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五年级上科学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205308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总结五年级上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总结五年级上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总结五年级上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总结五年级上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五年级上科学(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合适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合适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同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结。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

2、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种网状构造,叫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种湖泊,一种海洋。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自然界和生态瓶同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世界上第一种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种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

3、国内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建立最早的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保护区之一简答题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那么草原上的草就会被吃光,其她的生物因缺少食物而饿死或迁移,草原最后也许会变得荒芜,从而引起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这是由于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她三者会浮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答:如果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那么田鼠就会大量的繁殖,水稻就会被田鼠吃光。老鹰由于蛇的大量捕杀而没有食物吃,最后会饿死或飞走了。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

4、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长,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实验筹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两个组相似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似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实验的措施: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测,并且记录(实验结论:需要水)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5. 实验筹划:种子发芽与否需要阳光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两个组

5、相似的条件:水、空气、各三粒大小相似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种有光照,一种没有光照实验的措施:让一组种子得到光照,保持阳光照射,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光照,保持黑暗,叫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测,并且记录实验结论: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6实验筹划:种子发芽与否需要空气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两个组相似的条件:水、阳光、各三粒大小相似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种有空气.一种没有空气实验的措施:让一组种子得到空气,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空气,保持真空,叫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测,并且记录实验结论:种子发芽必须需要空气。7

6、.实验筹划:绿豆芽生长与否需要阳光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芽生长与否需要阳光。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我们要变化的条件:阳光我们不变化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我们的实验措施:把种有相似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叫实验组;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叫对照组;保持其她条件相似,过一段时间观测。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必须要有阳光。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

7、的形状有关。7.古代的人运用日影观测仪计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由于光是直线传播导致的。1.光遇到镜面变化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汇聚太阳光的措施有凹面镜、凸透镜。15人们对太阳能的运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

8、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解释概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3、光的反射:光遇到镜面变化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三、举例1、你所懂得的光源。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 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答: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3、 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答:汽车反光镜医生带的额镜潜望镜运用激光

9、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照明灯上的灯罩、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答放大镜望远镜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运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奥运会圣火火种是运用凹面镜获得的普里斯特列让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生的高温下放出的多种气体,从而发现了氧气。4、 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灶、太阳能温室简答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10、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下来变化。即上午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3、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背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种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4、光有哪些特性?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反射。、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由于需要增强反光的因素。由于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长亮度。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由于白色物体反光较

11、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7、 人体能调节光线射入的器官是什么?如何调节?答:眼睛的瞳孔,当光强的时候瞳孔就缩小,光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8、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9、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取的热较少,因此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因此穿起来较暖和。1、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由于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1、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运用集热器吸取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

12、热水储存。12、证明光是以直线行驶传播的例子答:晚上用手电筒光射向天空,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柱;运用激光笔,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用一根吸管,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可以看到,弯折后就不能看到灯光,阐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制作1、日影观测仪的制作。答:找一根约10厘米长的铅笔、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就做成了一种简易的日影观测仪。2、潜望镜的制作。答:制作材料:画有观测孔和镜子位置的卡纸(或牙膏盒)、相应尺寸的镜子、剪刀。制作过程:在盒子两对侧边上画两条斜线,使斜线的角度与盒底边成45度,用剪刀将画有斜线的部分剪开,并将镜子镜

13、面相对平行插入纸盒中,然后在镜面对着的纸盒两侧各挖两个观测孔。这样一种潜望镜就做好了。3、画出凸透镜、凹面镜聚光原理图。第三单元1、 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下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 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国内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体现出来是

14、很剧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诸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 诸多的高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诸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因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某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

15、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她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2、影响土壤被侵蚀限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因此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

16、现象发生。侵蚀使得某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某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当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当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1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因素有所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答:(1)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使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发生了剧烈而巨大的变化。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慢慢地破裂,最后逐渐形成微小的土壤颗粒。(2)雨水对土地会有侵蚀作用,削低了某些高耸的地方,填平了某些低洼

