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75363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陶平)(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章 习题-5 计算题5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解答:) =; l=0; h0,=7-2 0 =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7;Pl=10; Ph=0,=32 10= ) =3;Pl=3; Ph=2,F33-2 3-2 = 1 D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 n=; l5; P1,=34 - 5 =1 e) n=6;Pl=8; P=1,F=36-2 8-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或G处存在虚约束,f) n9; Pl=12;Ph=2,F=3- 2-2 = 1 C处存在局部自由度,I处存在复合铰链,第3章 习题3- 题3-3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BC=100

2、mm, CD=7mm,AD=60m,AD为机架。试问:(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为曲柄,求B的最大值;(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AB最小值;(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A的取值范畴。ABCD题3-3图解:(1)根据题意:B为最短杆,且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即:ABBCCD+ AD,得:A3m,AB杆最大值为30 m。(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那么A一定为最短杆,即: A+ D AB,得:AB9mm,AB杆最小值为90 mm。(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则可鉴定该机构不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分三种状况讨论:其一:AB是最短杆,则有: CCD AD,得:0A3;其二:AB不是最短杆也不是

3、最长杆,则A为最短杆,有:D+ BCAB+ CD,得:90AB0;其三:是最长杆,则有:AD+ BBC+ CD,得:AB110,又为了满足该机构能成为一种四杆机构,需保证:AB110。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畴为:AB(30,9)(110,230)。3- 题3-4图所示四杆机构简图中,各杆长度为a =3 mm,=60 mm, 5 mm, =0 m,试求机构的最大传动角和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和最小压力角、行程速比系数。(用图解法求解)题3-4图解:1) g min=41.5,183= 1.6,71.37= . mx90-1.65=8.1gmx=0; i02) =17.62;行程速比系数K=1.21

4、5 题3图所示的四杆机构中,各杆长度为=25 m,b=90 mm,=75 mm,d=100 m,试求:) 若杆AB是机构的积极件,AD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2)若杆BC是机构的积极件,AB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双曲柄机构3)若杆BC是机构的积极件,CD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双摇杆机构题3-5图3-7 如题3-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为积极件,滑块朝右运动为工作行程,试拟定曲柄的合理转向,并简述其理由;(2)当曲柄为积极件时,画出极位夹角q,最小传动角g in。BBB1B2ABCABC题3-7图(3)设滑块为积极件,试用作图法拟定该机构的死点位置;

5、解:(1)曲柄应为顺时针转动,理由可从下两方面阐明:a)顺时针转动,滑块朝右运动慢,向左返回运动快,即机构工作行程速度慢,回行程速度快,具有急回特性。)顺时针转动,则在工作行程中,机构的压力角比较小,传力特性好; (2)极位夹角如图角;最小传动角g mi:当曲柄A位于最上方B处有工作行程最小传动角g in;当曲柄AB位于最下方B处有回行程最小传动角g mi。(3)滑块为积极件时,机构的死点位置:在曲柄与连杆共线的B 和 两个位置处。第4章 习 题-8在题4-8图所示的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廓线为一圆,圆心在点A,半径R40 mm,凸轮绕轴心O逆时针方向转动,OA= m,滚

6、子半径为10 mm,试求:凸轮的理论廓线;凸轮的基圆半径;从动件行程;图示位置的压力角。解:(1)理论廓线:在实际廓线上画一系列滚子圆,连接圆心而成。(2)凸轮的基圆半径指理论廓线的最小向径:r0=425+1= m。(3)从动件行程最大向径减去最小向径:h=4+25-150m。(4)压力角如图所示。-9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基圆半径r0m,滚子半径T0 m,凸轮逆时针等速转动。凸轮转过140,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3mm;凸轮继续转过4时,从动件保持不动。在回程中,凸轮转过12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返回原处。凸轮转过其他6时,从动件保持不动。试绘出其从动件位移曲线

7、,并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4-13画出题4-13图所示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在图上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0角时从动件的位移和凸轮的压力角。 解:(a)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上升,位移如图中hOA-OA1所示;压力角如图所示;(b)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下降,位移如图中h所示;压力角=0;(c)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与机架之间的夹角减小,角位移为:01;压力角如图所示。A1A20vF=0hhFvF1题4-1图第5章 习 题52 已知一正常齿制原则直齿圆柱齿轮z=26,模数m=3mm,a=20,1,试分别求出分度圆、基圆、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和压

