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43372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原则的解读教育部于3月印发的一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原则(实验)给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新的课程原则,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积极性,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变化了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新的课程原则在其每一细节中都渗入出对学生的生命的关怀。(一)确立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和谐,倡导新的教育、学习、评价模式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一种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新的课程原则强

2、化了学习的过程性,强调了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伙摸索,使得以往的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种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生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较好得和学生的成长融合在了一起。新的课程原则在讲到教学观时,觉得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升华,觉得通过这种互动和交往,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共同列为对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关怀,而这种关怀更全面,更富有人性化。在知识获取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和学生作为获取同样“新鲜”知识的“受众”,学生渴望获得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

3、,而教师也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和学生分享新的发现,达到一种共进、共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伙,实现对“新鲜”知识的挖掘、发现。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就淡化了知识的简朴传授与预设,学生通过研究,慢慢掌握知识生成过程的理念,而教师在其中既充当了学生这种理念形成的引导者,也可以成为这种理念形成的受益者。在教育价值观上,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只片面强调学生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而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偏向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关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多样的,渗入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教育评价,教师要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智能发

4、展、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的形成性评价,起到教育评价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评价上,一种好的教学评价可以检查出教学与学习的效果。一种不好的评价反而会模糊了原有的教学目的,甚至导致背面的效果。但在有些时候,教师往往是以一种批评者的角度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有些教师觉得只有居高临下的谴责,才干压得住学生,在限制和纠正学生某些不对的的行为时,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这种教育评价方式有的时候只能起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对的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应当是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本之上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注意自己的语言体现方式,应变化过去大而虚华的评价方式,更应注重学生自身情感、态度

5、的转变。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尽量多的使用一种欣赏和赞美的语调,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之后再去评价学生,此外教师在内心情感上要赏识、平等地看待学生。协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她人分享进步的喜悦。(二)着眼学生发展需求,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老式的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在加强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步,往往会忽视掉学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是一种人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能力,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是其生存能力的重要体现。此前的课程原则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新的课程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6、展,并充足考虑到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还要学会做人。学会适应平常生活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而这种引导就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就具有了使自己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这也为学生拓展了无限发展的空间。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需要通过师生之间互相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种平等合伙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明了有利的条件。此外,教师同步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增强自主意识

7、,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新的思想政治新课程立足于现实,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就把思想理论观点的论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把学习也当作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其中所涉及的丰富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知识把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之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种融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地观测社会的视角,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生存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积极地并富有成效地加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会协助她们提高自己的分析、评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三)增进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奠定学生

8、终身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学生人文素养的匮乏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突出问题。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思想政治课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更加注重自己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加深对人生命运的关怀、体验和思考,从而增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一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恰恰正好从不同的方面通过点滴的积累在塑造着这种人文素养,人文素养重要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目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之下,政治新课标中一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与其她人文学科同样,注重学科知识与人文教育的并重,力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更文明、

9、更崇高,培养出一种完整的、和谐的人。政治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政治课堂的学习,这就给学生发明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促成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而这种人文素养又涉及着学生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这种人文素养就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了,而是融合了一种健全、崇高人格所应具有的各个方面的素质。此外,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定学生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应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从某种限度上讲,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会超过科学文化素质。在目前状况下,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高层次人才,而这种高层次人才之因此能称之为人才,其自身一

10、方面就要具有这个基本的政治素质。因此学生的终身和全面发展就一方面要奠定这种思想政治素质。按照新课程原则的精神,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成长中,在奠定这种思想政治素质中要起到旗帜的作用,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四)注重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知识与情感的认同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人生观的问题随之产生。学生也在思考哪些行为和想法是崇高的,哪些行为和想法是和道德相违背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解决学生内在知识的问题,并且要解决学生外在行为的问题,实现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只有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的时候,道德情操才干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从学生懂得应当怎么做到亲自去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形成过程,这其中学生个体的情感和

11、意志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结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而在以往的教材中教材对学生提的规定过高,逾越了学生的发展。这与学生的道德结识、道德情感,特别是道德行为相距甚远。这使得教学目的很难完毕。在这种老式的思品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道德结识,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得教学内容过于空洞。没有达到知识与情感的认同。新的课程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通过这种交往使教师对学生起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佩乃至模仿行为。此外,学生在多种各样的道德实践中体会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在协助她人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感等等都是一种

12、十分积极的自我教育和十分有效的人生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种模仿和切身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的养成,就使得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变为学生自己的做人准则,她的道德行为就会更多地是从自我的信念出发,她的道德感就会成为其人格的重要构成部分。政治新课标中的新的理念就是要使得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的传授,还要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知识与情感的认同,就必须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地位,变化德育被动的灌输局面。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把枯燥的道德规定变成无形的渗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将德育渗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较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道德实践的体验成为知行统一的人。同步,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通过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一种渗入,通过情感的感化,协助学生去理解崇高的道德准则,为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指引。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新课标中所渗入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值得每一位教师去仔细地研读和体会,并切实地贯彻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增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