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20277913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功能对等与汉语中重复现象的英译【摘 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功能对等”理论成为翻译理 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该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 皆开辟出新的广阔空间。本文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就如何翻译 汉语中的重复现象展开讨论。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汉语中的重复现 象,分析重复的定义和功能;然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最 后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给出了相应的翻译建议。【关键词】功能对等;重复现象;翻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功能对等”理论成为翻译理论学术界的 热门话题。该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皆开辟出新 的广阔空间。本文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就如何翻译汉语中的重 复现象展开讨论。文

2、章首先简要介绍汉语中的重复现象,分析重复 的定义和功能;然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最后根据“功能 对等”理论给出了相应的翻译建议。一、功能对等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一套以 读者反映为评价译文优劣标准的翻译理论。其基本点是翻译应以反 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去反映“表层结构” 的“形式对应”,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 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二、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便是重复。因此,重复可以定义为对文 本中上一个语言单位的复制。这个语言单位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 一句话,甚至可以是一种结构。有两种原因会导致汉语中的重

3、复现 象:修辞效果的需要和语言习惯的需要。这些重复在汉语中是可以 接受的,而且为了语言流畅,表达贴切也是必要的,主要用于彰显 并加强文字凝固结合的力量,以及文字音律节奏之美。然而,将其 翻译成英语时,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更改或删除。否则 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违反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样,针 对翻译实践,可以将汉语中的重复现象分为两类:修辞性重复和习惯性重复。修辞性重复实际上是一种前景化了 的语言,用于加强文字的凝固力和节奏美;而习惯性重复则是出于 汉语的表达习惯,虽然在汉语中运用得理所当然,但是译为英语时 大可不必保留。在汉语中,重复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比比皆是。概括来说,它主 要有

4、四种功能。首先,重复起到强调的作用。比如“生产多么需要 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一句中,“多么 需要科学”这一结构重复了三次,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性。其次,重 复可以使想要表达的观点更加明晰。如“在战略上,要蔑视敌人; 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通过重复“在上,要敌人”这一结 构,前后两个分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形成了一种对比,使读者理解起 来更加简易。再次,重复可以增强情感表达。“周总理,我们的好 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这一句中有两处重复,即“总理” 和“在哪里”,这两个词语的重复,加强了诗句中所表达的感情, 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使读者感同身受。最后,重复 可以渲

5、染特定的气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 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通读 下来可以发现“ng”音的大量重复,共12计处,撑、彷、徨、长、 长、巷、望、逢、丁、香、样、娘。“ng”音发音位置靠后,较长, 鼻音较闷,小篇幅内高频率地出现,读来有一种愁闷,伤感的感觉, 营造出了一种灰暗,阴郁的诗歌效果。三、需要在译文中体现的修辞性重复 汉语中的修辞性重复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文体效果而刻意使用 的一种修辞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语音层面、形态层 面、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英译这类重复时,应首先确定其在汉语 中的“功能”,其次再将其以合适的英语形式在译文

6、中加以重现。(1)语音层面 汉语中语音层面的重复,最典型的莫过于押韵了。这种修辞手 法常见于诗歌谚语当中。如:“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上海这座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位于黄浦江西岸,也就是所谓的“浦 西”, 相较之下,对岸的“浦东”便逊色不少。因此,为了减轻 浦西的压力,促进浦东的发展,势必要将浦西居民导引至浦东定居。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艰巨的一项任务,这句话便描写了当时浦西居 民的抵触心态。前半句的“床”与后半句的“房”相对应,押“ ang” 韵。这种语音层面的重复首先使整个句子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记起来容易,其次给人一种市井的滑稽感。而且,这种语音上的重 复在“床”与“房”两

7、个具体意象之间还建立起了一种联系,读者 自然将两者比较“床”小而便宜,“房”大而昂贵。句子含义 籍此变得明晰易懂。英译时应保留押韵的这种文体功能,在英语译 文中达到类似的文体效果。试译作“i d rat her own a bed on the western bank than an apartment on the eastern bank. ”译文中没有采用“puxi ”和“pudong”的译法, 取而代之的是“bank”,两个“bank”的呼应形成了对比关系,同 时押韵,使句子易懂易记,达到了与原文类似的功能。(2)形态层面汉语中形态层面的重复主要是联边,如“嗯嗯呃呃”。这个词语 中的

8、四个汉字拥有相同的部首“口”,首先读者有了一种视觉上的 和谐感,进而就会产生与“口”相关的联想,于是说话人“结结巴 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种修辞手法起到了一种辅助描写的作用, 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然而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想要照搬这种 修辞格显然不可行,因此不妨在译文中换用其他的方法,以达到类 似的效果,发挥相近的功能即可。试译为“hem and haw”。译文 采用了头韵这一修辞格,“h”音轻而弱,它的重复出现给人有一种 不连贯的支吾感,发挥了同原文中联边类似的功能,可谓成功的译 例。(3)词汇层面 汉语中词汇层面的重复主要是指字、词的重复。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

