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铁合金电镀工艺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223417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锌铁合金电镀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锌铁合金电镀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锌铁合金电镀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锌铁合金电镀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锌铁合金电镀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洁生产型锌铁合金电镀工艺摘要:本文综合十多年发表的系列文章,介绍了锌铁合金电镀 工艺、水处理、镀液性能和镀层性能。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其具有 良好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锌铁合金; 电镀;清洁生产;性能中图分类号:TQ153 . 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227X(2007)05 0051 一 041概述在钢铁防护电镀领域,镀锌量大面广,单金属镀层的防护性能 不如合金镀层已形成共识。目前单金属的锌镀层已发展到锌系合金 镀层,如Zn-Fe、Zn-Ni、Zn-Co等。其中Zn-Fe合金有酸碱两体系, 按镀层中铁的质量分数来分,有高铁含量和低铁含量两种工艺, 0. 4 % 0. 8 %为低铁

2、工艺,3 % 25 %为高铁工艺,前者比后 者应用更广泛。锌铁合金层的耐蚀性能是纯锌层的520倍,硬度为l10130 HV,在汽车和家电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21。在建筑工业的五金件 中应用也较广泛。本工艺系酸性氯化物锌铁合金,1988年开始研究,1992年初 问世,至2006年l2月的l4年多中,深受业内关注与青睐。1996 年4月对氯化物锌铁合金工艺的国内外查询结果表明,具有本课题 工艺特点的锌铁合金电镀工艺研究,在所查国内外文献范围内,鲜 见报道(四川科技情报研究所,锌铁合金电镀工艺国内外查新报 告.编号:A9600121,1996-04-08)。14年多来国内外各电镀杂志发表笔者26篇有关

3、工艺文章,其中ll篇分别为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金属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l9个化学类数据库所 收录。国内发表有关氯化物锌铁合金研究文章中,有l0篇引用和 推荐了本工艺。1997年电镀手册第二版将本工艺编入合金章的锌基合金一节内【31 ; 2002年清洁生产工艺一 书将本工艺作为清洁生产工艺介绍推广【4J。从1992年开篇的全 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到2006年高耐蚀性氯化物锌铁合金电 镀l4年应用报告51阶段性总结的工艺文章经历了 l4年,也是 工艺逐步走向完善的l4年。在这些文章中,除工艺介绍外,有解 决镀液性能较稳定的文章锌铁合金镀液稳定因素浅析61有结 合工艺特点的氯化物锌铁合金电镀后处理

4、工艺【1 ;有取代普 通镀锌的综合文章Zn-Fe合金电镀新技术在钢铁防护中的应用【8】;还有取代氤化镀锌等文章锌铁合金取代氤化滚镀锌在汽 车零部件中的应用91 ;取代热镀锌的电镀锌铁合金与热浸镀 锌的比较【1。1 ;作镀铭节镍镀层的以锌铁合金为节镍镀层的 装饰铭工艺J;还有一种多功能锌铁合金电镀溶液的应用【1 2J与镀层质量故障排除的影响锌铁合金滚镀质量因素浅析等。 将26篇文章组合在一起,不难看出,本工艺从生产应用开始,是 如何逐步走向完善过程的。实践出真知。笔者既是工艺的研究者,更是工艺实施的参与者, 14年多来的生产应用实践,感受最大,体会最深。除发表的文章论 述外,现将在实践中尚未成文

5、之处,整理成文,作为工艺的阶段总 结,以供参考。2 工艺2. 1工艺组成现在的工艺配方与1992年发表的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 J相比,有较大调整:2. 2工艺调整2. 2。1去除部分2。2。1. 1铁阳极的去除作为锌铁合金电镀工艺,锌和铁阳极是不可缺的,以纯铁作阳 极最理想。但纯铁应用范围较小,产量不大,也不易购买,且价格 昂贵,只能以碳钢作阳极。含碳量高的碳钢电镀时熔解产生的碳渣 较多,低含量的碳钢也有一定量的碳渣,加之钢板中还有其它的金 属杂质,通过电化学熔解,这些碳渣与杂质一起进入镀液,致使镀 液污染,电镀质量受到影响。生产得到验证后,很快停用了铁阳极。 铁盐的补加以硫酸亚铁(CP级)

