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上传人:d**** 文档编号:20250607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大棚控制系统(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哈尔滨师范大学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年级: 2013级专业:物联网工程姓名: 高英亮袁昊慈指导教师京世明范军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高英亮、袁昊慈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 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利用物 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和光照度等因素,单片机将数 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控制执行器进行自动喷灌,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 按需、按期和按量喷灌。系统主要

2、由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 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相结合, 由上位机和下位机(都用单片机实现)构成,采用接口进行通讯,实现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 本系统环保节能、节水、省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1引言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 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 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

3、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 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 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 的。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国 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 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 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 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4、结果不但大大增 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 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 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 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 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 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 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2温室自动喷灌系统整体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温室大棚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AT89c52模块和

5、控制模块 组成。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2Du6硅光电池、土壤水分传感器TDR 一 3和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LTM 一 8901。光照度传感器采用硅光电池2Du6作为光电传感 器器件,土壤水分传感器采用锦州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TDR 一 3。 这两类传感器输出都是模拟量,所以需要经信号调理电路及A / D转换等预处理 后传输给单片机。温室环境空气温度与湿度的采集采用温湿度一体数字式传感器 SHT71,直接输出数字量给单片机。控制模块主要由光电耦合器、继电器和执行 器组成,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传感器SHTI1单片畦光电池2词6及A/D信号机AT8用忒转 换调传感器电路电源 f 水泵电机

6、,继电器 十 光情图1自动喷灌系统整体构架框图3信号采集系统3.1光照采集模块在温室环境中,光照度是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能源因素,直接影响植物的生 长、发育过程、产量和果实品质。另外,光照度也影响地表与大气的物质与能量 交换,即与土壤水分含量有着密切关系,在节水灌溉中是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 所以,在设施农业中光照度的检测和监测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系统采用硅光电 池2Du6作为光电传感器件,将该器件的短路电流信号对此进行放大到05V, 经模数转换模块送给单片机AT89C52。由于硅光电池的短路特性随光照强度是线 性变化的,光电池在不同照度下的内阻也不同,因而应选取适当的外接负载近似 地满足“短路”

7、条件。A/D转换器只能够接受电压信号,因此在硅光电池2Du6 和单片机AT89c52之间需要一个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这个电流转换电压模块使用 的是放大器0P777。3.2温湿度采集模块温室内空气温湿度的检测仅仅靠单点测量是不能准确代表整个温室环境的 状况的,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的温室大棚而言,单点检测对节水灌溉控制的精确度 和节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系统选用了数字式输出和多点网络 检测的易扩展式传感器LTM 一 89。该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接口有两种方式:一是 单线接口方式;二是双线接口方式。当在小面积温室环境下,数据传输距离比较 短时,采用单线接口方式;当温室面积比较大、检测点比较多及传

8、输距离比较长 的时候,采用双线接口方式。4控制系统传感器采集到温室环境中土壤湿度、光照度以及空气温湿度各参数值,经过 单片机处理分析后,给出最优化喷灌策略,发出控制信号使执行机构动作,进而 实现按时、按需和按量的节水自动喷灌。本系统选用TLP521-4光电耦合器驱动 继电器输出,其目的是为了在驱动执行设备时提高控制接口的抗干扰能力。图6 为该接口的电路原理图。在系统初始化时,将AT89C52的I / 0 口输出电平置成高电平,光耦TLP521-4不导通,防止在AT89c52复位、上电时继电器出现误动作。图2控制系统接口电路图5界面设计通过C#程序编写窗口并将串口传输过来的数据实时显示在C#编写

9、的 窗口上的,不过能力有限所以增添了手动输入弥补,并可以从数据库中调用 对应数据对其进行判定,以实现智能感应窗状态的改变。首先用 visual studio 2013建立窗口界面编辑环境。通过工具箱向窗口上拖拽需要的控件 完成窗口的大致规划,然后将label和button控件的名称修改成对应的变 量的名称和选项名称。5.1主界面textBox程序private void TMP_label_KeyPress(object sender, KeyPressEventArgs e) (if (!Char.IsNumber(e.KeyChar) & e.KeyChar !=(char)8)/判定是否

10、是数字与是否为删除键(ASCII码值中删除键对应数字8)(e.Handled = true;/当if判定为true时,e.Handled也为true所以不会对文本框进行赋值5.2选择界面labe l控件程序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2 : Form(public Form2()(InitializeComponent();private string string1;public string String1(set(string1 = value;public void SetValue()(this.label1.Text = string1;主窗口和选择界面通过I

