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210149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项目# 商业,公寓楼,地下汽车库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二0 一六年五月目录一. 绿色建筑概念二. 项目概况三. 设计依据四.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一).环境气候评估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总体策略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1.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2.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3.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室内环境质量6.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营运管理五.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一. 绿色建筑概念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 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

2、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建筑。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 永续发展的目标。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造绿色建筑。节能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布置房型,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 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 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 水。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3、。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 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二.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基地北临城市主干道,西临#路,地理位置较好,周 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皿,总 建筑面积#皿。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宅#栋,物管、社区、卫生用房,# 商业,公寓楼,地下汽车库。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着眼于提高城 市住宅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居住品位,满足人们新世纪人居环境的需求,尽力做 到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生态、休闲、健康、 时尚的高品质住宅小区。绿色建筑星级按绿

4、色建筑二星标识设计。项目鸟瞰图此处贴鸟瞰图图片经济技术指标此处贴总图中的经济指标三、设计依据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7)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8)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规划条件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绿色建筑星级评估为鼓励建筑贯彻执行节约资源,

5、对环境加以保护,进行可持续发展,并对国家技术及经济政策有正面影响的评价标准。评价类别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营运管理以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 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 部E利用5)水与水资源利用m节材与材 程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fit施T管理运我管理设计居住建筑0.2SQ 240.200.170. 18评价公共建筑9翊19Q L9运行居住建筑0.190.160.14140. io0. 10评价公共建筑0.130.230. U0. 150. 150.1

6、00. If)四、绿色设计相关技术措施一).环境气候评估#主要可分为两大气候区:1、淮南亚热带偏湿农业气候区:以#灌溉总渠为北 界,包括#两县全部,#大部。特点是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 14.7T4.9C,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日照稍少,不足2100小时。2、#沿岸过渡带农业气候区:主要是#灌溉总渠以北的地区,包括#部分地区。 特点是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在14.1-14.4C,降水略少,年降水量在910-970mm; 日照较多,年日照在2200小时左右。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总体策略本工程根据低碳理念,满足江苏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指导思想,结合一期总体 规划设计原则,以满足住

7、宅建筑所有控制项内容为首要设计任务,并依据项目实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满足分值指标,并以项目设计阶段完成后得到绿色建筑二星 级作为设计目标。设计将基于全过程、集成化和精细化的设计策略,利用模拟辅助建设设计,实现 对本项目住区风环境、日照、热环境和能耗的模拟,实现对围护结构节能、 机电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水环境利用的优化设计,从而在节地与 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 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达到江苏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设计要求。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1.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措施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

8、 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 区共享。.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建设区域内前后环境特征值不 小于120%。.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 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 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 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 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 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不 少于10株乔木。.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 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 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2.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措施利用场

9、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 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 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 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 设遮阳设施。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 统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 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 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 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 规定值高一个等级。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 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 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它节 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 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 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3.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措施合理规划地

10、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 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 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用水 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绿化灌溉采用节水高效灌溉方式。采用雨水集蓄及利用技术。非自来水利用率不低于10%。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措施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 土、高强度钢。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 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 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 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 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 施。在保

11、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 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 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 30%。5.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室内环境质量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措施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 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 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 生间设有外窗。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 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 结露现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 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 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设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 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 温进行调控。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 季太阳辐射透

12、过窗户玻璃直接 进入室内。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 质量监测装置。6.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营运管理项别内容必须达标可达标无法达标措施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 存放垃圾及时清运,不污染环 境,不散发臭味。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 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 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大于 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垃圾分类收集率(实行垃圾分类 收集的住户占总住户数的比例) 达90%以上。设备、管道的设置方便维修、改 造和更换。五.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1.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节

13、能条例2008年(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4)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GB 50176-93)(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7)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9)国家、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2项目节能措施:2.1建筑专业节能措施2.1.1布局及日照环境设计本项目建设范围内有多层商业、高层住宅等建筑。居住建筑朝向为南向。本项目居住建筑的日照

14、间距,按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及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日照环境执行,对周边其它建筑日照不产生任 何不良影响。该项目日照分析报告经地理信息中心复核满足 #省及#市相关规定。2.1.2通风本项目总平面布局时,将高层住宅楼沿基地周边布置易于自然通风采光。居住及 商业建筑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2.1.3基本情况#市地理环境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本项目建筑为居住建筑,建筑体型系数不大于0.35,建筑节能类型为被动系列一。2.1.4窗墙比朝司鲜鲫系费SC冬御系勰嗷值欢椭觥限值酬规哪楠mat5+6A+5+5A+52.400.300.300.7SC.6C南句5+6A+5却A+52.402.5戈俄就燕

