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整体发展概况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268527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整体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县整体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县整体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县整体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整体发展概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太和县整体发展概况太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人口171万,面积182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发源地、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十一五”以来,太和县委、县政府确立并不断赋予“主攻工业、繁华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总体思路新的内涵,大力实行工业发展和都市建设“两轮驱动”战略,工业化和城乡化进程全面加快,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站在了崛起的新起点 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贯彻贯彻“十分爱惜、合理运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业、各地土地运用,为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任务合理拟定土地运用战略目

2、的和土地运用调控措施,协调上下级土地运用关系;调节土地运用构造,优化土地运用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贯彻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安排,协调基本设施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拟定土地整治规模和布局;分解下达乡镇土地运用调控指标,指引乡镇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三条规划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行条例;、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有关印发市县乡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编指引意见的告知(国土资厅发1号);6、国土资源部有关加强市县乡级土地运用总体规

3、划成果核查工作的告知(国土资发8号);9、安徽省土地运用总体规划();10、阜阳市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太和县土地运用总体规划(197);、太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13、其她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第四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觉得规划基期年,为规划目的年。第五条规划范畴规划范畴涉及太和县行政管辖范畴内所有土地,土地总面积186.6平方公里。第二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土地运用现状第六条 太和县概况太和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腹地,位于东径112511555、北纬3043335之间。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颖泉区,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省郸城县接壤。太和县城位

4、于太和县域南部,距阜阳7公里、毫州85公里、涡阳66公里、界首3公里。太和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县商业较为发达,尤以医药贸易闻名全国,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农商经济”,是皖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太和县总人口158.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三次产业构造为657:2544:37.99,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全年财政收入203亿元,粮食产量96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5.47万亩。第七条土地运用现状构造末,太和县土地总面积18692公顷,其中农用地1466公顷,建设用地228公顷,其她土地45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8.3%、14.08

5、和7.79%。农用地中,耕地1849公顷,园地150公顷,林地1255公顷,牧草地90公顷,其她农用地47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3%、0.8%、6.2、00和2.4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4948公顷,交通水运用地131公顷,其她建设用地16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36、071%和0%。其她土地中,水域1257公顷,自然保存地1969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7%、1.05。第八条 土地运用特点、农用地比重较大,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2、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特色农业发展较快;3、工业发展用地集中,配套基本设施齐全。第九条土地运用重要问题1、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土地运用率较高

6、,后备资源缺少;3、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集约运用水平有待提高。第二节上轮规划实行评价第十条 上轮规划实行获得的成效1、强化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2、提高了土地运用效益;3、保障了重大项目用地需求;4、增进了全民规划用地意识;、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根据。第十一条上轮规划实行存在的问题、乡(镇)指标分派不尽合理;、中心村布局不够完善;3、与其她规划衔接不够;4、规划目的较为单一。第三节 土地运用面临的趋势第十二条耕地保护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将采用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界定城乡村扩展边界等方式,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太和县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县,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第十三条土地运用方式将面

7、临主线性转变在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太和县必须充足挖掘既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运用效率和效益,增进土地节省集约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第十四条土地开发整顿力度将逐渐加大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都必须通过土地开发整顿手段来贯彻,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顿的力度会不断加大。第十五条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将得到高度注重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运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强化土地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将得到高度注重。第三章 规划目的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的第十六条区域功能定位太和县功能定位为:

8、全国重要的粮食大县、 皖西北重要的物流中心、 阜阳市次中心都市。第十七条社会经济目的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亿元,总人口控制在177万人如下,城乡化率达到4%。第二节 土地运用规划目的第十八条 土地运用总体战略、严格保护耕地战略;2、节省集约用地战略;3、城乡统筹发展战略;4、土地可持续运用战略。第十九条土地运用规划目的1、贯彻耕地保护责任到,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0公顷(190024亩)。2、守住基本农田红线规划期间,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1760公顷(176896亩),通过基本农田整顿建设原则农田350公顷。3、增进节省集约用地规划期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22公顷。末,建设用地总规

9、模不突破7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2552公顷,人均城乡工矿用地控制在96平方米以内,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4、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到,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5公顷以内,通过土地整顿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511公顷。、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到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60%。第四章 土地运用构造与空间布局第一节土地运用构造调节第二十条土地运用构造与布局调节原则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基本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扩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用地,构建土地运用景观风貌。第二十一条土地运用构造调节1、总体构造调节全县农用地15866公顷,到末,