11、nitializeComponent ()函数连接,然后在选 择界面窗口中定义一个public string String1然后运行程序时,主界面会 对String1进行赋值,然后选择界面窗口可以对其进行调用,用其对label 进行赋值。6软件设计6.1设计原理(1) 明确任务,弄清软件所承担的任务细节。(2) 软件结构设计,合理的软件结构是设计出一个性能优良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软 件的基础。(3) 模块化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应用中最常用的程序设计技术。将一个完整的程 序分解成若干个功能相对独立的较小的程序模块,对各个程序模块分别进行设 计、编制和调试,最后将各个调试好的程序模块进行联调。(4) 编

12、写程序。根据系统功能和操作过程,列出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在完成流程 图的设计之后,便可编写程序了。6.2温度传输软件此模块的软件设计主要是要确保接收到正确的温度数据,所以在程序中要加一些数据头进行校验。1)发送温度程序: while(1)(SBUF=0xaa;温度转换,获得温度为了防止无线接收模块受到干扰,数据不对 while(!TI);while(!TI);/所以加上两个数据头,只有在正确接收TI=0;到它俩后,才开始接收我们需要的数据SBUF=0x55;while(!TI);TI=0;SBUF=table3a;while(!TI);/将测得的温度值的各位及小数点逐位的发送出去百位TI=0;2

13、)接收温度程序 void receive() (while(!RI);RI=0;依次发送其他各位i=SBUF;if(i=0xaa)(while(!RI);RI=0;i=SBUF;if(i=0x55)判断是否接收到0xaa,接收到的话再执行下去write_com(0x80);while(!RI);再继续判断是否接收到0x55,接收到的话就可以继续接收正 确的数据RI=0;a=SBUF;/接收百位write_data(a);/液晶显示百位/再把百位发送给电脑SBUF=a;TI=0;delay(100);/延时,个位、十位小数点依次发送 6.3上位机软件设计本设计使用的方法,利用TComm控件实现串

14、口通信。TComm控件可以实现 DTR/DSR、RTS/CTS硬件流控制,是比较完善的串口控件。T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 参数设置与MSComm类似默认情况下。TComm控件接收和发送数据支持字符串和 字节两种传输模式。在接收和发送数据前需要初始化串口,用SetPortOpen ()方 法打开串口,退出程序时用CloseComm()方法关闭串口。打开串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语句 Comm1-PortOpen二true; /打开串口 mReceive-Text = Comm1-Input ;/接收数据mTransmit-Text= Comm1-Output ;/发送数据/接收下位机温度及将获得的数

15、据绘制成曲线的程序C+Builder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控件TChart,非常便于数据的图 形化显示。通过设置组件属性,可以生成点图、线图、饼图、柱状图、区域图, 能够显示一维序列或二维序列,可以自由设定刻度线和坐标。给序列添加一个数 据只需调用AddX、AddY、AddXY方法,非常方便。因为需要得到温度的实时曲线 图,所以在定时器timer的OnTimer事件中编写程序,关键的语句如下: if (Comm1-PortOpen)/判断串口是否打开( mReceive-Text = Comm1-Input/把接收到的温度放到一个 memo 里Buf = Trim(Comm1-Input)

16、;/删除string首部和尾部空格的字符串ReceiveStr = ReceiveStr + Buf; do ( Dot= ReceiveStr.Pos( ); if (Dot=0) break; ReceiveDatai = StrToFloat( ReceiveStr.SubString(1,Dot-1); / 数据放进数组ReceiveStr =ReceiveStr.Delete(1,Dot);留下未处理的数据Chart1-Series0-AddXY(i,ReceiveDatai,i,clRed);/把接收到的温度绘成曲线 i=i+1;接收下一个数据 While (1);直到找不到空格R

17、eceiveStr = ; 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和对应的时间关键的语句如下: FILE *fp; fp二fopen(.data.txt,a);/把数据存放到 data.txt 的文件里fprintf(fp,s%sn,mReceive-Text, TimeToStr(Time(); fclose(fp);7总结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 发展技术,它是在普通日光温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计算机自控技术、智能传 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组选择了以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作为课 题进行课程设计。本系统通过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对温室内环境的 温度、湿度、

18、光照强度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比较输 入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通风或浇水。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是配备有温室环境 控制系统的资源集约型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它在调控温室内小气候环境以适应作 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同时,不仅实现了作物的反季节生产,还提高了作物的质量以 及作物生产的效率。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 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和手段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温室环境控制方面的一 场革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正在不断吸收相关领域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温室作 物种植的特点,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由于课程设计的需求,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了 visual

19、 studio 2013软件的使用,并且学习了用C#制作界面,更深入的熟悉了多种传感 器的功能,但是串口传输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我们还需学习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参考文献1李全利、迟荣强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刘守义编著。单片机应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陈杰、黄鸿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何希才编著。传感器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5胡宴如编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康华光编著。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杜深慧编著。温湿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48何立民编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9陈健、刘九庆编著。温室环境工程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0梅丽凤、王艳秋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