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44565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贯彻“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主线保证。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本文重要结合我校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某些粗浅的探讨。 我校是一所具有 3个教学班、170多名师生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近年来,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和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注重,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几位科学任课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科学课题研究 农村小学如何应对科

2、学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我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从起用了三年时间,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从课堂教学、科普活动、校本教材、考察活动等多种角度开展了国家“十五”规划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开展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和真正的探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 进一步增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课题通过三年的研究,现已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可操和性和推广价值,受到中央教科所的高度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果,

3、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课题并于 6月获南海区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一等奖。 二、建设科学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我校投入了9万多元,建成了占地14亩的“狮山一小科技园”。请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老英雄葛振林题词。科技园划分1个区域,供学生学习与实践。其中岭南百果区,种有0多种品种的果树;神农百草区,种有10多种中草药;蔬菜种植区,供全校各班同窗实践种植;科技探秘区,有太阳能、气象观测;森林区,种有多种花草树木,供同窗们观测;绿色走廊,多种瓜果吸引着学生;双荷叠翠区,荷花池中争艳斗妍的荷花,使同窗们留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开;芭蕉区,婆娑芭叶迎

4、风摆动;玫瑰区,鲜艳的玫瑰花使同窗们欢欣雀跃。这里真正成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基地。同步,科学观测实践课,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到科技园实地上课,大大增长学生对科学课的爱好。 三、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学校成立科技爱好小组,设有科技室,有筹划地开展种类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制作能力。如为了给学生学习和运用太阳能的机会,增强环保意识,科学教师和科技小构成员共同制作了两台00W的聚光式太阳灶,并成功地进行引点火,烧水。让学生结识太阳能的运用原理,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爱好。、开展植物标本制作活动。为增强学生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足发挥我校科技园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学校组织了全校同窗参与植物标本的制作活动

5、。全校学生踊跃参与,制作了一批质量较好的标本,共收到 100多件标本作品。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学会标本的制作措施,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开展观测、考察等实践活动 为了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与体验的机会,我校进行了观测、考察实践活动。1、成立学校气象观测小组。进行了长期的气象观测活动,积累了一批观测资料,锻炼了同窗们参与科学实践的能力。 2、成立环保爱好小组。有筹划地组织小构成员对校内植物、校外河涌水、泥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或考察。学生经历了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如在调查狮北解放涌被污染的过程中,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因污染而导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懂得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大

6、自然的污染和危害,深刻地结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3、聘任校外农艺师到校为学生传授盆景、植物栽培知识等。如05学期邀请三水的园艺工程师龚师傅、0学期邀请狮山种植大王黄强师傅到校为为学生上课,学生收获颇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植物知识,懂得如何种植和保护植物。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大自然植物的探究的爱好。 五、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增长学生知识 1、进行科普知识比赛。 2、进行防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防震知识。为了使学生掌握地震知识,结识地震的成因,提高师生的防震意识,学校结合时事,举办了防震知识擂台赛。 3、参与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

7、成绩明显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成绩明显,共有四项获奖:有黄焕昌、谢明娴同窗的小论文考察狮北解放涌,陈燕怡、朱志鸿同窗的考察报告妈妈河水质调查报告及整治措施,黄焕昌同窗的发明发明“新式的组合量角器”均获二等奖,环保小组的实践活动汽车尾气排放探究获一等奖。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探究和“新式的组合量角器”均代表狮山镇参与了“刘诗昆”佛山市第 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零”的突破,获得了三等奖。 4、参与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科技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增强动手能力,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近两年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

8、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科学课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小学生“小摸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成绩明显,共有四十多篇小论文获奖。 六、编写校本教材 科学组的教师编写了校园植物与环境探秘一本,作为校本教材,在三、四、五、六年级中人手一本使用。该书以校园果树、中草药为基本,具体记录简介了 0多种中草药生长特点和药用性能,制作植物标本的措施,植物趣闻,引导学生学习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知识,参与保护环境活动。该书成为小学开展研究、发掘、应用、保护中草药,开展环保活动较好的乡土教材。七、搞好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建设 我校注重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室的建设。近年来,尽管学校经费紧张,但还是购买了一定量的科学实验用品和仪器,与新教材

