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39012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05.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法人代表:樊铭根1.1.3 项目拟建设地点温县产业集聚区鑫源三路与司马大道交汇处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邀请有 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 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 证后,形成此报告。1.3 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1 研究依据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国务院关

2、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 号);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4、我国职业教育发“十一五”目标和规划 (国发 200121 号);5、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7、教育部 2006 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9、河南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 ;10、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的实施意见;11、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若干意见(

3、中发 20091 号);13、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14、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 技术资料等。1.3.2 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 我院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 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 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 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 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4 项目的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 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基础。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了 8000 多万 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了 2000 多万名毕业生,共为国家输 送了 1 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 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2008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突破 1000万人, 在校生突破 2500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 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进一步加快。培训全 国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 9500 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000 万 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5000 万人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 力正在日益显现。职业教育的

5、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 质,明显地改善了我国从业人员的结构,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新情 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业政策,才能步入“快车道” 。我国的职业 教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每年还有约 750 多万初中毕业 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 例也只有 3.5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目前有 2500 多万名农 民工失业和超过 650 万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难以全部就业。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可帮助 劳动者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这些都展示出职业教育极为

6、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 育规模明显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从总体 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 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还不能 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改善办学条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瓶颈”问题。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到 2010 年各县市已建一所一定 规模的配套设施齐全的职业教育中心,为加快“三大跨越” ,为中原 崛起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 学校建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1.5 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最终规模为在校生

7、2000 人,校舍总占 地面积100亩,总建设面积20872.27*。建设内容为办公楼、实训 楼、教学楼、图书馆、艺术楼、礼堂、餐厅、学生宿舍、操场及辅 助用房等。1.6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做好学校项 目的各项工作,学校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 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期2年。1.7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本项目总投资3990万元,其中:一期2000万元,二期1990万 元,项目所需资金拟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及地方配套或学校自筹解决。资金使用计划按二年建设期,基本分配比例为第一期投入51 %, 第二期投入49%的方式进行。1.8主要技术经济

8、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I建设规模1在校生规模人20002教学班个303占地面积亩1004建筑规模2 m20872.27n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总投资万元39902资金筹措拟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及地方配套或项目单位自筹1.9 结论与建议目前,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 参与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能力,为当 地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且可为当地中、考落榜生提供继 续受教育的场所,提高当地中、高考落榜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 当地青少年的整体发展;项目实施后可为当地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下岗职业再就业培训、工人技术等技能培训的开展,有

9、利于 提高当地劳动者技能和改善劳动者素质;有利促进当地“三农”问 题的解决,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再就业和人力 资源的优化与升级;有利于促进当地教育、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项目可行。并加快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 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尽早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 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推进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 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职业教

10、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 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人人有知识,各个有技能的教育手 段,也是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 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 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 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 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 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 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 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 传播和技术应用

11、、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 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国家一直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各级政府要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 。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 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扩 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总体上看,职业教育 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发展不平 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

12、问题,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要。特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 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9)1号)有关要求,认真做好 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的相关工 作,加大对这项惠民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青少年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的设施建设更 显溥弱。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实现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保证在 发展规模效益的同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对 进一步分析、监测和大力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支持 各县市建立

13、一所职业教育基地,为经济的发展培训大批高素质的专 业技术人才。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2.2 项目建设必要性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人力 资本的一个非常积极的手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职业教育对于人 力资源的开发,对于人力资源的长远建设作用十分巨大。这几年我 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总 体比较而言还是整个教育事业当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随着各项 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足、办学条件差、资源短缺 的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 作中,确实需要继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这也是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

14、发展观,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 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 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 里。盛产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 县总面积 462 平方公里,辖 262个行政村,总人口为 46万,农业人 口 39 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全县面临着工农业在农业结构和区 域经济工业化布局调整的过渡时期。面临着工农业经营管理粗放, 大量的农业人员需要通过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增加,就业压力

15、增大,另一方面,温县产业集聚区 80 多家 厂矿的工人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困难和问题。而解决 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 校建成后,除承担培养中等技工的学历教育外,还承担着全县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在岗职工持证上岗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的任务,是温县劳动力 转移的重要基地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 校址选择3.1.1 选址根据多方比选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并按温县城市总体规划 方案,该项目选择在产业集聚区鑫源三路北侧和司马大道交汇处。3.1.2 场址概况项目所选位置位于温县产业集聚区鑫源三路北侧和司马大道

