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228832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制冷剂R410A的应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型制冷剂R41A的应用目前在家用空调器中,R2仍是普遍使用的制冷剂。22作为HFC类制冷剂,其ODP(臭氧消耗潜能值)虽然较低(仅为R2的5%),但长期使用,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近年来人们始终在积极努力地寻找R22的替代品。34(异四氟乙烷,C2H2F4)是最早被人们选定的作为R2的替代品,但曾被人们觉得是抱负的22替代品的R134a,无论在家用空调市场还是在商用空调市场,最后却都未赢得广泛的承认。Ra作为R22的替代品,拥有许多令人满意的特点,但由于它的低压特性决定了用R134a的系统必须使用较大体积的压缩机,因而导致了系统成本的增长,因此,R134又被慢慢地放弃,目前

2、只被用于运营压力较低的汽车空调中。从上世纪9年代中期,人们又开始选用R407C(HCF类制冷剂)作为R22的替代品。R4C有着与R22相称的运转压力和温度,R407C具有零臭氧消耗潜能值和非常低的全球升温潜能值,在许多状况下,只需对R22系统稍作改善,就可以使用R47C作替代品。曾在欧洲市场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但由于R0系统在高压排气时会存在明显的温度漂移,很难达到与2系统相匹配的效率,因此,日本空调制造商一方面大量生产47C产品向欧洲出口,另一方面在日本本土对R07的承认度却很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同属于C类的R4A制冷剂。在美国,虽然对R2制冷剂的替代显得比较清晰,但407C制冷剂却从未受到

3、空调制造业的青睐,所选择的替代品也是R410A。就是在较早实现对R2制冷剂的裁减的欧洲,在使用了数年R407C制冷剂后,也终于开始向R40A转变。可以肯定的是,40A制冷剂是目前世界范畴内取代R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虽然其优缺陷参半,但较之R134a和R47C,410独特的优势更为吸引人,估计R4制冷剂将会逐渐成为空调设备的主流制冷剂。由于R41制冷剂在其特性上与R22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要想适应R10A系统的维修、调节,一方面要掌握R41A制冷剂的多种特性、0A制冷系统的重要特性,以及维修、调试该系统时需要掌握的某些有关技术技能。下面就对这些有关知识分别进行简介,以便于制冷维修人员对R0A制冷剂

4、及R41A制冷系统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对40A制冷系统的维修技术。1、R410A制冷剂的重要特点10是一种双组份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由R32 /R125(50% / 5%)混合而成。R41A与R407C同样,具有零臭氧消耗潜能值和非常低的全球升温潜能值,其臭氧层破坏系数(ODP)为0,泄放的气体不会对大气臭氧层导致破坏作用;地球温暖化系数(WP)为730,与R22基本相似。R40A的容积制冷量冷量大,热传递性能优于2,翅片式换热器的热传递比R22系统高出35(R134a、R407C的热传递系数均略不不小于22);R10A在同等质量流量下,4A的压降较小,便于采用更小口径的管路及阀门,蒸发器、冷凝

5、器等部件也可做的小一点,减少了系统成本,并且可以减少30的制冷剂充注量。高效的热传递和较小的压降使R410A在与R2相似的运营条件下具有较小的压缩比,压缩机在耗电更少、效能比更高的状况下,获得一种更好的运营范畴。如果系统设计合理、恰当,在相似冷量、相似冷凝温度的制冷系统中,410A系统的效能比(COP)可以比R22高出。410A的缺陷是临界温度较低,不适和高温环境下使用,但对于水冷式冷凝不会产生影响。R10的热力性质见表1。表1 R41A制冷剂饱和状态热力性质表温度压 力ar液体比容dm3 / g气体比容m3/kg液体焓kJ / 气体焓kJ / kg液体熵kJ/(K)气体熵kJ(K)-51.1

6、30758.2181101138.280.76922-438.73390.1770136.61.280.791.90-401803.7450.412810404.2307731.893-322370751011521497447.120.8541.881-0.4.6170.048516.490.9303331.87653.3470770.7263.412.6086111.58-2.0410.7838.06561170.35415.0.8881.56-54.420.762.05508174741780.14146-105.9.8096004618.420.7.94401.90-56.084003

7、431921742.97178080.860.40.35199.724.670.99941.82285.30.8790.02872075726.6102731.14911.80.8730.0461215.60428.3815.80011249089900.025223.8529.92.0838.7990201435.9230.012232.631.201.126.790216150.5050.016941.13.18417721.69809870.01353250.64328.1715.773431.2141.0170.16259.9443361.1763023.911059.010027.2