6、解决。2。2 . 1。2聚乙二醇与硫脲的去除工艺配方的确定,是从所镀金属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的,一般以 少而精为好,尽量避免繁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聚乙二醇与硫脲的 应用效果不能满足预期目的,而且补加聚乙二醇比较麻烦,需90。C左右高温溶解后才能加入,既增加劳动强度,又需要增加加温设 施,因而去除。2. 2。2添加剂的增加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中只有ZF光亮剂一种,由医药 级制剂、食品级制剂、生物制剂与表面活性剂等化合物经浓缩而成。 现一分为三后,各有侧重:ZF. A开缸剂即柔软剂,主要走位性好, 能提高镀液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同时还是辅助光亮剂,能进一步 提高镀层光亮度;ZF光亮剂,主要提高镀层光

7、亮度与整平性,出光 速度快,3-5 min镀层全光亮,色泽均匀;ZF. B调整剂,在阴极 表面吸附均匀,有助于增大阴极极化,改善镀层结晶,使之更加细 致光亮,同时还能掩蔽镀液中的铜铅杂质,延长镀液净化周期。2. 2。3工艺参数调整工艺制定的参数,一般都有上下限之分,以适应生产实际。 本工艺在应用中,均未超上限,只是下限偏高,相对地可再适当降 低。笔者在北方工作40多年,习惯北方气候,在研究工艺时,各 参数是按北方气候考虑的,如主盐氯化锌80 100 g/L,在北方夏 秋为下限80g /L。退休后回到南方故乡,夏秋改为60 70g/L, 如果仍按80 g / L,势必会使分散能力、深镀能力降低,

8、表现在低 电流密度区镀层发灰、发雾,严重时发黑,这是主盐高所致。所以 主盐应用,冬春宜高,夏秋宜低。温度从室温调整为060。C。温 度对电镀生产至关重要,与主盐的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和阳极 溶解息息相关。镀液温度随季节气温变化,阴极电流密度也需要相 应地改变。寒冬季节温度甚至低至零度,无加温设施仍能电镀,不 过阴极电流密度需降至0。5l A/dm下限。电流密度低,沉积速 度慢,适当地延长施镀时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光亮细腻柔和悦目的 合金镀层。夏秋高温季节对挂镀无影响,主要是滚镀温度上升快, 特别是在南方,很容易达到60。C。若没有降温措施,必将出现前 述现象而影响电镀质量。温度与镀层铁含量相关

9、,是由于随着温度 升高,镀层锌含量增加,铁含量相对减少。因升高温度,离子运动 加速,阴极附近的氢氧化锌膜减薄,金属离子通过氢氧化膜容易。 也就是说温度升高,破坏了生成的氢氧化锌薄膜,加速了锌沉积, 抑制了铁的析出,使镀层中锌含量增加,铁含量减少。不仅如此,温度升高,在防止和消除阳极钝化的同时,阳极溶解加快,锌离子 质量浓度相对增加,镀层锌含量减少。温度过高,电流相应加大,不仅使分散能力下降、镀层光亮度降低, 还会使阴极极化减小,导致镀层结晶粗糙、颜色变暗,同时破坏了 添加剂的整平作用。因此温度控制在45。C以下为好。2工艺2. 1工艺组成现在的工艺配方与1992年发表的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

10、J相比,有较大调整:2. 2工艺调整2. 2。1去除部分2。2。1. 1铁阳极的去除作为锌铁合金电镀工艺,锌和铁阳极是不可缺的,以纯铁作阳 极最理想。但纯铁应用范围较小,产量不大,也不易购买,且价格 昂贵,只能以碳钢作阳极。含碳量高的碳钢电镀时熔解产生的碳渣 较多,低含量的碳钢也有一定量的碳渣,加之钢板中还有其它的金 属杂质,通过电化学熔解,这些碳渣与杂质一起进入镀液,致使镀 液污染,电镀质量受到影响。生产得到验证后,很快停用了铁阳极。 铁盐的补加以硫酸亚铁(CP级)解决。2。2. 1。2聚乙二醇与硫脲的去除工艺配方的确定,是从所镀金属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的,一般以 少而精为好,尽量避免繁杂。在生

11、产过程中发现聚乙二醇与硫脲的 应用效果不能满足预期目的,而且补加聚乙二醇比较麻烦,需90。 C左右高温溶解后才能加入,既增加劳动强度,又需要增加加温设 施,因而去除。2. 2。2添加剂的增加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中只有ZF光亮剂一种,由医药 级制剂、食品级制剂、生物制剂与表面活性剂等化合物经浓缩而成。 现一分为三后,各有侧重:ZF. A开缸剂即柔软剂,主要走位性好, 能提高镀液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同时还是辅助光亮剂,能进一步 提高镀层光亮度;ZF光亮剂,主要提高镀层光亮度与整平性,出光 速度快,3-5 min镀层全光亮,色泽均匀;ZF. B调整剂,在阴极 表面吸附均匀,有助于增大阴极极化,改善

