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54532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任务: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营方式,使电力系统在正常状态下能满足安全、优质和经济地向顾客供电的规定;在缺电状态下做好负荷管理;在事故状态下迅速消除故障的影响和恢复正常供电。电网调度自动化应有的功能:SCDA 功能(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AC 功能(自动发电控制功能)、EDC功能(经济调度控制功能)、EMS 功能(能量管理功能)电力系统运营的基本规定:、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2、要有合格的电能质量;3、要有良好的经济性。第二章电力系统数据检测基本技术霍尔模块的特点:、一二次完全绝缘,绝缘电压一般在-12KV,特殊状况能达到205V;2、响应速度非常快,一般不不小于

2、1s,相差几乎为零;3、由于它是磁势平衡反馈式,故不管一二次电流,一二次电压为任何波形均可测量,05Kz精度达.5,50100KHz 精度达%4、过载能力强,过载达20倍,不损坏,一二次之间电容很弱,共模影响可以忽视;5、既可以测量电流,也可测电压、功率。RT 的远方功能:1、遥测:即远程测量。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所的重要参数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这些参数涉及发电机组、变压器、调相机组、变压器、输电线、配电线等通过的有功和无功。重要支路和重要母线的电压等。、遥信:即远程信号。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设备状态信号,按照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3、遥控:远程命令。它是从调度中心发出变化

3、运营设备状况的命令。4、遥调:即远程调节。它是从调度中心发出命令,实现远方调节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运营参数。此外尚有数字值、计数脉冲、事件顺序记录、电力系统同统一时钟、转发、适合多种规约的数据远传等功能2- 何谓四遥功能?RT在四遥中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四遥功能是指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RTU 在遥测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运营的实时参数;在遥信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状态信息等;在遥控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接受并执行调度员从主站发送的命令,并完毕对断路器的分闸或合闸操作;在遥调方面的重要功能是接受并执行调度员或主站计算机发送的遥调命

4、令,调节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或无功出力等。22简述电网监控系统中的模拟量和数字量采集的原理及各自应用场合。电网监控系统中模拟量采集是把电网现场的模拟量信号(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量信号。其采集过程是将传感器送来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调理,有的要经放大、滤波、保持、多路开关分时采样后,经模/数转换进入计算机。模拟量采集用于解决电网中的模拟量信号。电网监控系统中数字量采集是把电网现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信号形式。其采集通道把现场数字信号通过合适的信号调节电路调节后,再将信号通过接口电路进入计算机。数字量采集用于解决电网中的数字信号,如数字式传感器信号

5、、开关信号、状态开闭、限值的高下或脉冲信号等。-3在采用多路开关进行顺序采样,运用傅立叶算法计算有功无功功率时,为什么会产生误差,如何校正?运用傅立叶算法计算有功无功功率时,常常需要输入三相电压、三相或两相电流。当采用多路转换开关进行顺序采样时,前后两路之间存在时间差Dt,该时间差对于电流、电压有效值的计算无多大影响,由于对于全波傅立叶算法它们只需一种周期内的规定采样值即可计算,但该时间差会影响前后两路量的相位关系,导致相位偏差。假定t 时间内的角度为D=2pfDt,若采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a,Ubc,Uac,Ia,Ic ,那么当按顺序依次采样时,其相位偏差分别为D、2j、3D、4Dj 。相位

6、偏差将引起有功无功功率计算误差。这种误差可以采用移相法进行校正。2-4 为什么要设立模拟量阀值?以简图阐明。在远动通信中,厂站端的模拟量一般需经远动装置收集后传送到调度中心。但厂站端有某些模拟量平时变化不大,且对其采集精度规定也不太高。如果这些量变化不太大,甚至无变化,也向调度中心传送,一是不必要,二是增长了远动装置解决数据的承当,减少信道的传播效率。为了提高装置效率和信道运用率,在解决此类模拟量时,可设立相应的“阀值”,只有变化量超过这个“阀值”时才传送,不不小于或等于“阀值”就不传送。可以大大减少信息传送量,提高传播效率。到 点处,发生一种事件。-5 RTU 的基本功能是什么?RT的功能可

7、分为远方功能和本地功能,其基本功能有:(1)远方功能)遥测,即远程测量。它是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所的重要参数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遥信,即远程信号。它是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设备状态信号,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遥控,即远程命令。它是从调度中心发出命令以变化远方运营设备状态。) 遥调,即远程调节。它是从调度中心发出命令实现远方调节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运营参数。)事件顺序记录。当发生遥信状态变位时,记录发生遥信变位的时刻、变位开关或变位设备序号,构成事件记录信息向调度中心传送。)电力系统统一时钟。实现整个电力系统时钟的统一。7)转发功能。接受别的RT送来的远动信息,根据上级调度的