8、43280.231.534452.0141.000068001.91.26647418530.33.1720003429.1331.3001.7285553.9571.25700230.6642.633791.1860379081.360.0058318.642.81.3871.69346542.09.5124042035.186.81211.674注:ba 0.1P由表中可以看出,R41A的压力比R22明显高出诸多。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R410A的饱和压力约为R2的1.5 1.6倍,这就规定R40A系统管路及各部件要有更高的耐压强度。在同样的工况条件下,R10A的单位质量制冷量略少于22,如

9、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蒸发温度t0 、冷凝温度t k 5、过冷温度t rc和吸气温度t 1均为0的工况条件下,R22的单位质量制冷量为442665 = 177.89(k kg),而10的单位质量制冷量为42.3 250.36= 767(kJ / kg),比22少12 / kg。虽然R41的单位制冷量不不小于R22,但由于R40A在管路中的流动性能明显优于2,使得系统制冷剂流量增大,弥补了单位制冷量稍差的局限性;再加上R410A高效的热传递性能,使系统的总制冷量明显不小于R2制冷剂,系统的性能系数(系统效能比)更优于R22系统。2、R4的制冷剂的理化特性 1)R40A的基本特性见表2(与2

10、对照)表 R40A、22基本特性对照表序号制冷剂臭氧层破坏系数P地球温暖化系数GWP可燃性毒性压力R22(CHF2Cl)0.5,700不燃无12R410A(R32/5=50/5)1,73不燃无约1.6注:ODP: Oon epetinPotential R 对臭氧层破坏系数为1GWP:GlobaWng Ptenil CO 对地球温暖化系数为1压力参数以R2饱和压力为1,41A冷媒是R22冷媒的倍数。2)R410A液相添加和气相添加组分变化R410制冷剂在液相加注和气相加注时所加注的两种成分的比例是不同样的,如图所示,虚线(3)和点画线(R125)曲线代表气相添加时组分的变化;粗实线(R32和R

11、125)代表液相添加时组分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当R410制冷剂以液态进行加注时,其组分始终保持不变,而当以气态加注时,其组分就会产生变化,这是由于构成R410A的是两种沸点不同的制冷剂,以各为5%的比例混合而成,容器中的液体部分其混合比例不容易变化,但由于在相似温度条件下两种成分的气化量不同,因此容器中气体部分两种成分的构成比例就会浮现变化。开始加注时,注入的气体中R32的比例增大而R5的比例减小,加注量达到多后来,R125的比例逐渐增大,最后超过正常比例,R2的比例同步减少至低于正常比例。因此,在加注10制冷剂时,为了保持其组分的正常比例,以保证R410A系统的热力性能,必须以液态的方式

12、进行加注。3)R410A系统的运营特点R410制冷系统的运营特点重要体目前系统压力上,表3给出R410A和R22两种制冷系统压力参数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正常工作压力,还是最大工作压力,410A均为R22的1.1.6倍。表 3 R410A与R22压力参数对照表工 作 压力最 大 压 力制冷方式制热方式吸气侧排气侧R410.60.96Mpa(6.r)2253.6Mpa(2.53.6ar)2.7Mp(27br)4.M(4.5bar)0406Ma(46bar)152.Ma(521r).6Ma(16ba)2.5M(25.5bar))10系统使用的润滑油制冷压缩机所用的冷冻润滑油根据制冷剂的不同,大体

13、分为矿类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两种,R22系统使用的是矿类润滑油,410系统使用的是合成润滑油。合成油又分为:AB、V、P、POE、PC等多种,目前多数R410A系统压缩机使用的是P(醚类)和POE(酯类)冷冻润滑油。这两种冷冻润滑油的特性见表4。表 PVE、P冷冻润滑油的特性VE(醚类)P(酯类)粘度(m2/40)(m2/s100)6207.67.6粘度指数7788密度(/cm315)926.90流动点()0-35总酸值(gKOHg)0.00.电阻率(c,R)1.e+148.e+13加水分解稳定性稳定反映PVE类润滑油与水没有分解作用,跟金属加工油稳定性和互溶性比OE好,使毛细管堵塞的也许性较小

14、,因此,在某些使用VE润滑油的系统中不设干燥过滤器。R410系统内绝不容许混入其他机油,以免系统内产生油泥而导致毛细管、膨胀阀堵塞现象。用于对10A系统进行抽空的真空泵必须设有避免机油倒流的装置(止回阀),以避免关闭真空泵后真空泵中的机油倒流进系统中。3、40A系统的配管材料及所需的专用工具)配管材料R410A系统所用的配管及连接头使用的材料基本与R22冷媒相似,只是其规格规定有所变化。此外,在选用配管和连接头方面,需要使用附着在内面上不纯物少的材料。铜管材料规定TPM,使用附着油量不不小于0mg/10m的配管。铜管的壁厚,要遵守铜配管设计规范的规定,按照表的规定选择R0A容许使用的铜管壁厚:

15、表 5 R41系统用铜管规格铜 管 外径(m)铜 管 壁厚(m)6.50.80908127.8对于壁厚为0.7mm的铜管以及铜铝管,绝对不能使用。为保证冷媒泄漏规定,不小于外径127的喇叭口螺母(铜钠子)的尺寸、形状,41A和R2所用的有所差别,使用时,一定要对尺寸进行确认。铜钠子具体规格见图、表6。 表 6 铜钠子六方对边尺寸H(m)铜管 外 径R40AR2265 (14 n)171792 (3/4 in)222(/2 n)24 )专用工具R410A系统由于制冷剂的性质及其压力特性,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与系统有所不同,此前再22系统上用的工具设备不能直接用于41A系统中。图4是R10A系统常用到

16、的部分工具设备。)专用扩口器由于R1系统所用的通关壁厚比R系统的要厚某些,因此,原用于加工2系统铜管喇叭口的扩口器不合用于加工ra系统的铜管,必须用专用的扩口器。用于410A的专用扩口器带有粉红色标记(见图4所示)。由于在加工时夹紧工具的支撑孔会变大、扩管力矩增强,导致工具内部的弹簧受力增长,R10a所用的扩口器铜管夹具的配合尺寸定为0 0.5mm。用于R410铜管的扩口工具也可以在R系统中使用。b)量规量规是在加工铜管喇叭口时调节扩管加工余量用的。加工其他冷媒管时所用的量规也可以直接用于加工R410A所用铜管,加工的余量上限范畴应在1.0m1.5mm之间。c)力矩扳手用于1.7mm(1/i)

17、铜管钠子的紧固。40专用的力矩扳手其开口尺寸为26m,扳手靠把手部位有粉红色标记。d)组合表阀由于R40A压力比2高出50%以上,本来用于R2系统的压力表不能在R0A系统中使用。用于R0A系统的组合表阀从外形上与本来的基本相似,但表头所能测量的压力值大某些,表体上使用字符标记或涂有粉红色标记。表6给出R10A专用表阀与R22所用表阀压力测量范畴的数据对照:表6 两种系统压力表测量范畴对照表R410专用R22用高压表(红)-0.1.3Pa(76cmHgkg/2)-03.5(-7cmHg5kgfc2)低压表(绿)-0.1.8P(-76cmH8kgf/m2)-11.7Pa(-7cmHg17gf/c2

18、)为了避免其他制冷剂混入R0系统,R410A组合表阀的各接口都做了改动,接口丝头由本来的7/1 F0齿改为/2NF20齿,使原用的软管接口及铜钠子无法在410A专用表阀上使用。e)加注软管由于40A的压力较高,对加注软管的耐压规定也提高,因此在410A专用加注软管的材质及耐受HFC方面也进行了更改。接口尺寸同样改为2 UNF0齿,还在接口附近加设一种避免气体反冲的阀门(截止阀),或在接系统端增长一种单独的控制阀。410A与R2所用加注软管的区别见表7:表 两种加注软管对照表制冷剂R10AR2耐压常用压力5.1Mpa(2kgf/c)3.4Ma(35kgf/m2)破坏压力274Ma(0kc2)12

19、Mp(175gf/m2)材 质NBR橡胶内部尼龙R橡胶接口尺寸/2 NF 0齿7/16 UNF 2齿f)对R0A系统进行抽真空时,为了避免真空泵中的矿类润滑油回流进系统中,与R10A系统中的润滑油混合而产生油泥,需要在真空泵吸气端加装一种与真空泵同步控制的电磁截止法(止回阀),当真空泵关机时,同步关闭止回阀。连接真空泵的加注软管接口可以在R22(7/16UNF 20齿)和R410(1/ UF2齿)中互换使用。g)电子称为了保证系统制冷剂的定量充注精确,最佳使用电子称进行制冷剂的加注称量。h)制冷剂钢瓶R40A制冷剂专用的钢瓶,一般直接使用制冷剂名称进行标注,同步,还按照美国AR的规定进行颜色标