8、力角。解: 分度圆半径 基圆半径: 齿顶圆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 压力角。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5-3 已知一对外啮合齿原则直齿圆柱齿轮的原则中心距a=m,齿数z1=20,齿数z2=,求模数和分度圆直径。解: 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56试根据渐开线特性阐明一对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但齿数不等的渐开线原则直齿圆柱齿轮,其分度圆齿厚、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与否相等?哪一种较大?解: 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的两个齿轮,分度圆齿厚 相等。但是齿数多的齿轮分度圆直径大,因此基圆直径就大

9、。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小,则渐开线曲率大,基圆大,则渐开线越趋于平直。因此,齿数多的齿轮与齿数少的齿轮相比,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均为大值。 -9 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原则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2,法面模数mn=mm,法面压力角a n=2,齿数z=3,z2=8,试计算该对齿轮的螺旋角、端面模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5-1试设计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已知=21,z2=32,m=2m,实际中心距为55m,问:(1)该对齿轮能否采用原则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若采用原则斜齿圆柱

10、齿轮传动来满足中心距规定,其分度圆螺旋角b、分度圆直径d1、2和节圆直径d1、2各为若干?解:(1)不能。若采用原则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中心距,与所给实际中心距不相等。()斜齿轮中心距,因此 故 分度圆直径为:, 原则斜齿齿轮传动,未采用变位,其节圆与分度圆重叠,故:,。第6章习 题6-1 在题6-6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0,z40,=30,=20,z4=32,z540,试求传动比。 题6-6图6在题-7图所示轮系中,已知齿轮1转向如图所示,n1= 405 /min。各轮齿数为:1=0,z2=z3=z5=30,z4z6=0,试求:(1)传动比;() 齿轮6的转速n6的大小及转动方

11、向。解:(1) 此为定轴轮系,先鉴定方向,首末两轮转向相反, 传动比为: (2)6-在题69图所示的一手摇提高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试求传动比i15,并指出提高重物时手柄的转向。解:此为定轴轮系,先鉴定方向,提高重物时,齿轮5逆时针转动;蜗轮4顺时针转动,在啮合点处受力与速度向上,则蜗杆在啮合点处受力向下,又蜗杆右旋,对蜗杆用右手定则,鉴定其转动方向为由右指向左;锥齿轮2方向向上;最后得出齿轮1方向向上。传动比:61题6-10图(a)、(b)分别为两个不同构造的锥齿轮周转轮系,已知z1=20,z2=24,30,z3=40,n1=2 r/mn,=-100 min。试求两轮系中行星架的转速nH的大

12、小和方向。解:(),代入已知数据得:;(b),代入已知数据得:。6-11在题11图所示的手动葫芦中,A为手动链轮,为起重链轮。已知z1=12,=8,=14,z5,求传动比iAB。解:齿轮1与手动链轮A相连,系杆H与起重链轮B相连,求传动比iAB即为求i。挂钩不动,可看作机架。此为周转轮系中的行星轮系(中心轮固定),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为:将代入得:iBi1H =1。6-12在图612所示的电动三爪自定心卡盘传动轮系中,设已知各轮的齿数为, ,试求传动比。解:该轮系为K-H型周转轮系,固定系杆H,转化为定轴轮系。 对1-可得: 对32-H可得: 因此 轮1与轮4 转向相反。注:此题有多种解法,请思

13、考。第8章 习 题81 机械零件的重要失效形式是什么?相应的计算准则是什么?82 简述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环节。8-3按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交变应力分为几种?许用应力和极限应力有什么不同?8- 什么是钢?什么是铸铁?碳素钢的力学性能重要取决于什么?如何划分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85 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8- 钢、铸铁和铜合金等材料的牌号是如何表达的?阐明下列材料牌号的含义及材料的重要用途:Q23,5,40r,65M,20CrMnT,Z10-570,H200,QT50-7,CSn0P1,ZCuAl10e3。第9章 习 题9-1 试计算M20、M.螺纹的升角,并通过计算指出哪种螺纹的

