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60122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项1老式发酵技术的应用本专项环绕老式发酵食品的制作展开,重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1.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技术。 腐乳的制作技术。. 泡菜的腌制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本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发酵需要的合适条件;3老式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酒变醋的原理;.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运用的醋酸菌的来源。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与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测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查酒精的存在。如果实验成果不抱负,请学生分析失败因素,然后重

2、新制作。(二)果醋的制作与否成功一方面通过观测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测发酵液中与否有醋酸菌,并记录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觉得应当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当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长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你觉得应当从哪些方面避免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

3、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3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种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觉得应当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

4、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种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避免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当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三)练习.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哺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3.提示:需考虑厂房、设备投资、原材料采购、工人人数

5、及工资、产品种类、生产周期、销售渠道、利润等问题。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基本知识知识要点:有关的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二、课题成果评价(一)与否完毕腐乳的制作学生与否完毕腐乳的制作根据是:可以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品;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二)腐乳质量的评价制作成功的腐乳应当具有如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洁、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三)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学生能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来阐明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三、答案和提示(

6、一)旁栏思考题.你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尚有匍匐菌丝。.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答:盐能避免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答:含水量为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二)练习.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也许

7、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长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某些,以有效避免杂菌污染。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基本知识 (一)乳酸菌发酵知识要点:1. 乳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2.乳酸菌发酵的原理。(二)亚硝酸盐知识要点:1.亚硝酸盐的有关知识;2.国内食品卫生原则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原则;3亚硝酸盐的危害。三、课题成果评价(一)泡菜腌制的质量如何可以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的评估,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测乳酸菌形态,比较不同步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三)与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测与记录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鉴定,比较不同步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

8、对泡菜质量的影响。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为什么具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酸奶的制作依托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可以杀死或克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具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2为什么平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寄存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具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寄存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觉得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

9、酵母菌繁殖。(二)练习2.答:果酒的制作重要运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果醋的制作运用的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的代谢,腐乳的制作运用的重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等酶类,泡菜的制作运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老式发酵技术都巧妙地运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后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专项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本专项环绕微生物技术展开,重要技术归纳如下。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3倒平板操作。4平板划线操作和稀释涂布平板法。5.应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某种特定的微生物(课题和课题3)。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知识要点:(一)培养基.培养基的用

10、途和种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3.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似,但是其基本成分都涉及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二)无菌技术知识要点:1.无菌技术的概念;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措施,接种环灼烧灭菌的措施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的制作与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后无菌落生长,阐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二)接种操作与否符合无菌规定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阐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规定的;如果培养基上浮现了其她菌落,则阐明接种过程

11、中,无菌操作尚未达到规定,需要分析因素,再次练习。(三)与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测与记录培养12 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测记录的同窗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测到其她某些细微的变化。这一步的规定重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避免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她外来微生物污染外,尚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请你判断如下材料或用品与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措施。(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答:(1)、(2)需要灭菌;(3)

12、需要消毒。(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0左右时,才干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措施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避免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避免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导致污染。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

13、的微生物也许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佳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三)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也许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长,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14、?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最后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四)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规定,想一想,第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她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边;等等。(五)练习1.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微生物

15、的生长需要水、空气、合适的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措施来制止微生物的生长。2.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环节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她两种技术都规定严格的无菌条件。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一.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微生物的选择培养,是指运用培养基的构成使合适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得到较快繁殖的技术,也称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本课题提供的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尿素是培养基中的惟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可以运用尿素的微生物才可以生长。但事实上,微生物的培

16、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运用其她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可以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是所需要的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二)记录菌落数目记录菌落数目的理论根据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种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种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地记录菌落数目的核心。为了保证成果精确,一般将几种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30的平板进行计数。(三)设立对照A同窗的成果与其她同窗不同,也许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由于土样不同,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究竟是哪个因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可以由其她

