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化学7章7-8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267597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科化学7章7-8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科化学7章7-8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科化学7章7-8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工科化学7章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科化学7章7-8(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 第二节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一)准确度与误差(一)准确度与误差1.定义和表示法定义和表示法定义定义准确度准确度 测定值x与真实值xT(true)的接近程度误差误差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是度量准确度高低的物理量4/23/20231误差误差表示法表示法绝对误差E(error)=测定值真实值=x-xT相对误差RE=100%=100%=100%(relative error)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RE=100%=100%4/23/202322.误差的分类误差的分类 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

2、差和过失误差三类(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定义定义测定过程的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特点特点单向性 多次测定重复出现,增加测定次数不能减小 大小、正负可以确定性可消除性 找出产生的原因,即可消除。又称可测误差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方法误差 由分析方法本身引入。例,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或吸附杂质产生的误差;滴定分析中反应不完全、干扰离子影响,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同,副反应的存在等所产生的误差4/23/20233仪器误差 仪器本身不准确或未经校准引入。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腐蚀和量器刻度不准等造成的误差试剂误差 由试剂不纯或所用的去离子水含有微量杂质引入主观误差 由于操作人员主观原因造成

3、的误差(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定定义义 偶然因素(如操作中温度、湿度、气压波动)等引起。又称随机误差或不可测误差特点特点不可测性大小、正负均不固定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正态分布规律。测定次数增加,偶然误差算术平均值接近于零。测定次数较少时,偶然误差随测定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实际工作中,平行测定35次即足够4/23/20234(3)过失误差)过失误差定定义义和和成成因因又称粗差,人员过失差错:粗心或不遵守操作规程等造成。如容器不洁净、加错试剂、看错砝码,丢损试液,记录错误、计算错误等后果后果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测数据应弃去不用4/23/20235(二)精密度与偏差(二)精密度与偏差定义定义

4、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各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常用偏差来衡量偏差每次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间的差。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偏差的表示方法偏差的表示方法绝对偏差 di=xi-(i=1,2,n)(deviation)相对偏差Rdi=100%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100%4/23/20236甲组-0.73-0.20-0.140.00+0.11+0.24+0.30+0.51乙组-0.37-0.28-0.27-0.25+0.18+0.26+0.31+0.32标准偏差(均方根偏差)引入两组平均偏差均为0.28;但甲组的精密度不如乙组定义总体标准偏差或均方根偏差=无限多次测定(n趋于无穷大

5、)时的总体平均值=校正系统误差后,即为真值有限测定次数的样本标准偏差s=(standard)评价标准偏差更能灵敏地反映大偏差的存在,较好反映测定精密度。样本标准偏差分别为 s(甲)=0.38,s(乙)=0.290.304/23/20237关于相对标准偏差(用sr或RSD)定义sr=100%4/23/20238(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甲准确度与精密度均好;乙精密度高,准确度低;丙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很差;丁结果不可靠结论(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结果不可靠,也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偶然误差主要影响精密度(2)高的精密度不一定保证高的准确度。系统误差是

6、误差的主要来源,它主要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4/23/20239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校正系统误差后,无限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才可视为真值。有限次测量数据需合理处理,方能对真值的取值范围作出科学的判断(一)置信区间与置信度(一)置信区间与置信度引引入入误差客观存在,有限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总有一定不确定性,需在一定概率下,根据对真值可能的取值区间做出估计定定义义一定概率下,真值的取值范围称置信区间,其概率称为置信度说说明明置信度是对所作判断有把握的程度: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判断失误机会越小。置信度过高,置信区间过宽使实用价值不大。分析化学常取95%或90%或9

7、9%等置信度4/23/202310公式公式=真值;平均值;s标准偏差;n测定次数;t某一置信度下的概率系数,可据测定次数从表中查得测定次数n置信度50%90%95%99%99.5%21.0006.31412.70663.657127.3230.8162.9204.3039.92514.08940.7652.3533.1825.8417.45350.7412.1322.7764.6045.59860.7272.0152.5714.0324.77370.7181.9432.4473.7074.31780.7111.8952.3653.5004.02990.7061.8602.3063.3553.8

8、32100.7031.8332.2623.2503.690110.7001.8122.2283.1693.581210.6871.7252.0862.8453.1530.6741.6451.9602.5762.8074/23/202311讨论讨论=上式意义可估算选定的置信度下,总体平均值在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的多大范围内出现,该范围就是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示例分析试样中某组分含量:n次测定,得到在置信度为95%时其百分含量为(28.050.13)。说明该组分经n次测定的平均值为28.05,有95%的把握认为该组分总体平均值在27.9228.18之间。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相同置信度,测定次数n越多,t值越

9、小;当n超过20次以上时,其t值与n趋于时的t值相差不多。表明测定超过20次以上,增加测定次数对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已无现实意义。所以,只有在一定测定次数n范围内,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才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增加4/23/202312补充示例某分析工作者测定(NH4)2SO4中氮的质量分数,4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0.208 5,s=0.001 0。计算置信度为90%和99%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解(1)置信度为90%时已知 0.208 5,n4。查表知t=2.35故真值0.208 52.350.01/41/20.208 50.001 2(即总体平均值在0.207 30.209 7区间内)(2)置信度为9

10、9%时查表知t=5.84 0.208 55.840.01/41/2=0.208 50.002 9(即总体平均值在0.205 60.211 4区间内)4/23/202313(三)可疑数据的取舍(三)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法检验法引入引入一组测定数据中,常会有个别数据偏离其他数据较远,该数据称可疑值或离群值。对可疑值在判明它的出现是否合理前,不能轻易保留或随意舍去可疑值的取舍实质是区分偶然误差还是过失误差。若确定是由操作错误引起的数据异常,应舍去。否则应按偶然误差分布规律决定取舍。取舍方法很多,介绍Q检验法Q检检验验法法n=310时,据所要求的置信度,按下列步骤检验可疑数据是否可弃去(1)将各数据按

11、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x1、x2、xn(2)求最大与最小数据之差:xn-x14/23/202314(3)求可疑数据与其最临近的数据之间的差 xn-xn-1 或x2-x1(4)求出Q=或Q=(5)根据测定次数n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9.2得(6)将Q与相比,若Q,则弃去,否则应保留测定次数n30.940.980.9940.760.850.9350.640.730.8260.560.640.7470.510.590.6880.470.540.6390.440.510.60100.410.480.574/23/202315例9.1 测定某一热交换器水垢中Fe2O3百分含量,进行七次平行测定,经校正系统误

12、差,其数据为:79.58、79.45、79.47、79.50、79.62、79.38和79.80。求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解:(1)整理数据得 xi79.38 79.45 79.47 79.50 79.58 79.62 79.80 di-0.16 -0.09 -0.07 -0.04 +0.04 +0.08 +0.26显然,可疑值为79.80,进行Q检验 查表9.2,得n=7时,Q0.90=0.51,Q 0.1)的测定,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中等含量组分(0.010.1)的测定,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微量组分(0.01)的测定,一般要求两位有效数字例例:已知pH=4.30 求H+=?pH(potential of hydrogenH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pH=-lgH+)解解:pH值中整数部分不是有效数字,只有小数部分才是有效数字,结果应取两位有效数字 计算器的应用现已很普遍,其上显示数值的位数较多。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有关规则取舍,不可照抄计算器的所有数字4/23/202322思考题P2621,2,4习 题P262 3,54/23/2023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