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0250662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药材)(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础化学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基础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Basic Chemistry(三)开课对象:2011级中药(中药材)专业(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的重点:(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2)电解质溶液;(3)四大平衡理论及其滴定法;(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5)吸光光度分析法;(6)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课程的难点:(1)溶液浓度的换算;(2)滴定分析计算;(3

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五)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由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门课程整合而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128 学时,分二学期授课(7256)学分数:6 学分表一: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章次教学内容与目标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论实践小计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稀溶液通性及其应用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及应用能准确计算

3、溶液的浓度进行不同浓度间的换算能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解释身边的现象426第二章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意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一元弱酸盐、弱碱盐的水解平衡规律缓冲作用原理缓冲作用的性质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溶解及转化的条件能进行一元弱酸、弱碱及其盐的pH的计算能进行缓冲溶液pH的计算利用溶度积规则,通过计算对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进行分析628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概念掌握能斯特方程和电极电势的应用能利用氧化数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会写电池符号会使用电极电表能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

4、还原剂426第四章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配位理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螯合物的结构特征、特性及应用能根据配合物的化学式写出名称能根据配合物的名称写出化学式314第五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免措施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误差和偏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计算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314第六章酸碱滴定法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影响pH突跃范围的因素能用甲醛法计算N的含量能计算试样中的总酸度314第七章配位滴定法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酸效应能利用酸效应曲线

5、查找最低pH、判断共存离子干扰能计算水的总硬度314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指示剂类型、原理、方法和应用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滴定条件和计算方法426第九章吸光光度分析法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测定方法及结果计算426实验一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学会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近似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稀释溶液44实验二酸度计的使用学习酸度计的使用方法熟悉酸度计的日常维护能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22实验三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了解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习实

6、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学会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原始数据22实验四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初步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通过甲基红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学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44实验五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学会固定质量称量法学会用基准物质配制标准溶液44实验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掌握差减称量法掌握滴定操作技术学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44实验七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掌握食醋中总酸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44合计343872表二: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章次教学内容与目标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论实践小计第十章有

7、机化学概述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的特点及分类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2第十一章烃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系统命名方法烯烃重要的化学性质会运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烷烃和烯烃628第十二章醇、酚、醚醇、酚、醚的命名法醇、酚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醇、酚代表物的应用利用醇、酚的物理性质判断酸性强弱、溶解度大小及沸点高低426第十三章醛、酮、醌醛、酮、醌的命名法醛、酮的重要性质醛、酮代表物的应用会运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醛和酮314第十四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及取代酸的命名法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质重要羧酸及取代酸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羧酸及其衍生物426第十五章油脂和类脂化合物油脂的通式油脂的典型化学性质皂化值、

8、碘值、酸值的基本概念能根据油脂的皂化值及酸值的大小判断油脂的质量314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杂环化合物的命名生物碱的一般性质能掌握几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和几种重要的生物碱314第十七章糖类单糖的组成及结构单糖、双糖及多糖的典型化学性质能定性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淀粉314第十八章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俗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法鉴别氨基酸和蛋白质426实验八烟碱的提取了解生物碱的提取原理、方法和一般性质学会普通蒸馏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44实验九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实验验证并掌握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主要化学性质加深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学会有机

9、化合物定性分析方法44实验十糖的性质理解糖类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了解双糖和多糖的水解过程22实验十一蛋白质的性质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22合计322456(七)教学方法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结合的授课方式,讲授与课堂练习、实验并重,辅以录像教学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讨论式教学法。课堂练习时由教师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实验教学采取分组实验方式,先由教师示范讲解,实验过程中个别指导,实验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实验中的问题,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出现的问题进

10、行分析和讨论。(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平时成绩:20%(出勤情况10%。课堂表现10%)。实验成绩:20%(实验报告10%。实验操作10%)。期末考试:60%。考核方式: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题目类型采用填空、单项选择、判断、计算等形式。二、讲授大纲与实施方式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难点: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理解溶液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溶液的浓度。2.掌握稀溶液通性及其应用

11、。3.熟悉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溶胶的结构、性质及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溶液及其浓度一、分散系1.分散系的概念、组成、分类2粗分散系、分子或离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质量浓度2.不同浓度之间的换算讲授提问练习90分钟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1.稀溶液依数性的含义、适用范围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3.稀溶液依数性的应用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第三节胶体1.溶胶的结构2.溶胶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和电渗)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讲授演示45分钟本章小结1.分散系的分类2.物质的量