8、需要,按规约编辑组装后转发给指定的调度中心。8)适合多种规约的数据远传。为了适应与几种调度中心的通信,RU 必须能运营相应的CT 和OLLNG通信规约。(2) 本地功能RTU的本地功能是指RT 通过自身或连接的显示、记录设备,就地实现对电网的监视和控制的能力,它重要涉及:T 显示、中文报表打印、本机键盘/显示屏以及TU 的自检与自调功能等。第三章远动装置的功能模块及微机远动装置、设立模拟量阈值的意义:(读预)在RT 采集的某些模拟量(如厂站母线电压),一般状况下变化不大,如果向调度中心传送,会增长装置解决数据的承当。为了提高装置效率和信道运用率,在解决这种量时,采用设立阀值的措施,只有变化量超

9、过阀值才传送,不不小于或等于阈值不传送。、试写出一阶递归数字滤波器的方程式,并画出其构造图()= x()+(1-) y(n1),其中为滤波系数。31 简述光电耦合隔离的工作原理及长处。光电耦合器是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封装在一种管壳内构成的,发光二极管两端为信号输入端,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作为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它们之间的信号传播是靠发光二极管在信号电压的控制下发光,传给光敏三极管来完毕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直接电气联系,只是通过光信号联系,实现了电气隔离。在工作中,虽然是在干扰电压幅值较高的状况下,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仍不能使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可有效地克制干扰信号。光电耦合器体积小

10、,成本低,实现容易,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带宽,较快的响应速度,输入输出之间的绝缘耐压可达上千伏。3-2 模/数转换芯片如何用于单极性输入电压和双极性输入电压?简述原理。模/数转换芯片大多是按单极性输入电压设计的,对单极性输入电压,例如:输入电压为0F,可将其直接接入模/数转换芯片的模拟量输入端,如下图所示(无虚线连接部分)。在Ui 为0时,模数转换器的输出为全。Ui为+UF时,设此时模数转换器的输出为满码,即为全1。则输入电压从0 变到F,模/数转换器的输出为从零变到满量程。对于双极性输入电压可在上述基本上采用附加偏移电流的措施,如下图所示,接入虚线部分的偏移电路,使偏移电流为单

11、极性状况下满量程之半,它由基准电压经电阻供应。当输入电压i 从- 变到+时,模数转换器的输出从零变到满量程值,从而实现了双极性电压输入。3-3 简述模拟量多路开关的作用,在模/数转换器之间为什么不需要配备采样保持电路?在采用共享A/D 的多路模拟量采集输入通道中,一般要采用模拟量多路开关,其作用是实现n 选1 操作,即运用多路开关将 路输入模拟量依次地切换到A,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量再进入CU。在采用电量变送器的模拟量采集通道中,之因此不需要配备采样保持电路,因素重要是:远动装置中,多采用的是逐次逼近式的A/,这种A/D 转换速度比较快。此外,因电量变送器送来的模拟量的变化速度一般是比较缓慢的,

12、在进行一次模/数转换期间,模拟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没有采样保持电路,对A/D 转换精度几乎没有影响。(注意:应将原题中的“在模/数转换器之间为什么不需要配备采样保持电路?”改为“在采用电量变送器的模拟量采集通道中为什么不需要配备采样保持电路?”。由于对于交流瞬时值采样电路,即不采用电量变送器的状况,在采集通道中是需要配备采样保持电路。)-4简述递归数字滤波的原理。递归数字滤波是一种其输出既与输入值有关,还和以往的输出值有关的滤波算法程序。其滤波算法可写成如下形式:由上式可看出,第n 次滤波输出不仅取决于N 项输入值,还取决于以往的输出值,使其不断递归地拟定数字滤波的输出。6 何为立即记时法,为

13、什么采用立即记时法记录的时间也也许比实际的变位时间完T ?所谓立即记时法是指当扫查到某一组遥信开关发既有开关变位时,立即记下当时的实时时间作为变位的时间标记,即事件顺序记录时间,然后继续扫查下一组遥信开关。对遥信的扫查一般都是按定期方式进行,如每隔T 扫查一次。对开关的扫查也需要一定期间,在极端状况下可觉得从扫查第一组开关开始到扫查最后一组开关结束所耗费的时间为Ts 。采用立即记时法记录时间时,若刚查过第一组开关,正开始查第二组而此时第一组中的开关发生变位,由于刚查过第一组,该开关的变位只能在下一次扫查到该组时再登记,即记录时间比实际的变位时间完s。- 简述事故追忆的实现措施。事故追忆可通过采