17、同窗用与A同窗同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成果与同窗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成果不同,则证明同窗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同窗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状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与否受到污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成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物中与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与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阐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不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阐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某些菌落。(二)样品的稀释操作与否成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300的平板,则阐明稀释操作

18、比较成功,并可以进行菌落的计数。三.练习2提示: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涉及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选择培养基外,还应参照厌氧菌的培养措施进行实验设计.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基本知识(一)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知识要点:1.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2.纤维素酶的作用。(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知识要点: 1刚果红染色法;2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的制作与否合格以及选择培养基与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则阐明培养基制作合格。如果观测到产生透明圈

19、的菌落,则阐明也许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二)分离的成果与否一致:由于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因此最容易分离得到的是细菌。但由于所取土样的环境不同,学生也也许得到真菌和放线菌等不同的分离成果。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答: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如下。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她环节基本一致。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答:由于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

20、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一般环境。.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觉得滤纸应当埋进土壤多深?答: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汇集,事实上是人工设立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合适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腐殖土壤中。4.想一想,这两种措施各有哪些长处与局限性?你打算选用哪一种措施?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措施一是老式的措施,缺陷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长处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映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措施二的长处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陷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具有淀粉类物质

21、,可以使可以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浮现假阳性反映。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由于培养基中纤维素占重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辨别。措施二的另一缺陷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辨别。5.为什么选择培养可以“浓缩”所需的微生物?答: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可以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克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二)练习.答:流程图表达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与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拟定)梯度稀释将菌悬液

22、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发酵培养专项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本专项环绕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展开,重要技术归纳如下。.培养基的制备2外植体消毒3.接种4.培养5.移栽6.栽培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基本知识(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知识要点: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培养基配制、外植体的选用、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等。二、注意事项(一)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核心植物组织培养不同于扦插、分根、叶插等常规无性繁殖。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运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因此对培养条件

23、的规定较高,对无菌操作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也许导致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无菌技术涉及培养基消毒灭菌和植物材料(外植体)的消毒灭菌。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看待。(二)妥善解决被污染的培养物虽然对于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操作后浮现培养物被污染的状况也常有。一般状况下,细菌污染也许是由接种人员导致的,如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或手及器械消毒不严等。真菌污染也许是植物材料灭菌不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培养材料被污染,特别是真菌性污染,一定不要打开培养瓶。应先将所有被污染的培养瓶

24、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三)有毒药物的用后解决外植体灭菌用过的有毒药物要妥善解决(如氯化汞等),以免引起环境污染。一般应收集后统一交给有关专业部门解决。三、课题成果评价(一)对接种操作中污染状况的分析接种34 d后,在接种操作中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物会体现出被污染的现象。请学生适时记录污染率,分析接种操作与否符合无菌规定。(二)与否完毕了对植物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观测实验成果,看看与否培养出了愈伤组织,记录多长时间长出愈伤组织。记录更换培养基后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根和芽的比例和时间。(三)与否进行了记录、对照与记录做好记录和对照,填好成果登记表,培养严谨

25、的科学态度。从实验的第一步开始就要做好实验记录,可以分组配制不同培养基,如诱导愈伤或直接分化丛芽的培养基,然后做不同配方的比较。(四)生根苗的移栽与否合格生根苗移栽技术的核心是既要充足清洗根系表面的培养基,又不能伤及根系。一般使用无土栽培的措施。培养基质要提前消毒,可以向培养基质喷洒质量分数为5%的高锰酸钾,并用塑料薄膜覆盖12 h。掀开塑料薄膜后4 h才干移栽。新移栽的组培苗要在温室过渡几天,等壮苗后再定植大田或进行盆栽。记录自己移栽的成活率,看看移栽与否合格。四、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能说出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吗?同专项2中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MS培养基的配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26、答: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同步可以维持细胞的渗入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重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与微生物的培养不同,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无机盐混合物涉及植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2.你打算做几组反复?你打算设立对照实验吗?答:可以生分组,做不同的材料或配方,最后分别报告成果。但每种材料或配方至少要做一组以上的反复。设立对照实验可以取用一种通过灭菌的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与接种操作后的锥形瓶一同培养,用以阐明培养基制作合格,没有被杂菌污染。(二)练习1

