品。转窑烟气经除尘、脱硫和热量回收后高空排放;沉降产生的废渣(硫酸钡、硫酸钙)用于生产氯化钡;碳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送气柜,回收硫磺。离心过滤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在生产中闭路循环重复使用,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废水和脱硫除尘水送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2.2 含重金属污水量预测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碳酸锶(钡),生产能力5万吨/年。生产1吨碳酸锶需加入0.26m3水,按330个工作日计算,每

16、天生产碳酸锶151吨,浸取用水约40m3,每天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量40 m3。3 污水处理规模3.1原污水闭路循环系统分析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建有污水处理系统1套-污水闭路循环系统,处理能力20m3/d,有污水管道、沉淀池、循环池、循环泵组成。3.2污水处理规模根据工艺分析可以看出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碳酸锶生产线每天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最大量40m3。考虑其它产品产生的少量污水及企业今后的发展,含重金属污水治理系统的规模确定为100 m3/d。本污水处理系统在原有污水闭路循环系统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达到100 m3/d的处理能力。3.3 污水处理效果污水排放标准之重金属指标见下表。 污

17、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总汞0.052烷基汞不得检出3总镉0.14总铬1.55六价铬0.56总砷0.57总铅1.0处理后的污水90%回用,10%用于喷淋除尘、路面喷洒。用于喷淋除尘、路面喷洒的水渗入地下,如果达不到排放标准,也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污水处理的指标要满足排放要求。4 工艺技术方案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4.1.1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1)充分考虑重金属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和经济性。2)便于生产管理和操作。3)尽量提高设备和管道的利用率。4.1.2 工艺技术概况国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开展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而我国对水体重金属污染

18、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质有: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锌、铜、钴、 镍、锡等毒性一般的元素,以及放射性重金属铀、镭、钍等。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污染土壤和废弃物堆置场受流水作用,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输入,都会使水体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进而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于全球工业污染,世界上约80%的人口饮用水无法达到卫生标准。在已知的人类疾病中7080与水污染有关。目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及生物法。根据废水中重金属浓度、存在的

19、形态以及不同来源废水的特性,采用不同技术处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该法主要适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浓度含量较高的废水;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 吸附法和膜分离技术。该法主要适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浓度含量较低的废水。本项目推荐采用石灰混凝法(LDS)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该技术属于化学沉淀法范畴。该技术工艺路线为:向重金属废水池中加入石灰调整 pH 值,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清水循环池进一步进行液固分离,清液部分回用,部分用于除尘喷淋和地面喷洒。污泥经干化、固化处理后送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处理。工艺流程框图如下。车间废水生活废水沉淀池循环水池循环水泵生产车间路面喷洒4.2 主要设备

20、、设施本工程的主要设备、设施见表4.1。表4.1 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污水管道DN300水泥管1000m改建2沉淀池50*18*2.5m1改扩建3循环池48*16*2.5m1改扩建4循环泵2更新5检测分析设备1新购置4.3 管道材料选择a、 符合工艺技术条件的要求b、 符合工作介质的特性c、 符合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污水管线直径DN300的管道采用埋地承插式水泥管,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T 11836-200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规定。4.4 沉淀池和循环池4.4.1 沉淀池原污水闭路循环系统已有沉淀池1座,长50m,宽18m,深2m。本次改扩建设的内容:1)

21、增大沉淀池容积,长宽不变,增加深度到2.5m,使沉淀池的容积达到2250m3。2) 沉淀池分成一、二、三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分为2部分。3)沉淀池的底、壁防渗处理。4.4.2 循环池原污水闭路循环系统已有循环水池1座,长48m,宽16m,深2m。本次改扩建设的内容:1) 增大循环水池容积,长宽不变,增加深度到2.5m,使沉淀池的容积达到1920m3。2) 沉淀池的底、壁防渗处理。5 原料及动力供应5.1 原料供应本项目所需原辅材料为石灰。1、石灰由本地采购。2、石灰的年用量66t(按照目前企业废水量40m3/d计算)。3、运输方式为依靠社会运力进行运输运输。5.2 动力供应本工程的动力消耗为循

22、环泵的电力消耗。本工程设循环泵2台,单台功率2.5kw。电力供应由厂区配电室630KVA变压器低压侧提供。6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6.1项目选址本项目在XXXXXXX有限公司原有闭路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沉淀池和循环水池在原址改造、扩建,并改造原污水管道系统。6.2建厂条件6.2.1地理位置XXXXXXX有限公司污水处理项目位于XXXXXXX有限公司院内。沉淀池位于厂区西南角,循环池位于厂区东南角。6.2.2 水文、地质地貌概况XXXX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达,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全市境内