14、自锁性较好。解: 由教材表9、表9-2查得 ,粗牙,螺距,中径 螺纹升角 ,细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 对于相似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细牙螺纹的升角较小,更易实现自锁。9-8 解 )选用型平键,查教材表9-7,由轴的直径 d=52mm可得平键的截面尺寸 ,;由轮毂宽度初估键的长度L=(51)665,由平键长度系列,取键的原则长度 L63mm。2)验算平键的挤压强度 由材料表 9-8查得,铸铁的许用挤压应力(按静载荷考虑)C型键的工作长度=L-b/263855m 则该平键挤压强度合格。 其标记为:键C 13 GB1096-如用A型平键:键的工作长度b=147m则键挤压强度合格。其标记为:键

15、1663 GB19-如用型平键:键的工作长度lL3mm则键挤压强度合格。其标记为:键B163 G109-第10章 习 题0-8如图所示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积极轴的转速和斜齿轮“4”的螺旋线方向(图示)。为使得II轴所受的轴向力较小,试分析拟定:12I轴(积极)II轴43III轴题10-8图Fr1Fa1Ft1Ft3Fr3Fa3(1)其他斜齿轮的合理螺旋线方向;(2)各齿轮在啮合点所受各分力的方向。解:根据I轴的转向,画出轴和III轴的转向如图。(1) 齿轮4为右旋,齿轮为左旋,对3用左手定则,判断其轴向力方向向右,则齿轮2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应向左,齿轮1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应向右,对齿轮

16、1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其应为右旋,则齿轮为左旋。如图所示。(2)如图标出了齿轮1和齿轮3的受力,涉及径向力、圆周力和轴向力;齿轮2和齿轮4的受力分别与、3各力成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图中简化未标出。(自己补上)10 始终齿圆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如图所示。已知积极轴的转速,为使得II轴所受的轴向力较小,试分析拟定:(1)斜齿轮的合理螺旋线方向;(2)各齿轮在啮合点所受各分力的方向。34I轴(积极)III轴II轴12题10-9图解:()根据I轴的转向,画出I轴和II轴的转向如图。锥齿轮2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向左(由小端指向大端),则斜齿轮3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应向右,对齿轮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其

17、应为右旋,则齿轮4为左旋。如图所示。Fa3Ft3Fr3Ft1Fa2Fr2Fr1Fa1()如图标出了齿轮1、齿轮2和齿轮3的受力,齿轮各力与3成反力,图中简化未标出。Ft210-11设计一用于带式运送机上的单级齿轮减速器中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递功率P110kW,转速n1=45in,n1=340r/min,容许转速误差为3,电动机驱动,单向旋转,载荷存在中档冲击。规定使用寿命,每年按30工作日计,每日工作8小时(不要)。解:分析: 通用机械一般齿轮传动,按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设计。设计准则:按接触强度设计,然后验算其弯曲强度( 1)材料及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0、表10-:小齿轮45钢调质,

18、硬度:9786HBS;大齿轮45钢正火,硬度:15621HS。 查教材表 10-1: (书上有误);查教材表10-1:;; 查教材表 103 :按一般可靠度,取, 故: (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其设计公式:其中:小齿轮转矩:传动比:i/n2=150/34046初定齿轮精度为:8级;初取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10-4得齿宽系数查教材表10-8,按对称布局,取 齿数比=4.265; 查表105: 原则齿轮ZH=25;许用应力:代入设计公式 则:取中心距 圆整为a=10mm拟定模数:模数n=(0.7.02)a=112.2mm; 取 mn=2.5mm拟定齿数:由 得: 12.4,取z1=3,则z2

19、=98,则i实=8/23=4.2演算: 实际的转速: 精确螺旋角( 3)验算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小齿轮当量齿数 大齿轮当量齿数 查教材表 10-得: 取b1=5, b2=7满足弯曲强度。()精度验算: 由表10-7 则8级精度级别可用()计算重要几何尺寸: (6)构造设计:略第1章习 题112 如题11-图所示,蜗杆积极,,,蜗轮齿数,传动的效率。试拟定:(1)蜗轮的转向;(2)蜗杆与蜗轮上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题11-图14 题1-4图所示为某手动简朴起重设备,按图示方向转动蜗杆,提高重物。试拟定:(1)蜗杆与蜗轮螺旋线方向;()蜗杆与蜗轮上作用力的方向;(3)若蜗杆自锁,反转手柄使重物下降,

