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移民家谱七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0235921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槐树移民家谱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槐树移民家谱七7. (河南)券门杨氏家谱序据“杨老坟”(现称名四知陵园)大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62年)碑文记载: 始祖讳澄,原籍山西晋人也,自大明洪武十四年,迁至河南省南阳府唐河城北二 十五里券门杨占业。我氏至今已有六百四十四年,原始家谱失落于世,无作考证, 惟一以幸存的古墓碑记载为史证。另据大清康熙二年现存碑文记载:杨氏四体字 派,以子孙云。8. 山东)郓城县南关杨氏族谱序木生本,水发源,山有支派,此天地生物胥有根基,以传万世而不绝也。况 人为万物之灵,能不报本念宗而有统绪乎。且我杨氏历为大族,原籍山西洪洞县 城北杨六庄人也。自大明洪武二年,迁于山东郓境以来,始祖兄弟三人,皆分处 栖身,

2、长居郓城西北五十里后杨集,次居郓邑南关,三支居后杨集南二里前杨集, 各居一处,历有年矣。于今,恐经日久族宗失传,遂修族谱以传后世,此民国二 十年事也。今民国念七年倭寇侵华,兵荒马乱,复恐失吾族谱,恭录多部,易于 保存,免于万一,又绪起报本追远之心,匆邀族人,沐手重修而垂后世不泯云。 该碑记载:“明季大乱杨氏祖有才由青州府诸城县南门里迁此建村,以姓命名南 杨庄。该碑记载:“明洪武年间(1 3 6 8 1 3 9 8年)程氏祖思礼于山西洪洞 县奉命迁此建村,以人名村曰,祖思礼屯后逐渐扩延形成四里长街之大村,19 12年防溢口分筑前后两寨,杨寨居前故曰前寨。1 9 5 8年后,以前寨杨姓较 多复改名

3、杨寨。”9. (山东)崔寨村崔氏碑记2 0 0 3年12月5日于山东省东明县。“据崔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十 二年(一四一四年)崔氏祖从山西洪洞县仁孝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崔寨,后 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该村在东,故命东崔寨。一九八九年四月立。”墓碑碑文(碑阴)记载:“吾始祖山西省洪洞县仁孝村人也。自明朝永乐十 三年惟仪祖迁河北省开州府,移山东省东明县怀良村,东至古路沟西至草庙为记, 依姓起村名即崔寨村”前清处士先祖考讳顺,卿字殿臣妣德配程孺。人崔公之墓(碑阳),碑额上书“水源木本”,右联“承祖宗冰霜雨露”,左 联“报先人春祠秋曾”。中间字为“前清处士先祖考讳顺卿字殿臣妣德配程孺人 崔公之墓”。1

4、0. (河南)清凉集崔谢张陈序谱碑溯自元顺帝不君,天下鼎沸,刘福通、韩林儿等盘踞亳城,掠地攻城,豫东 淮北之地,废为战场。民生其时,不死于兵,即死于疾,其生存者盖亦寡矣,故 明太祖定鼎之初,即下诏迁民。时有崔公金明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名士也,家 亦在迁中,公念半去半离乃为令制,而骨肉分散实为难堪。因携四子同来,分为 崔、谢、张、陈四姓,卜居于邑之艮方清凉集,使分门别户,各占土宇村落。一 姓虽分四姓,四姓乃属一脉。即开越制之嫌,更免生离之悲。又恐久而易疏,因 将四姓祖莹交互而葬,以志不忘。其为后人计,亦可为周而密矣。厥后各姓户族 蕃衍,家业扩充,南北分居者四五十里,蒙业而安者十四五村,虽非名门世

5、胄, 亦邑东之一大望族也。使无谱以联属之,则班次之间有不错乱者乎!爰于民国十 三年三月间修谱功竣,崔群象斋、谢君贯琼、张君文敬、文光、致远等,复聚而 议曰:“今者虽成书,一经兵燹,仍为易失,是谱之寿世不如碑之延年,于是便 议立碑于前墓祖始,以垂永远。议定问记于愚,愚素不文,然念张君文君、谢君 贯琼与我有朋友之义,象斋、文光与我有师弟之情,致远则又与我有姻亲之关, 是不忍辞也,爰抒俚语以志之,不敢言文也,谨将其村庄罗列于左。清庠生当选 县议员后充小学教员孙步丹撰文。清庠生师范学校毕业后充小学教员崔象斋书 民国十三年吉月谷旦立。洪武三年春,我始祖讳金明始迁古城村,此风雨飘摇家室未定之秋也。先籍 贯