14、用移动内存单元内容或移动指针两种措施来实现。移动内存单元内容的措施是在每次遥测量经采集解决后,移动追忆记录区单元内容并存入本次遥测量,使追忆记录区始终保存本次及其前N 次的数据。发生事故后遥测量的采集解决及存储工作仍然继续进行,但对事故后存入追忆记录区的数据次数进行记数,然后将这批数据复制到另一事故追忆缓存区,本来的追忆记录区又继续工作。移动指针的措施是将每次采样所得数据按指针所指的地址寄存。指针从存础区的首地址开始,每寄存一种数据指针就自动向前调节,数据依次寄存在存储区。指针指向存储区末尾时再调节,重新又回到存储区的首址,如此周而复始。事故后,也如此进行,但需对存入追忆记录区的数据次数进行记

15、数,从而得到事故前后所需的数据。3-8 简述调度端远动装置与主计算机进行数据互换的过程。调度端远动装置与主计算机进行数据互换时,一方面由主计算机以中断方式向调度端远动装置发出呼喊和命令。调度端远动装置在收到呼喊后对命令进行判断。如为控制或调节命令,就转发给有关厂站。如为索取数据命令,则按指定的规定组装好数据,然后向主计算机发出“数据已准备就绪,祈求取数”的应答信号。主计算收到此信号后回送“批准接受”信号。此后调度端远动装置就将准备好的数据逐个发送给主计算机,数据传送完毕时由调度端远动装置告知主计算机。主计算机确认接受无误后就发出通信结束命令,这样就完毕了一次通信过程。39简述多微机系统的几种构

16、造形式。多微机系统是由多台微机通过共享总线、数据链路或共享存储器等连接起来的系统,因此,有三种构造形式:(1) 共享总线型的多微机系统。共享总线型的多微机系统是将所有微机都连接到公共总线上,互相间通过该总线进行通信。(2) 输入-输出链接型的多微机系统,也称为松耦合系统。这种系统是将微机通过数据链路连接起来的系统,数据链路可以采用串行或并行接口实现,互相间的通信可以采用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及DM 方式等。(3) 共享存储器型的多微机系统,也称为紧耦合系统。这种系统是通过共享存储器或多端口存储器将多台微机相连。系统中各个微机都能访问公共的存储器,通过公共存储器实现互相间的信息互换。第四章数据通信基

17、本及通信规约1、纠错控制法循环检错法:在接受到的码序列中检测出有错码时,将该序列丢弃不用,等到下一循环传送过来再检错,直到不再有错码时方采用该码组。单向,设备简朴。检错重发法:发现接受端有错码时,告知发送端重发,直到该码组不再有错误为止。反馈检查法:接受端将收到的码序列原封不动的回送给发送端,发送端、前向纠错法。2、串行数据发送和接受的过程:发送数据以并行的方式送入并暂存于发送缓冲器中。如果移位寄存器空,接受控制脉冲将缓冲器中的内容并行送入并-串变换移位寄存器中,此时发送缓冲器变空,准备接受下次要发送的数据。发送时,在发送时钟的控制下,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逐位被送到通信线路上,传送到对方。接受

18、时,从信道上传来的数据,在接受时钟的控制下,被逐位移入串-并变换寄存器。当寄存器的数据占满后,控制脉冲就把这些数据移位,并行地移到接受缓冲器中。要对的地接受,必须使接受时钟与发送时钟同步,并且应使接受时钟的有效边沿出目前每个数据位的中央。数据通信基本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数据终端,用以进行接受或发送数据信号。通信线路,是数据传播信道。调制解调器,使数字信号能在模拟信道上传播。通信解决机,完毕计算机解决速度与通信线路传播速度间的匹配,起缓冲作用,串并转换,对传播信道产生的误码和故障进行检测控制,减轻中央计算机的承当。主计算机,执行数据解决任务。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特点:异步通信:设备简朴、易实现、

19、按字传信息、效率低。同步通令:设备复杂、对时钟稳定性规定高、效率高。4-什么是数据通信?它涉及哪几种部分?数据通信是由计算机及其终端装置,通过通信线路来完毕编码信息的传播、转接、存储和解决的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系统涉及计算机、终端装置和通信线路。4-2 简述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全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单工通信三种。全双工通信是通信双方均有发送和接受设备,接受和发送可以同步进行,若用四条线供数据传播的,称为四线全双工。若用一对线同步进行收和发工作的,称为双向全双工。半双工方式是双方均有接受和发送能力,能进行双向传播,但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单向传播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方式的通信双方