16、交 汇处,是温县城区的延伸部分,用地面积 100 亩。该区具有良好的 城市依托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拟建场地地势平坦,适宜该项目的 规划建设。3.2 建设条件3.2.1 气象 温县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分明。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14.4C极端最高气温41.5C极端最低气温-23.4C最热月平均气温27.1C最冷月平均气温-1C年平均降雨量795mm年最大降雨量1505mm年最小降雨量549mm年日照时间2529.7hr平均无霜期209d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3.2.2 工程地质条件3.2.2.1 场地地形、地貌场区地形为平坦,场内未发现不良物理地质

17、现象。场区地貌单 元属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据钻孔揭示地层,主要由粉土、粘 土、砂土组成的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堆积物。3.2.2.2 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特征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 按岩性和工程地质性质, 可划分为 6 个工程地质单元,从上至下描述如下:1层粉土:褐黄色,饱和,疏松至稍密,含云母,顶部 0.30.5m 为填土夹砖块、灰碴,本层厚度 1.7 2.0m。2 层粉土:棕红、暗棕红色,饱和,可软塑状,可见氧化铁,本 层厚度 0.5 0.7m。3 层粉土:褐黄、褐灰色,饱和,稍密至中密,含云母,本层厚度 1.5 1.7m。4 层粉土、粉土:上部为粘土,深灰、棕灰色夹暗棕红色,可塑 状,饱和

18、,含氧化铁。下部为粉土:褐黄色,饱和,中密。本层厚 度 1.8 2.0m。5层粘土:棕灰、灰、暗棕红、绿至杂色,可塑状,下部硬塑,饱 3.2 3.8m。6、层细砂:褐黄色,中密,砂颗粒主要有石英、长石组成,本层揭 3.04.1m。322.3地下水场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侧渗补给。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基础施工无影响。3.2.2.4地质条件根据各层土的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和静力触探成果,经综合评定,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如下:土层承载力标准值(kpa)1层1202层1003层1204层粘土1104层粉土1305层1206层160322.5抗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19、,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 度。3.2.2基础设施条件1、供、排水学校水源采用城市供水,根据温县城市建设规划,校区周边设有自来水干管,可以保证项目用水需求。学校周围建有完善的城市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可满足 项目排水需求。2、供电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项目所在地有 10KV 高压线路,可 保障项目需要,供电可靠。3、通讯 学校外市政道路上现已全部架设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及移动 通讯,可满足项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3.2.4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温县 及焦作建筑材料市场供应。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4.1 设计依据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标准

20、(试行);2、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3、温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4、温县职教中心发展计划。4.2 建设原则1、根据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范、规程,结 合通许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设计。2、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近远期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 宜,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3、坚持“经济、实用、安全、够用”的原则。4.3 学校设置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系中专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以中 等职业教育为主,学校坚持职业教育为促进,就业为“三农”服务 的综旨,到 2014 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 2000 人,承担全县及周围市 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任务及阳

21、光工程培训任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结合当地职业教育现 状及经济发需要,拟开设电子电器、计算机、服装加工、电气焊、家电维修、旅游管理、物业管理、汽车驾驶与维修、经贸英语、机电本体化、矿山机电数控车床、电子信息工程、文秘、广告设计、装潢设计、建筑工程、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保护焊等20个专业。4.4建设内容本次建设项目为温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区建设项目,根据学校总体规划,主要建设内容为办公楼、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 艺术楼、礼堂、餐厅、学生宿舍、操场及辅助用房等。4.5建设规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结 合温县职教中心的实际情况,学校按30个教学班,2000

22、名在校生规 模进行规划,总用地100亩,新建建筑规模为20872.27*。主要建 筑内容与规模详见下表:建设规模与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建设规模备注1标准教学班班302在校生规模生20003校舍建设规模3.1教学楼2 m62532栋3.2实训楼2 m1069.271栋3.3乙术楼2 m6201栋3.4图书馆2 m10001栋3.5办公楼2 m18801栋3.6学生宿舍2 m80002栋3.7礼堂2 m10001栋3.8餐厅2 m10001栋3.9辅助用房2 m50合计m220872.27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5.1 区域位置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位于产业集聚区鑫源三路和司马大 道交汇处,该