23、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分别是韩庄运河、峄城大沙河、十字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城河、漷河、北沙河、界河、伊家河、周营沙河、运北支流和新沟河。XXXXX水资源总量为10.7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2条,有大中型水库5座,岩马水库、马河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2.026亿立方米和1.38亿立方米。XXXX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东北部为群山丘陵区,外围是海拔100米至150米的滕、薛、枣山前剥蚀平原。平原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至薛城东,为东西走向的带状丘陵地。再向南,为海拔在100米上下的山

24、前剥蚀平原。西部濒湖地带及南部沿运河地区为海拔30至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最南部为一小片丘陵。厂地内稳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属河流冲积平原类型,场地内无液化土,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场地,上部为耕土,中部为粘土呈可塑状态,地耐力为一般为180240KPa,地下水位18米,含水层深150米,最深20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6.2.3 气象条件XXXXX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

2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6.2.4 供电条件厂内配电室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630KVA变压器一台,富裕的负荷10%。本项目用电设备为循环泵,计算负荷为2.5KW,年耗电量为100KWh,用电为三级负荷,用电电压为380V/220V,50Hz交流电。厂内配电供应能满足项目用电需求。6.2.5 占地情况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水池占地面积为1668平方米。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7.1 总图运输7.1.1 总平面布置方案7.1.1.1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图设计必须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方针、政策,尽量节约用地,考虑发展,留有余地,采取联合紧凑的布置。总

26、平面图设计必须符合工艺流程及其运输要求,使流程合理,管线、道路短捷、畅通。总平面图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减少土方项目量。总平面图设计必须符合防火、防爆、卫生等条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7.1.1.2 总图布置方案本项目总图布置方案充分考虑安全、消防、卫生防护、环境保护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现状,进行布置。布置说明如下:1)管道布置:污水管道汇集硫脲装置、硫氢化钠装置碳酸锶装置产生的污水送入厂区西部的污水西沉淀池。前期雨水进入,后期雨水进入雨水排水系统排出厂区。经初步沉淀处理的污水通过埋地管道进入南沉淀池(本项目改扩建的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去除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后,经埋地管道循环水池。2)

27、沉淀池布置:沉淀池布置在厂区西南,碳酸锶废渣场南侧。3)循环池布置:循环池布置在厂区东南,办公区的南侧。详见总平面布置图。7.1.1.3 竖向布置原则根据厂区自然地形,考虑地表雨水的排水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物及露天装置区的地坪标高,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在考虑平面布置的同时,要考虑建构物的合理利用。7.1.1.4 厂区绿化厂区绿化既可美化环境且可防止污染,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绿色植物具有较好调温、调湿、吸尘、净化空气和减弱噪声等功能。因此,搞好厂区绿化,对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意义。为了净化、美化厂区的环境,充分利用空地种植草皮和乔木,使绿化用地

28、系数达到15%。但厂区内严格按规范要求不得种植含油脂较多的树木。7.1.2 工厂运输7.1.2.1 货物运输量和运输方式的确定本项目的货物运输量石灰和污泥的运输量:石灰年运输量为66吨、污泥10吨。运输方式为采用汽车运输。表7.1 总图运输量表序号名称单位运入量运出量运输方式1石灰t/a66汽车2污泥t/a10汽车合计t/a66107.1.2.2 货物运输方案石灰和污泥的运输由社会车辆承运。本项目不考虑新增运输车辆。7.2 给排水7.2.1 给水本项目为含重金属废水治理项目,治理后的废水90%回用,10%用于喷淋除尘、路面喷洒。项目建成正常运行后,每年可治理废水约33000m3,相当于可节约新

29、鲜水33000m3(按目前企业废水量40m3/d计算约13200 m3)。7.2.2 厂区排水1)生活、生产污水厂区生活经化粪池后,排到厂区内污水管道。生产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废水治理系统。2)雨水前期雨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废水治理系统。中后期雨水通过雨污分流系统排出厂区。3)处理后废水排放处理后废水基本不外排,用于生产、喷淋除尘和路面喷洒。4)事故污水事故状态下生产装置区一次产生的事故污水量最大为300m3。事故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送入废水处理系统,沉淀池的容积能满足事故状态收纳事故水的要求。7.3 供电及电讯7.3. 1厂区供电电源及供电方案厂内配电室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630KVA变