15、.J50.0651.201.07A13520055D.O651.201.07A135200J50,0651.201.07A1.36(1.92*1.12蜀。3.16必舛羸蝴、糟Utt6002000.191.0D对1A0,751.80狒螂、憾 irn林1.151.805G0250.0B51.154.00A1.671.8020CD.D551.201.07A J,1.92m 1瞄L沌a知建筑物外墙与屋面热桥部位的冬季内表面温度以及地下室外墙及地面的内表面 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与屋面内表面最高温 度不应大于35笆。外窗、外门与墙体的缝口处满塞保温材料。伸缩缝保温做法 参见

16、国标10J121,缝内填充保温板,女儿墙保温材料同外墙面和屋面。2.1.6其他节能措施设置太阳能利用设施和防晒设施;2.2给排水专业节能措施1、所有卫生洁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冲洗水量为5L,阀门为陶瓷 阀芯。2、各类水泵均采用低噪声、低转速高效水泵、减振机座的同时设置减振基础, 并在进、出口设置减振接头、金属软管,水泵出口设微阻缓闭式止回阀等措施以 降低噪声,使噪声控制在规定标准内。3、为保证水质,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生活给水管采用铜质阀门,生活给水箱采 用不锈钢装配式产品,进水及溢水管均采用有效防污染措施,生活水箱进、出水 管布置保证水的良好流动而无死角。保证生活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

17、用水水质标准 的要求。4、生活给水系统-1F4F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达 到环保节水的功效;5、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天然能源。6、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2.3电气专业节能措施2.3.1本工程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的目标值执行,照明的照度设计标准参见电气设计说明第四部分.2.3.2本工程照明设备选用及节能措施:1、照明光源设备选用要求:所有荧光灯选用三基色节能型细管径直管(T5型)灯管。2、照明灯具和附件的选用要求:所有荧光灯灯具在满足眩光限制及配光要求的条件下,其灯具效率应为:敞 开式75%;

18、格栅式;60%。所有的直管荧光灯均配电子镇流器。自镇流荧光灯均选用电子镇流器。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BAS系统联网。4、对于平时常亮的疏散指示等采用高效LED灯具。2.3.3配电系统节能措施1、变压器选用低噪声环保型节能型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接线组别采用Dyn11 变压器。2、对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动态补偿保证不小于0.95。3、合理选用配电方案,配置变压器台数,合理设置变配电所,接近负荷中心。 节省有色金属,减少线路电能损耗。避免出现迂回供电。2.3.4可再生新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2.3.5电能的计量电能的分项计量按照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

19、4.住宅公共用电采用在总配电柜设电表计量,每户单独设置电表,物管楼、公寓楼 设置能耗监测系统2.4暖通节能措施2.4.1设备选用及控制措施1、选用高效率风机及电机设备,WS值满足规范要求。2、地下车库设置CO浓度监控系统,根据地下车库的CO浓度探头的设置范围,自 动启停排风机。2.4.2设备安装措施1.设备机房、管道设计时已考虑减振、消声措施:机房内风机吊装时,安装采用 弹簧减震器减震,风机与风管之间采用防火软接连接等措施,减少因震动产生的 噪声;设计时选择较大面积出口百叶,降低出风口风速,减少因风速产生的系统噪 声。2.5结构节能措施1、按抗震规范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进行设计,已选用较为规则的

20、建筑形体。2、结构体系采用符合本工程结构体系。3、结构材料采用较为成熟的预拌混凝土以及符合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4、采用高强钢筋,减少钢筋用量。5、节点设计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自评估评分报告建筑类型:居住建筑自评星级: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目录一、自评总述二、项目总平面图三、自评内容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 值达到设计阶段二星级的标准。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节地

21、与室 外环境节能与能 源利用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室内环境 质量加分项总分值100100100100100自评得分8548476069换算得分8570536677权重系数0.210.240.200.170.18权重得分17.8516.8010.6011.2213.86自评总分:70.33 ,申报星级评分要求:60三、项目总平面三、自评内容1节地与室外环境子项条文 编号条文分数不参 评分得分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 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YY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

22、无电磁 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YY4.1.3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YY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 建筑的日照标准。YY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91928251/(525*3.5)=15.37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991) 绿地率:30%2) 28251*0.3/(525*3.5)=4.6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6620000/70627*100=28%室外 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421)玻璃幕墙可见光透射 比:0.62)无室外夜景照明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 标准GB 3096的有关

23、规定。44符合要求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 的自然通风。66详见风环境模拟分析报 告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431)遮阴措施面积为10%2)混凝土面层太阳辐射 反射系数:0.2交通设 施与公 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991)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 站的步行距离50m2)200m范围有2条公共汽车站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33采用无障碍设计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63自行车停车为地下公共 停车库,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63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 园的步行距离为200m;2)

