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232772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2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教学重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教学难点: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教学过程: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这

2、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xy222xy40表示.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xy222xy40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满足方程,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例1(1)方程(a2)x +(b-1)y = 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 1+(a

3、-2)y = 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例2若方程x2 m 1 + 5y3n 2 = 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x6x10x10y9y6y1xy62x31y11(1) 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2) 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02页练习习题8.11、2题作业:教科书第102页3、4、5题教学反思: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一、学习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二、教学重

4、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教学难点:理解“消元”的基本思想。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如果只设一个末知数:胜x场,负(22x)场,列方程为: ,解得x= .在上节课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xy222xy40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2、思考: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2写成y22x,将第2个方程2xy40的y换为22

5、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3、归纳: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例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xy33x8y14解后反思:(1)选择哪个方程代人另一方程?其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能代? (3)只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方程组解完了吗? (4)把

6、已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个方程来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较简便? (5)怎样知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样,需检验其方法是将求得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里的每一个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检验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四、自我检测教材P98练习 1、2五、学习小结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

7、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六、反馈检测1.已知x2,y2是方程ax2y4的解,则a_.2.已知方程x2y8,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 =_,用含y的式子表示x,则x =_3解方程组 把代入可得_4.若x、y互为相反数,且x3y4,,3x2y_.5解方程组 y =3x1 6 . 4xy=5 2x4y=24 3(x1)=2y3 7.已知是方程组的解.求、的值.教学反思: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学习目标:1、熟练地掌握用代人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进一步理解代人消元法所体现出的化归意识;3、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教学重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

8、点:理解“消元”的基本思想。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解方程组2、 结合你的解答,回顾用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3、 探究思考例: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 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解:设这些消毒液应分装x大瓶和y小瓶,则(列出方程组为): 思考讨论: 问题1:此方程与我们前面遇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区别? 问题2:能用代入法来解吗? 问题3:选择哪个方程进行变形?消去哪个未知数?写出解方程组过程: 质疑:解这个方程组时,可以先消去X吗?试一试。反思:(

9、1)如何用代入法处理两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均不为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审、设、列、解、检、答四、自我检测:1、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1) (2)(有简单方法!)学习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比如:对于用代入法解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不是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时,应选择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比较小的一个方程进行变形,这样可使运算简便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整体代入法等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六、反馈检测:1、将二元一次方程5x2y=3化成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是y

10、= ;化成用含有y的式子表示x的形式是x= 。2、已知方程组:,指出下列方法中比较简捷的解法是( )A.利用,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B利用,用含y的式子表示x,再代入;C.利用,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D.利用,用含x的式子表示x,再代人;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1) (2)4、若|2x-y+1|+|x+2y-5|=0,则x=,y= 教学反思:82消元(二)(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毛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代入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理

11、解“消元”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基本思想。新课教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甲、乙、丙三位同学是好朋友,平时互相帮助。甲借给乙10元钱,乙借给丙8元钱,丙又给甲12元钱,如果允许转帐,最后甲、乙、丙三同学最终谁欠谁的钱,欠多少? 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提高问题,引发讨论 我们知道,对于方程组 , 可以用代入消元法求解。 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 (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1.问题的解决 上面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相同,可消去未知数y,得(2x+y)-(x+y)=40-22 即x=18,把x=18代入得y=4。另外,由也能消去未知数y,得

12、(x+y)-(2x+y)=22-40 即-x=-18,x=18,把x=18代入得y=4. 2.想一想: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 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因此由可消去未知数y,从而求出未知数x的值。 解:由得 19x=11.6 x= 把x=代入得y=-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3.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从上面两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发现,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边分别进行相加减,就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13、 4.例题讲解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没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直接加减两个方程不能消元,试一试,能否对方程变形,使得两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 解:3,得 9x+12y=48 2,得 10x-12y=66 ,得 19x=114 x=6 把x=6代入,得36+4y=16 4y=-2, y=-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议一议:本题如果用加减法消去x应如何解?解得结果与上面一样吗? 解:5,得 15x+20y=80 3,得 15x-18=99 -,得 38y=-19 y=- 把y=-代入,得3x+4(-)=16 3x=18 x=6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如果求出