30、压器一台,富裕的负荷10%。本项目用电设备为循环泵,计算负荷为2.5KW,年耗电量为100KWh。电源从630KVA变压器低压侧,采用铠装电缆引至循环泵附近,开采用防水开关。7.3.2 电讯厂区内不设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由市话引一根通讯电缆至厂区综合办公楼值班室。7.4 采暖通风7.4.1 采暖本项目生产装置区内不设置取暖设施,控制室或值班室的采暖采用热水集中供暖。7.4.2 通风本装置采用自然通风,化验室内设通风橱。7.5 维修本项目机、电、仪等的简单维修由企业的原维修班处理。7.6 分析化验水质检测化验,由厂内原化验室负责,并出具检验、化验报告。7.7 土建本项目的建筑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

31、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和循环池。表7.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1沉淀池900钢混结构2循环池768钢混结构合计16687.9生活福利设施本项目为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100m3/d废水治项目。本项目在与闭路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办公室、化验室、职工食堂和浴室等生活福利设施利用厂区原有设施。8 节 能8.1 节能概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32、,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资源综合利用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化工行业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尤其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8.2 编制依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计节能19972542号印发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的通知。国务院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国家发改委和科学技术部2005年

33、修订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暂行规定(鲁经贸改字2007236号)(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济政办发200735号XXXXX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8.3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20083)石油化工厂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 SH3003-20004)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 GB/T50441-20075)企业节能量计算办法 GB/T13234-19916)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34、/T3484-1993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08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 200910)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17167-200611)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12)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1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 GB/T7119-199314)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 GB/T11790-199615)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 GB/T15586-199516)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35、8174-198717) 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16617-199618)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规定GB/T12712-19918.4主要能耗能类本项目为生产废水处理。废水处理的耗能主要是电能。8.4.1 能源供应状况全市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煤、铁、铜、铝、金、银、锶(天青石)、石膏、萤石、水泥原料灰岩等。其中煤4.1亿吨。有陶枣、官桥、滕南、滕北、滕东、韩台六大煤田。8.4.2 电力资源情况全市共有地方和企业自备电厂18家,发电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41.87万千瓦,电力供电有保证。8.4.3 水资源情况全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

36、地表水系发达。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XXXXX水资源总量为10.7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2条,有大中型水库5座,岩马水库、马河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2.026亿立方米和1.38亿立方米。8.5 本项目能耗指标表8.1 本项目公用工程及能耗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消耗量(年)1电KWh1008.6 本工程能耗计算表8.2 装置能耗计算结果序号项 目单位年总消耗量折标准煤系数标准煤Kg 1电KWh1000.3714 kg /kwh37.14折标准煤系数依据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GB/T50441-2007计算结果,本项目回用每立方米处理废水能耗为0.935k

37、g标准煤,全年消耗为37.14kg标准煤。8.7 节能措施设计中使用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改善管理,实现厂区能源系统的效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设计中废水治理设备设施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材料优良、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机电设备。治理后的水用于生产、除尘和路面喷洒,节约一次水资源。新建线网全部采用铜芯电缆,降低线网电能损耗。应用高效电机,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提高用电效率;采用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抑制谐波;提倡绿色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替代白炽灯,严格控制室外照明开关时间。8.8 节

38、能效果分析经过分析、比较,针对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合理用能和节能的技术措施,卓有成效地降低各类能源的消耗指标,使该公司技术改造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8.9 结论和建议8.9.1 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项目的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合理,单位能耗相对国内同规模装置有明显降低,项目主要工艺流程采用节能新技术,用能设备选择合理可靠。8.9.2 建议1)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更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效益。2)应根据本单位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

39、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3)为实现能源管理目标,必须建立、保持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确定能源主管部门,并且配备足够的了解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来承担能源管理和技术工作,明确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注重开展员工的节能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重点用能岗位、重点用能设备的人员。每年制定节能培训计划,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节能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提高用能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4)为了规范和协调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应该系统的制定各种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并严格贯彻执行。5)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调整中应考虑到合理安排,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余能使加

40、工过程能耗量最小。6)提高公司能源基础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细化产品能耗考核指标体系,细化能源计量工作,完善各种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以利于对产品的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9 环境保护9.1 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6)国环字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6)国环字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9.2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9.2.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对标准中未列出的污染物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