9、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作者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每个叠词都是同一个字的重复使用。 这种多个汉字的重复给人一种循环、延伸感,营造了一种愁闷、落 寞的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为作者抒发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显 然,叠词在这里的使用对美感的产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so lonely, without cheeron parasol-trees a fine with drizzles/astwilight grizzles.”译文也采用了重复的手法,但显然不再

10、是词汇层面的重复。首 先译者使用了两个相同的结构“ i+动词+what从句”和“ so+形容词”, 其次每行押韵,再次“s”音大量重复出现,籍此也营造出了一种 往复、压抑的感觉,同时行文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又如“沉 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中“沉 默”一词重复了四次。前两次可以理解是作者的默念,是一种感叹, 一种“怒其不争”,后两次也是种默念,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对 他人的警醒和对敌人的宣战。同一个词语的四次重复有着多重功 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翻译时应注意保留。“silence!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

11、erish in this silence. ”译文将原文的效果悉数保留,发挥了与原文大致 相同的功用,可谓成功的译例。(4)句子层面汉语中句子层面的重复主要表现为排比。排比是用一连串内容 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来表示强调和递进。如“判断我 们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呢? 作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次重复了 “是否有利于+动词”这个结构。因此,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由 这一结构引出的三个平行内容上来,起到了明晰表达、强调

12、内容的 作用。试译为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work in various fields is whether it helps to 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socialist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the country and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译文并没有照搬汉语中的排比结构去

13、重复“whether”而是采用 了三个不定式词组,这样不仅点明了三项标准的并列关系而且更符 合英语的行文。四、需要在译文中删除的习惯性重复 汉语中的习惯性重复是针对英语而言的。这种重复纯粹是出于 语言习惯,是一种“纯形式”的必要,一种束缚,而不表达任何“内 容”,不是作者刻意为之。汉语所处的高语境文化决定了其表达上 的“间接性”,较之英语,汉语更能容忍重复。然而在英语中,已 知信息或暗含信息再次作为新信息出现一般不能被接受,其对重复 的容忍力较差。正如英国作家 robert graves 和 alan hodge 所 说p.103:“unless for rhetorical emphasis

14、, or necessary recapitulation, no idea should be presented more than once in the same prose passage. repetitiveness is nowadays considered a sign of pauperism in oratory and of feeble-mindedness in narrative. ” (1998:124)因此,翻译时应注意删除这类重复。这种重复大致分为三类: 范畴词、双生词和同义重复。(1)范畴词范畴词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但它们都只是没有意义 的形式,

15、而且,如若翻译至译文中则不符合英语行文,不能被读者 接受。如“促进和平统一事业”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事业”是一个范畴词,指明了 “和平 统一”的性质或归属,直译入英文中,“the cause of”对于译 文读者来说已经不言而喻,不必再次陈述,因此改译为“to promot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2)双生词汉语中经常连用两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语来表达一个含义,籍此避免歧义、表示强调抑或平衡音韵。汉语读者对此习以为常,但 若直译入英文则无法被读者接受。如“国民党政府肆意逮捕、拘禁 和杀

16、害工人、学生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反动法 令。”“the kmt government arbitrarily arrested, imprisoned, and executed workers, students, and other patriotic democrats,and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reactionary laws and decrees.”“颁布实施”在汉语中同时出现似乎已成习惯,但对英语读者 而言,既已“颁布”自然“实施”,后者不言而喻。因此,应改译 为“, and promulgated a

17、 series of reactionary laws and decrees.”(3)同义重复 汉语中为了结构平衡或者表示强调,时常会将一个意思从不同 的角度进行阐述,如“我们要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开支。”“毫无 疑问,我们必将胜利,敌人必将失败。”此类句子在汉语中比比皆 是,然而如若照搬进英文显然不合适,只有删除不必要的重复,方 能不显罗嗦。五、结语 重复现象在汉语中比较常见,对汉语中的重复现象进行英译时,应该着重分析原文中重复现象归属于哪一种类别,其功能是什么继而需要通过灵活的手段在译文中重现这种功能。如果原文中的重复现象是作者刻意为之,有着特定的文体意义译者就需要在译文中重现这种文体风

18、格。但重现方式不必拘泥于“重复”,而是以达到类似的修辞效果为准;如果原文中的重复现 象只是出于语言习惯,则不必在译文中重现,以不妨碍英语行文为 准。【参考文献】1 nida,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71, 182, 183.2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8: 25.3 john,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m.london: ca

19、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29.4 joan ,p.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chinglish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2.5 levinson, s. pragmatics 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63.6 peter,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12.7 wallance, r. oxford advanced learner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 1992: 588-589.8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25.9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2004: 25.10 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2006: 54.11 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 3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