27、.答:植物组织培养所运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对培养条件的规定较高。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如某些细菌、真菌等的生长。而培养物一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前功尽弃,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2.答:外植体的生理状态是成功进行组织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课题 月季的花药培养一、基本知识(一)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知识要点:1.花粉是单倍体生殖细胞;2.花粉的发育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二)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知识要点: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知识要点: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培养基构成是花粉植株

28、诱导成功的核心。二、课题成果评价(一)选材与否恰当选材与否成功是花药培养成功的核心。学生应学会通过显微镜观测处在合适发育期的花粉。(二)无菌技术与否过关如果浮现了污染现象,阐明某些操作环节,如培养基灭菌、花蕾消毒或接种等有问题。(三)接种与否成功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花药培养的第一步就成功了。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愈伤组织或胚状体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为什么花瓣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答: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也许侵入到花药,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二)练习答:F2代紫色甜玉米的基因型构成也许为Aasu或AAssu。如果运用常规育种措施,将F

29、2代中的紫色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aasuu)进行测交,可以选择出基因型为AAsus纯种紫色甜玉米。但这种措施比较繁琐,耗时也较长,需要至少三年的选种和育种时间。如果运用花药培养的技术,在F1代产生的花粉中就也许有Au的组合,再将花粉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就可以直接得到紫色甜玉米的纯合体(AAus)。这种措施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的相似之处是:培养基配制措施、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摸索时期合适的花蕾;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也要及时更换培养基;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规定更为严格。这些都使花药培养的

30、难度大为增长。专项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A的粗撮与鉴定技术一、基本知识知识要点:1.DNA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DA的溶解性;2.二苯胺法鉴定NA的措施和原理。分析插图-“DNA在NCl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理解:在NaCl溶液浓度低于0.1mol/L时,NA的溶解度随aC溶液浓度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0.4 m/L时,DA溶解度最小;当aCl溶液浓度继续增长时,DN的溶解度又逐渐增大。运用上述原理,可以将DNA溶于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使其与其她物质分开。2.结识DA和蛋白质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的不同。教材在实验设计中有关清除滤液中杂质的第二、第三个方案,正是运用了上述不同的

31、特性,从而达到分离DN和蛋白质的目的。用二苯胺法鉴定DNA的措施二、课题成果评价(一)与否提取出了DNA观测你提取的NA颜色,如果不是白色丝状物,阐明DNA中的杂质较多;二苯胺鉴定浮现蓝色阐明实验基本成功,如果不呈现蓝色,也许所提取的DNA含量低,或是实验操作中浮现错误,需要重新制备。(二)分析DNA中的杂质本实验提取的DN粗制品有也许仍然具有核蛋白、多糖等杂质。(三)不同实验措施的比较对于不同的实验措施,本课题可以采用分组的措施进行研究。一方面选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另一方面同种材料还可以采用不同措施,从多方面比较实验成果,如DA的纯度、DNA的颜色、二苯胺显色的深浅等,看看哪种实验材料、哪种提

32、取措施的效果更好。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答: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2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洗涤剂是某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助于DN的释放;食盐的重要成分是Nal,有助于DNA的溶解。3如果研磨不充足,会对实验成果产生如何的影响?答:研磨不充足会使细胞核内的D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成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4此环节获得的滤液中也许具有哪些细胞

33、成分?答:也许具有核蛋白、多糖和RNA等杂质。5.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N,可以清除杂质?答: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NA,就可以除去与D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6.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答:方案二是运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N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运用的是DN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NA分离。(二)练习.答: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用,其目的是一定要选用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导致检测的困难;第二步是

