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的要素

上传人:h****2 文档编号:20277913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场直播的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场直播的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场直播的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现场直播的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直播的要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直播是当前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也是颇受观众关注和欢迎的电视报道方式。但对于什么是直播、直播应包含哪些要素等问题的探讨历来存在许多争议。近日,在观看分析了各国的直播节目之后,发觉与我们以往对直播的相识和理解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尝试着对直播的理念和要素进行归纳和分析。一、 直播与现场报道的结合直播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是同步呈现事务的发生发展和进程。直播通常围围着新闻事务绽开,由于事务进程的不确定性使直播充溢了悬念和期盼。电视直播的“时效”和“悬念”就成为它的突出特征。直播的基本功能是同步呈现现场,演播室现场和新闻发生的现场。镜头对于新闻事务现场的呈现通常是即时的、连续的、完整的,所以具

2、有真实性与和信性。除了用画面记录事态的发生发展,记者在现场的报道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不仅要视察现场、感受现场、体验现场,而且在现场要擅长发觉、挖掘和思索,发觉现场的重要信息,挖掘出有价值的事实和细微环节,并有较好的思辨性,提动身人深省的议题。电视记者应具有较强的现场报道实力,记者的现场报道在直播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详细说来,现场报道有以下作用:第一,交待新闻的背景。直播画面擅长于表现“现在进行时”,对于过去的展示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现场报道则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交待出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相关的历史史实、因果关系以及对眼下这条新闻有影响的人和事,背景的交待对今日的事实往往起着陪衬、渲染和烘托的

3、作用,背景材料可以是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或对比性材料。背景材料的报道在直播中是没有固定位置的,插入背景材料时,最好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背景与现实紧密结合,过去与今日融为一体。其次,依据事情的逻辑联系跳动式的报道新闻。直播画面只能依据时间依次依次拍摄,只能依据事务发生发展的实际时长持续展示。而现场报道则可依据事实本身的逻辑绽开,围围着主题思想,依据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妥当地支配材料。材料的支配可以是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也可以是主次关系、点面关系、递进关系。有的报道先呈现结果,再分几条线去探究缘由;有的则是把与此事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情形一一呈现出来;有的是先摆出主要的,再按不同程度分层表述;

4、有的则先表现带普遍性的“面”上的状况,再集中详细地描述“点”;有的则象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绽开,深化地挖掘。第三,担当新闻的开头与结尾。直播画面一般是新闻过程的记录,难于分出开场画面或结束画面。而现场报道通常成为一条新闻的开场或结束。在开场的报道中记者往往把观众最感爱好的东西和记者最须要告知观众的东西讲出来,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观众看下去。有的记者用简练的文字精确概括整个新闻的核心内容;有的把最重要、最簇新的事实搬出来;有的提出观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等。精彩的结尾则可以深化主题、升华思想、给人以启迪,引导观众思索。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记者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有的启发观众思索,有的提示观众留意,

5、有的表明将要出现的不良后果,有的则号召观众行动起来主动响应,有的则交待一个结局。第四,揭示画面背后的内容。直播画面往往是详细的,从某一特定视角拍摄的,呈现出新闻现场的某个局部。而现场报道则可以交待必要的概括材料,有助于观众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轮廓和来龙去脉,了解新闻事实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的意义。现场报道应采纳最简练的文字,讲清晰最重要的事实。现场报道有别于单纯的文字新闻,画面已经生动形象地表现清晰的内容,报道就不必赘述了。报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完成画面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工作。二、 现时与先期制作的结合直播,首先意味着记者应赶赴现场。记者最好在新闻事务发生的过程中赶到现场,让观众看到新闻事务发

6、展的进程和结局。即便记者在事后才赶到现场,站在已经发生过了的空的新闻现场作直播,观众仍会认为,记者到现场去了,现在是从现场告知我们新闻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接着留在现场,随时打算把最新的改变告知我们。记者正在现场与离开现场,报道正在接着发生的和过去发生的事,带给观众的感觉和认知是完成不同的,这就是现场直播的魅力。但是,记者仅仅赶赴现场是不够的。我们平常也能看到一些直播新闻,只见记者站在现场,手持话筒说:观众挚友,我现在是在XX地方向您作现场报道,然后就在现场念出一条口播新闻,直播就结束了。一般说来,记者赶赴现场,从现场发回报道,这只是直播的第一步。观众还想了解得更多,想知道新闻事务的五要素,什么

7、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务怎么发展,谁是主角,记者只有拍到更多的现场画面,采访到当事人或目击者,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和背景,制作成一个“包袱”package(新闻短片)在现场报道之后播放给观众,才能满意观众了解整个新闻事务的愿望。关于“包袱”,俗称也叫“罐头”,是指在直播之前先期做好的一段短片,这段短片应在事务发生的第一时间拍摄到关键的场面,较好地记录事务发生的全过程,并采访到相关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现场记者抓拍到的精彩镜头,通常是在转播车中编辑完成,现场记者快速将新闻稿写出,并把解说词与画面协作后,“包袱”被传回总部(通过微波或卫星)并播出。“包袱”所具有的特征和优势在于:第一,“包袱”的制