23、场区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十 分优越,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与优越的学习环境。5.2 总平面布置5.2.1 设充分发挥教育原则及指导思想5.2.1.1 总平面布置原则为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化一流职业教育中心,本项目应 本着统一规划、有利教研、方便管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配套 建设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以求创建一个功能完善、科学合理、生 态环保的现代化校区。5.2.1.2 设计指导思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石。新职业的出现,使得职业培训更为重要,而职业培训教育不仅 给个人带来就业新空间,同时也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创建一流校区,

24、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落实“两大工程” ,本 项目在总体布局和总平面布置中应遵循先进的设计指导思想:1、创建现代模式, 在整体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表达上既有强烈 的现代感,又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环境。2、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校园建筑和景观语 言,使学生在审美情趣上产生共鸣,增强其爱校的荣誉感。3、尊重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校园规 划与建筑风格的设计中, 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校园设计思想, 使整个校区的规格形成弹性化,空间设计多样化,从真正意义上实 现校园建设的示范化。4、根据温县天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建 筑设计思想最大限度地表达学

25、校精神风貌。5、充分考虑日照、通风、向阳、避阴等重要的自然因素,在满 足安全疏散和功能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和组合尽量紧凑, 降低过道、走廊等辅助面积的比率,减少空间浪费。同时尽可能利 用辅助空间,发挥室内画廊、雕塑等物品的展示和装饰功能,强 化室内环境的营造。达到无理环境舒适化、情景布置教育化,设备 配置生活化,教育设施现代化的现代校园建设目标。6、细致地创造校园室外环境,注意刻画细部环节,营造一个温 馨健康、 积极向上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使校园一草一木都参与教育, 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引导,具有自由博爱的人格取向,从 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5.2.2 功能分区根据学校建设内容与规模

26、组成, 整个校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 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和实习区。按其使用性质的独立性和 兼容性,四个功能区分别包含的建设内容有:1、教学区: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等。2、学生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餐厅及辅属用房。3、运动区:包括 400m 标准田径运动场及各类球类场地等。4、实习区:包括实验园地等。5.2.3 总平面布置 按照上述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功能区所内容并结合场地地形结 构,其总体布局以图书馆为核心,向外围辐射延伸,共同组织各部 分的空间。校园基本采用左右对称布置,校园南部为教学区,北部 为学生生活区和实习区。其中学生生活区位于学校北部,运动区位 于校园东部,实习区位于学校

27、最北部。每个分区绿树环绕周围,形 成校园礼仪和标志性的空间场所,集中代表中学校园环境的品格与 风貌。建筑物与路边绿化带合理布局,构成完整的绿化系统,营造 了一个充满生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教学区是校园的重点及核心,其中,三栋教学楼位于学校西南 部,紧邻学校主出入口。新建办公楼位于学校主入口广场东侧,是 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在其北侧依次是艺术楼和实训楼。其与西南侧 的教学楼及北面的图书馆围合而成的是学校礼仪性广场。整个教学 区由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艺术楼、实训楼合成一个对称的教 学空间,体现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空间的变化,院落的收 放,周围树林的渗透,建筑造型的跌落又使其不失活泼灵动,

28、广场, 绿荫,草地,流水,廊道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交流和活 动场所。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学生生活区的学生宿舍共 2 栋,集中建于校区北部,餐厅位于 图书馆的北面,三栋学生宿舍及教职工宿舍在餐厅左右对称布置。 该区组团式灵活围合,错落布局,形态变化有致,体现了学生生活 区的活泼,舒适和温馨,力求给学生营建一种“家园”的理念,同 时也方便校方的管理。体育运动区是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包括 400m 标准 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各类球类场地集中位于教学区东北部,即方便 体育教学,又形成动静分离的两个区域,减少对教学区的干扰。实习区共由实训楼、实验园地、训练园地组成,该区布置比较 分散,