12、镀层结晶,使之更加细 致光亮, 同时还能掩蔽镀液中的铜铅杂质,延长镀液净化周期。2. 2。3工艺参数调整工艺制定的参数,一般都有上下限之分,以适应生产实际。 本工艺在应用中,均未超上限,只是下限偏高,相对地可再适当降 低。笔者在北方工作40多年,习惯北方气候,在研究工艺时,各 参数是按北方气候考虑的,如主盐氯化锌80100 g / L,在北方夏 秋为下限80g / L。退休后回到南方故乡,夏秋改为6070g / L, 如果仍按80 g / L,势必会使分散能力、深镀能力降低,表现在低 电流密度区镀层发灰、发雾,严重时发黑,这是主盐高所致。所以 主盐应用,冬春宜高,夏秋宜低。温度从室温调整为06

13、0。C。温 度对电镀生产至关重要,与主盐的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和阳极 溶解息息相关。镀液温度随季节气温变化,阴极电流密度也需要相 应地改变。寒冬季节温度甚至低至零度,无加温设施仍能电镀,不 过阴极电流密度需降至0。5l A / dm下限。电流密度低,沉积速 度慢,适当地延长施镀时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光亮细腻柔和悦目的 合金镀层。夏秋高温季节对挂镀无影响,主要是滚镀温度上升快, 特别是在南方,很容易达到60。C。若没有降温措施,必将出现前 述现象而影响电镀质量。温度与镀层铁含量相关,是由于随着温度 升高,镀层锌含量增加,铁含量相对减少。因升高温度,离子运动 加速,阴极附近的氢氧化锌膜减薄,金属离

14、子通过氢氧化膜容易。 也就是说温度升高,破坏了生成的氢氧化锌薄膜,加速了锌沉积, 抑制了铁的析出,使镀层中锌含量增加,铁含量减少。不仅如此, 温度升高,在防止和消除阳极钝化的同时,阳极溶解加快,锌离子 质量浓度相对增加,镀层锌含量减少。温度过高,电流相应加大,不仅使分散能力下降、镀层光亮度降低, 还会使阴极极化减小,导致镀层结晶粗糙、颜色变暗,同时破坏了 添加剂的整平作用。因此温度控制在45。C以下为好。4镀液性能电镀工艺组成的电镀溶液,都有各自的溶液性能,体现在电流 效率、分散能力、深镀能力和沉积速度4个方面,但由于工艺不同, 性能便有所差异,这是工艺决定的,本工艺的镀液性能,工艺研究 时测

15、定较为优异,通过多年应用,有的保持原数据,但无应用实例, 今作补充;有的已有新的提高。4. 1分散能力原测定为57 . 8 %,投入工业生产后,由于光亮添加剂的调整, 分散能力有所提高。1996年四川绵阳某电镀厂镀锌改本工艺前,平 面冷轧薄板2 000mill X 1 000mill,双面合计400 dm ,锌酸盐镀 锌时中间部位镀层发雾不亮;改本工艺后,这一现象消失,而且 薄板两面色泽光亮均匀。1999年l1月,山东济南某电镀厂镀锌与 镀锌铁合金都有,正巧当时笔者在现场作技术指导,对2种工艺作 生产性对比试验。当时氤化镀锌正在镀冷轧薄板246 . 5 dm,以此 为样件,施镀时间均为10 m

16、in,总电流按各自工艺。氤化工艺lk=500 A,Zn-Fe合金工艺lk=250A,现场测得镀层厚度:前者7 . 21 larn, 后者9. 8 gm。彩钝时,前者采用5 g / LCrO ,需清洗有污染,而 后者只需2 g / L CrO3,既无需清洗又无污染。4. 2深镀能力原用10 mnl X 100 mnl的紫铜管,两端管口向阳极横镀,施镀 30 min,锯开观察,深镀能力为75 %。如今以15 mnl X 150 mnl 钢管竖镀,管内壁均有镀层,深镀能力又有很大地提高,受到用户 欢迎,如北京某电镀厂电缆桥架生产线的难镀件与山东龙口市某电 镀厂镀格板这样的难镀件都用本工艺得到解决。4