41、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3类标准9.2.2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二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9.3 厂址与环境现状9.3.1 厂址的地理位置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XXXXX镇南临xx道,东临xxx道。厂区1000米范围内没有名胜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保护目标,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及发展。9.3.2 厂址环境现状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

42、处理含重金属废水100m3/d,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的几率。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生产、除尘和道路喷洒,不外排,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9.3.3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该项目为废水治理项目,运行过程中循环泵可能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泵后可减少噪声危害。9.4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及处理措施1、废水及治理本项目为废水治理项目没有废水外排。2、噪声治理项目的噪音污染源来动力设备循环泵,采用低噪声泵,以控制噪声对厂界外声环境的影响。9.5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染源及处理措施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主要是存在水土保持和施工噪声影响。施工期噪声来源包括工程开挖、打桩、混凝土工程、构(建)砌筑、场地清理和

43、修理等使用施工机械的固定声源噪声和施工运输车辆的流动声源噪声。其中主要影响来自于施工现场的固定声源噪声,如铲平机、压路机、搅拌机、振捣机等,其源强在7095dB(A)。根据相关分析计算,对比国家明确制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GBl2523-90)可以得出,白天施工机械噪声超标约在100m范围内,对周围影响不大,夜间将对周围300m范围内产生影响。建议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对建筑施工噪声进行控制。另外施工期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虽不大,但主要影响到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高噪机械设备作业区的人员必须实施劳动卫生防护措施(如防噪耳套、

44、耳塞等)。施工结束后,对周围遭受损失的环境进行恢复,种草、种花、种树,美化环境,以减轻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生态影响。9.6 绿化设计厂区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工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工厂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绿化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配良好的树种和植物。绿化的重点以道路两旁和建筑物周围等空地为主,采用乔、灌木和乔灌木与绿篱搭配;草坪与花卉相间的形式美化厂区,院墙界内可考虑栽植高大杨树或阔叶松树,利用绿化植物改善环境,为职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发展。9.7 环境管理机构及监测机构本项目由专门设置的环境监测、管理人员负责其环境监测及保护管理工作。9.8 环保

45、投资估算1、降噪设施 5万元2、环境监测仪器 5万元9.9 工程环保措施的预期效果本项目环境保护技术成熟可靠,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用厂区绿化措施及环境监测手段,使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指标均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9.10 建议1、环境管理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监测是弄清楚污染来源、性质、数量及分布的主要手段。因此,工厂应重视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同时,定期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避免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2、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装置在建设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政策;在生产运营中,应严格执行“

46、达标排放”原则。3、本项目装置应定期检修,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10 劳动安全卫生10.1 设计依据的标准及规范10.1.1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第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10.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47、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物理因素)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48、安全色GB2893-2008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3-200810.2 设计原则设计中坚持生产必须安全、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确定工艺方案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路线,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以减轻劳动强度。在设计中严格划分生产危险区域,在工艺、电气、仪表和土建设计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危险区域的防爆防火等级进行设备选型和建构筑物的设计。10.3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10.3.1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0.3.1.1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介质本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危害物质是氢氧化钙。物化特性:细腻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24。

49、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溶于酸、铵盐、甘油,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器皿等物质有腐蚀作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分子量 74.09,结构式 Ca(OH)2。危险特性:其粉尘或悬浮液滴对粘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程度上不如氢氧化钠重,但也能引起喷嚏和咳嗽,和碱一样能使脂肪乳化,从皮肤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质、刺激及腐蚀组织。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入石灰粉尘可能引起肺炎。 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吸入粉尘时,可吸入水蒸气、可待因及犹奥宁,在胸廓处涂芥末膏;当落入眼内时,可用流水尽快冲洗,再用5%氯化铵溶液或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然后将0.5%地卡因溶液滴入。

50、工作时应注意保护呼吸器官,穿戴用防尘纤维制的工作服、手套、密闭防尘眼镜,并涂含油脂的软膏,以防止粉尘吸入。10.3.1.2 建设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建设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洪水等因素;其二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有触电、机械伤害、噪声、中毒、淹溺等各种因素。上述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各异,其出现和发生的可能性、机率大小不一,危害作用范围及所造成的后果均不相同。1、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1)防暑防寒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如下:在生产厂房内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在生产车间内部设置工人休息室、操作室、控制室等,并在