14、y=-后,把y=代入也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5.做一做 解方程组 分析:本题不能直接运用加减法求解,要进行化简整理后再求解。 解:化简方程组,得 ,得4x=36 x=9 把x=9代入(也可代入,但不佳),得 109-3y=48 -3y=-42 y=14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当方程组比较复杂时,应先化简,并整理成标准形式.本题还可以把2x+3y和2x-3y当成两个整体,用换元法,设2x+3y=A,2x-3y=B,转化为以A、B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另一解法加减法.通过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进行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15、化“二元”为“一元”.教学反思:82消元(二)(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毛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代入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理解“消元”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基本思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七年级(3)班在上体育课时,进行投篮比赛,体育老师做好记录,并统计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体育委员在看统计表时,不慎将墨水沾到表格上(如下表).进球数n012345投进球的人数1272 同时,已知进球3个和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

16、和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你能把表格中投进3个球和投进4个球对应的人数补上吗? 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指出问题,引发讨论 你能不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体育委员把表格中的两个数字补上呢? (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1.例题讲解(见P109) 分析:如果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x公顷和y公顷,那么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公顷. 解: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x公顷和y公顷.根据两种工作方式中的相等关系,得方程组 去括号,得 -,得11x=4.4 解这

17、个方程,得x=0.4 把x=0.4代入,得y=0.2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答: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0.4公顷和0.2公顷. 2.上面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 3.做一做 为了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重量为460克,第二天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重量为240克,试问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 分析:如果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x克,y克,则4克1号电池和5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4x+5y克,2节1号电池和3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2x+3y克.解:设1号电池每节重x克,5号电池每节重y克,根据题意

18、可得 2-,得y=20 把y=20代入,得2x+320=240,x=90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答:1号电池每节重90克,5号电池每节重20克. 4.练一练:P111练习第2、题.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这节课我们经历和体验了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方程组的技能. 作业:1.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000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24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多少元?2.一旅游者从下午2时步行到晚上7时

19、,他先走平路,然后登山,到山顶后又沿原路下山回到出发点,已知他走平路时每小时走4千米,爬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6千米,问旅游者一共走了多少路?教学反思: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组(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3体会列方程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4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

20、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并答新课:看一看课本113页探究1问题:1 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2 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3如何解这个应用题?本题的等量关系是(1)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需用饲料为675kg (2)(30+12只母牛和(15+5)只小牛一天需用饲料为940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xkg和ykg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这个方程组得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20kg和5kg,饲料员李大叔估计每天母牛需用饲料18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需用7到8千克与计算有一定的出入。练一练:1、某所中学

21、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样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解:设现在初中在校学生有x人,高中在校生有y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2、有大小两辆货车,两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解:设每辆大车和每辆小车一次运货量分别为x,y吨,答: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4.5吨3、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22、?解:设第一、第二车间原来分别有 x,y人4、某运输队送一批货物,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运送5吨,结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务并多运了10吨,求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原计划每天运输多少吨?教学反思:8.3 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重点: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配套与设计的应用题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教学过程:看一看:课本114页探究2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

23、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提示:若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那么乙种作物单位产量是多少?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解这个方程组得,答:这两个长方形,是过长方形ABCD土地的长边上离A约106米处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较大一块种甲种作物,较小的一块种乙种作物。思考:这块地还可以怎样分?练一练一、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奖金如下表:农作物品种每公顷需劳动力每公顷需投入奖金水稻4人1万元棉花8人1万元蔬菜5人2万元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

24、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问题: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解:设安排x公顷种水稻、y公顷种棉花、则(51-x-y)种公顷蔬菜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这个方程得:那么种蔬菜的面积为51-15-20=16答:安排15公顷种水稻、20公顷种棉花、16种公顷蔬菜二、木工厂有28人,2个工人一天可以加工3张桌子,3个工人一天可加工10只椅子,现在如何安排劳动力,使生产的一张桌子与4只椅子配套?三、一外圆凳由一个凳面和三条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材可制作300条腿或制作凳面50个,现有9立方米的木材,为充分利用材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材做凳面,用多少木

25、材做凳腿,最多能生产多少张圆凳?教学反思: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3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夏季用电紧张的局面,为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居民节约用电、合理用电,各地出台了峰谷电价试点方案通常白天

26、的用电称为高峰用电,即8:0022:00,深夜的用电是低谷用电即22:00次日8:00.投影1若某地的高峰电价为每千瓦时0.56元,低谷电价为每千瓦时0.28元八月份小彬家的总用电量为125千瓦时,总电费为49元,你知道他家高峰用电量和低谷用电量各是多少千瓦时吗?像这样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2、例题投影2例 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 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 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 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