20、注(粉红色)。钢瓶接口同样采用1/2 UN 20齿规格的接头。为了保证液体充注,钢瓶应带有虹吸管,或在加注时使钢瓶倒立进行充注。i)检漏仪必须使用高敏捷度的H类制冷剂专用泄漏检测仪R410使用的检漏仪也可以使用在22的检测中,但R410不能使用此前R22所使用的检测产品。4、R41A系统的安装、维护操作1)铜管扩口加工R41所用的扩口加工尺寸与R2有所不同,因此,建议使用410专用的扩口工具进行扩口加工。如果使用此前的工具进行扩口加工,应参照图5、表8对铜管的误差进行修正后方可使用。 表8 喇叭口尺寸铜管 外 径尺寸A(mm)R41AR22.5(/4)9.1 9.09.5 (/8)13.22,

21、 112.7 (1/)6.15.8 1215.88(58)19.19.0 19.191(3/4)2422 23.3)配管的折弯加工室内、室外机的配管折弯半径应按照图、表9所示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非正常变形、破裂现象。使用最小半径折弯时,应使用硼砂混合物配合加工。 表 9 铜管折弯半径铜管 外 径正常R(m)最小 R(m)635 (1/4)03095 (3/)1.7 (1/)3)配管连接部位及阀帽的紧固R4A的压力比R2高1.6倍左右,因此,在连接室内、室外机组的扩口配管时,要使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力矩(见表10)进行可靠的紧固连接,一旦浮现连接不良,不仅仅是气体泄漏制冷剂减少的问题,

22、还会导致制冷剂组分变化引起系统工况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表10 喇叭口螺母(铜钠子)紧固力矩铜 管 外 径紧 固力 矩.35 (4)16 1 N m (.61. kgf m)9. (8)30 42 Nm (3. . kgf m)12 (1/2)5 62 N m (.0 62 k m)此外,管路中的截止阀及修理口的封帽也要按照表11所示力矩进行紧固。表11 阀帽、修理口封帽紧固力矩阀 帽管 径紧固 力矩.3(1.4)16 N (1 kgfm)9.52(/)30 N m (3.0 kgf m)1.7(1/2)修 理 口 封 帽9 N m (0.9 kg m)4)系统管路的抽真空及充注制冷剂操作22系

23、统在安装时可以采用系统内的制冷剂或用外部的制冷剂对连接管路及室内机组进行排空,但410A系统绝不容许采用这种排空措施,必需使用真空泵进行彻底抽空后封闭管路系统,然后开通气、液阀连通管路系统。真空泵应设有与真空泵同步动作的止回阀,以避免泵内的润滑油倒流进入制冷系统,导致制冷系统的损坏。系统管路的真空解决及充注制冷剂操作环节:A按照图7所示连接机组、表阀及真空泵B 抽真空操作:新空调安装时只需要在室内、室外机组通过连接管连接好后对连接管、室内机组进行抽真空,此时应让室外机组气、液阀均保持完全关闭状态,打开修理表阀,同步启动真空泵和止回阀,进行抽真空;如整个系统需重新充注制冷剂,则应对全系统管路进行

24、抽真空,此时应将室外机组的两个阀都打开,然后启动修理表阀、真空泵和止回阀进行抽真空。C抽真空时间大概0 1mi时,稍松动一下连接管接口部位的钠子,确认喇叭口处能有空气吸入,重新紧固好钠子,继续进行抽真空。D时间要在0分钟以上,并且确认压力表批示值达到-0.1Mpa(-76mmg),按顺序关闭修理表阀、真空泵和止回阀。E保持系统真空状态12分钟,观测压力表批示值,确认指针未有变化,方可进入下一步操作。F.如果是新空调器,应将室外机气、液阀所有打开,拆下充注软管,装上工艺口封帽并可靠紧固;如果是需要重新充注制冷剂的空调器,此时应拆下止回阀处与修理表阀连接的软管接口,改接在制冷剂钢瓶上,然后旋松软管

25、另一端修理表阀处的接口,将制冷机钢瓶倒置(如果是如图所示带有虹吸管的钢瓶,则不需要倒置钢瓶),缓缓启动瓶阀,用液体制冷剂赶出软管中的空气,待软管接口处有制冷剂喷出时,迅速旋紧软管接口,用定量充注法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液体。G用专用FC检漏仪对各连接部位、阀芯阀帽等易泄露部位进行仔细检漏,保证系统无泄漏状况存在。.进行试机运营,保证空调器处在正常运营状态。5)R0A系统补充制冷剂由于系统泄露导致制冷剂局限性时,由于制冷剂是在气态下泄露的,系统内32和R15两种成分的构成比例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原则上是不容许进行补充制冷剂解决的。但考虑到410A制冷剂价格较贵,完全放掉系统内的制冷剂太可惜,因此在制冷剂泄漏量较小时,容许通过补充制冷剂液体来保证系统的正常制冷性能。补充制冷剂的操作在一种系统中最多不能超过3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