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54803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巧借复习课,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复习课不仅要注重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每个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数学复习课堂,以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1回顾解题过程,培养思维严谨性思维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要求学生对课本概念、定理理解充分、完整,逻辑推理步步有据在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学生概念、定理理解不透彻,条件运用不成熟而发生的错误,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不仅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掌握,而且能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在

2、九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下面这道题:已知如图1 : 在 ABC中B=60, AB=2BC, 求证:C=90(201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改编)大部分学生给出以下证法:因为SinA=,AB=2BC,所以SinA=,由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得 图1A=30,又因为B=60,所以C=90学生解完此题,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感觉复习课做这道题简直太简单了笔者巡视整个班级后,没有做过多的评价,只是点拔:请同学们认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看有没有推理不严密、思考不严谨的地方笔者的话引起学生的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甚至面露疑惑地张望着笔者,但是几分钟后,一位学生大呼:我知道了,第一步错用了正弦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定

3、义运用的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而这道题要证的结论是直角,所以我们犯了逻辑性的错误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学生也恍然大悟通过教师引领与点拨,学生自觉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辨别错在何处,解析错误原因,加深了对概念与定理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缜密思考的能力2反思解题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2.1 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思维灵活性是思维品质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它常常表现为思维过程的发散性一题多解是针对一道数学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一题多解不仅加深学生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而且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学生通过对上题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找到了以下三种

4、证题方法证法1:取中点法如图2-1所示,取AB的中点D,连结CD,易证BCD是等边三角形,从而CD=AD=BD,所以ACB=90证法2:加倍延长法如图2-2所示,延长BC至E,使CE=BC,因为AB=2BC,所以AB=BE,又因为B=60,所以ABE是等边三角形,再结合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CB=90证法3:构造垂直关系证相似如图2-3所示,作CEAB,垂足为E,因为CEB=90B=60,所以ECB=30,BE=BC,即,所以,又B=B,所以BCEBAC,所以CEB=ACB=90 2-1通过对上述几种方法的探究,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思维始终处于发散的状态,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及综合运用

5、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思维灵活性得到训练2.2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充分运用变式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变换题目的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变换结论,探索成立的条件;也可以变化原来的题型,如把证明题改为填空题、选择题或计算题这样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不同的问题,调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中考特殊四边形的复习中,我先向学生出示下面这道题如图1所示,正方形ABCD及等腰RtAEF有公共顶点A,EAF=90,连接BE、DF将RtAEF绕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BE、DF具有怎

6、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结合图(1)给予证明;这是一道运用正方形基本性质以及全等来解决的基础题,同学们都能很快独立加以完成;在复习课上,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以及灵活的思维能力,我做了如下变形:将(1)中的正方形ABCD变为矩形ABCD,等腰RtAEF变为RtAEF,且AD=kAB,AF=kAE,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结合图(2)说明理由;问题的抛出立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纷纷猜想出了结论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明显不相等,BE=KDF,位置关系确是仍然垂直教师顺势引导,这样的比值关系还能运用两个相关的三角形全等吗?那么可以用我们学到的什么知识解决呢?相似的方法水到渠成这

7、样的变换既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在问题的最后,我又把条件作了进一步的变换:将(2)中的矩形ABCD变为平行四边形ABCD,将RtAEF变为AEF,且BAD=EAF=a,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结合图(3),如果不变,直接写出结论;如果变化,直接用k表示出线段BE、DF的数量关系,用a表示出直线BE、DF形成的锐角此时学生持续探究的热情,同学们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纷纷画图猜结论,数量关系运用刚才第(2)问中类似的方法很快得出,但角a与之间的关系很难得出,教师再次点拨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3加强引导探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

8、维深刻性是指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发现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我在多边形复习课中,练习过以下这道题:正方形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刚开始许多同学由图(3-1)得出结论:因为截得的图形是三角形,所以内角和是180,也有学生觉得结论不够完整,于是同学们纷纷用剪刀剪,用正方形纸折叠,经过反复的操作、观察、思考,发现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图(3-1)所示,当截线过正方形对角线时,截得的图形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第二种情况如图(3-2)所示,当截线经过一个顶点和邻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时,截得的图形为四边形,内角和为360;第三种情况如图(3-3),当截线经过邻边

9、上的两点(不是顶点)时,截得的图形为五边形,内角和是540根据以上的探究,若把正方形改为五边形呢?所得的结果还是三种情况吗?这三种情况对任何多边形都成立吗?一连串探究性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根据正方形探究的经验,学生很快得出五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边数分别为四、五、六,内角和依次为:360、540、720,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n边形,经过合作交流,学生得出显然有一个特例不符合,即原图形为三角形时,截得的图形只有两种情况,如图(3-4和3-5)所示,内角和分别为:180、360综上所述,同学们进一步归纳得出,对于任意n边形,当n3时,截去一个内角,所得的多边形有三种情况,边数比原来减少1,边数不变,边数增加1,所以内角和相应的比原来减少180、不变、增加180通过上述这道题的研究,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同时并用动手操作、归纳猜想等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质的飞跃,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很好的训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一道题很简单,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此类问题思考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而复习课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陷入题海中,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乐学、善学,适应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