51、室内设置必要的风扇或空调装置。对一些低温或高温设备及管道采取必要的隔热措施;管道内尽量避免液体静流,设置低点排净高点放空等。(2)防雷雷击能破坏建筑物和设备,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本项目的设备设施为地下或地面较低设备,周围建构筑物均比本项目的设施高,因此本项目不考虑防雷。(3)抗震地震是一种能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自然现象,尤其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明显,作用范围大,从而威胁人员的安全。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准确的抗震验算,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规定,按标准的抗震设防参数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 (4)不良地基不良地基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作用较大,甚至影

52、响人员安全,在设计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地形及构造对基础的影响,防止不良地基对建、构筑物的破坏。(5)其它暴雨和洪水威胁工厂的安全,为了防止雨水的存积,避免形成内涝,设计中在厂区内设置相应的场地雨水排除系统。为了减轻由于风向造成的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对散发有害物质场所布置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1)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可能存在触电、中毒、机械伤害、噪音、淹溺等危险。其有害作业的部位见表10.1。表10.1 生产过程中有害作业的产生部位序号有害作业的部位危害因素触电中毒机械伤害噪声淹溺1沉淀池2循环池3循环泵10.3.1.3 生产过程的安全措施1、根据

53、安全色(GB2893-2008)和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3-2008)的规定,应充分利用红、黄、蓝、绿四种安全色,特别是在沉淀池、循环池四周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围栏和警示标志,使人员能迅速发现和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受到提醒,防止事故发生。2、循环泵泵采用达到环保要求的低噪音设备。3、循环泵的联轴器设置安全防护罩。4、配电室安装触电保护器,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5、操作室、休息室等房间内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风降温装置,化验室设有通风橱等设施,以防高温中暑。10.3.1.4 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抢救1. 触电的抢救应急措施触电事故一般发生在带电设备上或附近,发生事故后,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切

54、断导体以断绝电流,抢救触电者离开电源,同时立即通过电话或其它形式与医务人员联系,进行现场急救处理,然后视伤情送医院救治。2. 中暑的抢救应急措施中暑一般多发生在高温作业场所,发现有人中暑后,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帮助散热,同时立即通过电话或其它形式与医务人员联系,进行现场急救处理,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3. 机械性外伤的抢救应急措施机械性外伤一般由机械刮、碰、撞、挤等造成,或由于坠落造成摔伤,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现场急救,迅速使受伤者脱离致伤源,同时立即通过电话或其它形式与医务人员联系,进行防止休克、现场止血、止痛、骨折及脱位处理

55、、现场创口处理等初步救治,然后视伤情送医院救治。10.4 劳动安全机构及定员公司现有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机构,公司安全生产分三级管理,公司下设安全生产委员会,车间有专职安全员,班组设有兼职生产安全员。本项目不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由公司统一管理。10.5 预期效果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拟建项目工工作场所室内温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应规定;工作场所及操作岗位的噪声级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的相应标准。拟建工程安全卫生设施比较完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尘毒治理及其它安全卫生方面,达到“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的目的。10.6 职业病防治根据

56、国家及地方的有关防治职业病的法律、规章制度、条例等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制度。操作人员就业前及工厂运行中,对工厂操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在可研阶段,业主应委托具有评价资格的单位对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审批。10.7 安全预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的规定,业主应委托具有安全预评价资格的评价单位开

57、展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评价的结论将作为初步设计的设计依据。10.8安全保护设施费用本项目用于生产现场个人防护设施、安全卫生教育设施、安全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的费用以及其余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费用纳入相关专业估算中。11 消 防11.1 设计依据1、采用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10月28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程GB5005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消防内容本项目为废水治理项目,不需要进行

58、消防设计。11.2 消防环境现状厂区按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消防水池、消防泵、环形消防管网及小型灭火器,厂区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11.3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筑类别拟建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钙,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12 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12.1 工厂体制和组织机构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是改扩建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实行四班三运转,管理人员按一班工作制。为了有利于该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生产与管理,结合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立以下生产岗位,由企业统一管理。12.2 生产班制和定员本项目四班三运转运行,运行时间24小时/天,年生产天数330天。本项目劳动定员拟定7人

59、,其中一线的定员为6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1人,具体人员分配情况见表12.1。表12.1 劳动定员情况表序号岗 位人 数备 注1技术工12操作工6合计712.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本工程操作要求严格,人员素质要求高。建成后新增人员可通过当地劳动部门招聘具有一定化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操作工、设备维修、电仪维修工等人员应利用厂内原有装置进行生产培训。所有人员在上岗操作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录用的职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录用、辞退、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12.3.1 人员培训计划对新增招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专业知识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另外,设备到货安装调试,所有技术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