29、实训楼在图书馆的东面艺术楼的北面,实验园地位于校园最 北部,训练园地位于篮球场和操场中间。5.3 道路广场及场地排雨水5.3.1 道路系统在校园中,建筑群是校园的主体,道路形成整体的骨架,而广 场及标志往往成为校园的景观核心,建筑、道路和广场共同构成校 园环境的主体。本设计校园道路系统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主干道、次干 道、建筑引道和园路。与入口广场相连的入口交通道路及各功能区 之间的道路为主干道,路面宽7m;功能区内各建筑物之间联络道路 为次干道,宽4.56m,建筑入口引道路面宽3 4.5m,建筑物周围 的休闲场地内部采用园路,宽12m。包括建筑之间的连廊在内,整个校园道路系统组成环形路网

30、,形成有序的人、车交通组织,同 时可使消防车辆畅通到达每个角落。5.3.2 广场及停车场规划广场是校园空间组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集景观、集会、 交流与交通组织功能于一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前广场是学 校的礼仪性广场,主要承担景观塑造和停车功能,服务于外来车辆 的停靠。5.3.3 道路形式及场地排雨水整个校区道路全长 2200m,道路广场占地面积13330m2。道路 型式采用城市型道路,暗管排水方式。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根 据城市规划方案,整个校区竖向设计平坡式连续布置,广场最低标 高应高出城市道路系统路面标高 0.3m。场地雨水沿道路边沟汇集汇 入雨水管网,最后排入校外城市雨水管网。

31、5.4 绿化景观设计5.4.1 设计原则1 、绿化面积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对控制区绿化率的要求。2、绿化景观形式与建筑风格相协调。3、有足够的乔木种植率。4、生物园地景观化和景观设计生态化。5.4.2 方案构思在现化校园设计中,景观设计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尤其在 学校规划设计中,绿化景观设计有着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本设计 绿化景观包括三个部分:即生物园地、景观绿化、广场绿化。生物 园地是教学功能的一部分面,主要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占地 面积约8500m2。分为植物培育和观赏两部分,植物品种宜选择有教 学观察价值的品种,栽培方式以方便观察为准则。如松、柏、白蜡、 银杏、杉黄栌、枫杨等,形成常绿

32、和落叶、针叶与阔叶、裸子植物 与被子植物相交替的配植方案,同时配以牡丹、芍药、兰草、无花 果等多年生花卉品种和可作课外科技、实验用的农作物。景观绿化包括集中绿地和分布于各建筑物前后及道路两侧的分 散绿地。集中绿地主要集中在入口广场,教学区、围合广场和生活 区休闲广场,围绕绿地进行造园,园内布置景观小品和各种休息亭 廊等。小品风格和校园建设风格及建筑的细部宜有协调性,以营造 校区整体景观特征。建筑周围绿化宜选用草坪、低灌、景石为主, 以塑造宜人的学习与生活景观。道路两旁宜选用水杉、女贞、广玉 兰、合欢等常绿和观赏性强的树种作为行道树,配以规范的树池、 花镜,是整个校园绿茵环绕, 富有生机。该部分

33、绿地面积约 33800m2广场处理主要以铺砌硬化为主,局部点缀以绿地和孤植,以增 强广场空间的景观层次和灵动性,改善广场易造成的空旷感、该部 分绿化面积 1700m2。总绿地面积44000m2,绿化率30%。5.4.3 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用地面积2 m66667折合100亩2总建筑面积2 m20872.273建筑物占地面积2 m8745.774建筑密度%8.35容积率0.316绿化率%357道路广场占地率%285.5建筑设计5.5.1设计依据1、规划部门提供的该地段航测图;2、建设单位对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4、 建

34、设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版);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 87)6、本专业有关的其他规范、规定等。5.5.2建筑平面设计5.5.2.1设计原则1、设计吸取近年来国内、国外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教学、办益。公建筑相对集中设置,有利于学生交流,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2、3、建筑设计要有适应性和灵活性。设计符合国标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5.5.2.2平面设计及功能说明本学校着重突出建筑庄重而富于内涵的特点,并且力求将高级 技工学校求实的治学氛围与团结、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永城一中独有的个性。以人为本,与自然共存。设计中依据学生 的生活模式,创造多种功能各种形态的室内

