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23294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教案课题: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2)、通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一定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解读图片信息、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宋代社会风貌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

2、问、欣赏、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脑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具体表现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瓦子 教学难点: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方法与手段: 1、讲解法、演示法 2、多媒体教学(制作ppt课件)课型:综合课课时安排:45分钟板书设计: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 1、衣:服饰的特点 2、食:饮食相当丰富 3、住:住房的条件 4、行:交

3、通旅行的条件 5、缠足的陋习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精神生活) 1、瓦子: (1)概念 (2)盛行的原因 (3)概况 2、节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宋朝的建立和统一,消除了晚唐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同时,也有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并立而存。那宋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出示课件)。 新课内容: 一、 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板书)1、衣:服饰的特点(板书)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衣服陌生吗?(学生回答:不陌生)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衣服的主要作

4、用是什么?以及思考我们今天的衣服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衣服)。学生回答:御寒、遮羞、美观等等,今天的衣服很时尚、光鲜亮丽等。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进而将主题引导到宋代的服饰。中国古代对服饰十分看重,除了衣着本身御寒、美观的功效外,传统的把它看成作礼仪的一部分。宋代的服饰也不例外,那宋代的服饰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学生回答,老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宋徽宗时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服精美华丽(出示课件:对比得出服饰的第一个特点:节俭-奢侈)。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出示课件),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就品以上穿青色,

5、至于普通老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从课件上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吗?(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一一回答)老师讲述:宋代的服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这是长期民族交往和融合的结果。南宋有的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出示课件:对比胡服和劳动者所穿的衣服),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想一想: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食:饮食相当丰富(板书)老师讲述:宋代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两百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

6、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一二百家。南北方的主食是有差异的,请同学们看书,找出差异在哪里?(学生回答: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出示课件:主食差异)面食的品种多,包括带馅的包子。宋仁宗出生后,他父亲真宗高兴地令宫中做包子,赐给臣下,寓意吉祥。南北方那时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出示课件腊八粥)。(出示课件:东坡肉)同学们知道这道菜的名称和哪个人有关吗?(学生回答:苏轼、苏东坡)老师讲述:是的,这道菜就是伟大的词人苏轼创出来的,苏轼他是一个喷饪能手,她说炖肉要慢着火,少着水,炖出来的肉才好吃。他常亲自动手烹制,与朋友分享,人民就称东坡肉,流传

7、至今。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喝茶呀?(学生回答:喜欢、不喜欢)老师讲述:可能同学们现在更喜欢喝饮料,在宋代的时候,饮茶风气盛行,人民都喜欢喝茶,城镇里有提着茶壶沿街卖茶的,一直卖到居民的家中。茶馆也很多,士大夫往往在那里聚会。那时还流行斗茶的习俗(出示课件斗茶)。3、 住:住房的特点(板书) 首先引导学生看书并归纳宋代住房的特点。(学生简单地做出回答)老师对宋代住房特点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出示课件:房屋图片)通过同学总结宋代住房的特点,大家来判断一下“注意以下几幅民居图片,看一看哪幅是农村百姓的房屋?哪幅是城市平民的房屋?哪幅是达官贵人的宅院?”(学生一一作出回答)老师讲述:宋代房屋的

8、不同特点放映出宋代的等级之分和贫富差距。营建宅第是士大夫时髦的风气,私家园林有新的发展,特别是苏杭一带,叠石造山,引水开池,多用自然风景,注重精巧别致。另外:宋代家具的尺寸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其作方式的改变,桌椅尺寸相应增高(出示课件家具)。4、行:交通和旅行的条件(板书) 老师讲述:宋朝少马,士大夫一般是骑驴、骡,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几乎是骑马,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或驴车,而不是马车(出示课件)。除了交通工具以外,宋朝时人们出门旅行和商人们长途经商的便利条件还有哪些?(学生回答:“邸店如云屯”)老师讲述:用“邸店如云屯”来形容宋代的旅店业的兴旺。5、陋习:缠足老师提问:同学们,宋代有一个陋习

9、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回答:缠足)老师讲述:(出示课件:小脚)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型尖小,以为美观。那你们认为女子是脚大好看呢,还是脚小好看啊?(学生回答不一。)老师总结: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缠足之风盛行后,妇女的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很多劳动的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深。(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穿越时空来到北宋,参加“东京一日游”,体验宋代社会生活。并提出旅游要求:你的旅游必须体验北宋人们的衣、食、住、行。首先决定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旅游时要尽量吃到你认为北宋最好吃的东西;入城后你将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

10、达不同的目的地?当你玩累了,你要到哪里休息呢?(A、B、C、D四小组) 前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了解了宋代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那么宋代精神生活方面具体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子目 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58页,先看一下课本上的内容。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板书) 1、瓦子(板书) (1)、概念(板书)老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以及刚才的看书,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什么是“瓦子”呢? (学生回答: 东京城内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就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副板书:娱乐、商业)那什么是娱乐

11、兼营商业的场所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用形象化的语言为大家描述一下瓦子这个场所呢? 学生回答:就是一个地方既可以供人们娱乐,又可以做生意,例如有卖东西的,也有表演的,就好像我们今天的广场一样。这位同学为大家描述的很形象,相信瓦子的概念在大家的头脑里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瓦子)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上这张图片,然后说一说上面都有什么画面。(学生回答:卖东西的,表演的)从图片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瓦子是非常热闹的一个场所,那这么热闹的一个场所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 (2)、兴起的原因(板书)学生一:我认为瓦子是随着城市的繁荣而兴起的。学生二:我觉得是宋代的商业很发达,随着城市也繁荣起来