9、配套的实验器材齐全,为科学教学提供良好条件,使科学课堂教学有更好的保证。科学是以实验为基本的学科。科学实验课,教师充足运用实验设备,设计富有发明性的实验,让每一种学生认真做好每一种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探究兴起。 八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总结经验 三年来,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每个学期都开展科学研究课,获得较好的效果。构建了科学课堂教学“观测 -实验-研讨-运用”的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参与性自主探究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起到较好增进作用。该模式在南海首届教育科研成果自然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得到肯定。我校科学教师根据这模式设计的科学教学设计在南海区比赛中获三个一等奖,

10、二个二等奖,两个录像课获南海区一等奖,一种说课荣获南海区二等奖;教学案例有两个获国家级奖,两个获佛山市奖。教师们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学总结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等,近年有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分别在全国、省、区获奖。尚有多种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获狮山街道奖。 通过课题研究,科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与以往比较,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明显增强,重要表目前:与她人交流时,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有的学生对动植物的观测与理解非常细致,学生喜欢猜想和想象;例如看到蔚蓝的天空,就猜想宇宙上有哪些外星人类;学生学习积极活泼,敢于刊登自己的意见

11、,做事喜欢标新立异、打破常规,能自行设计探究性研究;在生活中能灵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对所学科目更加爱慕,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对合伙交流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能与学习伙伴认真合伙,积极动手、动脑。这阐明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这一宗旨下,科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精确的科学知识,又让她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措施,发展她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她们对科学的爱好,又培养她们科学的自然观。”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如何才干上好科学实验课呢?

12、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保证明验顺利完毕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工作是保证明验顺利完毕的基本。在每一次实验之前,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要理解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器具、懂得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你要得出的结论等。有些容易出差错的实验,教师要动手亲自做一做,这样可以掌握一手资料。规范操作。规范操作是保证明验顺利完毕的保障。众所周知,实验是完毕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倡导自主、民主、开放、发明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引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指引好

13、学生对的填写实验报告,为背面的报告交流做好准备。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一般的小组都会派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成员进行记录,教会学生有条例地进行整顿数据,多次训练后学生就会掌握记录措施。 .报告交流。报告交流可以使实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报告交流是实验课上的最后一道程序,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各自刊登自己在实验中得到的结论,以及在实验中的某些困惑。这样有争论、有探讨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知识的火花就会得以呈现。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足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

14、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爱好、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结识自然始于观测自然,让学生用观测的措施结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结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测四季星空,保证观测的持续、完整。指引学生用对的的措施观测,写出观测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结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浮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边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措施结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结识上升到理性结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发明条件,增长学生摸索宇宙

15、奥秘的爱好爱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足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测、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结识周边自然现象的目的。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爱好出发,抓不住事物重要特性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她们的多种感官故意识地直接观测事物。 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测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测、比较的基本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用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

16、,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测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了观测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某些实验。她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布满了好奇,对摸索自然奥秘布满了自信。四、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喜欢的一门课。由于科学课具有生动、新颖、鲜明的特性,小学生们对“真刀实枪”搞科学都很感爱好,这种爱好往往成为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她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不是所有的同窗的能力都很强的,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体现和总结的能力

17、也很差。我们做教师的要特别关注她们,不能让她们在实验课上充当看客,等着别人的结论,坐享其成,教师也要她们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给体现的机会,让她们得到锻炼。五、善用多媒体,使实验课更生动有效 多媒体的浮现打破了老式的教学观念,科学实验课也不再在“粉笔+黑板”的老式模式里大讲科学了。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她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六、择优选用实验器材在实验器材的选用上,要从操作的误差性、可靠性、易观测性和安全性几方面进行择优。要善于合适使用代用品和辅助品来增大现象的明显限度,提高成功率。同步要把实验中需要具有的操作能力先分解并在课前分别练习,还要让学生在实验前验知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探究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总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如何上好它,值得人们深究。作为一种科学课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同步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摸索,真正肩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