20、收和发是固定的,即一端作为发送端,另一端作为接受端,信号传送方向不变。-3 比较同异步通信的优缺陷。异步通信的长处是设备简朴,易于实现,传播简朴,费用低,但是,由于其每次仅传送一种字符信息,使得该通信的编码效率低,线路运用率低,数据传播速率低。异步通信方式合用于低速的终端设备。与异步通信相反,同步通信较复杂,费用高,其长处是收和发能保持严格同步,发送端和接受端将整个字符组作为一种单位传送,提高了数据编码效率和传播效率。同步通信方式一般用于高速传播数据的系统中。4-4 简述同步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同步通信中,接受端的接受和发送端的发送是保持严格同步的。发送端按同步码、数据码和校验码的排列顺序构成的

21、数据流进行持续发送,紧跟在同步码后的数据码可以由任意多种数据字构成,每个数据字之间紧密排列不留空隙。接受端收到同步码后,即进入同步接受状态,然后接受端从数据码的每位码元上提取同步定期信息,以产生本地的位接受时钟信号,以接受数据位,从而使接受端与发送端的时钟保持严格同步,直到收和发结束。5 简述异步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异步通信中,是将每一种字符看作成一种独立的信息单位,为实现起止同步,在每个字符前加一种起始位,在其后加校验位和停止位,形成一种异步数据帧。当没有信息传送时发送端发出空闲位,有信息传送时,发送端按其发送时钟发送该信息的数据帧,即先发送起始位,再发送字符数据码,校验位和停止位。在接受端,

22、当接受到起始位时,按接受端的接受时钟频率进行接受,当接受到停止位,则接受完毕,接受端复位等待接受下一种字符信息。异步通信的接受端接受时钟和发送端的发送时钟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仅仅是标称值相似而已。- 简述几种常用检错码,简述奇偶检查的原理。常用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方阵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1) 奇偶校验码是在原信息码之后,附加一位奇/偶校验位,使字符与校验位中总的“1”个数保持奇数或偶数。保持奇数的叫奇校验,保持偶数的叫偶校验。(2) 方阵码又称水平垂直偶校验,它既有水平奇偶校验,同步还进行垂直奇偶校验。(3) 线性分组码是指码字中的信息组与监督位是线性关系,它的监督码是根据信息码元由一组

23、线性方程式算出来的。(4) 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中的一类,它除了具有线性码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循环性,即循环码中任一码字循环一位后来,仍是该循环码中的一种码字。奇检查是通过检查所接受的码字中总的“1”个数与否为奇数,若为奇数,则觉得接受的信息对的;若为偶数,则觉得接受的信息错误。而偶检查则是通过检查所接受的码字中总的“1”个数与否为偶数,若为偶数,则对的,否则,错误。4-7 简述SI 模型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即OS模型,是互联的所有计算机都遵守的原则化信息互换合同,达到多种机器系统可以互相连接,并协作工作。OSI 模型是将整个网络的功能提成了七层,每一层各自完毕一定的功能。该七层由低层至高层分

24、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播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每层向上层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每层完毕本层任务时,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各层功能相对独立,通过接口与其相邻层连接,只要层间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技术的变更不会影响其她各层。-8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信道种类。电力系统通信信道种类较多,简朴地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明线、电缆、电力线路载波和光纤通信等都属于有线信道,而短波、散射、微波中继和卫星通信等都属于无线信道。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的高层合同:传送层、对话层、表达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地理上分散的、能互相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并各自具

25、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树形构造的计算机网络有什么特点线路总长中档,成本低、易扩展、寻径以便、任一节点故障会影响整个系统。RS32 原则接口电路采用什么方式传播信息?对驱动器,接受器有何规定?非平衡传播方式。驱动器应将TTL 的高电平转为12-15V,将TL 的低电平转为+12。接受器为A原则转为TTL 原则。5-1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地理上分散的,以能互相共享资源(硬件、软件、数据)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功能:() 数据传送;(2) 资源共享;(3) 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4) 均衡负载互相协作。5- 简述

26、节点、链路、通路、主机、通信控制解决机、集中器、终端的定义。节点是指一种或多种功能单元与传播线路或信道互连的一种点,它可分为转接节点和访问节点。转接节点是支持网络的连接性能,它通过所连接的链路来转接信息。访问节点除了具有连接的链路外,还涉及计算机或终断设备,它可有信源和信宿的作用。链路是两个节点之间承载信息流的线路或信道。通路是指从发信点到收信点的一串节点和链路,即是一系列穿越通信网络而建立路由的“端点端点”链路。主机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解决数据和网络控制,同步还是执行网络合同的中心机。通信控制解决机是指那些重要用于控制本模块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播的计算机,也是各模块之间负责联系、信息控制的