35、外空间,有序组合,疏 密有致,布局紧凑。既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又方 便学校管理。这一符合时代及教育发展趋势的特征,在本设计的空 间和造型处理上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保证了学校建筑多功能和对 外开放的半公共服务的特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所,使 校园环境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1、教学楼新建教学楼共 2 栋,每栋均为 4 层,呈南北平行依次排列,总建筑面积为6253m2。其中每栋情况如下:1#教学楼:该教学楼主体4层,称“U “形布置,设有三个楼梯。一层平面布置为:普通教室(容纳 50 人),左侧拐角为男女厕 所及盥洗间,右侧拐角本身也为 U 形形成独立的办公区二层四层平面布置

36、为:普通教室(容纳 50人),左侧拐角为男女厕所及盥洗间,右侧拐角本身也为“ U “形形成独立的办公区2#教学楼:该教学楼主体 4 层,称“一“字布置,设有一个楼梯。 一层平面布置为:一个储藏室,四个教室。二层四层平面布置为:一个储藏室,四个教室。3#教学楼:该教学楼主体4层,称“U”布置设有两个楼梯。一层平面布置为:5 个普通教室,左侧拐角为男女厕所及盥洗室, 右侧为阶梯教室和一个小的办公室。每栋教学楼东西长均为 74.50m, 1#3#楼南北宽为 37.73m, 2# 楼南北宽为 10.20m 各栋教学楼错落而建, 由连廊相联系, 教学楼平 面布置简洁, 日照通风及功能布置较为合理。并且楼

37、与楼之间有 学生后动场地。2、学生宿舍共二栋,每栋均为 5 层,总建筑面积为 8000m2。学生宿舍南北向布置,各栋平行排列,平面布置简洁,日照通风及功能布置较为合理。3、 食堂为学生和教师就餐地地方,总建筑面积为1000m2,主 体二层。一、二层主要功能包括就餐区、更衣室、生食库、熟食库、 操作间、消毒间、粗加工区、主食间等。4、 礼堂,该建筑主体二层,总建筑面积1000m2。其平面布置 如下:一层平面布置:该层为学生餐厅其功能分别为:就餐区、更衣 室、生食库、熟食库、操作间、消毒间、粗加工区、主食间等。二层平面布置: 该层为礼堂, 其功能分别为: 1000 余人的大厅、 储藏室、化妆室和舞

38、台。5、行政办公楼共1栋,主体4层,总建筑面积1880m2,其中: 一层平面布置为:门厅、办公室、保管室、接待室、总务处、政务处、团委办、学生处、卫生间等。二层平面布置为:财务室、校长办公室、小会议室、副校长室、 主任室、卫生间等。 三楼平面布置为:办公室、广播室、招生安置办、办公室、副 校长室、主任室、卫生间等。四层平面布置为:办公室、值班室、大会议室间卫生间等。6、图书馆共建3层,总建筑面积1000m2,主体三层局部二层, 呈“T”形,其中:一层平面布置为: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校史室、卫生间 等。二层平面布置为:多媒体教室、储藏室、休息室、办公室、书 库、卫生间等。三层平面布置为:办公

39、室、教师阅览室、档案室、过刊室、卫 生间等。7、实训楼实训楼为4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069.27m2,其中:一层平面布置为:汽车维修室、车工实训室、办公室、门厅、 焊工实训室、数据车床实训室、器材室、数据铣床实训室、配电室、 男女卫生间等。二层平面布置为:电工电子室、汽车模型室、器材室、钳工实 训室、辅助教室、办公室、缝纫操作室、财会模拟室、男女卫生间三层平面布置:生物实验室、生物仪器室、生物准备室、化学实验室、化学仪器室、药品室、化学准备室、物理实验室、物理准 备室、物理仪器室、辅助教室、男女卫生间等。四层平面布置为:计算机教室、课件制作室、主机室、电脑维 修室、办公室、男女卫生间等。&艺术