27、少元? AB铁路120km公路10km长春化工厂铁路110km公路20km分析:要求“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我们必须知道什么?销售款与产品数量有关,原料费与原料数量有关,而公路运费和铁路运费与产品数量和原料数量都有关因此,我们必须知道产品的数量和原料的数量。本题涉及的量较多,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常用列表的方式来处理。本题涉及哪两类量呢?一类是公路运费,铁路运费,价值;二类是产品数量,原料数量。设产品重x吨,原料重y吨,列表如下:产品x吨原料y吨合计公路运费(元)1.520x1.510y1.5(20x+10y)铁路运费(元)1.2110x1.120y1.2(110x+1

28、20y)价值(元)8000x1000y由上表可列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得销售款:8000300=2400000; 原料费:1000400=400000;运输费:15000+97200=112200.所以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的和多1887800元.例 甲运输公司决定分别运给A市苹果10吨、B市苹果8吨,但现在仅有12吨苹果,还需从乙运输公司调运6吨,经协商,从甲运输公司运1吨苹果到A、B两市的运费分别为50元和30元,从乙运输公司运1吨苹果到A、B两市的运费分别为80元和40元,要求总运费为840元,问如何进行调运?练习:1、 某山区有23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

29、习费用需要a元,一名小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元。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初中各年级学生捐款数额与用其捐助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的部分情况如下表:捐款数额(元)捐助贫困中学生人数(名)捐助贫困小学生人数(名)初一年级400024初二年级420033初三年级7400(1) 求a、b的值。(2) 初三学生的捐款解决了其余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费用,请将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人数直接填入上表中(不必写出计算过程)。2、 某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购票人数1人50人51100人100人以上票价10元/人8元/人5元/人某校八年级甲、乙两个班共100多人去该公园举行游园联欢活动,其中甲班有50多人,乙班不足

30、50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买票,两个班一共应付920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一共只要付515元。问:甲、乙两个班分别有多少人?教学反思: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会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或一元的思想2.数学思考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的思想.3.解决问题通过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培养运算能力.4.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教

31、学重点灵活运用代入、加减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针对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佳解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知道有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可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上,有不少问题含有三个或更多的未知数,那么怎样解决呢?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看下面的问题:投影1小明手头有12张面额分别为1元,2元,5元的纸币,共计22元,其中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数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纸币各多少张?这里有三个未知数,自然要设1元、2元、5元的纸币分别为x张、y张、z张,依题意,有x+y+z=12x+2y+5z=22x=4y这个问题的解必须同时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因

32、此,我们把这三个方程全在一起,写成x+y+z=12 x+2y+5z=22 x=4y 这个方程投影2含有三个相同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三、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怎样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呢?我们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通过消元变成一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那么能不能通过消元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变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呢?显然,把方程分别代入方程消去x就变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即5y+z=12 6y+5z=22 因此,投影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变成“二元”,从而把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

33、组来解。这里还体现了化归的思想方法。四、例题投影4例1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3x+4z=12 2x+3y+z=9 5x9y+7 z=8 分析:消去哪一个未知数可以把这个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怎么消元?解:3+ ,得 11x+10z=35 联立有3 x +4z=7 11x+10z=35 解之,得x =5 x=-2 把x =5,x=-2代入,得25+3y+z=9 y=1/3因此,这个方程的解为x=5 y=1/3 z=-2 投影5例2 在等式y=ax2+bx+c中,当x=-1时y=0,当x=-2时y=3,当x=5时,y=60求a、b、c的值。解:依题意,得a-b+c=0 4a+2b+c=3 25a

34、+5b+c=60 - ,得 a+b=1 - , a+b=1 联立与有 a+b=1a+b=1 解之,得 a=3b=-2把a=3,b=-2代入,得 c=-5因此 a=3b=-2 c=-5答:a=3,b=-2,c=-5。五、课堂练习课本114面练习1、2题。六、课堂小结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方法有哪些?2、解题时要认真观察各个方程的系数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但方程组中某个方程只含二元时,一般的,这个方程缺哪个元,就利用另两个方程用加减法消哪个元;如果这个二元方程系数较简单,也可以用代入法求解.教学反思: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2)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5、2.能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是什么?2.解方程组Y+2x=12x-3y-4z=-33x-2z5xy8yz10zx6(二)探索新知:独立探索认真阅读课本P113页例2例2:在等式y=ax2+bx+c中,当x=-1时,y=0;当x=2时,y=3;当x=5时,y=60,求a,b,c的值解:由题意,得三元一次方程组 -,得a+b=1, -,得4a+b=10 与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得 把a=3,b=-2代入,得c=-5 因此 , 答:a=3,b=-2,c=-5练习: 在公式S=S0+V0t+ at2