27、节点解决机。集中器是把若干终端经本地线路集中起来,连接到12条高速线路上的设备,它是终端侧的通信控制解决机。终端是顾客进行网络操作时使用的设备,它一般与通信控制解决器或集中器相连,与通信控制解决机相连的,一般称为近程终端,通过集中器再与通信控制解决机相连的,一般称为远程终端。 试比较总线构造和分布构造的优缺陷及合用场合。总线构造的特点是:(1) 构造简朴,可扩大性好。当需要增长节点时,只需在总线上增长一种分支接口与节点相连,还可以扩大总线。(2) 设备较简朴,可靠性高。(3) 对总线的电气性能规定很高,并且总线构造的网络受到总线长度的限制,这是它的局限性之处。总线构造网络常用于局部网中。分布构

28、造的特点是:(1) 网络扩大和主机入网比较简朴,在不超过网络最大容量的状况下,可对原网不加任何修改善行网络扩大和增长主机入网。(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由于它采用分散控制,虽然某一局部模块浮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全网运营。(3)网中的途径选择采用最短途径算法,因此网络延迟时间小,传播效率高,但控制也较复杂。()各节点间均可以直接建立数据链路,信息流程最短,也便于全网控制。分布构造网络合用于广域网中。-4物理层、链路层及网络层规约分别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物理层数据传播规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传播设备之间数据链路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其机械、电气、电信号特性及功能规定;通过数据链路实体之

29、间进行比特流传播的规定。链路层传播规约要解决的问题重要是:() 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和复位的控制,其中涉及字符同步、地址确认、收发关系的拟定和最后一次传播的表达等。(2) 信息的打、解包。其中涉及信息的格式、长度、顺序编号、接受承认和信息流量调节等。(3) 传播差错控制。要规定一套避免信息的反复、丢失和错误的措施,对对的收到的帧予以确认。(4)异常状况的解决。对也许浮现的异常状况,发现它们,以及发现后进行解决,并消除永久性故障。网络层数据传播规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逻辑信道的呼喊、建立及拆除,数据传送,中断数据,流量控制,复位及再呼喊。5-5高层合同涉及哪几方面?分别解决哪几部分问题?高层合同

30、涉及传送层、对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上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合同。传送层合同是解决进行端到端的可靠链路,对低层进行管理,对顾客信息进行差错控制,对信息帧的序号进行检查和对多用途信息帧的解决等。对话层合同是解决两个不同工作站上顾客进程之间的连接和管理。具体讲,是对顾客的对话关系提供建立、辨认和撤销的措施,在建立对话关系时,对话层要把面向网络的地址转换成面向目的站的逻辑进程和端口的地址。表达层合同是解决对传送到信息实体的信息进行表达,也就是对命令和数据提供一系列格式服务和转换。具体讲,它涉及字符集的转换措施,图形表达措施,数据编码格式的转换,以及数据在屏幕和打印机上的输出措施等。应用层是直接面向顾客的,它

31、是由各网络应用程序构成的,作为通信顾客的窗口,因此它要解决的重要是提供和开发合用的网络应用程序。5-6 为什么需要对路由进行选择?有哪两类方式?在通信网中,节点通信控制解决机的缓冲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其存储或缓冲报文信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连通的虚拟信道太多,或者某些虚拟链路上的报文信息量太大,超过通信控制解决机容许的缓冲存储器的空间时,网中就会产生报文流量的拥挤现象,从而影响报文分组在网内的正常流通。过于拥挤将会引起报文量的死锁,导致网络控制失灵,因此要对路由进行选择。路由选择措施有决定性路由选择法和适应性路由选择法。57何为计算机局部网?它与计算机远程网络有何差别?计算机局部网是指把地理范

32、畴在10公里以内,属于一种部门或一种单位的多台小型、微机计算机以及外围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并按着网络通信合同实现通信的系统。计算机局部网与计算机远程网络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的差别是属于数量上和限度上,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局部网络一般敷设专用电缆,传播速率高。而远程网一般采用公共信道,传播速率低。(2) 局部网络一般采用基带传播方式,省去了调制解调器及多路复用设备。远程网络一般采用频带传播方式,需要调制解调器及复用设备。(3) 局部网络一般没有中心控制节点,趋于分布控制。远程网络一般要有一种或若干个中心控制点。5- 计算机局部网络一般采用哪几种拓扑构造?各有何特点?计算机局部网络一般

33、采用的拓扑构造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构造。星型构造的局部网络是以中央节点为中心与各个节点连接构成的。如果一种工作站需要传播数据,它一方面必须通过中央节点,中央节点接受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星型构造的网络构造简朴,建网容易,便于控制和管理,但中央节点承当重,容易在中央节点上形成系统的“瓶颈口”,且通信线路的运用率不高。总线型构造的局部网络是将各个节点和一根总线相连。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播,任何一种节点的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播,并被总线中任何一种节点所接受。总线型网络构造简朴灵活,可扩大性好;当某个工作节点浮现故障时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的故障,可靠性高;网络节点响应