40、楼共建3层,总建筑面积620m2。各层布置为:一层平面布置为:大厅、排演厅、管理室等。二层平面布置为:服务设计室、绘画室、休息室、办公室、计 算机制图室等。三层平面布置为:办公室、舞蹈室、音乐室等。9、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共建一层,总建筑面积 50m2,其功能为门卫房。5.5.3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新建教学楼、行政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实训车 间、艺术楼及辅助用房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均体现庄重、活泼、富 有寓意的风格,不过分追求建筑的新奇独特。在强调建筑独具个性外,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立面 现代建筑风格,运用柱廊,顶层收进等处理方法,与学校整体环境 相协调。特别是东北角处教学楼的西端

41、设计了一标志塔顶,代表培 养尖端技术人才的寓意。运用传统的关系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 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使建筑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 的。虚实的对比、横竖线条的对比、方向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等各 种建筑手段,细部处理上立面饰以淡雅的标志图案和建筑符号,使 其具有丰富的文化气韵、内涵,同时又生动丰富,充满时代感,达 到功能与形式的统。整个建筑的立面处理上,尽量选用宁静厚重的色彩,取“宁静 致远”之意,以红色面砖为主色调,采用同色系或深浅变化的色彩 为辅,加以白色线条处理,使新建教学楼、行政实验楼、图书馆、 学生宿舍、食堂、实训车间、艺术楼及辅助用房融在一种简练、朴 实、典雅、宁静的学府

42、氛围之中。5.5.4 建筑剖面及交通组织设计1、教学楼每栋教学楼均为4层,每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60m, 建筑高度15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端部的两部楼梯来共同承担, 一层门厅直接对外开门,形成竖向消防疏散体系,一层至四层均利 用楼梯,通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 散体系。2、行政办公楼行政办公共计4层,各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 建筑物总高度14.85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二部楼梯为主,一层门 厅直接对外开门, 形成竖向消防疏散体系, 一层至四层均利用楼梯, 通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3、图书馆图书馆共计3

43、层,一、二层层高均为4.2m,三层层高为3.9m, 室内外高差0.6m,建筑物总高度12.9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二部 楼梯为主,一层门厅直接对外开门,形成竖向消防疏散体系,一层 至三层均利用楼梯,通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 员流动及疏散体系。4、每栋学生宿舍均为5层,每层层高均为3.3m,室内外高差 0.60m,建筑高度17.1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两端的两部楼梯组成, 一层门厅直接对外开门,楼内二部楼梯分设于宿舍楼两端,形成竖 向消防疏散体系,一层至五层均利用楼梯,通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 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5、 学生食堂主体三层,一层层高 5.2m,二层层高

44、为4.5m,室 内外高差0.45m,建筑高度10.15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分设在六 部楼梯来组织。6、实训楼实训楼共计4层,各层层高均为4.5m,室内外高差0.6m,建筑 物总高度18.6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二部楼梯为主,一层门厅直 接对外开门,形成竖向消防疏散体系,一层至四层均利用楼梯,通 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7、艺术楼艺术楼共计3层,一层层高为4.5m,二三层均为3.9m,室内 外高差0.6m,建筑物总高度12.9m。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二部楼梯 为主,一层门厅直接对外开门,形成竖向消防疏散体系,一层至三 层均利用楼梯,通过走廊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

45、完整的人员流 动及疏散体系。5.5.5 主要建筑用料做法 主要建筑用料的做法包括外装饰、内墙、屋面、楼地面、门窗 及顶棚。1、外装修 采用红色中档外墙瓷砖为主色调,在檐口、线角处装饰白色横 向线条。2、内墙 混合砂浆,外罩 888 仿瓷涂料,男女洗手间罩釉面砖,有特殊 要求的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装修材料。3、屋面 采用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面层,有组织排水。4、楼地面 卫生间为陶瓷地砖地面,教室、办公室、寝室、采用地板砖地 面,其它均采用水磨石地面。5、门窗 门窗主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分别采用不同的门窗, 主要有木门、 不锈钢全玻门、塑料门窗等。塑钢窗配 5mm 厚白色玻璃。6、顶棚 同内墙,

