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60104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城镇人口状况看惠阳市城市化进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城乡人口状况看惠阳市都市化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变化。当这种变化体现为从老式落后的乡村社会、乡村文明向近代先进的都市社会、都市文明演进时,就构成了社会都市化的进程。体现一种国家或地区都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是都市化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都市化水平城乡人口常住人口10%可见,城乡人口比重直接反映出都市化水平的高下,影响着都市化进程。因此,分析惠阳市城乡人口的特点,探寻其中的影响因素,研究并制定出有助于人口向城乡汇集的政策措施,对加快我市都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市城乡人口的特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显示:11月1日零时,我市有常住人口91946人

2、,其中城乡人口4409人,城乡人口比重56.%。从本次普查重要指标数据汇编中的有关资料分析,我市城乡人口有三个特点:(一)分布不均衡城乡人口重要集中在淡水、秋长、陈江、水口、新圩、沥林6镇。全市4409名城乡人口,此6镇有3100名,占84.02%,其她12镇所占比例不到1。而在此6镇当中,其分布仍有很大差别(详见表1),其中,城乡人口绝对数居前市前列、比重达到100%的有淡水、秋长镇;城乡人口绝对数大,比重在50%60之间的有陈江、水口镇;城乡人口绝对数在1.5万人以上,比重在0%左右的有新圩、沥林镇。表1 淡水等镇城乡人口绝对数及比重排名表镇名常住人口(人)城乡人口城乡人口数量(人) 全市

3、排名比重全市排名淡水镇1870228702210%1秋长镇31163120%陈江镇79744543563水口镇645363437553.6%4新圩镇788323584345.485沥林镇0441543637416(二)外来人口占了相称高的比重城乡人口数量排名前六位的淡水等镇,同步也是外来人口最多的镇,其外来人口总数达到0330人,占全市外来人口(37148人)的80.03%。除水口镇外,其他5镇的外来人口均大大超过本地人口。毫无疑问,在这6镇的城乡人口中,外来人口肯定占据了相称比例。比例究竟有多大?这里不妨把6镇的本地人口均假设为城乡人口,城乡人口多余本地人口的部分则为外来的城乡人口。从表2可

4、知,6镇的城乡人口中至少有173人是外来人口,占镇城乡人口总数的7.32%,占全市城乡人口总数的39.75%。表 淡水等6镇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城乡人口比较 单位:人镇名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城乡人口城乡人口-本地人口淡水镇1100176921187021010秋长镇21684143561368陈江镇52278274443541765水口镇287436934327新圩镇56591783584316665沥林镇23557345243小计0330030730076539(三)农业人口比重高资料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按户口性质分,有农业人口629人,非农业人口151369人;按居住地划分,有城乡人口44407

5、9人,乡村人口87人。按居住习惯,非农业人口绝大部分在城乡居住,由此可以推算,我市的城乡人口中,至少有92名农业人口,占全市的城乡人口总数的6.9%。二、影响我市城乡人口状况的重要因素城乡人口的分布、构成与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繁多。从我市的状况看,笔者觉得重要有三方面:(一)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各国城乡人口增长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国家或地区城乡人口比重的决定因素。世界银行对全世界30个国家的记录资料进一步表白:人均GP低于0美元的低收国家,城乡人口比重仅为0,当人均GP从700美元提高到100美元或10美元、经济步入中档发达国家行列时,城乡人口比重

6、将达到40%0。我市城乡人口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样一种轨迹:低人均收入、低城乡人口比重,较高人均收入、较高城乡人口比重。,全市人均GDP18517元(223美元),城乡人口比重为.%。我市城乡人口之因此集中在淡水等6镇,且在这镇中呈不均衡分布,也是与6镇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繁华分不开的,这从表3中便可看出。 表3 淡水等6镇国内生产总值及二、三产业排名 () 单位:万元镇名P第二、三产业总值全市排名产值全市排名淡水镇3421286秋长镇13810113661陈江镇1205011993水口镇9673434新圩镇66124610725沥林镇73265973占全市比例6.1663.9%(二)城

