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73602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新常态”教育教学心得2015、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我的“新常态” 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研究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我谈谈本学期教育教学常规“新常态”心得。 教师 江 丽 本学期,我们年级数学组就低年级段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机能、计算策略的方面进行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和研讨。我下面结合本学期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现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1知识方面

2、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 再如,做20以内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3=99,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

3、算法则。(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2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3习惯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5写得像8,小数点像“苍蝇屎”无法辨认,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

4、论数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尝试以下几点:(1)弄清算理,以理驭法。每一种计算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掌握这些根据,是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要让学生明白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此提高四则计算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加强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20以内

5、的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熟练计算,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3)强化记忆。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乘法口诀。 (4)强化运算顺序。运算顺序训练的方式很多,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方式1:看算式,口述运算顺序。如,43+27,运算顺序是:先算43的积,再算积与27的和。 方式2:看算式,写运算顺序。如,5(13-8),顺序为:减乘。 方式3:给定算式,按运算顺序的要求加括号。 (5)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检验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 2015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