10、农用地面积14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3,比下调050%。全县建设用地68公顷,到末,建设用地面积272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比上升0.53%。全县其她土地14543公顷,到末,其她土地面积14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比下降0.0%。2、农用地构造调节全县耕地128495公顷,到耕地调节为1262公顷,占农用地的6.94,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全县园地150公顷,到园地调节为14公顷,占农用地的0.0%,比重保持不变。全县林地1255公顷,到林地调节为13公顷,占农用地的9.04,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全县牧草地18公顷,到牧草地调节为8公顷,占农用地的03%,比重

11、基本不变。全县其她农用地4473公顷,到其她农用地调节为547公顷,占农用地的.7%,比上升0.72个百分点。3 、建设用地构造调节全县城乡建设用地2494公顷,到城乡建设用地调节为552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56%,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全县交通水运用地1319公顷,到交通水运用地调节为18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6%,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县其她建设用地公顷,到其她建设用地调节为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2%,比上升022个百分点。 、其她土地构造调节全县水域12574公顷,到水域调节为1254公顷,占其她土地的86.37,比减少009百分点。全县自然保存地169公顷,到自然保存地调节为1

12、97公顷,占其她土地的1.63%,比上升0.09百分点。第二节 土地运用空间布局第二十二条城乡体系布局以县城为中心,依托骨干路网,构建“一心、一核、三轴、多点”的城乡体系格局:一心即太和中心城区,是太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核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即倪邱镇;三轴指穿越县域三条交通主干线上的城乡带,即东西向的30省道、南北向的105国道和西南向的漯阜铁路;多点指呈点状分布在县域城乡经济片区的其她乡(镇)。第二十三条农业发展布局规划期间,重点建设九大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在桑营、倪邱等乡镇建设小麦生产基地;以旧县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郭庙、原墙、三塔、三堂、二郎镇)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大豆原则化生

13、产基地;在三塔、三堂、关集、倪邱等乡镇建设红芋生产基地;以李兴、阮桥为重点,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以倪邱、马集、胡总乡为主的薄荷生产基地;在颍河沿岸建设香椿樱桃生产基地;以双浮镇、大庙镇、赵庙镇、城关镇、三堂镇为重点,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在原墙、苗集、三堂等乡镇,建设生猪、山羊、肉鸡、蛋鸡四大畜禽主导产业基地;以税镇、高庙、五星等乡镇为主建设林木、林产品基地。第二十四条生态建设布局规划期间,全县重点加强对三个区域的生态环保:、白鹭自然保护区重要是指白鹭自然保护区内的郭庙、原墙、旧县、三塔、关集五个乡镇的部分区域。该区域土地运用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环绕区

14、域经济特色,适度发展生态旅游。2、沿河湿地保护区重要涉及清浅、李兴、双庙、倪邱、原墙、关集镇沿黑茨河的区域;税镇、旧县、城关镇沿沙颖河的区域;肖口、胡总乡沿柳河的区域;郭庙、双浮、五星镇沿谷河的区域。该区域重点加强河流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力度,严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城乡景观建设区重要是指太和县城乡用地范畴内的生态绿地及周边的生态功能用地。该区域土地运用重点是加强城乡绿化,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恢复和城乡景观设计,提供水源修养、污染净化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第二十五条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耕地目的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目

15、的实现状况负总责。到末,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002公顷。各乡(镇)严格按照土地运用重要指标分解方案贯彻耕地保护责任。第二十六条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发展应积极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非农业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规划期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885公顷,农业构造调节减少耕地810公顷,灾毁减少耕地31公顷。第二十七条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称的耕地。贯彻上级下达补充耕地任务量。规划期间,全县通过土地整顿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511公顷。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第二十八条

16、严格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60公顷。第二十九条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坚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思路。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推动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产农田建设,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规划期间,全县将约30%的耕地整顿为高产农田,建设高产农田390公顷。第三十条合理调节基本农田布局按照“大稳定、小调节”的原则,合适调节基本农田布局,保证调节后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节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调节前的平均质量等别;调节后的基

17、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有所减少;调节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限度有所提高。规划期间,合适调减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关、旧县、三堂、坟台、倪邱、李兴、皮条孙、肖口、税镇等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其她乡镇补划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第三十一条基本农田管护措施1、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目的责任制,把基本农田保护状况纳入政府目的和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保护牌和标志,层层建立保护网络,将责任贯彻到人和地块;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土地动态巡逻,定期不定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基本农田案件;4、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违法案件举报监督力度。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

18、和用地安排第一节城乡建设用地第三十二条优化配备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全县城乡用地增长5597公顷,其中,新增城乡用地441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长5156公顷,到,城乡用地规模为748公顷。第三十三条合理安排工业发展用地太和经济开发区、城关镇工业园区已纳入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在中心城区用地范畴内统一安排;倪邱毛发加工园区、李兴中药材产业工业园区、三堂化工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皮条孙塑化循环经济园区、高庙木线条加工产业工业园区、坟台三粉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以及五星木材加工产业园区等七个园区纳入所在乡镇的城乡用地规模;太和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太和港集加工业园区因特殊选址规定,不适宜在城