7、乡满足都市化人口需求的能力从主线上说,人们从农村搬家城乡,从一种城乡搬家到另一种城乡,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或者为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或者追求高收入,或者为了享有现代都市生活,或者有助于子女教育,或者有助于个人发展,等等。因此,城乡要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外市人口,就必须满足她们的需求,最起码要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提供住处,提供优越于其原居住地的生活环境,为她们的子女接受教育发明条件。而就业机会又是最基本和最为重要的。惠阳特别是淡水等6镇之因此能集聚较多的城乡人口,正是由于其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特别是19年县城南迁淡水以来,惠阳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国内外大批客

8、商前来办厂、经商、开发房地产。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交通便利、基本设施比较完善、毗邻深圳、东莞、惠州的淡水、秋长、陈江、水口、新圩、沥林等镇成为投资的首选地点。于是这些镇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乡镇公司、民营公司突起,为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政府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完善城乡规划,加快城乡建设。如自198年以来,惠阳市政府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成了西枝江引水首期工程、市政广场、惠阳大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等20多项市政“民心工程”;陈江镇投入亿多元,大搞基本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文化广场、外商展览中心等一批基本设施,水口镇新修编了镇级总体规划

9、,建设了中心公园、环镇路、三环路等。随着市区和这些镇都市功能的增强,其投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资金和人才。(三)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变化了劳动力资源的配备方式。经济体制从老式的筹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筹划配备逐渐转变为由市场配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履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浮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合法化,使城乡周边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失去土地,从农村“失业”了。这些农村劳动力但愿到城乡就业,如果城乡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她们便到城乡务工或经商。政府政策为人口流动发明了比较宽松的条件。政府对城乡外来人口的限制减少。外来人口只

10、要持有效身份证、流动人口筹划生育证明,到所进入的城乡的派出所进行登记,便能在城乡工作、生活。此外,政府在人才引进、购房入户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大批市外和内地人口入户惠阳。但是,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又在很大限度上制约了人口的都市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二元管理制度的直接影响是使都市边沿区甚至是建成区内部形成了大批城中村,如淡水镇的土湖、古屋、新桥、东华、洋纳、拾围、桥背、淡环,秋长镇的周田、西湖、维布等。这些城中村的村民居住在都市,其耕种的土地被征用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这里仍实行农村的管理体制,村民们也不乐意将户口“农转非”,由于:.

11、由于她们受教育水平低,虽然“农转非”也不能改善她们在都市谋职难的处境;2. 农村户口可满足她们生育两胎的愿望,虽然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 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4. 每个农村户口可分到一定量的宅基地,她们可建屋出租收取租金。与“城中村”村民不肯“农转非”相反,某些城外农业人口甚至外省、外市非农业人口渴望将户口迁入惠阳,却由于手续繁多、费用偏高或者没有户籍管理部门认同的合法迁移的理由而望“城”莫及。这些也是导致我市城乡人口中外来人口、农业人口比重高的重要因素。三、加快我市人口都市化进程的措施从城乡人口状况看我市都市化进程,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我们的城乡人口比重即都市化水

12、平达到了 .7,比惠州市平均水平(51.66)高4.4%,比广东省平均水平(5%)高07%,也突破了5%这个标志着都市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的硬指标;惠阳市区及陈江、水口镇的城乡人口已有相称规模,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忧的是:我市城乡人口中外来人口和农业人口比重很高,她们进城重要是务工或经商,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城乡不能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不能让她们赚到更多的钱,她们就会“流失”,这势必引起城乡人口比重下降,使都市化水平浮现波动。如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就浮现了诸多外资、“三来一补”公司因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调及美国“911”事件等因素影响,订单大幅减少,公司员工大批甚至所有“放长