46、有特殊要求处采用吊顶。5.5.6 建筑消防说明 该建筑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1、防火分区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分区最 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m2。该建筑物每层面积均在此范围内,因此可 按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2、安全疏散 建筑物内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数量、走道和楼梯宽 度均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执行,疏散门开向疏散方向。5.6 结构设计1、教学楼工程均为4层框架结构,每层层高均为 3.6m,室内 外高差0.60m,建筑高度15m。功能为教学楼,属多层建筑。2、 行政实验楼工程为4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 3.6m,室 内外高差0.45

47、m,建筑物总高度14.85m。功能为办公用房,属多层 建筑。3、图书馆工程为主体 2层局部 3层框架结构,一、二层层高均为4.2m,三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0.6m,建筑物总高度12.9m。 功能为图书馆,属低层建筑。4、 学生宿舍为5层砖混结构,每层层高均为 3.3m,室内外高 差0.60m,建筑高度17.1m。功能学生公寓,属多层建筑。5、食堂主体二层框架结构,一层层高5.2m,二层层高均为4.5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高度10.15m。功能为食堂,属多层建筑。5、礼堂主体二层框架结构,一层层高 5.2m,二层层高为4.5m, 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高度10.15m。功能为:

48、一层餐厅,二层礼 堂,属多层建筑。6、 实训楼为4层框架结构建筑,各层层高均为4.5m,室内夕卜 高差0.6m,建筑物总高度18.6m。功能为服装表演室、琴楼、舞蹈 教育等,属多层建筑。7、 艺术楼为3层框架结构建筑,一层层高为 4.5m,二三层 层高均为3.9m,室内外高差0.6m,建筑物总高度12.9m。功能为实 习车间,属多层建筑。5.6.1 设计依据1 、本专业有关的规范、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

49、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岩 iT 程勘察报告3、建筑设计方案4、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5.6.2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1 、抗震设计建设地点地震烈度为 7 度。2、根据该建筑重要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3、结构的抗震等级二级。4、楼面均布荷载: 教室、实验室、宿舍、艺术教室、办公室、餐厅、贮藏室为 2.5.KN m2:实训车间、排演场、图书馆为 3.0KNm2;走廊、楼梯间、厕所为 2.0KN m2。5、层面活荷载上人层面 2.0KNm2非上人层面 0.5KN m25.6.3 结构材料l 、砼强度等级 C252、钢筋 HPB235 fy=210K

50、N m2HRB335 fy=300KN m23、墙体防潮层以下采用 240 厚标准机制砖墙;防潮层以上受力墙体采用 240 厚免烧砖,非受力墙体采用 200 厚加气砼砌块填充。5.6.4 结构选型1、教学楼每栋共 4 层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 单独基础,梁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 块,柱截面500x 500mm。2、学生宿舍楼共 5层砖混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 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采用 240 厚免烧砖,构造柱截面 240 x 240mm。3、学生食堂为 2 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板 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

51、砌块,柱截面 500 x 500mm。4、学生礼堂为 2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板 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柱截面 500 x 500mm。5、行政办公楼位 4 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 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柱截面 500 x 500mm。6、图书馆为主体 2层局部 3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 基础,梁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柱截面 500x 500mm。7、艺术楼为 3 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板均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柱截面500x

52、500mm。8、实训楼为 4层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梁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柱截面500x500mm。9、辅助用房一层砖混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梁板均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采用 240 厚免烧砖,构造柱截面 240x240mm。第六章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供配电、通讯、采暖、通风空调等设施。6.1 给水系统6.1.1 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I386) (1997年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 GBJl40-9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I6-87(

53、 2001 版)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6、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条例。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要求。6.1.2 设计原则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道路情况,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单体用 水要求合理分布于供水全区,在满足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 工及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 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 评判方法而确定。6.1.3 用水量分析学校生活用水量按最终在校学生 2060人,教职工100人的规模 计,取学生生活用水量标准为 200升/人天,

54、教职工生活用水量 标准为120升/人天,道路及绿化用水量:按 2L/m2计,实验实 习及其他用水量为90m3/ d,实验室利用率按每天60%计算,未预 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10 %计。生活用水量计算见下表:生活用水量计算表项目规模用水标准L/人d用水量3m /d变化 系数使用 时间 (h)小时最 大用水 量 m3/h生活用水学生规模2000200400.02.016.033.3教师规模10012012.02.00.61.0道路面积26400.1252.81.04.013.2绿化面积4400022.028800.01.04.02200.0实验实习及其他用水量2441.7204928