34、速度快,共享资源能力强,设备投入量少,成本低,安装使用以便。环型构造的局部网络是将各节点连接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型线路中。环型网络中的信息传送是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即沿一种方向从一种节点传到另一种节点,系统中无信道选择的问题。在环型网络中,当信息流中的目的地址与环上的某个节点的地址相符时,信息被该节点接受,然后,根据不同的控制措施决定信息不再继续往下传送或信息继续流向下一种节点,始终流回到发送该信息的节点为止。环型网络构造简朴,由此使得途径选择、通信接口、软件管理都比较简朴,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当节点过多时,影响传播效率,使网络响应时间变长;此外,在加入新的工作站时必须使环路临时中断,

35、不利于系统扩大。5-9 连接局部网的中继装置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连接局部网的中继装置有转发器、桥、路、信关。它们的特点分别简介如下。转发器在局部网中作为中转信号的再生,实目前物理层次上的互相连接。它可扩展连网距离,也可变化网络的拓扑构造。转发器连接起来的各个网络段仍属于一种网络系统,它只是将一种网络的作用范畴扩大而已。桥是实现两个网络链路层的连接。桥具有寻址和选择路由的作用,可以拟定哪些帧可以转发。路是实现两个网络或多种网络间在网络层进行连接的设备。它是根据网络层的地址,只有必要的分组信息,通过合适的途径才干通过。信关是实现OSI 模型的高层次连接,它具有将不同机种的网络,通过合同变换,进行

36、连接的功能。2-10 简述发电厂、变电所及调度所中L的特点。发电厂中LA 的特点为:(1) LA 的存取方式以及计算机、控制器的接口方式有多种各样,尚未有原则;() 一般采用总线和令牌环或总线构造,节点数在20 之间;(3) 传送速度在1100Mb/s之间;(4) 传送距离在0m2 之间;() 计算机台数在15 台左右,终端数在030台之间,控制器多在30 台如下;(6)用于控制方面的信息长度一般为2kBte,用于监视信息的信息长度是可变长的;(7) 对不同类型信息,其信息周期不同,如控制信息有的要即时,有的要在10s 以内,有的在10s 以上;监视信息要在110s 之间。变电所中LAN的特点

37、为:(1) 多采用星形拓扑构造;() 传送媒体采用的是光纤;() 信息存取方式采用IEEE802.4 原则的TokePsin 方式,兼用高层的信号功能;()被解决的信息重要是监视、控制及保护。保护、控制的信息长度20%为数十比特,30%为数百数千比特,其她不定。监视信息的长度数百数千比特的要占50% 。保护、控制信息周期为数毫秒。监视信息的信息周期为数十毫秒。调度所中LAN 的特点为:(1) 采用令牌环路或总线拓扑构造;() 传送媒体有光纤电缆、同轴电缆、双绞线,在200 如下;(3) 存取方式有CSMA/C、TD、令牌许可证;(4)节点数为120 个;() 传送速度为110M/;(6) 计算

38、机台数为19 台;() 终端数在030 台如下;(8) 控制器台数在0 台如下;() 计算机采用IEEE96、IEEE0.3 及独立的接口,控制器采用EEE802.3 或自己制定的原则。第六章能量管理系统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目的和原则:调度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使调度员结识和理解电力系统的运动规律;获得电力系统多种状态下的决策与控制经验;增强在既有的系统信息和控制条件下作出调度决策能力;调度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对电力系统动态行为进行逼真的模拟;严格模拟调度室中人机互换的显示和操作过程;能用于培训所有EM 功能;精确模拟E的计算机系统性能。经济调度DC 涉及内容:对的预测负荷、合理

39、分派各发电厂的有功功率、优化组合发电机、最大限度减少燃料消耗、减少网损等紧急状态:系统受严重干扰,某些参数越限,如变压器过负荷、系统的电压、频率超过或低于容许值。警戒状态如何解决?警戒状态指系统发出的功率和顾客相等,安全储藏系数大为减少,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下降。如果再有一种新的干扰,有也许使某些条件越限,如设备过载,从而使系统安全运营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调度人员应及时采用避免性控制措施(如增长发电机的出力、调节负荷、变化运营方式等)使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61 电力系统的运营状态有哪些?以图表达出各状态间的联系。电力系统的运营状态有正常运营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和恢复状态。电力系