17、. 3沉积速度工艺试验时的数据,试片以2A / dm,施镀30min,测镀层厚 度l4 . 95 larn ,接近2 min / lam。在生产应用后平面工件以 1. 5Adril2 施镀 30rain ,测得镀层厚度 30 larn ,即 1 min / gm, 这是镀液一切正常的结果:pH 45,基础液成分含量正常,温度 适中(2025。C),电流密度适中(11. 5 Adril2)沉积速度相应 加快。2002年9月,北京某电镀厂的电缆桥架生产线,某用户急需 部份电缆桥架工程安装需要,以热镀锌质量标准要求,派人巡视生 产能否达到要求,电镀方将镀液调整后,并将携带式测厚仪放在现 场,同用户人

18、员一起随时测镀层厚度,以1. 5 A / dm的阴极电流密度,施镀30 min,测厚30 larn,平均1 min / tm,用户满意。4. 4电流效率工艺研究时的数据为阴极电流效率在96 %以上,以1A / dm施 镀,初始有细小而微弱的氢气析出,形成镀层后析氢消失,电流效 率接近100 %,生产得到验证,如前述镀液一切正常情况下才能体 现。5镀层性能镀层性能即镀层质量,反应在镀层外观与镀层结构的防护性 上。锌铁合金镀层的结晶比单金属锌镀层细致、光亮,色泽均匀, 其光亮度优于锌镀层,镀层手感也比纯锌层细腻,镀层与基体的结 合力良好。最初工艺文章只有试验样件例,没有实例,现介绍实例: 2002

19、年秋,笔者在北京某电镀厂现场技术服务时,将一长方形样件 2 . 1 d放入小槽试验(总电流3 A)便去车间现场,中途忘记取出, 四小时后才想起再去试验室取出样件,没有想到镀层全光亮、无缺 陷,当即用测厚仪测得镀层厚度一面132 . 6 larn,另一面133. 8 larn,平均133. 2 larn,扔到水泥地面也无粉未脱落,表明结合 力良好。此件保留至今己4年有余,仍无起泡脱落,只是全光亮色 泽略有降低。锌铁合金镀层的防护性能之所以优于纯锌镀层,是由于镀层中 含有铁所致。工艺研究时从文献中看到,镀层铁含量1% 以下为低 铁工艺,最佳值是0. 4%。本工艺属于低铁工艺,文章最初发表时 没有明

20、确含量数据,只是根据铁盐含量计算出不会超出1 %,后来 在生产应用中,将812 g / L铁盐质量浓度分8 g / L,10 g / L 和12 g / L 3个档次,以紫铜片作样件镀出的合金镀层,经测试镀 层铁含量分别是8 g / L为0. 34 %,10 g / L为0. 44 %,12 g / L 为0. 16 %,均在最佳范围。盐雾试验(电子工业部的盐雾试验监 测报告,质检字第1992年检字64号;武汉材保所的锌铁合金 白钝化件盐雾试验报告,2004年检字01号)与硫酸铜浸渍试验(武 汉材保所的锌铁合金镀层铁合量分析检测评定报告(1998)检字 第032号)的结果表明,镀层防护性能远远

21、超过单金属锌镀层,还 优于热镀锌层。6结语14年多来的生产应用表明,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锌铁合金工 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防护性电镀工艺,在锌系合金中是成本最低的,深受用户青睐, 的首选。目前已成为高防护性能要求产品表面处理参考文献:1 曾祥德.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J】_电镀与涂饰,1992 , 11(3) : 24 30 .2 谢素玲.电镀锌铁合金J_电镀与环保,2004 , 34(5): 1-4 .3 张允诚,胡如南,向荣.电镀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1997 .4 冯绍彬.电镀清洁生产工艺【M】.北京:化学32_qk版 社,2005 .5 曾祥德.高耐蚀性氯化物锌铁合金电镀14

22、年应用报告c /第九届全国电镀与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武汉:中国表面工程 协会电镀分会,2006 : 202 205 .6 曾祥德.锌铁合金镀液稳定因素浅析J.材料保护,I994, 27(9) : 39-4 1 .7 曾祥德.氯化物锌铁合金电镀后处理工艺J.材料保护, 2000,33(11) : l1 一 l2 .8 曾祥德.Zn-Fe合金电镀新技术在钢铁防护的应用【J.中 国表面工程,2000,49(2) : 42-45 .9 曾祥德.锌铁合金取代氤化滚镀锌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 J.电镀与涂饰,2004,23(5) : 61 64 .10 曾祥德.电镀锌铁合金与热浸镀锌的比较J_电镀与环 保,2003,23(1) : l9 一 l9 .11 曾祥德.以锌铁合金为节镍镀层的装饰铭工J.五金科 技,2006(1) : 53 56 .12 曾祥德.一种多功能锌铁合金电镀溶液的应用【J】.材 料保护,2003,36(8) 72 73 .13 安成强.电镀三废治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