20、求蜗轮上作用力方向的变化。解:(1)重物上升,即蜗轮2为顺时针转动,即2所受到的圆周力的方向向右,则蜗杆1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应向左,对蜗杆1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其应为右旋,则蜗轮2也为右旋。(2)蜗杆与蜗轮上作用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若蜗杆自锁,反转手柄使重物下降,蜗轮上的作用力:径向力方向不变,圆周力和轴向力方向与本来相反。Fr2Fr1Fa1Ft2Ft1Fa2题11-图 11- 如题1-5图所示为蜗杆传动和锥齿轮传动的组合,已知输出轴上的锥齿轮4的转向,(1)欲使轴所受轴向力互相抵消一部分,试拟定蜗杆传动的螺旋线方向和蜗杆的转向;(2)各轮啮合点处所受作用力的方向。解:()根据III轴的转向,

21、画出I轴的转向如图。锥齿轮3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向左(由小端指向大端),则蜗轮2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应向右,即蜗杆所受的圆周力方向向左,根据主反从同,则蜗杆应为逆时针转动;又根据蜗轮2的转动方向知蜗轮2的圆周力方向向内,则蜗杆1的轴向力方向向外,对蜗杆1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其应为右旋,则蜗轮也为右旋。I()如图标出了蜗杆1和锥齿轮3的受力,其他齿轮受力简化未标出,自己补上。Ft1Fr1Ft3Fa3Fr3Fa1题-5图第12章 习 题第3章 习题13-1 阐明下列型号轴承的类型、尺寸系列、构造特点、公差级别及其合用场合。6005,N0/P6,727C,02/P5。解: 05:深沟球轴承,窄宽度,特轻系

22、列,内径,一般精度级别(0级)。重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可用于高速传动。N209/P6:圆柱滚子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6级精度。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合用于支承刚度大而轴承孔又能保证严格对中的场合,其径向尺寸轻紧凑。 7207C:角接触球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接触角,钢板冲压保持架,一般精度级别。既可承受径向载荷,又可承受轴向载荷,合用于高速无冲击,一般成对使用,对称布置。 30205:圆锥滚子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级精度。能同步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合用于刚性大和轴承孔能严格对中之处,成对使用,对称布置。13- 根据工作条件,决定在某传动轴上安装一对角接触球

23、轴承,如题13-6图所示。已知两个轴承的载荷分别为Fr11 N,2=650 N,外加轴向力FA=00 ,轴颈d=40 mm,转速=500 rmin,常温下运转,有中档冲击,预期寿命Lh ,试选择轴承型号。题1-6图解:( 1)按题意,外加轴向力已接近,暂选的角接触轴承类型70000AC。 (2)轴承为反安装方式,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 (解图见13-) 由教材表39查得,轴承的内部派生轴向力 ,方向向左,方向向右 因 ,轴系向右运动。 轴承1被压紧 轴承 2被放松 (3)计算当量动载荷 查教材表 1, ,查表3-8得: , 查表13-8得: , ()计算所需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查教材表 1-6,常温

24、下工作,;查教材表13-7,有中档冲击,取;球轴承时,;并取轴承1的当量动载荷为计算根据 :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根据和轴颈,选用角接触球轴承7308AC合适(基本额定动载荷)。第4章 习 题143分析题14-3图中轴、是心轴 、转轴、还是传动轴?题14-3图 指出题141图所示轴系构造上的重要错误并改正指(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题14-12图108131211976107543211198654321解:(a)从左至右错误:1键槽过长;2安装外部零件处应设计轴肩;轴承端盖和轴之间应留出间隙;4缺少密封元件;5两端轴承型号不一致;6套筒直径过大,影响运转和装拆;7缺少轴承密封元件(挡油盘);8轴段长度应不不小于齿轮宽度2mm;9少了轴肩,轴承内圈无法轴向定位;10轴承端盖厚度应不不小于轴承外圈厚度;11两边均缺少了调节垫片。(b)从左至右错误:轴段长度应不不小于联轴器宽度2m;2缺少了调节垫片;3轴承端盖和轴之间应留出间隙;4缺少密封元件;5轴承外圈两边定位,属过定位,应去掉右边台阶;6套筒直径过大,影响运转和装拆;缺少轴承密封元件(挡油盘);两个键应在轴的同一母线上;9轴段长度应不不小于齿轮宽度23m;10少了轴肩,轴承内圈无法轴向定位;1与5相似;12轴承端盖厚度应不不小于轴承外圈厚度;3两边均缺少了调节垫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