24、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 的步行距离为200m;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 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 为 100m;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 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 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0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961)道路及屋面雨水经 小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 部分进入小区内雨水调 蓄池,并设置初期雨水 弃流设施,雨水调蓄设 施收集面积大于小区规 划用地面积的1/32)地面停车位均为嵌草 砖铺装,积的比例大于 50%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

25、水实施 外排总量控制。66道路及屋面雨水经小区 内雨水管网收集后部分 进入小区内雨水调蓄池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661)植区域覆土深度为1.5米2)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 木大于3株/ 100m2合计100852节能与能源利用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 评分得分控制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YY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 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YY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 立分项计量。YY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

26、0034中的现行 值规定。YY建筑与 围护结 构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 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66已优化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 的通风。66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10%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00供暖、 通风与 空调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 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 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66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 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27、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 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 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值低20%。66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 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GB 50189等的 有关规定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10105.2.7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 耗。66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 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99采用高效节能风机;控 制风管敷设长度照明与 电气5.2.9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 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

28、应等节 能控制措施。55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 已采用声光控制型延时 开关5.2.10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 计标准GB 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88照明功率密度值满足规 范要求5.2.11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 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33选择高效节能电梯,多 台电梯集中排列时,采 用集中调度和电梯群控5.2.12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55本工程全部采用节能型 电气设备能量综 合利用5.2.13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335.2.14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335.2.15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 热水需求。445.2.1

29、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 能源。100合计1003248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 评分得分控制项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YY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YY6.1.3应采用节水器具。YY节水 系统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 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 求。107住宅平均日用水定额取 125L/人-d,达到上限 与下限的平均值。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72选用性能高的零泄露阀 门,控制水压在合理范 围内,水池水箱设置溢 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 联动关闭等措施。

30、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88各用水支管均控制水压 为0.2MPa,并大于用水 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66绿化、景观等用水分水 表计量;按付费单元分 水表计量6.2.5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44节水器具 与设备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1010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 为2级6.2.7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107绿化灌溉采用喷灌6.2.8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1006.2.9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 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50非传统 水源 利用6.2.1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157小区内绿化及道路用水 采用非传统水源(雨

31、水 调蓄池)6.2.11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886.2.12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 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 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70合计1001247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子项条文 编号条文分数不参 评分得分控制项7.1.1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 料及制品。YY7.1.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 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YY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YY节材设计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99建筑体型规则7.2.2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 达到节材

32、效果。55基础、结构体系、结构 构件已优化,达到节材 效果7.2.3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1007.2.4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 使用的隔断(墙)。5330%WRrp50%7.2.5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557.2.6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65材料 选用7.2.7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1010均采用本地生产的建筑 材料7.2.8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1010均已采用预拌混凝土7.2.9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55均已采用预拌砂浆7.2.10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1010受力钢筋均采用400MPa 级普通钢筋7.2.11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

33、。507.2.12采用可再利材料和循环采用可再利材料和循环。108住宅中的可利用和可循环材料比例达到6%7.2.13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507.2.14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50合计10010605室内环境质量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 评得分控制 项8.1.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 限要求。YY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 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 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YY8.1.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

34、34的规定。YY8.1.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 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YY8.1.5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 表面不得结露。YY8.1.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YY8.1.7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 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 有关规定。YY室内 声环 境8.2.1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631)分户墙:200厚砂加 气混凝土砌块(B06)双面抹灰各15厚

35、设计值 47dB2)外窗:塑钢推拉窗 5+6A+5+6A+5 设计值36dB8.2.2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961)分户墙:200厚砂加 气混凝土砌块(B06)双 面抹灰各15厚设计值 47dB2)分户楼板:40厚C20 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 平,配筋:双向%c4, 中距150,5厚减振垫板 设计值65dB3)外窗:塑钢推拉窗 5+6A+5+6A+5 设计值36dB8.2.3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441)无噪声干扰2)采用同层排水8.2.4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 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 设计,满足相应功能要求33室内 光环 境与 视野8.2.5建筑主要功能

36、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33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 过18m8.2.6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86卧室、起居室的窗地面 积比达到1/68.2.7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14101)外窗为遮阳一体化窗2)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 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 60%室内 热湿 环境8.2.8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1212遮阳措施为可调节,有 可控遮阳调节措施的面 积比例达到50%8.2.9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88内气量 室空质8.2.10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 然通风效果13131)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 地板面积的比例为8%2)卫生间为明卫8.2.11气流组织合理771)重要功能区域供暖、 通风与空调工况下的气 流组织满足热环境设计 参数要求2)卫生间、餐厅、地下 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 染物已在功能上考虑串 通到其他空间或室外活 动场所8.2.12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 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808.2.13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 监测装置55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 监测装置合计100116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