17、的地方。()河流、风、冰川、海浪等大自然的力量会对土地形成侵蚀和沉积作用,变化着地球的地形地貌。18、 用纸表达岩层,手的挤压表达岩层受到的力。把一叠纸平方在桌面上两手按在纸上,用力慢慢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部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答:纸的中间受到挤压后会慢慢向上隆起形成山脉等地形地貌。2、岩层受到挤压会发生如何的变化?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岩层受到挤压时,会慢慢隆起形成山脉等地形地貌。力大到一定的限度时,会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等。19、 模拟实验中岩石发生变化的观测记录。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镊子、冷水实验环节: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石块。将石块在酒精灯中

18、烧热并立即放入冷水中,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实验现象:大石块浮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20、 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因此短期内不起作用(错误的)23、把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看到沉积物有分层的现象。答:最上面那一层是黏土(最小最轻),第二层是粉沙,第三层是沙,最下面(底层)是沙砾(最粗最重)活动记录:寻找土壤的成分措施我在土壤里看到的肉眼灰黑色掺杂着的碎石颗粒等放大镜由许多细小的颗粒构成,具有杂质等倒入水中水浑浊,水上部还悬浮着某些杂质,土壤大部分已经沉到水底等搅拌后静止沉在水底的土壤有分层现象,最上面一层颗粒很细腻,最下

19、面一层颗粒很明显,个头略显大6、 “雨如何影响土地”实验的观测记录。我们的猜想:雨水对土地会产生侵蚀作用我们的发现:下雨前(土地的状况)土地平整,悬崖、斜坡明显等;(雨水的状况)清洁 下雨时(土地的状况)“雨水”将土土壤颗粒打碎并溅起,土地表面的细沙和黏土被水冲走了。土地表面形成了沟渠。(雨水的状况)浑浊。我们的解释:土壤容易被侵蚀。26、影响侵蚀因素的研究筹划。(以“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为例。研究项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推测:有植物覆盖的土地不容易被侵蚀,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容易被雨水侵蚀。要变化的条件:实验组的土地上种上草和树;对照组不种植物。保持不变的条件:土地的坡

20、度同样、降雨量的大小同样。实验措施:在土地坡度同样,降雨量的大小同样,降水高度同样等状况下,有植物种植的一组作为实验组;没有覆盖的是对照组。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的土地不容易被侵蚀,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容易被雨水侵蚀。观测实验并记录。27、活动记录:研究土地被侵蚀的限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土地被侵蚀的限度与降水量大小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我们的猜想:有影响。要变化的条件:降水量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土地坡度大小、植物覆盖同样、降水高度同样等实验措施:实验组:土地受降水量大;对照组:土地受降水量小。观测并记录我们的结论:降水量大的土地被侵蚀限度小,降水量小的的土地被侵蚀限度大。28、人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以

21、避免因地形变化而导致的灾害?A、加强灾害预警预报;B、植树造林;C、兴修水利;、封山育林。2、“小石头”变成卵石,要是把它分解变成土壤那样的微粒,请你推测一下,那将会是一种如何的漫长过程?答:通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不断地受到自然界日晒雨淋、生物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卵石不断破碎分解,形成越来越小的沙砾、沙、粉沙等小颗粒。第四单元1、 物体均有一种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2、 一定的拉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

22、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变化,在形状变化时,它们会产生一种要恢复本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运用了物体的弹力。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种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达。牛约等于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运用弹簧“受力大,伸长”的特性制成的。9、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

23、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0、一种物体在另一种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种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13、一种物体在另一种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1、对于相似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1、一种物体在另一种

24、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随着着。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长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1、赛车的设计特点:()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18、交通部门为什么要限制汽车超载?答:1、由于汽车超载后受到的重力比较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增大了,容易对路面导致破坏。 2、由于汽车超载后刹车后

25、来不容易停下来,容易导致安全事故。1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种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称于它受到的摩擦力。20、研究筹划: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限度与否有关我们提出的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限度有关吗?我们的猜想: 有关我们要变化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限度我们不变化的条件:同一小车,同一弹簧秤、运动方式、物体重量、匀速拉动我们的实验措施:按照规定分别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粗糙一面和光滑一面的摩擦力,每次实验操作三次,并进行记录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限度有关。21、摩擦力增大了:足球鞋的底部有诸多鞋钉;体操运动运上场前涂镁粉;摩擦力减少了: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拉链不灵活了,涂点石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