8、作是多视角的。摄影师可从现场的多个角度实施拍摄,既有宏观场面的呈现,又有内在细微环节的揭示。有时,也可多部摄像机同时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闻事务。其次,“包袱”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用画面对现场进行展示,又可以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深化的采访,还可以用字幕呈现抽象的、内在的、理性的以及背景资料。第三,“包袱”中的内容是相对丰富的。拍摄制作“包袱”时,记者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争把全部关键的场面、画面、人物、过程统统记录下来,所以,涉及的内容往往比较丰富。第四,“包袱”中表达的看法是多层面的。“包袱”中可以采访与新闻事务相关的人,他们出于不同的立场和看法,可能表

9、达不同的看法和看法,从而,引导观众从多个侧面对新闻事务进行视察和思索。现场报道是“现在进行时”的作品,“包袱”是从前的作品。“现时”与“从前”的制作共同打造出完整的新闻直播。现场报道与“包袱”的结合,既强化了现场直播的优势,又突出了新闻报道的特点。详细说来:第一,现场报道与“包袱”的结合形成了时间的连续或承接。经过一段时间的视察与思索,使观众更全面地看到事态的发展和流变,进而,精确地对事情作出分析和推断。其次,现场报道与“包袱”的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空间交叉。记者作现场报道通常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而“包袱”则是从地面、空中、外围、内部对新闻事务进行全方位的展示。第三,现场报道与“包袱”的结合

10、形成了对新闻事务的全程报道。一般说来,在新闻事务发生过程中作现场报道,更多地是对现象进行描述,若在新闻事务之后作现场报道,则更多地是说结果,“包袱”则可充分展示事务的过程、背景、结果,也可对现象背后的缘由进行探究。第四,现场报道与“包袱”的结合形成了多种观点的集纳。在现场报道中,主要是记者对新闻事务的视察、推断和分析,而在“包袱”中,则是民众的心情、意愿和见解,从而,形成多种看法的表达和碰撞。在直播新闻中,图表的作用不行小视。通常是地图,路途图、位置示意图,用来对事务发生的地点和方位进行描述,使观众了解准确的地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征,了解事务发生地的地缘地貌,直观、简洁地展示地理环境。三、空中与

11、地面呈现的结合直播中航拍镜头有着特别的魅力,它是借助于直升飞机俯摄地面景物的特别拍摄方式,在新闻直播中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第一,展示宏观场面,使观众了解新闻事务的全局和整体的状况;其次,呈现地面景物的空间布局和相对位置,明示新闻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第三,不受地面交通道路的影响,飞机能够刚好赶赴新闻现场,在第一时间拍到事务的发生和发展;第四,从空中拍摄能够远离地面潜藏着的各种危急,不论是爆炸物还是火灾;第五,借助于直升机的飞行,以运动方式对地面景物进行多点展示,必要时可随时将镜头推近,表现局部。空中与地面拍摄的有机结合,在新闻直播中形成强大的画面威力,详细体现在:第一,宏观展示与微观揭示相结

12、合。空中拍摄多为远景和全景,视野开阔,有助于表现盛大的场面、规模、气概等。地面拍摄则是多种景别的综合运用,用以表现局部环境、人物活动,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第一时间的画面捕获与后续的深化报道相结合。空中拍摄不失时机地抢拍到关键的新闻画面,而地面拍摄则可深化到事务内部,拍摄新闻发生的详细环境,找寻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环节,走访当事人,采访目击者。第三,凝炼概括的俯视角度与敏捷改变的丰富视角有机结合。假如说空中拍摄是写意的,地面拍摄就是写实的。空中拍摄具有概括性,能够突出和强化新闻事务的面貌特征,一笔勾画出显明的轮廓。地面拍摄则是对新闻事务予以充溢和完善,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

13、挖掘和展示。四、电视与广播采访的结合电视采访是视听结合的,通常电视记者站在摄像机前,就新闻事务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访问。电话采访则是借助于电话线路对新闻事务的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访问。这种访问一般紧紧围绕事务的发生改变绽开,让目击者谈出他对现场的视察和推断,谈自己身处现场的现时感受和心理活动,谈他对事务背景及相关因素的了解和相识。这种采访有助于深化事务的内部,了解事情的全貌,丰富和验证记者对现场视察的印象和分析。在对新闻事务的现场直播中,即时的电话采访是很有优势的。比如,一场山火,过火面积较大,火势猛烈,记者赶到现场后,也只能从某个位置视察和拍摄到火情,视察到的区域是有限的,了解到的状况是有限的,接受电视采访的受访者也同记者的观测点是一样的。而电话采访则可打破有限的区域,越过熊熊烈焰到达火场的另一端,听目击者描述他所在的区域状况,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境况和四周的情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意愿。这种采访突破了空间的制约,实现了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互馈,为观众供应了多视角、全方位的新闻信息,极大拓展了直播报道的信息量。这种采访有别于纯粹的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只闻其声,而这种采访是声画结合的,现场的火势画面营造了气氛,也增加了电话采访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