12、浓度3.稀溶液的通性4.胶体溶液提问归纳20分钟思考练习P1718:2、4、5、6、7、8、9、10讲授提问练习70分钟作业P18:11、12一个星期内完成第二章 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一元弱酸、弱碱、弱酸盐、弱碱盐、缓冲溶液的pH计算。教学时数:8课时考核要求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3.掌握一元弱酸盐、弱碱盐的水解平衡规律及其溶液pH的计算。4.理解缓冲作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及其pH的计算。5.理解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的条件。

13、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2.压力3.温度)启发设问讨论45分钟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电离平衡和稀释定律1.电离平衡和平衡常数2.电离度和稀释定律二、同离子效应三、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讲授启发提问练习45分钟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和pH标度二、盐类水溶液的酸碱性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四、盐类水解和pH的应用讲授练习45分钟第四节缓冲溶液一、缓冲溶液1.缓冲作用2.缓冲溶液pH的计算3.缓冲对的选择和缓冲溶液的配制二、缓冲溶液的应用讲授练习45分钟第五节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 溶度积常数二

14、、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1.离子积与溶度积2.沉淀的生成3.分步沉淀4.沉淀的溶解5.沉淀的转化教师讲授学生练习45分钟本章小结1.化学平衡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3.盐的水解4.同离子效应5.缓冲溶液6.沉淀溶解平衡教师归纳讲授45分钟思考练习P4142:1、2、3、4、5、6、7、8、13、14、15、16教师提问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归纳90分钟作业P4142:9、10、11、12一个星期内完成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原理;电极电势的应用。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的应用。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理解氧化还

15、原反应的实质,理解原电池的电极电势的概念。2.掌握能斯特方程的电极电势的应用。3.会使用电极电势表,能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数、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讲授提问练习讨论90分钟第二节原电池和电极电势一、原电池1.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电池符号二、电极电势1.电势差的产生2.标准氢电极3.标准电极电势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三、电极电势的应用讲授启发提问练习90分钟本章小结一、原电池二、电极电势提问归纳20分钟思考练习P52:1、2、3、4、5、6、7讲授提问练习70分钟作业P52:8一个星期内

16、完成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配合物的命名;螯合物的特性。难点:配合物的命名。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2.理解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及影响配位离解平衡的因素。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特性及应用。4.掌握配位离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及氧化还原平衡间联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配位化合物一、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命名方法讲授提问练习讨论45分钟第二节配位离解平衡一、配位离解平衡和稳定常数二、配位离解平衡的移动(酸度、转化、沉淀、氧化还原反应对平衡的影响)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第三节螯合物一、 螯合物的概念

17、、结构二、 螯合物的特性三、 配合物的应用讲授讨论45分钟本章小结一、配位化合物二、螯合物三、配位平衡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64:1、2、3讲授提问练习30分钟作业P64:4一个星期内完成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述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难点:有效数字的运算。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免措施;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意义及表示方法。2.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会处理定量分析中的数据。3.理解滴定分析方法、滴定方式、化学计量点等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定量分析化学的任务和

18、分析方法一、定量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讲授10分钟第二节定量分析的误差一、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误差的减免方法二、准确度和精密度(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讲授启发提问练习35分钟第三节有效数字和可疑值的取舍一、 有效数字的修约二、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三、 可疑值的取舍(Q检验法、四倍法)讲授分析练习45分钟第四节滴定分析概述一、 滴定分析名词术语二、 滴定分析方法三、 滴定方式四、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五、 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讲授35本章小结一、定量分析的任务和方法二、误差来源三、有效数字四、滴定分析方法提问归纳10分钟

19、思考练习P8283:1、2、3、4、5、6、7、14讲授提问练习45分钟作业P82:8、9、10、11、12、13一个星期内完成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选择方法。难点:酸碱滴定的计算。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滴定曲线突跃区间等概念。2.掌握不同类型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影响pH突跃区间的因素。3.掌握甲醛法测定铵盐中N含量的方法和技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酸碱指示剂一、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二、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讲授启发讨论30分钟第二节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一、强酸

20、强碱的滴定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1.强碱滴定一元弱酸2.强酸滴定一元弱碱讲授启发提问60分钟第三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 酸标准溶液的标定二、 碱标准溶液的标定讲授20分钟第四节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一、 铵盐中氮的测定(蒸馏法、甲醛法)二、 生物样品中总酸度的测定讲授20分钟本章小结一、酸碱指示剂二、滴定曲线三、标准溶液四、应用实例归纳5分钟思考练习P97:1、2、3、4、5、6、7讲授提问练习45分钟作业P97:8、9一个星期内完成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效应曲线、水的总硬度的测定方法。难点:酸效应曲线。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EDTA与金属

21、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2.理解酸度对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3.掌握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EDTA滴定法在农业上的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一、 EDTA的性质二、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三、 酸度对EDTA金属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讲授提问讨论练习45分钟第二节金属指示剂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二、常用金属指示剂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第三节配位滴定法应用一、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二、 配位滴定法应用实例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水的总硬度测定讲授练习45分钟本章小结一、酸效应曲