19、乡规划范畴内布局,作为独立建设用地进行安排。第三十四条适度控制独立建设用地规划期间,安排新增独立建设用地60公顷,加大废弃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力度,复垦废弃地10公顷,到末,全县独立建设用地为460公顷。第三十五条逐渐缩减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期间,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80公顷,整顿农村居民点用地53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居民点用地5156公顷,到末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757公顷。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第三十六条划定“三界四区”全县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将全县划分为容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严禁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第三十七条建设用地分区1、容许建设区约2552公顷,

20、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7%。2、有条件建设区约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限制建设区约1488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96%。4、严禁建设区约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第三节基本设施用地第三十八条交通运送工程规划期间,新增交通运送用地27公顷。重点建设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漯阜铁路改线、105国道改线、308省道扩建、002县道扩建等项目。第三十九条水利设施工程规划期间,新增水利设施用地153公顷,重点保障万福沟、西淝河、谷河、柳河、北八丈河流域治理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四十条能源建设工程规划期间,输变电网工程建设,安排新增用地10公顷;加油站建设,安排新增用地

21、0公顷;坟台煤矿建设,安排新增用地指标50公顷。第四十一条旅游建设工程规划期间,建设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安排新增用地5公顷,预留其她旅游用地10公顷。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保第四十二条生态建设与环保重点、加强污染土地治理建立土地环境质量评价和监督制度,有效控制城乡生活污染源,加强沿河、水系废水污染的治理、工业污染的防治,保障污水解决厂、垃圾填埋场等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土壤环境,积极防治土地污染。2、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规划期间,结合基本农田整顿,沿城关、旧县、大新、税镇、赵集等乡镇实行治沙造林167公顷,沿颍河、茨河、谷河等干支流涵盖区域实行防护林造林5333公顷,建设农田林网33公顷,其中

22、:新建农田林网1333公顷;更新改造农田林网0公顷。、村镇绿化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做好城乡绿化和城乡内部绿地保护工作,加强村庄四旁植树绿化,提高村镇绿化覆盖率。全县村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2.0%。第四十三条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1、建立规划的多目的导向建立规划的多目的导向,由经济发展的单目的模式转变为涉及FRE(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多目的模式。以循环经济理念为规划主导,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备,逐渐建立都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方面加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

23、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使规划成为可持续规划;另一方面建立项目立项的环境审查制度,对不具有“三废”解决技术的新建项目,严格限制其立项。3、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普及生态保护知识的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特别加强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以生产和生活环保为重要内容,配合国家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结合农业经济构造调节,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普及环保知识,传授生态产业技术,增进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 管制第四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类型全县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乡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等六个用途分

24、区。第四十五条土地用途分区管制1、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分布在坟台、洪山、李兴、倪邱和院桥等乡镇,土地面积约1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2%。2、一般农地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土地面积约193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86%。3、城乡村建设用地区,涉及中心城区、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土地面积约22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78%。、独立工矿区,重要涉及太和港集加工园、太和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工矿用地,以及其她不适宜在城乡村内布局的工业仓储、能源设施和环保设施用地,土地面积约48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5、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涉及太和县沙颍河滩涂湿地和沿淮行蓄洪区,土地

25、面积约83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4。、林业用地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土地面积约877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70%。第九章 土地综合整治 安排第一节 土地整治重点工程第四十六条原则农田建设规划期间,全县建设高产农田3900公顷,增长耕地115公顷。该工程重要分布在太和县中部、北部和东部的广大区域。第四十七条农村居民点整顿规划期间,全县整顿农村居民点53公顷,增长耕地37公顷。该工程重要分布在胡总、大庙、双浮镇等乡镇。第四十八条废弃地复垦规划期间,复垦废弃地150公顷,补充耕地105公顷。该工程重要分布在大新、二郎、蔡庙、洪山、三塔、关集等乡镇。第四十九条其她土地开发规划期间,开发其

26、她土地265公顷,补充耕地184公顷。该工程分布在税镇、皮条孙镇等乡镇。第五十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期间为了满足城乡用地需求,安排城乡建设用地挂钩556公顷,重要分布在坟台镇、郭庙乡、旧县镇、三塔镇和洪山镇。第二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第五十一条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奠定土地开发整顿的群众基本。通过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开发整顿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结识。第五十二条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建立多种投资渠道,按照“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规定的利益分派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土地开