13、假”的现象。为加快我市人口都市化进程,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如下几方面多作努力。(一)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针对我市城乡人口及经济发呈现状,我们要提高都市化水平,就必须加速淡水、秋长、陈江、水口、新圩、沥林等6镇的发展,使之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集聚更多的城乡人口,并对全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带动、辐射作用;而对其她12个镇,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引,使其呼应淡水等6镇,借势造势,共同发展。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初,惠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大板块”战略,即加快以淡水为中心、三和开发区为“龙头”、沙田、秋长为“两翼”的都市板块建设,争取用左右的时间,建成5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

14、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把陈江、镇隆、沥林以及水口、马安、横沥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形成陈江、水口两大经济板块,用左右时间建成各有3万人口的现代化中心城乡。为了实现“三大板块”设想,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挥中海壳牌石化、水口南旋纺织等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精细化工、轻纺服装等产业;加速惠深公路工业走廊的发展,抓紧惠澳大道沿线工业走廊的开发,特别要搞好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建设,逐渐变化过去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打造工业园区集约方阵,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人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新状况,抓住中国正式加入O、中海壳牌石

15、化项目进展加快的新机遇,采用新措施,稳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个体私营公司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支持,增进个体私营经济的繁华;加快老式商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充足开发运用旅游资源,推动三和岐山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项目的实行。只有这样,我们的城乡才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高起点抓好以市域总体规划和城乡体系规划为重点的都市化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高原则搞好城乡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城乡建设投资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都市建设资金,完善城乡基本设施,提高城乡建筑设计、环境建设水平。在进行新区建设的同步,有筹划、有重点地整治原建成区内的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现象和

16、街区内涝问题。高效能搞好城乡管理,改革老式的多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综合性管理体制。优化城乡人口的工作、家居环境,增强城乡对人口的吸引力。(三)积极推动户籍管理制度及有关配套制度改革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加快都市化建设步伐,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省公安厅有关我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意见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范畴和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属硬性规定的有四项:1在我省范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等户口性质,统一称为居民户口,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 . 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3. 夫妻投靠入户不受婚龄、年龄限制,随时办理迁移入户手续。4.

17、 在城乡有固定住所或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的居民,应准其入户;凡属经济发展需要的外地人才,也应准予其本人及直系亲属入户;对原已在城乡办理了自理口粮户口的人员,仍在城乡居住的,统一转为城乡居民;城乡建成区内人均耕地低于所在县(市)人均水平三分之一的“城中村”,其村委会应在保持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的前提下,成建制转为城乡居委会,原农村居民转为城乡居民。对此,我市应当不折不扣地执行。省政府准许入户,具体入户条件由县级人民政府拟定的有五项:.来我市工作的科技人才、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技能型人才和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及其直系亲属的入户。2.在我市投资兴办实业的外商、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境内亲属的入户。3 来我市购买

18、商品房、自建合法住宅、投资兴办实业和捐办公益事业的内地居民及其直系亲属和入户。.直系亲属投靠的入户。5.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的入户 。对这五类人员,我市应在政策法规准许的范畴内,适度放宽入户条件,精简入户手续,减免有关费用。 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城乡的入户条件,但要使入户城乡的人口真正溶入都市生活,完毕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角色转换,我市还必须在劳动就业、教育、土地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让新入户城乡的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与原城乡居民同等待遇,其子女在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原城乡居民同等待遇。户籍已转制的“城中村”,其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收归

19、国有,从征地补偿费和村集体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交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作为转制村村民的医疗、养老、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险,以及需建房而目前未建房人员的购房补贴基金,转制后的村民实行与市民同样的就业、再就业培训与社会保障,等等。(四)在外来人口管理上多作有益尝试积极借鉴广州、深圳、东莞等大都市的经验,建立公益性的职业简介机构,为外来人口编织可靠的劳动服务网络,积极防备和化解劳资矛盾,切实保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既有的空置商品房和烂尾楼盘进行合适改造,建立清洁、安全、统一的外来人员住宅中心,对务工农民、个体户、商贩实行都市社区规范化管理;适应外来人员动态管理的需要,推广使用“流动人员I卡暂住证”,使计生、劳动社保、教育、人事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消除多头管理模式带来的种种不便和麻烦。严格执行省政府规定,取消对外来工的部分收费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