36、中,当t=1,2,3时,S分别等于13,29,49.求当t= -2时,S的值。合作探究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多少元钱?(三)学以致用x:y=1:2y:z=3:22x+3y+z=561.方程组 的解为( )x=6y=12z=8x=8y=6z=12x=12y=6z=8x=6y=8z=12A. B. C. D. 2若x2y3z10,4x3y2z15,则xyz的值为_.xy8yz10zx63已知方程组 的解使代数式x-2y+3z的值等于-10,求a的值。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7、? 2、有哪些疑惑?(五)检测反馈1已知代数式ax2bxc,当x1时,其值为4;当x1时,其值为8;当x2时,其值为25;则当x3时,其值为_.x3y2z0 3x3y4z02已知 ,则xyz_.3.有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2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教学反思: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一)复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 能选择运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能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 进一步感受现实世界中有关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重点和难点:5、 重点:(1) 熟练掌握运用消元法

38、解二元一次方程;(2) 熟练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6、 难点:(1) 消元法的选择运用;(2) 培养学生合理、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二、 教材内容及其结构本章主要内容有: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进一步体验玻利亚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加减法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复习内容的逻辑结构:注意方面:1、 消元转化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消元( )( )法2、 建模思想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方程立刻到现实

39、世界3、 对结果的检查: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4、 进一步渗透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5、 避免繁、难、偏、怪。复习要点:6、 什么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1)2x-3y=5 (2) xy=3 (3) x+y=0 (4) x2+x=1 (5) 3x-y=2z (6)(1/3)x+(1/2)y=17、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方程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它的解有何特点?8、 为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其基本思路是(消元);具体方法有:(代入法)和(加减法)。9、 如何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某些实际问题。10、 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运用。典型例题解析:对于下列两个方程组,你以

40、为选用哪一种方法解比较简单?并把它解出来?(1) y=2x3x-2y =2 3x+2y=105x-2y=6例、当a 为何值时方程组3x-5y=2a 的解互为相反数2x+7y=a-18例、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米的环形轨道散步,如果两人由同一地点背向而行。那么经过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那么经过分钟第一次想遇,如果甲的速度比乙快,求两人散步的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甲的速度是 x 米分,乙的速度是y米分(x+y)=400 解得 x=110 符合题意。 20 (x-y)=400 y=90答:甲的速度是米分,乙的速度是米分。同步训练:、写出方程4x+y=10的自然数解()、请写出一

41、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它的解为:x=4 ()y=3、已知2x-3y=6()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解下列方程组:(1)x+y=3 (2)5m-3n=7 3x-y=4 3m+2n=8 (3) x/2+y/3=13 (4) 2x+1=5(y+2) x/3-y/4=3 5(3x+2)-2(y+7x)=16 5、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为下表所列:购票人数以上每人票价光明初中初一()()两个班共人去游玩,其中()班人数较少,不到人,()班人数较多,有多人,经估算,如果各班为单位分别购买票应付元,如果两个班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不少钱,问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可省多少钱

42、。,为了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某市电力局从元月起推出居民“峰谷”用电,若使用“峰谷”店、每天:至:电费每千瓦时。元(峰电价格),:至次日:电费为每千瓦时。元(谷电价格),不使用“峰谷”电的电费为每千瓦时。元,一个家庭使用“峰谷”电,某月电费为。元,经测算,比不使用“峰谷”电节约。元,问该家庭当月使用“峰电”和“谷电”各多少千瓦时?教学反思: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二)练习1、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2、若关于x的二元一次方程kx+3y=5有一组解是,则k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23、二元一次方程x+2y=12在正整数范围内

43、的解有( )组.A. 3 B. 4 C. 5 D. 无数4、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 5、在二元一次方程3x - 2y =4中,当x =6时,y =_6、已知方程8x-7y=10,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_.7、已知是方程2x-my=3的一个解,则m=_. 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2)(3) (4) 9、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1) 4辆拖车和5辆卡车一次能运货27吨,10辆拖车和3辆卡车一次能运货20吨,问一辆拖车和一辆卡车一次各运货多少吨?(2) 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然后甲返回A地,乙仍继续前进,当甲回到A地时,乙离A地时还有4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10、已知,是关于x、y的方程5x-ky=3的一个解,求k的值。11、已知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B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2.已知方程3x-y=8,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得 。 3.方程组 的解是,则a= b= 4方程组 中,x与y的和为2,则k= 5.在y=kx+b中,若x=5时,y=6;若x=-1时y=-2.则k= ,b= 6.已知+(x-y+3)=0,则(x+y)=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