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则阅读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08545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列子》一则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列子》一则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列子》一则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列子》一则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子》一则阅读(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阅读列子一则,完毕-9题。(8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下面句子中哪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相似?【 】【 】(4分)A.初为霖雨之操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B 洋洋兮若江河求剑若此(刻舟求剑).钟子期善听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D卒逢暴雨 卒用其人(赵普)E峨峨兮若泰山 中峨冠而

2、多髯者(核舟记)选出文言句式与例句相似的一项【】(分) 例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A.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C.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盖一癞蛤蟆也。(幼时记趣)9伯牙是鼓琴高手,本文是如何体现她的这一特长的?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二、(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毕第14题。(0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伯牙善鼓琴善: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三、文言文阅读(12分)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伯牙善鼓琴(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更造崩山之音( ) 志想象犹吾心也( )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似的一组是( )(分)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

4、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分)4、翻译下列句子(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四、问答题1、本文选自列子2、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解释:比方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方乐曲高妙。、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真正

5、的知音是指能彼此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5、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有关友谊的名言佳句,写出一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五、理解题1.本文言简意丰,构造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构造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对二人善谈善听的具体描写。2.伯牙是当时出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文中伯牙的“善弹琴”表目前哪些方面一方面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精确地寄托于琴音中,大雨,山崩的声音十分传神,琴技炉火纯青。另一

6、方面钟子期能精确的理解伯牙心意,除了由于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外,同步也能看出伯牙的琴技高超。.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可见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伯牙终于遇到能真正听懂她琴声的钟子期时有何体现伯牙停止弹琴慨叹道“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犹如我心里所想到的同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4.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因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伯牙到泰山游玩时,突遇暴雨,不禁心中失落悲哀。因此“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言外之意是赞叹钟子期善听,自己弹奏的乐曲都不能逃过她的耳朵。5常言道千

7、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就能听出高山的巍峨和江河的浩荡。伯牙心中悲叹,弹奏霖雨与崩山之音时,钟子期也能穷尽其中之意。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知音”一词的理解。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精确领略。真正的知音就是指能彼此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7.文中怎么论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

8、能精确道出伯牙的心意。、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语的含义。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精确地道出她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9、简要说说作者如何体现伯牙高超的琴技的。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伯牙的高超琴技。有直接描写古琴的效果,又有通过钟子期听琴的感受来突出琴技的高超。1、概括中心:通过讲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故事,体现朋友之间心灵相通的深情厚谊。六、文意理解1、文中体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9、“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2、难点探究。本文是如何环绕“知音”安排构造的?“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目前“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全文环绕这句话逐渐展开。“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音”表目前“伯牙所念,种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办上下文。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文章主旨。、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她不仅欣赏对方,并且从不吝惜体现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情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示例一:从语调上看,钟子期评价都用感慨句,如“善

10、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伯牙的琴技高度赞美。示例二:从构造上看,钟子期的评价都用倒装句,先用“善哉”体现强烈的赞美,然后再以“洋洋兮若江河”具体描写琴技高超。】七、写作特色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环绕“善”字一一铺陈,构造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特别是比方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这种自然而美的感觉越发明显,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八、积累迁移写出几句交友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1、。鲁迅我们懂得钟子期听得不仅是琴声,更是伯牙的心声!那伯牙究竟有如何的心声呢?再读读,志在高山,再读读,志在流水!【像泰山同样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胸怀像江河同样广阔浩瀚,智慧。】这个故事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知音的人们。但是世上知音又太少了,一代名将岳飞曾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诗人贾岛则吟诵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一、阅读列子一则,完毕7-9题。(8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1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7下面句子中哪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相似?【 】【 】(4分)A初为霖雨之操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洋洋兮若江河求剑若此(刻舟求剑). 钟子期善听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D卒逢暴雨 卒用其人(赵普)E.峨峨兮若泰山 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选出文言句式与例句相似的一项【】(2分) 例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A.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D.盖一癞蛤蟆也。(幼时记趣)9伯牙是鼓琴高手,本

13、文是如何体现她的这一特长的?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分)答案:7(4分)B E8(2分)A(2分)正面描写,如“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目多样,形象生动。侧面描写,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通过钟子期的赞叹侧面烘托。(要有引文,有分析,答出一点即得分)二、(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毕第4题。(10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3请将文

14、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答案参照】1.(1)擅长()好(2分。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2分。意思对即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三、文言文阅读(1分)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子

15、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伯牙善鼓琴(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更造崩山之音( ) 志想象犹吾心也( )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似的一组是( )(2分)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分)4、翻译下列句子(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答案:1、(1)弹 (2)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 (3)再,进一步 ()仿佛 2、B3、高

16、山流水,解释:比方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方乐曲高妙。、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四、问答题1、本文选自列子2、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解释:比方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方乐曲高妙。3、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5、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有关友谊的名言佳句,写出

17、一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五、理解题1.本文言简意丰,构造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构造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对二人善谈善听的具体描写。2.伯牙是当时出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文中伯牙的“善弹琴”表目前哪些方面一方面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精确地寄托于琴音中,大雨,山崩的声音十分传神,琴技炉火纯青。另一方面钟子期能精确的理解伯牙心意,除了由于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外,同步也能看出伯牙的琴技高超。3“相识满

18、天下,知心能几人”,可见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伯牙终于遇到能真正听懂她琴声的钟子期时有何体现伯牙停止弹琴慨叹道“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犹如我心里所想到的同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因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伯牙到泰山游玩时,突遇暴雨,不禁心中失落悲哀。因此“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言外之意是赞叹钟子期善听,自己弹奏的乐曲都不能逃过她的耳朵。5.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

19、牙的“知音”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就能听出高山的巍峨和江河的浩荡。伯牙心中悲叹,弹奏霖雨与崩山之音时,钟子期也能穷尽其中之意。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知音”一词的理解。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精确领略。真正的知音就是指能彼此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7.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8、文中怎么论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精确道出伯牙的心意。9、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语

20、的含义。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精确地道出她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10、简要说说作者如何体现伯牙高超的琴技的。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伯牙的高超琴技。有直接描写古琴的效果,又有通过钟子期听琴的感受来突出琴技的高超。1、概括中心:通过讲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故事,体现朋友之间心灵相通的深情厚谊。六、文意理解1、文中体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子之听夫

21、志,想象犹吾心也】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2、难点探究。本文是如何环绕“知音”安排构造的?“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目前“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全文环绕这句话逐渐展开。“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音”表目前“伯牙所念,种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办上下文。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文章主旨。3、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她不仅欣赏对方,并且从不吝惜体现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情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示例一:从语调上看,钟子期评价都用感慨句,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伯牙的琴技高度赞

22、美。示例二:从构造上看,钟子期的评价都用倒装句,先用“善哉”体现强烈的赞美,然后再以“洋洋兮若江河”具体描写琴技高超。】七、写作特色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环绕“善”字一一铺陈,构造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特别是比方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这种自然而美的感觉越发明显,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八、积累迁移写出几句交友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我们懂得钟子期听得不仅是琴声,更是伯牙的心声!那伯牙究竟有如何的心声呢?再读读,志在高山,再读读,志在流水!【像泰山同样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胸怀像江河同样广阔浩瀚,智慧。】这个故事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知音的人们。但是世上知音又太少了,一代名将岳飞曾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诗人贾岛则吟诵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