55、12未见水量及农牧民网漏失量9519.6810%95222479共计104722338.5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一次,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20L/s,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20L/s,火灾持续时间即连续用水 时间2h计算。室内消防用水量,由各建筑物高度、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物用途来确定。消防用水量:288m3/ h6.1.4敷设方案学校水源由学校市政供给,供水可靠,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可满足项目用 水需求。自场地外市政供水管网上分别引入二根给水管道,作为场地供 水及消防用水水源,管道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室内生活用水系统 应与消防给水系统

56、分开设置,对于其他用水量大、且用水时间较集 中的部门,宜设置单独的管道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在学校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在 环状给水管网上,各主要路口及主要建筑单体前,沿道路一侧设置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干管上两个阀门井之 间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 4 个。给水管敷设于道路一侧,埋深为 1.O m,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可做适当上弯和下弯。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由室内环状消火栓给水管网、阀门和室内 消火栓组成。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不分区,其为独立系统,消火栓给 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每层按规范设置消火栓,每根消防立管每层设 置 SN65 室内消火栓和直接启泵的消防紧急按钮各

57、1 个,消火栓口 距地面1.10m,水枪喷嘴口径采用 DNI9,水龙带选用直径65mm、 长度 25m 的长麻质水龙带,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 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为扑救初期火灾,每个消火 栓箱内再设一 DN25 水喉。室外给水管采用钢塑管, 卡箍连接; 室内给水干管采用钢塑管, 卡箍连接;室内给水支管采用 PPR塑料管。消火栓系统采用内外热 镀锌钢管,管径在 100以上的采用卡箍连接,其他采用丝扣连接。 所有分路阀门采用明杆单闸板阀或蝶阀, DN50 以下为丝扣连接, DN65 以上为法兰连接管上法兰为丝扣法兰, 屋顶明装阀门采用全铜 阀门,水泵出水管上的工作压力不

58、得小于 1000Kpa。6.1.5 饮用开水系统 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物各层设开水间,由电热水器提 供开水,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6.2 污水系统6.2.1 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03);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I4-87) (1997年版);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6、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条例。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要求。6.2.2 设计原则 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道路情况,合理预测污水

59、量,合理计算雨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地收集输送校园污水,同时 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6.2.3 污水量分析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日生活用水量的 80计,为 8377.32m3d, 小时最大排放量为 1885.00m3h。6.2.4 敷设方案学校周围建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可满足项目 排水需求。校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室内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收集后,排向室外排水管网。生活 粪便污水设化粪池处理;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实验室废水 经中和池处理初步达标后;通过室外排水管网排向校园外市政污水 管网。室内排水主管系统一般采用主通气立管系统, 以改善通水

60、条件, 排水立管管径为DNIIO,排水出口管管径为DNI60,室内排水管采用 双螺旋PVC U管,按规范设置清扫口,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地漏。在校园内沿主干道敷设污水干管, 采用DN400管径的钢筋混凝 土排水管,干管上每隔30m设置 1000检查井,在各主要路口和建 筑单体前予留 1000的污水检查井。污水管敷设于硬化路面以下, 最小坡度i=0.003,考虑到各单位建筑的出产管标高不尽相同,污水 干管做相应深埋。6.3 雨水系统根据规划校区内的路网情况,沿道路敷设雨水干管DN600,以DN300 的支管收集校园内雨水,最后汇入校园外城市雨水主干管。 雨水干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建筑物屋面雨水采

61、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 PVC 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放管网收集后,排放到市政雨水管中室外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 0 1000雨水检查井,每个检查井以 DN300 的混凝土排水支管与两个雨水口相连,最小坡度 i=0.008, 以收集附近区域的雨水,雨水口为边沟式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两侧 道牙内,在交叉路口及地形平坦区域应适当增加雨水口与检查井的 数量,同时应满足雨水口的间距在 2550m 以内。6.4 供配电系统6.4.1 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9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4、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 94);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34-2004);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10、 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