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03283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历史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4至6页,共1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她答案标号。 2.本卷共1题,每题4分,共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早在明末

2、清初,诸先贤就曾将老式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老式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并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效。”这段论述旨在强调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因素无法解释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右图中. B. C. D.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奉而得救。她倡导的改

3、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重要阐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的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本.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浮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谋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随着西方殖民者东来,注重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重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变化了老式治史措施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5.19世纪后,许多国家特别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

4、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结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映,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积极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6.1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发布火车时刻表。由于火车比马车快太多,因此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别就导致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初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规定人们根据人工的时钟而非根据本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阐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

5、为平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助于国家管理“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队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批准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开罗会议期间.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持续刊登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主线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

6、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D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目前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变化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论人民民主专政 D有关对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对的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11.990年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

7、斯科举办最后一次“2+”会谈,签订公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仍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崩溃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毕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第卷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分。12.(16分)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

8、,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规定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因素。(4分)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因素是如何解释的?(2分)阐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什么不同。(4分)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 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

9、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某些人据此容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局限性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有关刘贺的评价?(6分).(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多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9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措施,于19完毕大清民律草案,但

10、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1)根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因素。(6分)材料二 19419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毕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因素,核心因素则是不具有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材料三 1

11、7年,国内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有。1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一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节多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言,拟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3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种问题等()根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分)这一历程反映了如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内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

12、的有利因素。(4分)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31973年,各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2分)它们根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材料二 从173年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浮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公司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

13、数大量增长,到97年终,达10万人。与此同步,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4%,日本189%,联邦德国27%,法国6,英国9.1%,意大利24。西方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体现与121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分)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主线因素是什么?(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波及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不能解决“滞胀”问题。(分)(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结识?(4分)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参照答案评分阐明: 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照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照答案

14、不完全相似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派的分数。卷共1题,每题4分,共4分。题号124568911答案DBDABCCDAA卷共3题,共5分。12(16分)()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 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儒学成为正统。 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仅凭既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足。13(0分)(1)参照西措施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浮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筹划经济体制。(

15、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颁布民法通则;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通过民法总则。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分)()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长公共开支、减少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足就业。(2)70年代物价上涨,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克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3)凯恩斯主义一定期期内增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浮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节和完善,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