27、发整顿,推动土地开发整顿的产业化。第五十三条强化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通过加强土地开发整顿项目库和备选库建设,做到土地开发整顿决策科学化、手段现代化;充足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改善工程施工措施,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在土地开发整顿过程中,注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和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项目工程质量。第十章 中心城区土地运用控制第一节 中心城区发展目的与规模第五十四条中心城区发展目的以建设阜阳市的次中心都市为目的,把县城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环境和谐、经济发达、体系完善、交通便捷、城乡一体的生态都市,到,城区人口达到4万人。第五十五条中心城区发展规模到末,中心城区人均用地约为0.8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达

28、到0公顷。第二节 中心城区布局与空间管制第五十六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期间,县城向西规划建设沙颍河沿岸风景带,向东发展至新漯阜铁路线,向北重点建设太和经济开发区,构建“两镇一区”大县城整体格局。第五十七条中心城区扩展边界中心城区扩展边界北至规模边界向北延伸 1200米,东至新漯阜铁路,西北至10国道。扩展边界内土地总面积为182公顷。第五十八条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分区扩展边界内划分:容许建设区约402公顷,有条件建设区约379公顷、严禁建设区约9公顷。容许建设区,即规模边界内用于都市建设的区域,用地面积42公顷。城乡建设优先在该区内进行;区内土地运用以内部挖潜为主,充足运用既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提

29、高建设用地集约运用水平;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筹划指标约束;优化土地运用构造,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有条件建设区,即规模边界以外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用地面积375公顷。规划实行过程中,在城乡用地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根据都市规划和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经批准,可按有关程序,对空间布局形态进行调节,城乡建设可在该区内进行布局,并简化调节的报批程序;在建设未实行之前,区内耕地按一般农田进行用途管制。严禁建设区,即禁建边界以内的区域,土地面积91公顷。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区内限制城、镇、中心村和污染性工业项目建设。第十一章 乡(镇)土地运用调控第五十九条规划指标分解方案根据各乡(镇

30、)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和土地运用现状与用地需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土地运用调控方向等因素,将市级规划下达全县的有关调控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详见附表),以加强对乡镇土地运用的调控和指引。第六十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各乡镇规划应在本规划下达的有关控制指标范畴内,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发展用地;优先贯彻本规划拟定的基本农田整顿、农村居民点整顿、废弃工矿复垦等重大工程;优先安排本规划拟定的交通运送、水利设施、能源建设等重点项目用地。第六十一条土地运用管制规定乡镇规划应遵循县级规划的指引思想、基本原则,并在县级规划下达的有关控制指标范畴内编制,建设用地增量和总规模不得突破有关控制

31、指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土地开发整顿补充耕地均不得低于县级规划下达指标,土地运用分区应与县级规划拟定的各分区及主导用途基本一致。第十二章规划实行保障措施第六十二条法律措施1、强化按规划用地意识。加强对土地用途管制的宣教,增强各级政府和土地使用者的法制观念,逐渐形成按规划用地的自觉意识,强化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在用地管理中的龙头地位。、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土地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行状况的检查监督,对违背土地规划的行为坚决查处,维护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在统筹土地运用上的权威。3、规范土地规划管理。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徽省地方性法规,制定出更细的、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配套规范性文献,规范规划的

32、实行、考核、调节等平常管理行为。第六十三条行政措施1、建立政府目的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实行的组织领导,把规划实行列为政府任期考核目的的重要内容。国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土地运用规划执行状况的监督和检查,保证规划付诸实行。、加强土地运用筹划管理。国土部门根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合理制定土地运用年度筹划,形成土地运用规划的分期实行方案,统筹安排阶段性建设用地和土地整顿规模,推动规划方案的有序实行。3、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措施规定,完善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把好建设用地选址和规模审查关,引导各项建设按规划用地。对不符合供地目录、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

33、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4、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区管理细则,明确负责人,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严禁占用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确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须报国务院批准,并按“占一补一”原则,补划相称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第六十四条经济措施1、积极推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现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完善的土地供应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地价来调节土地运用规模和布局,增进土地的节省和集约运用。2、拓宽土地开发整顿资金来源。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土地整顿资金主渠道投入;建立地方土地开发整顿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耕地

34、保护、土地整顿及土地开发和复垦;同步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土地开发整顿,容许增长耕地流转,增进土地开发整顿产业化、市场化。3、制定引导土地集约运用的鼓励机制。适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形式,积极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村庄改造投入机制;出台鼓励既有建设用地集约运用的优惠政策,引导公司进行建设用地内部挖潜和改造,提高城乡土地运用效率。第六十五条技术措施、建立太和县土地运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规划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土地运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公众监督等手段,开展规划执行状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收集规划执行状况信息。、根据需要不定期对土地规划的实行状况进行评估,掌握规划实行动态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管理决策,实现对规划实行的有效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