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024348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礼仪即礼节与仪式,古代礼仪主要包含了以下2方面的礼节和仪 式,即政治礼仪和生活礼仪。下面分享了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 一起来了解吧。古代礼仪基本常识问题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一、谦称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 鄙人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8.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2、如,称 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 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 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店。“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 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 妇女谦称自己:老身。“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 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

3、。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 称自己的见解:愚见。“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 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 的学校:敝校。“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 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二、敬称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 对:麾下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今: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 子)今爱(对方女儿)尊:用来

4、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 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 母为丈母,又称泰水。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 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 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 人”,“孟子”为“亚圣

5、”“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 如“圣上”、“圣驾”。三、特殊的称谓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 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古代礼仪常识:生辰八字【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 配,每项两个字,四项

6、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 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 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 成婚,吉凶如何。基本介绍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 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 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 文时间。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 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推排方法: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参见第1个图年上起月表。如果年 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 的干支为戊寅

7、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 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 干支为甲寅。子时:23点;凌晨12点59分丑时:1点;凌晨2点59分寅时:3点;凌晨4点59分卯时:5点;早晨6点59分辰时:7点;上午8点59分巳时:9点;中午10点59分午时:11点;下午12点59分未时:13点;下午14点59分申时:15点;下午16点59分酉时:17点;下午18点59分戌时:19点;晚上20点59分亥时:21点;晚上22点59分古代礼仪常识:婚礼礼仪I日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 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的。今天的婚礼形式上虽然有

8、很多变 化,但传统“六礼”的主体内容基本保存。在现今社会人们更加青睐 于中式婚礼,将这些传统礼仪穿插在自己的结婚庆典更加凸显自己的 个性特征及品味风格。下面就将介绍一些古代的婚嫁知识。1、纳米那才是婚礼的第一阶段,有初步达成协议、交纳定金之意。其程 序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家不拒绝,则备少量财礼正 式求婚,财力中应有大雁 即仪礼中所谓“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故纳彩称“奠雁”礼。2、问名男方家托媒人再到女方家问清女方家姓名、出生年、月、日、时 准备和婚的仪式,民间俗称为“下帖”。问明礼由问生辰八字发展到 后来问生母的身份、门第的职位的高低、财产、容貌健康等方面。问 名礼实际涉及两个

9、问题,一是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的命相、阴阳, 一是社会地位和财产。3、纳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和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现在多称 订婚。问名后,男方家将女方生辰八字和儿子的生辰八字开列,请巫 卜“算命”,问凶吉祸福俗称“合八字”)同时男方家还的再备礼物 到女方家决定婚约。旧式婚礼多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香烛、 猪羊等。民间又将此仪式称为“小聘久“订聘”4、纳征男女上方父母邀集部分亲友订立婚约仪式,由男方向女家交纳聘 财,婚约至此成立。这是六礼中最主要程序之一。这是所送聘礼多为 钱财布帛之类,而且礼品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这时 夫妻关系既定。5、请期男方家向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

10、的仪式。纳征后,男方与女方家协 商晚婚的日期,如女方家推辞由男方家决定,民间俗称“提日子”、 “送日子”。古代选择日期多请算命先生确定所谓“黄道吉日”而且 多以逢双的日子为主。现代这一习俗虽然保存,但在选择时多以有纪 念意义的日子为主。这一阶段到亲迎仪式时,女方家要准备嫁妆,而 嫁妆多是成双成套的被褥、衣服、橱柜、盆桶等。6、亲迎新婿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到商定迎亲之日新婿带着迎亲 队伍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归后,新婚夫妻再举行拜堂仪式,即传统“三 拜”仪式。随后举办宴席,宴请宾客,宴席结束还有热闹非凡的“闹 洞房”活动。至此女方才入夫家,成为丈夫宗族的正式成员。古代礼仪常识:行走见面之礼一、

11、行走之礼古人在行走过程也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故有行走之礼。古代常 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 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 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 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 可避让行人。二、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 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 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 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 到人家做客,在进门

