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20281533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教资幼儿保教知识重点考察对象2021 教资 幼儿保教知识的重点考察对象(材料题) 1 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1 1 )情绪的易冲动性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 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2 2 )情绪的不稳定性 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 内互相转换。(3 3 )情绪的外露性 婴儿期的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 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 2 岁左右,孩子从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了一些初步的 行为

2、规范,知道了有些行为是要加以克制的。2.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1 )道德感 1、定义: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 产生的内心体验。2、表现 小班: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告状” O 大班: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有 了一定的稳定性。(2 2 )美感 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3 3 )理智感 1、定义:又称为智慧感,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 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2、表现:喜欢提问,爱“搞破坏”。2 2

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 一般特点:(1 1 )具体性(和抽象相对,实实在在的事物) 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 物的表象。幼儿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2 2 )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 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的事物的生动形象。 2. 派生特点:(记忆口诀: 表姑进京骗人”) (1)经验性(个人经验) (2)拟人性 (3)表面性(非本质) (4)片面性(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5)固定性(刻板) 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6)近视性(无远虑) 幼儿只能考虑到

4、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情的后果。3 3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 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无意想象又具有以下特征:(1 1 )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 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 想象的主题常常雷同。(2 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主题不稳定,强调的是有一定方向性,但其想象的方 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例如,在游戏中,幼儿正 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 友们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 雨伞”

5、,听到别人说:这?象雨伞吗?”他立 刻说:这是大炮。” (3 3 )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 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只小鸟停落在树上,很不高兴, 邀请教师来看,这时教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个小朋 友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 的小鸟被粗黑线条涂没了。当教师询冋他时,小孩冷冷地说:已经飞走了。 4 4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 从内容上可以将想象分为4 种类型:(1 1 )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

6、想象活动。比如你问 幼儿天上的云像什么,他会说像棉花糖,像小狗,像大马。幼儿在生活中见过棉花糖, 小狗,大马的样子。除此之外,你问幼儿夏天可以干什么?他说:可以穿裙子、吃雪糕、 游泳这都属于经验性想象。(2 2 )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想象的是一幅 完整的画面。经验性想象和情境性想象是易混知识点,前者强调的是“片段”,后 者强调的是“完整的情境”。 (3 3 )愿望性想象: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比如幼儿想象以后会当老 师,当飞行员,当记者。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属于愿望性想象。(4 4 )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情感、语言等

7、去 描述都属于拟人化想象。如:幼儿在绘画时,常常给太阳画上眼睛、鼻子等,这都 体现了拟人化想象,赋予物体以人的特征。5 5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1 1 )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例如,幼儿在绘画时,常常把小朋友放 风筝的手臂画的特别的长。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特征或 使用夸张的语言。(2 2 )混淆假想与真实。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指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 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有的 东西;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去说。幼儿想象之所以具有夸张性,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的:(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的影

8、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6 6 、因素类 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 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 (2)榜样 (3)强化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 主要原因之一。) 7 7 、游戏类 幼儿游戏的内涵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这种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具有 以

9、下三个特点: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 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本质属性)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虚构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非强 制性)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愉悦性) 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 介入与指导 (1 1 )儿 童游戏的观察 游戏观察的原因。观察的内容。(2 2 )介入的时机 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巧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10、(3 3 )介入的角色定位 非支持性角色:不参与者、导演者。支持者角色: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带头人。(4 4 )介入方式方法 以自身为媒介。以材料为媒介。以儿童伙伴为媒介。(5 5 )介入的注意点 分层次指导。慎扮“现实代言人”角色。及时退出。(6 6 )把握好指导的 对象范围 (7 7 )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8 8 )及时自我反思 材料分析题 8 8 、游戏类(二) 各类游戏的指导要点 1 1 、大班角色游戏指导 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 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 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

11、帮助;允许并鼓励儿 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 提高角色游戏水平。2 2 、大班建构游戏指导 (1)培养幼儿独立建构的能力,要求其按计划、有顺序地建构。 (2)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学习表现物体的细节和特 征,能准确表现游戏的构思和内容,会使用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3)引导幼儿在欣赏自己和同伴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我评 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4)鼓励幼儿集体进行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确定规划,分 工合作,开展大型建构游戏。(5)提供大积木、中小型积木、平面板和更多形状的辅助材料。3 3 、游戏指导 (1)为幼儿提供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鼓励和支持他们

12、进行多样 化探索。(2)在游戏最初阶段应尽可能少地干预。(3)随着游戏的展开,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其表现故事、 塑造角色的能力,侧重点放在帮助幼儿运用语气、语调、生动的表情、 夸张的动作来塑造角色上。(4 )通过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来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游戏的价值 1 1 、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体) (1)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3)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2 2 、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智)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

13、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3 3 、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德)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4 4 、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美)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5 5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游戏过程中的心理氛围是宽松、自由的; (2)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游戏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发散性思维; (4)游戏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