12、,市民就增多了,他们在有钱之后就会去娱乐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老师总结:两位同学各讲到一部分,瓦子兴起的原因就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慢慢的丰富起来。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那么瓦子里都有哪些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呢?(引导学生看书思考)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瓦子的概况。 (3)、概况(板书)同学们,你们在书上有没有看到“勾栏”一词啊?(副板书:勾栏) (学生回答:看到了)那“勾栏”指的是什么啊?(学生回答: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老师讲述:对,勾栏就是圈出来供演出的圈子。那接下来老师展示几张PPT,同学们看一下,勾栏里面都有哪些娱乐活动

13、。(出示PPT,学生回答:说书的、踢球的、表演木偶戏的等) 老师提问:除了娱乐活动外,瓦子里还有商业活动,也就是有许多的摊位,大家看一下课本,找找看瓦子里都有哪些商业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回答: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的、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老师总结: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瓦子是很热闹的,既有“勾栏”,又有摊位,这无疑是给一个城市增添了生气,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学们,通过对瓦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生活,那宋代人们在固定的节日里又是怎样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欢乐的节日。(过渡)2、节日(板书)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有哪些传

14、统节日呀?(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节日上来)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同学们都说到了许多的传统的节日,证明大家对节日是比较关注的,那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找看,然后回答老师,流传至今的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的时候就有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对,同学们讲得很正确。那现在呢老师展示几张PPT给大家看看,然后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图片的内容以及提示信息判断一下分别是什么节日,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出示课件: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在讲述中秋节时,讲述小故事)讲到月饼啊,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故事,老师简单的给同学们讲一下。(

15、放音乐)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不死之药后,就飞到了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之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侯,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第二天,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嫦娥果然从月中飞来,夫妻得到团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就形成了,寓意团圆。(出示课件:王安石的诗,并引导学生朗读古诗)通过我们刚刚读过这首诗,同学们知道这形容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回答:春节。)春节在宋代的时候叫元旦,诗的意思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人喝着迎接春天的屠苏酒,明媚的

16、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前都换上新的桃符。那同学们能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补充描述一下当时过元旦的时候景象吗?(学生描述)老师总结:宋代人们过春节跟我们今天过春节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我们都要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等等。不管是在宋代还是在今天,过春节的时候都是非常热闹的。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宋代的社会风貌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掌握服饰的变化和热闹的瓦子。同时,我们学习历史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了便于同学们的记忆,我们用一首歌谣来概括今天本节课的内容: 宋代气象万万千,衣食住行有发展, 物质精

17、神双丰收,心旷神怡好新鲜。 娱乐商业兴瓦子,说唱耍踢花样繁, 传统节日宋代有,民风民俗有渊源。 巩固练习 “找茬”场景一:大街上,车水马龙。许多外出的人乘着马车接踵而过。场景二:南宋时街边一排客栈,大都悬挂着涮羊肉的招牌,许多穿着粗布衣裤的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羊肉。场景三:城里涌进一群城郊的农家女子,她们身着石榴花颜色的丝绸衣裙,有说有笑,带着自家产的蔬菜前来赶市。场景四:家住郊区的游客到杭州游玩,匆匆忙忙游玩到下午时分,虽然没有尽兴,但还是决定折返,以免晚上露宿街头。场景五:李某来到最热闹的“瓦子”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听了一段字正腔圆的京剧,李某深感此次进京真是不虚此行!人教版中国历

18、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学案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如衣食住行、文化娱乐、节庆风俗等。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学生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解读图片信息、观察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过去的日常生活,增强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学习重点:宋代的服饰;瓦子学习难点: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内容学习(一)、课前准备 1、阅读教材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一、物

19、质生活:衣: 1、北宋初年,崇尚 ,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 ,但劳动者多穿 。2、妇女 的陋习逐渐传开。食: 1、饮食相当丰富有小吃、冷饮。肉食类中北宋多吃 南宋时多吃 2、饮茶之风盛行。住: 农村: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住房有草房或瓦房,较好的为四合院。而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行: 人们多用 ,也有 。达官贵人出门 ,士大夫骑 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 很多。二、文化生活:1、娱乐活动:东京城内有很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2、节庆活动:今天的传统节日,像 等,在宋代都有。春节宋代称为 ,最受重视。与今天的春节有相同的地方。(二) 合作探究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20、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欢乐气氛?该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习俗?和现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都城东京,有朋友来访,你打算怎样宴请他们?带他们去什么地方游玩?你一定会给他们介绍东京城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吧!练习达标1、在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 )A.北宋社会风俗的变化 B.民族统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妇女受到封建束缚日益严重 D.封建专制的强化2、下列选项中,反映宋朝服饰特点的是( )宋代的服饰中明显的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宋朝出现了妇女缠足的陋俗 宋朝初年到宋朝末年,都崇尚节俭宋代女子大多穿轻而薄的衫和裙A. B. C. D.3、学习宋代的社会生活,小强总结“瓦子”的内容中哪一项不正确?( )A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B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C瓦子是宋代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的反映 D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达官贵人的需要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官僚的需要5、宋朝时的瓦子指的是( )A 农村的娱乐场所 B城市的娱乐场所C 农村的集会场所 D城市的集会场所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