6、山西,世本洪洞,一旦移居河南,聿来之巳,桑梓谊重,骨肉情深。我祖四子, 欲偕伯仲,则步季不愿;欲偕叔季,则伯仲乐从。时*从此,爰取全家迤逦东道, 去之豫东永城县艮隅因胥宇焉。兹时也,土广民稀,将四子分为崔、谢、张、陈 四姓,棋布而居,使之互助友协,出入守望,地等距离,又俨然同一室也。开基 之初,其目的有如此,追其即世卜吉安葬地点,在沙土刘集之西,槐一株,柏七 株,至今宛在。二世祖寿终,皆归葬于祖莹,三世祖始莹域,崔氏之莹卜葬于陈 氏村北,陈氏之莹卜葬于崔氏村南,谢氏之莹卜葬于张氏村之右,张氏之莹卜葬 于陈氏村西,是望后世亲亲密密,互相拜奠,互相祭扫,不致生亲而见疏之虞也, 继创之基,其目的又如

7、此。厥后枝叶繁衍,丁口群庶,九世祖字星恒,修谱作志, 宗派分明。及流贼祸起,荡柝离居,其谱大都不存。十四世祖字奉功,欲重修之, 临族访问,借得陈氏残谱半册,脱略不辍,为此中止,仅在墓前,勒石以志大略, 时康熙五十三年矣。咸、同之间,发匪猖獗其间,无人重续。二十世族伯谢公字 香亭,痛两朝之世系愈远愈疏,四世之坟莹无碑可凭,因约族人在分姓祖墓前, 勒碑以记分姓之由,时又光绪十三年矣。民国甲子春,吾等提倡定谱,合族众元 老,十分赞成,爰将四世原委,始祖及临时三代,能绕之谏秉笔以志。恐宗派之 紊乱也,作文以示之;恐远绦蔓枝之不亲也,联络以属之;恐村庄户口之不清也, 缕析以分之。虽中叶缺点,不得谓有功于

8、前,尚可冀有裨于后也,爰聚族人示以 四氏之所由来,因述一联弁之于首曰:“西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民 国甲子香月中浣二十一世孙象斋、永贤敬撰。大槐树移民家谱一1. 显祖赵公德配钱老太太夫人之墓该碑碑额上书“慎终追远”,中间字为“显祖赵公德配钱老太太夫人之墓”, 右旁文字为“大明朝开国皇帝洪武二年为强国立本,钦点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人 氏赵公迁至河南滑县城东七十里定居始建赵家庄。”左旁文字为“始祖建庄后, 财丁兴旺,世传三支,人才济济,惟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修业为赵氏全族之殊荣。 溯建庄至今已传二十九世暨六百一十二年,为祖宗之功德,赵氏全族特奉碑祀以 昭我赤之心。”“此恭”,“此敬”,“公元二

9、。年岁次庚辰二月二十八日奉祀”。 该碑右联为“祖德宗功千载泽”,左联为“子承孙继万年春”。2. 赵良卿讳廷宾老先生德配刘稳太夫人之墓该碑碑额上书“永垂不朽”,碑身右侧“公元一九九五年清明节”左侧字为 “子紫阳、媳梁伯琪、女秀,孙大军、二军、四军、五军、孙女妞妞”。3. (河南)清凉集赵氏墓碑记元至正甲午举人授湖广岳州路赵公暨元继配恭人周太君之墓。始祖讳太始,居山右,原籍洪洞老鹳巷。洪武初始居康邑,二世祖讳顺、讳 成、讳兴、讳宗、讳奎,顺祖裔居清香集,集东有顺祖莹;成祖裔居漳洋岗,岗 西北有成祖莹;兴祖莹在清香集西北,兴祖裔居集东南香营;宗祖莹在赵村东阡, 宗祖裔半居康邑东关,半居杞境赵村;奎祖

10、后派不能详记,然家谱载其世居宁陵 焉。兹以支派之蕃衍,慕功德之难忘,因念始祖莹建立高贤集南,旧踪规模廓大, 碑基森列,又有邑侯讳世荣郭公立神道碑撰文以记始祖之德,明季兵燹之余,不 可复识,尝于追荐之日,访故碑之遗址,而吾皆无能道者,概其荒凉为已久矣, 使不急为修葺,后之人欲从而志之,焉得为志之,爰集同族于墓前重立碑,旁建 小碑两座,并子孙名次详列。大清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癸丑吉月吉勒石。4. (河南)元湖广岳州府判太始赵先生神道碑尝为人之生也,不能于民物有裨,则其殁也,不免于草木同朽。若先生者, 诚可谓君子也,盖行之著者名自远,学之充者身自章,己之治者人自顺,情之笃 者人自周,德之盛者流自光。余方