40、统各运营状态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其联系如下图所示。6简述EMS系统中的基本应用软件的构成。EMS系统中的基本应用软件有:电力系统的接线分析,状态估计和负荷预测。6-3 简述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内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分为系统负荷预测和母线负荷预测两大类。系统负荷预测按周期又有超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中期负荷预测和长期负荷预测之分。超短期负荷预测用于质量控制需预测510s的负荷值,用于安全监视需预测1in负荷值,用于避免控制和紧急状态解决需预测1060i负荷值;短期负荷预测需要预测1 日1周的负荷值;中期负荷预测需要预测1 月1 年的负荷值;长期负荷预测需要预测数年至数十年的负荷值。母线负荷预测

41、由系统负荷预测获得某一时刻系统负荷值,并将其分派到每一母线之上得相应母线的负荷值。-4简述电力系统ES 中安全分析的内容。电力系统EMS 中安全分析的内容涉及预想故障分析、安全约束调度、最优潮流、网络化简和电压稳定性分析。预想故障分析是针对预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及其组合,拟定其对系统安全运营的影响。安全约束调度是当实时网络状态分析、潮流、预想故障分析等应用软件检查出支路过负荷时,调节各机组发电功率解除过负荷,严重者考虑切除有关的负荷。最优潮流是以潮流方程为基本,进行经济与安全,有功与无功的全面优化。网络化简是将较大规模的网络化简成较小规模的网络来分析。电压稳定性是针对某一运营方式分析临界

42、电压和裕度,以监视电压稳定性。6-5 简述常规潮流与最优潮流的差别。常规潮流与最优潮流的差别在于:(1) 常规潮流不考虑经济性,而最优潮流考虑经济性;(2) 常规潮流一般不考虑网络安全性,而最优潮流要全面考虑发电和网络安全;(3) 常规潮流控制量较少,而最优潮流可以合理分布;(4) 常规潮流计算量小,而最优潮流计算量大。66 简述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的重要功能及其基本构成部分。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的重要功能有:(1) 重要的培训功能)调度室工具使用的培训。2)开关操作环节及其有关安全事项的培训。)正常状态下运营的培训。4)事故状态下运营的培训。(2) 在线培训功能1)SCA 功能。2)静态分析功能。)

43、动态分析功能。4)能量管理功能。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下:(1)控制中心模型。它与实际控制中心的环境一致,并且具有EMS 的多种功能。() 电力系统模型。它是模拟电力系统网络及多种设备的静态和动态响应,涉及发电机组、输电线路、负荷、变压器和继电器等。(3) 教练员系统。它具有监视和控制培训过程的功能,涉及初始化和调节控制参数、设立事件序列、与学员通信及干预培训进程等。第七章:配电管理系统配电网状态估计的功能:1、量测系统分析和量测配备优化;2、实时网络接线分析;3、状态估计;4、检测和辨识不良数据;5、网络状态监视;6、维护母线负荷预报模型;7、量测误差再会估计;8、变压器抽头估计;

44、9、量测系统模拟。配电网状态估计的环节1、对电力系统近期的运营方式和量测系统的配备状况进行量测系统分析和优化配备,对具有了估计能力的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在量测模拟系统上进行状态估计性能调试,并完毕实验室验收。3、现场安装接入实时数据后,先放宽检测原则纠正某些大量测错误(例如某些断路器状态错和量测符号错),逐渐收紧原则达到正常运营状态,最后才干投入在线误差估计,检测大的量测方差和偏差,维护量测系统正常运营。4、在电力系统扩展和量测系统改造时,在进行量测系统分析和配备优化。配电网潮流的特点:、辐射网潮流或少环网;、线路电阻于电抗之比也许不小于1;、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SCAA功能

45、、(数据解决及监视控制功能)LM 功能、(负荷管理功能)削峰和降压减载高档应用软件功能、AM/FM/GS功能。(图资系统)配电网的三种接线方式:、树枝状:广泛应用,造价低,保护整定和故障解决比较简朴,但可靠性和电压质量较差;2、环状:可靠性和电压质量较好,损失较轻,但保护整定复杂,短路电流较大;3、网状:环状配电网的延伸,应用较少71简述S 和M 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DMS和M 的类似之处是:(1) 两者均通过RTU来收集电网中设备的状态和测量值,并实现监视和控制的远方操作SAD 功能。(2) 两者均具有基于彩色屏幕显示的图形顾客界面UI。(3) 两者均具有自动控制功能,但EMS 控制的是发

46、电设备,DM控制的是用电负荷。(4)两者均具有计算机辅助调度的高档应用软件,但内容和措施却不尽相似。(5)两者均存储有历史数据,供制表、检索和分析历史事件用。(6) 两者均能和其她计算机应用相连,共享数据和应用成果。DMS和M的不同之处是:(1) DS 由于配电网设备多而信息量比M 系统大。(2) DMS管理的配电网需方设备多,而EMS 管理的的电网发电、供电平衡,因此故障的状况不同。(3)DMS 系统的稳定性规定低。() DS 具有多种通信方式,且通信速率低。-2简述DS的功能。DS 的功能为:(1) 配电网的SCAD功能。通过RU 收集配电网的实时数据,进行数据解决和监视控制。() 配电网