12、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 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 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 礼也常行作揖礼。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 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 人的敬意。古代礼仪常识:饮酒礼仪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儒家思想认为, 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骄奢淫逸。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宾,都是德 行的体现,因此儒家并不反对饮酒。尚书酒诰集中体现了儒家思 想,归纳起来有

13、四点:“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古代饮酒的礼仪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具体来说就是 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 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最后仰杯而尽。酒礼必须要被遵 守,不然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叩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叩酢,敬 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 要依次向人敬酉叩行通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敬酒的人和被敬酒 的人都要“避席”;起立。古代礼仪常识:宴请礼仪一、筵席古人宴飨形式称

14、作筵席,以铺在地上的坐具而得名。所谓“筵” 就是铺在地上的苇蒲编织物,而“席”则是置在“筵”之上、质料更 为细密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隆重的筵席周长有一丈六尺。礼书说天 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考究的席以帛缀边。二、座次秦汉,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 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上 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称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 席比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 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 宴

15、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人、副 宾、主方陪同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三、食前礼食前要“摄衽盥漱”。摄衽是系好衣带,整好衣襟,衣冠整齐入 席;盥漱是洗手漱口。古之习惯,用手抓食,手宜洁净。这既是卫生 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修养所必须的。直到今天,我们仍坚持饭前洗手, 是与古礼一脉相承的。四、摆食宴席上的食品摆放要遵循礼制。官员、贵族享有特权,食品丰盛、 摆放讲究,列鼎煮食器物,三足两耳)而食,如诸侯用九鼎配八簋(gu i,盛食器具,圆口两耳,卿和上大夫用七鼎配六簋等还有“上大夫 八豆高座盘),下大夫六豆”等等。古人与今人相同,惯用右手,所以就将藏(zì

16、,肉块)、 菜、羹、酒、醯(xi,醋、酱等方便食用的东西放在右手边,而把肴殳 (xiáo,带骨的肉)、脍、炙、葱、饭等相对麻烦一些的食品 置于左手附近。古人凭俎案而食,人各一份,与后世的合桌共餐不同, 故“其设要方”,即食品摆置要方整。五、进食进食前,先象征性地荐祭先人,称为汜祭,或遍祭、周祭。进食 次序:先食后饮,先菜后肉,先饭后果品。当然,入席之后要看主人示意或动作,不能贸然食之。这一点, 今天仍是应当遵循的礼仪。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的宴席,还要演奏音 乐。当时常见的音乐,就是敲击钟磬。再加上在鼎里煮肉供食,这就 组成了一副钟鸣鼎食的壮观进食场景。在进食过程中,宾主择吉言祝 酒

17、致辞,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与今人在宴会上讲话、祝酒,为友谊、 健康干杯,实际是一回事。过去,主人以酒敬客,称为“献”,献用醴。,甜酒,客不能尽饮,仅品尝一下而已。劝客饮酒,称为“酬”客以酒还敬主人,称为“酢” (zuò)。饮而不相酬酢,称为“醮”(jiào)。古时已有以酒相罚的习尚,称为“浮”六、餐饮具至春秋战国时期,抓食习俗越来越少,餐具、酒具已得到全面推 广,现今餐具中的碗、盘、盏、杯、壶等以及勺、刀、叉、箸筷子) 等,都已成为百姓家里的寻常之物。后面说的“饭黍毋以箸”,大概 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箸主要用于夹菜,不像后世筷子使用得那么广 泛。另外,至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皿,普通人家多为陶制、木制, 而贵族阶层则用铜、漆、玉、金等制做。七、禁忌古人讲究饮食礼节,其中有很多禁忌。如毋搏饭不可过量抓取 共器中的饭食)、毋放饭不可把饭取出后又放回共器中)、毋咤食进 食不可吧唧嘴,发出难听声响)、毋反鱼肉不可把吃进嘴的鱼、肉再 吐出来)、毋扬饭不可扬饭使其变凉),饭黍毋以箸(饭黍应抓食,不 用筷子去挟)、毋腿(幻)羹喝汤时不可发出吸溜之声)、毋刺齿不可当 众剔牙)等等。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的饮食禁忌,虽然有的已被新做法替代, 但是其基本方面,我们今天仍然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