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20260723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学习总结参考范本罗阳镇中心小学王绪才在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的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次培训中,知道了从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到选择教学所用到的教学媒体;从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信与处理;从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到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从教学设计的实施评价反思到体验单元教学设计等,学会了很多东西。这次培训提高了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到一些计算机知识建立自己的博客,可以在我的博客上展示我的教学反思。与师生共同交流。

2、第一次接触并学会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够对每个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更为清楚的归纳。使其更为简洁、明了、高效。初步学会了创建网站,够把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以及个人爱好等与人们交流和共享。二、进一步提高教育技能模块三提出了规划主题单元的思想,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主题单元,较好地处理了单元内容之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将分散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组织;同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将授导与探究的矛盾进行弹性协调,解决了以往单课时,单课文设计的不足,优化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中观层面对课程进行设计,使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以性,往下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往上可以较好地兼顾课程整体

3、目标和知识结构。把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到主体单元的设计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者的协作学习与研究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评价。主题资源网站模块非常实用,可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把教案,拓展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成果等有机组织起来。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便于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共享,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信息化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并强调学习者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运用,重视学习者的能力变化,形成与教学过程、

4、教学要素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法,将促成教学实践中多样化教学评价局面的出现,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结合单元学习计划设计单元教学的实施计划,根据单元内容恰当选择教室空间、网络空间或社会空间等,不同的学习环境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一种全空间的教学设计策略。模块六对单元学习评价设计,理解评价单元学习要素及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制定评价量规。在评价方式上,也从原来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运用档案袋、研究论文等作品式或演示、表演、辩论行为表现式的表现性评估,丰富了我的视野。过程性评价使评价体系更为合理。为评价设计量规则使评价更加科学,有效的避免了评价的随意性。对于量规我的感受

5、更为深刻一些。平常对于学生的评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课堂上即兴发挥,虽然同行听课后对于我课堂对于学生的评价给于很高的评价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现在看来,我的那些评价虽然很难触动学生的心弦,但是缺少更为深入的思考。“量规”让我与问题面对面。三、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

6、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手段教学,它与课程的整合正在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时教学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基于单元的教学规划、单元教学必然会产生。在单元化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更高了。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要在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整合教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能够以问题主线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入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学习也安全也突破了狭隘的传统的“教室”空间,利

7、用信息化资源的支撑,在“全空间”环境下开展各式的教学活动。对于学习环境,通常我把它理解为教室或学校,适当的延伸到自然或社会,但是实际上“单元学习环境”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这些软环境及精神因素都是我原来不曾考虑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匪浅,其感受很深。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还有很多知识需要用业余时间升华加工;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巩固和提高。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最后,我也得感谢戈老师的耐心指导,学员的合作和小组的团队精神。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