47、的负荷管理功能。控制顾客负荷,协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方略和筹划。() 配电管理系统的高档应用软件功能。DMS 有许多高档应用软件,其中与配电网络分析有关的应用软件,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基本应用软件。)派生应用软件。)专门应用软件。(4) 配电网的M/F/S 功能。它涉及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功能和生成具有地理背景的网络接线图功能。7-简述配电自动化的内容。配电自动化涉及变电所自动化和馈电线自动化。变电所自动化是指变电所的测量、保护、控制和远动等系统和设备的自动化,它的发展是以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为代表,是将数字信号解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变电所老式的测量、继电保护、控制和远动技术领域而

48、取代常规保护和U等,以全面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所的保护、测量和控制功能。馈电线自动化是指变电所馈电线路断路器后来、顾客表计沿馈电线路网络分布的多种测量控制装置自动化,它涉及的内容有:线路运营参数采集;配电自动控制;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7-4简述DMS 的SADA 功能。MS 的SCD的功能有:() 常规的CADA 功能:1)数据采集;2)报警;3)事件顺序记录4)扰动后追忆;5)远方控制;)远方调节;7)计算;8)趋势曲线和棒图;)历史数据存储和制表打印;10)事件记录;11)时钟;2) 模拟盘接口。(2)扩展的SCD 功能:1)支持无人值班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功能,它涉及:保护的

49、远方投切,保护定值的远方调节和运营方式变化时的定值选择,保护运营工况的监视和报警,变电所故障报告的收集。2)动态线路着色功能。3)地理接线图功能。5简述M 的高档应用软件及功能。DM 高档应用软件是以配电系统网络分析为核心形成的应用软件,其基本部分有:网络接线分析,潮流计算,状态估计,负荷预报,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优化等。在这些基本应用软件基本上派生出多种应用软件。网络接线分析是将配电网由物理模型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配电网的潮流分析是配电网络分析的基本,用于电网调度、运营分析、操作模拟和设计规划,同步也是电压无功优化和网络接线变化必须调用的功能。配电网的负荷预报分为地区负荷预报和母线负荷预

50、报。地区负荷预报是配电网一日至一周逐小时的总负荷或某一区域的负荷预报,重要用于购电筹划与供电筹划。母线负荷预报是配电网总的或是某一区域各负荷点的负荷预报,重要用于状态估计或潮流计算。配电网的状态估计有主配电网的估计和沿馈线的潮流分布。其功能如下:(1) 量测系统分析和量测配备优化;() 实时网络接线分析;(3)状态估计;(4) 检测与辨识不良数据;(5)网络状态监视;(6) 维护母线负荷预报模型;(7) 量测误差的在线估计;()变压器抽头估计;() 量测系统模型。配电网的电压和无功优化调度是在满足电压水平的规定下使网损降到最低。6 简述配电网图资系统的构成及其应用。配电网图资系统是由自动绘图A

51、、设备管理FM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构成。其应用有离线应用和在线应用两个方面。离线方面的应用重要有:设备管理,用电管理,规划设计。在线方面的应用重要有:(1) 图资系统提供的设备信息和空间信息与SCA提供的实时运营状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善电力供应分派、紧急状况下的调度以及平常维护和抢修服务。(2) 运用图资系统提供的图形信息,SCDA系统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设备的运营状态,以管理系统的运营。()运用图资系统提高的图形信息,根据投诉电话迅速精确地判断故障的地点和抢修队目前所处位置,及时派出抢险人员,使停电时间最短。77简述配电网中的多种通信方式,以简图示之。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大,寻址多,且配

52、电自动化所要完毕的功能诸多,采用单一的通信方式是无法满足所有功能的规定的。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广泛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目前也许使用的多种通信系统重要有:(1)租用电话线;() 拨号式电话线;(3) 扩展频谱无线电;(4) 多地址无线电;(5)无线电频率重用;(6) 单元型无线电;(7)干线无线电系统;(8)VHF 和M无线电;(9)配电线载波;(10)光纤。下图给出了配电自动化多种通信方式混合使用的例子。在该系统中,采用了配电线载波通信方式,无线电通信方式,微波通信方式和租用电话线通信方式。7-简述馈电线自动化的功能。比较典型的馈电线自动化功能有:(1) 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 馈电线运营数据检测;(3) 馈电线无功控制;(4) 馈电线电压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