22、线二、金属指示剂三、标准溶液和应用实例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109:4、5、6讲授提问练习30分钟作业P109:7、8一个星期内完成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难点:高锰酸钾法、碘量法。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指示剂类型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2.掌握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氧化还原滴定法一、 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二、 高锰酸钾法三、 重铬酸钾法四、 碘量法五、 应用实例讲授提

23、问练习讨论135分钟第二节沉淀滴定法一、莫尔法二、佛尔哈德法讲授练习45分钟本章小结一、高锰酸钾法二、重铬酸钾法三、碘量法四、沉淀滴定法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121122:1、2、3、4、5、6、7、8、9、12讲授提问练习75分钟第九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测定方法。难点:摩尔吸光系数。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朗伯-比尔定律。2.理解吸光度、透光率、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吸光光度分析法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 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二、 朗伯-比

24、尔定律讲授提问讨论练习90分钟第二节显色反应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用量、酸度、时间、温度容剂、共存离子)讲授启发提问25分钟第三节吸光光度分析测定条件的选择一、 选择合适波长的入射光二、 控制吸光度的读数范围三、 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讲授20分钟第四节吸光光度分析的方法一、 目视比色法二、 分光光度法(特点、测定方法、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三、 分光光度计操作方法讲授45分钟第五节吸光光度法应用实例一、 铵的测定二、 铁的测定三、 磷的测定讲授45分钟本章小结一、吸光光度法二、测定原理三、测定方法提问归纳10分钟思考练习P135:5、6、7、8讲授提问练习35分钟无机及分析

25、化学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酸碱滴定终点的判定。难点:移液管的使用和滴定终点的判定。教学时数:24课时考核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内容和一些仪器使用的基本方法。2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的操作应用。3掌握实验操作原理及相关计算,能独自书写化学实验报告。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实验一溶液的配制与稀释一、 近似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配制250mLc(HCl)=0.1mol/L的盐酸溶液2.配制250mLc(NaOH)=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溶液的稀释1.移液管的使用2.容量瓶的使用3.溶液的稀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

26、指导4课时实验二酸度计的使用一、 讲解酸度计的结构、原理、主要部件的功能二、仪器使用前的准备三、仪器定位和校准四、测量pH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2课时实验三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一、 讲解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二、直接称量法三、差减称量法四、实验报告书写格式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2课时实验四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一、 酸式滴定管的准备二、碱式滴定管的准备三、移液管的准备四、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六、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实验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一、 配制250mL0.1000mol/LNa2CO3溶液二、

27、配制250mL0.1mol/LNa2CO3溶液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实验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一、 准确称取纯邻苯二甲酸氢钾,配成溶液二、用欲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三、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实验七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 配制食醋稀释溶液二、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三、计算食醋原液的总酸量四、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第十章 有机化学概述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的书写方法。难点:有机物的书写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考核要求1.理解有机物的定义。2.掌握有机物的特点及分类,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3.掌握有机物的书写方法。教学内

28、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发展史讲授25分钟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上的特点2.性质上的特点讲授启发提问15分钟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讲授练习15分钟四、有机化合物的书写方法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透视式、键线式讲授练习15分钟五、有机化学与药学、农业的关系1.有机化学与药学关系2.有机化学与农业的关系讲授15分钟本章小结一、有机物的定义二、有机物的分类三、有机物的书写方法提问归纳5分钟第十一章 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系统命名法、化学性质。难点:化学性质。教学时数:8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系

29、统命名法。2.掌握烯烃重要的化学性质。3.会运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烷烃和烯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烷烃一、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二、 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三、 物理性质四、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氯代反应)五、 自然界中的烷烃讲授提问讨论练习90分钟第二节烯烃一、单烯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二、单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取代反应)三、二烯烃(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四、自然界中的烯烃讲授启发提问90分钟第三节环烃一、 脂环烃(分类、命名、化学性质)二、 芳香烃(分类、命名、化学性质)讲授70分钟本章小结一、烷烃二、烯烃三、脂环烃四、芳香烃提问归纳

30、20分钟思考练习P153154:110讲授提问练习90分钟第十二章 醇、酚、醚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醇、酚、醚的命名法和化学性质。难点:醇、酚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法。2.掌握醇、酚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3.了解醇、酚代表物的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醇六、 醇的分类和命名七、 醇的物理性质八、 醇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脱水反应、氧化或脱氢)九、 醇代表物的应用讲授提问讨论90分钟第二节酚一、酚的分类和命名二、酚的化学性质三、酚代表物的应用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第三节醚一、醚的分类和命名二、醚代表物的应用讲授30分钟本章小结一、醇

