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0243489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_鉴赏诗歌的语言(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考纲解读(一)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规定,有两个考点针对古代诗 歌鉴赏,属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近几年高考试卷鉴赏命题特点及规律分析:1. 从体裁来看,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出现。2. 从题材上来看,内容多样,涉及到山水、田园、咏怀、送别、边塞、风物、 咏史、 羁旅行役等多种题材。3. 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上至诗经,下至清代至近代诗歌,都有选用。同时,随着自主 命题省市的增多,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名家名作。4. 从题型来看,以简

2、答题为主,选择题、填空题巳不多见,不过,今年湖北第一小题 考了填空题;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 有两问,多的有三 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考查。有些还采取比较鉴赏的形式,如今年的 湖北卷就是两首宋诗的比较阅读。5. 在诗歌鉴赏的五个小考点中,评价作者的观点观点态度的考题较少见,因为评价 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一些关涉形象、语言的试题,最终也会归 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命题角度以鉴赏分析为主,答题不能只是列出抽象的观 点或结论,还要求结合具体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有的题目不容易准确界定考查的是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还是思想内容,所

3、以在复习训练时我们既要各个击破,也不可截然分开6. 试题提问一般指向明确,以便于思考和答题。语言鉴赏,一般具体到某个字;表达技巧鉴赏也比较具体,如“虚与实”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哪种修辞手法等等。二、各个击破之鉴赏诗歌的语言。(一)导语设计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靠的就是语言的 表现力。为写一首好诗,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 “一字千 金”,卢延让“吟安一字,拈断数茎须”;苦吟诗人贾岛更是追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 泪流”。用心的诗人,对语言的执著如此,诗歌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鉴赏诗歌的语 言是诗歌鉴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所谓鉴赏诗

4、歌的语言,就是鉴赏诗歌用词用语方面的特 色和妙处。(二)诗歌语言整体特色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 精炼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 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求我们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 想、比 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神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 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注意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人的真实情感。分 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 语言特色。针对鉴赏诗歌的语言这一鉴赏角度,高考试题一般从三个方面设题

5、:炼字(词): 诗眼;语言风格。下面我们分别来探讨:1.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诗人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 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独运的字,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 其次是副词、数量词、叠词、名词。 高考怎么考:鉴赏炼字型之提问方式:、a. 诗的某联中用得最生动传神(精炼准确)的是哪个字?为什么传神?b. 诗的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或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你怎么看?为什么?)c. 某字(词)有什么作用?(有何表达效果?)/分析某字(词)的艺术效果。 我们如何分析应考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品味炼

6、字的妙处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 活用、修辞等不同方面的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与答题要点a. 首先指出最为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或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用一两句话解释该字 在句中的含义。b.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分析内容。c. 分析该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 达怎样的感情等。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

7、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 什么?【解题过程】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 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 赦后的喜悦之情。参考答案:“引”字比“别”字更妙。“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 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使用诗人拟人手 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别”只写雁儿冷漠 地离别秋江,缺乏感情色 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

8、泼。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固题楚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 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2 )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思维轨迹】掌握词语的含义,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全诗的语境。解答题(1)要留 意答题标准,须结合该词的含义答出其表达效果。题干中的两句诗是对江流 风光的描摹, 写的是远处的船帆像飞鸟一样停落在江面上,船停靠的时分,江流似乎也凝滞了。“江住” 是诗人的错觉。题(2)中“愁”与“笑”都是作者心境的表

9、现,因而解题时首先要剖析诗 人“愁”和“笑”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上阕中,诗人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所以为之忧 虑;下阕,当诗人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挠江流东去,又乐观自信而笑。因而,由“愁”到 “笑”,是诗人情感的自然转变,并不矛盾。参考答案:(1)“住”字在句中是江水凝滞不流动的意思,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 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 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 不住江流而欣喜。2. 鉴赏诗眼型 高考怎么考: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a. 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或词),说说你的理

10、解(为 什么?)b. 某字(词、句)是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c. 历来评家认为某字(词、句)是全诗的诗眼,谈谈你的理解。(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我们如何分析应考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鉴赏“诗眼”要注意与诗歌的主旨,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相联系,要注意知人论世 答题步骤分答题要点、a. 指出该字(词、句)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b.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句)写了哪些内容。c. 分析该字(词、句)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典型例题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

11、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思维轨迹】本诗以“交情”为诗眼,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 渡” “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全诗围绕“交 情”展开叙述和议论。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议论,并将“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 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交情”实际是全诗画龙点睛的词。参考答案:交情。全诗围绕“交 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 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 “风波”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

12、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3. 鉴赏语言风格型 高考怎么考:鉴赏语言风格型之提问方式a.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b.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c.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如何应考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 术个 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 多样的,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及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往 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就应当就诗论诗,语言风格种类繁多,我 们必须熟悉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用语自然新颖,不落俗套)清新明丽清新

13、明快雄奇奔放(雄浑豪放)一一语言具有气势,节奏奔放,豪迈积极平淡质朴(质朴无华、朴素自然)委婉含蓄华丽典雅(华美绚丽)简洁凝炼(不净利落、旨简意赅)明白晓畅简炼生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幽默讽刺)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口语化陶渊明质朴自然王维一一清新自然诗中有画李白一一雄奇飘逸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甫一一沉郁顿挫苏轼一豪放旷达李清照、柳咏一一含蓄婉约 答题步骤分答题要点a.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b结合有关诗句句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结合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C.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释 例1 :阅读

14、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解题过程】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本诗的语言特色是:朴素自然,明快清新。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何处住” “在横塘”,描写女主人的语言:“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描写女主人行动过程和心理。这样就把船家女感情朴实率真的性格写出来了。语言明快,风格清新。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蕴 涵了作者欣赏、赞许的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 “在横塘”,采用 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