34、D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核心,要尽量使细胞内的DNA所有溶解;第三步是DA的纯化,即根据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与杂质分开;最后一步是对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成果的检测。答:提取蛋白质比提取DNA的难度大。这是由于,与D相比,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H等条件要敏感得多,很容易失活;并且蛋白质的空间构造多种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似,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一种统一的措施,只能根据特定蛋白质的特性摸索提取的条件,设计特定的措施。专项6植物有效万分的提取本专项环绕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展开,重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1.蒸馏法。2.压榨法。3.萃取法

35、。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一、基本知识(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知识要点: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和发展历史;.植物芳香油的重要化学成分。(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措施知识要点:提取植物芳香油的三种基本措施:蒸馏、压榨和萃取。二、课题成果评价(一)与否提取出了植物精油观测提取出的玫瑰精油或橘皮精油,从颜色、气味等方面来评价所提取的精油的纯度和质量。从玫瑰花提取的芳香油是浅黄色至黄色的液体,并带有甜韵的玫瑰香;从橘皮提取的橘皮精油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本课题只是对两种精油进行了初步的提取,其中仍然具有大量的杂质。(二)出油率的计算根据教科书提供的公式计算出油率。如果出油率高,阐明实验方案设计合理;如果

36、出油率低,教师可以协助学生从实验措施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操作等各方面分析因素,改善后再作尝试。三、答案和提示练习.答:植物芳香油一般都是由23种芳香油混合调配而成的,其中的基底油常取自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例如胡桃油、甜杏油。基底油与其她芳香油调配在一起,可以加强功能。从玫瑰花中提取出的玫瑰油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多用于制造高档香水等化妆品。提取出的玫瑰油不具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是纯天然的护肤品,具有极好的抗衰老和止痒作用,可以增进细胞再生、避免肌肤老化、平抚肌肤细纹,还具有使人放松、愉悦心情的功能。杏仁油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质地轻柔、高渗入性的保湿剂。熏衣草精油

37、取自熏衣草花,具有怡神、助睡眠、舒缓压力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降压、止痛、增进细胞再生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烫伤和蚊虫叮咬、避免和改善脱发。柠檬精油取自柠檬果皮,具有消除紧张、焦急、振奋精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关节炎,还具有增进血液循环、杀菌止痛、平衡油脂分泌、舒缓肌肤老化、滋养头发的功能。茶树精油具有新鲜、强烈的药草香味,能改善毛孔阻塞,净化肌肤,抗感染,对治疗青春痘有奇效。它也能消除疲劳、缓和压力。天竺葵精油能收敛皮肤,平衡、调理、润滑中干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改善橘皮样表皮,尚有助于恢复精力,平缓心情。茉莉精油能避免肌肤老化,对中干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具有良好的保湿和滋润作用,特别对女性

38、的妊娠纹和内分泌有独特的改善效果。橙花精油具有清新的水果香味,不仅能使人镇定,还能避免中干性肌肤的老化现象发生,给肌肤赋予青春活力,增进皮肤再生。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一、基本知识1胡萝卜素的性状;2胡萝卜素的提取措施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拟定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在进行本实验时,可以分组,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时间进行萃取,比较各组的实验成果,拟定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二)与否浮现相应的层析带如果萃取样品中浮现了和原则样品同样的层析带,阐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由于提取物中具有杂质,萃取样品的颜色也许比原则样品的颜色浅,我们也可以通过颜色的比较,初步拟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的量。二、答

39、案和提示(一)资料一萃取剂的选择讨论题1.乙醇和丙酮可以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为什么?答: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因此不用它们作萃取剂。2.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哪种最合合用来提取胡萝卜素?答:在这五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因此石油醚最合合用作萃取剂。(二)练习1.答: 列表分析如下。提取措施实验原理措施环节合用范畴水蒸气蒸馏 运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1水蒸气蒸馏2分离油层3.除水过滤 合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1.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3再次过滤 合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有机溶剂萃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1.粉碎、干燥.萃取、过滤3浓缩合用范畴广,规定原料的颗粒要尽量细小,能充足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