31、二、酚三、醚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167168:18讲授提问练习90分钟第十三章 醛、酮、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醛、酮、醌的命名法和化学性质。难点: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醛、酮、醌的命名法。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3.了解醛、酮代表物及醌的衍生物的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醛、酮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二、醛、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歧化反应、-氢的反应)十、 醛、酮代表物的应用讲授提问讨论90分钟第二节醌一、醌的结构和命名二、生物体内重要的醌讲授启发提问35分钟本章小结一、醛、酮二、醌提问归纳10分钟思考练习P

32、176:1、2、3、4讲授提问练习45分钟作业P176:5、6、7、8一个星期内完成第十四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羧酸及取代酸的命名法和化学性质。难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羧酸及取代酸的命名法。2.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质。3.熟悉一些重要的羧酸及取代酸的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羧酸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二、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氢的取代反应)三、羧酸代表物的应用讲授提问讨论90分钟第二节羧酸衍生物一、命名二、化学性质三、自然界中的羧酸衍生物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第三节取代酸一、

33、羟基酸二、羰基酸讲授提问45分钟本章小结一、羧酸的化学性质二、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提问归纳45分钟思考练习P188:1、2、3、4讲授提问练习45分钟第十五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油脂的化学性质。难点:皂化值、酸值的计算。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油脂的通式。2.掌握油脂的典型化学性质。3.理解皂化值、碘值、酸值等基本概念,能根据油脂的皂化值及酸值的大小判断油脂的质量。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二、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作用、加成反应、油脂的酸败)讲授提问讨论45分钟第二节类脂化合物一、磷脂二、蜡三、甾族化合物讲授45分钟本章

34、小结一、油脂的概念二、油脂的化学性质三、磷脂四、甾族化合物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196197:1、2、3、4讲授提问练习75分钟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命名。2.掌握生物碱的一般性质。3.熟悉几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和几种重要的生物碱。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杂环化合物一、分类和命名二、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讲授提问讨论90分钟第二节生物碱一、生物碱概述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三、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四、几种重要的生物碱讲授启发提问45分钟本章小结一、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二、生物碱的提

35、取方法提问归纳10分钟思考练习P206:1、2、3讲授提问练习35分钟作业P206207:4、5、6、7、8一个星期内完成第十七章 糖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糖的组成及结构,单糖、双糖及多糖的化学性质。难点:单糖的结构。教学时数:4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单糖的组成及结构。2.掌握单糖、双糖及多糖的典型化学性质。3.能定性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淀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单糖一、单糖的结构二、单糖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成苷反应、成酯反应、显色反应)三、单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讲授提问讨论45分钟第二节双糖一、还原性双糖二、非还原性双糖三、甾族化合物讲授4

36、5分钟第三节多糖一、 淀粉二、糖原三、纤维素四、半纤维素讲授45分钟本章小结一、单糖二、双糖三、多糖提问归纳10分钟思考练习P221:1、2、3、4讲授提问练习35分钟第十八章 蛋白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难点:氨基酸的结构。教学时数:6课时考核要求1.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俗名。2.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3.能够用化学方法鉴别氨基酸和蛋白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第一节氨基酸一、结构、分类和命名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讲授提问讨论45分钟第二节肽一、肽的形成二、肽的命名三、生物活性肽讲授45分钟第三节蛋白质一、 蛋白质的分类二、蛋白

37、质的元素组成三、蛋白质的结构四、蛋白质的性质讲授90分钟本章小结一、氨基酸的组成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四、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提问归纳15分钟思考练习P234235:118讲授提问练习75分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烟碱的提取。教学时数:12课时考核要求1.能够初步掌握从生物样品中提取及鉴定某组分的技能和方法。2.能够自行设计多种未知物的定性鉴定方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实验八烟碱的提取1.烟碱的提取2.烟碱的性质3.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讲解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实验九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实验1.烯烃的性质2.芳香烃的性质3.醇、酚的性质4.醛、酮的

38、性质5.羧酸的性质6.酰胺的性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个别指导4课时实验十糖的性质1.与-萘酚反应2.间苯二酚反应3.糖的还原性4.蔗糖的水解5.淀粉的性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个别指导2课时实验十一蛋白质的性质1.-氨基酸的性质2.蛋白质的性质3.变性作用4.颜色反应教师讲解学生操作个别指导2课时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一)教学用书农业基础应用化学,姜有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二)参考书目1、大学基础化学,钟国清,科学出版社,20032、基础化学实验指导,陆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基础化学学习与习题指导张永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四、必要的说明 执笔人: 审核人:(教研室主任) 审批人:(系部主任)年 月 日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