11、闭户家修,见先大人称道。往者先达以相勉, 则惟先生为首推,使非感之有素,何以令人欣服若是乎?以是,知其行著也。国 家设科取士,因文察心,糊名易书,百不一售,而先生辄擢高第,使非经明行修, 何以振翮先飞如是乎?是以知其学之充也。判湖广岳州而一时弊革利兴,至今犹 户祝之,使非躬行之率先,何以治臻,上理,若是乎?以是,知其已之治也。自 岳州归来,潜处林下,固欲没世而不出矣!因我朝迁民,念伯氏固留,而欣然长 往。及兄弟之散处阳夏也,虑往来之维艰,而徙于同居。夫从来不可多得者,兄 弟,不可以离者,亦兄弟。不忍委长兄于苦难之地,又不欲处幼弟于寂寞之乡, 使非恩谊之垦至又何以几此,其情之笃可知也。予任太康薄

12、书之暇,课其诸生, 见容貌端庄,步趋雍雍者有大家之风,问其姓氏则先生之曾孙子堂与先生之元孙, 若泽若诛也。阅其为文,如顺风扬帆,一息千里,予甚敬重之,则所谓流自光也。 其德之盛可知也。惜也功不建志,位不若德,岂非命也。然顺命其正,坐安殁宁, 亦可谓无愧于君子矣,于是作神道碑。山西洪洞县举人太康知县郭世荣撰文。5. (河南)漳岗村赵氏族谱序族中修谱,是以上继先人之统,下遗后世之传。且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吾 族修谱,其意一也。均为承前而启后,继往而开来。其意义深远矣。昔吾族原籍 本山西洪洞县老鹳巷人,洪武初年迁民,吾始祖兄弟三人,重手足而愿大被,弃 洪洞而至太康,长兄讳太始,元至正甲午科举人,判湖

13、广岳州府路,卜居高贤集。 二弟讳大功卜居大庙,三弟大成卜居清香集北赵楼。其后世支派蕃衍,人文渐起, 清集、香营、赵庄、漳洋岗、湾赵、赵寨、连庄、郭庄、君赵、何楼、赵庄、太 康东关、公鸡赵、马场西赵楼以及杞县赵村、扶沟闸寨、睢县三赵,皆系太祖之 裔也。至于失续之蜜蜂留赵庄、王隆集一带村,具台岗一带村,铁佛寺赵楼一带 村,张集、赵庄一带村,白塔李一带村,大良集一带村,分属于清集、漳岗、马 场西赵楼,杞县赵村之分支也。五祖普奎世居宁陵县,今已溯本求源,隶籍归宗, 北关、赵庄、灰楼、王店是其后裔也。大庙一支分于梁庄,一支分于杜店,一支 分于乌金口、刘庄。睢庄西赵楼、大赵、平岗、孙聚寨等一带村均属于大成

14、祖一 支之后裔也。余敬阅光绪十年,民国六年,十七世孙际发、际金谱牒撰文,所属而详尽矣, 择其所需,余不整录,且言岁次甲子春,族谱续修,实出众意。惟恐年代久远, 先人之懿行不彰,时移世迁后世支脉失传,有二十世孙祚军、祚禄邀族众云集漳 岗共议集资续修族谱,彰祖德以追远,序长幼以明伦。至吾始祖至今,历经元、 明、清、民国。六百余年矣,后嗣支派繁多,遍及四方各地。分居太、西、扶、 杞、淮、睢、宁七县,近二百余村,计男女三万余人。正本清源,支脉归宗,族 裔欢聚,惟三赵另续,族众不为之悲喜也。吾合族人等,素明礼仪,能识大体,历无干扰潮流之弊,向无欺弱凌寡之举, 安分守己,耕读传家。前世虽无位尊职高之显,但今公命为工程师、农艺师、医 师、讲师以及名登大中院校和为祖国尽力的各级领导干部已数百矣,实乃国家之 财富耳。吾族此次续谱,本求大同而存小异,促团结而励后世,愿吾族众,劝善互勉, 携手共进,勤奋于各系业务,致力民富国强,余尽先人之遗笔,依当今之实况, 故为之序,后世续修者,笕于斯文以为凭籍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岁次丙寅年四月 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