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202706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须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闻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化思想的胜利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一般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

2、“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稀里糊涂的o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探讨艺术,探讨音乐的对手;其次,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簇新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微环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肃穆的看法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训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沟通,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剧烈的感染启

3、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们许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挚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仿照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味道尝到压力和恐惊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缘由饱受熬煎,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华蜜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挚友。 现在,许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化的

4、典范。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他说的“做人”是那种意思,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最高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 ,家书不过是用文字概括了我从小在父亲身边所感受到的一切。 从古至今,家书都是连通家人的情感桥梁,它有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有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种种典故。傅雷家书始于1954年,傅聪,傅雷的长子出国留学波兰,学习钢琴演奏。父子俩情深意切的交谈,贯穿在一封封家书中。而傅雷的家书中,却不仅是亲人的思念,我读这本书,更是看到了傅雷一家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的酷爱。 每个人心中,都暗藏着一个心灵的归属,可以在此,发自肺腑的与亲人畅谈。而从无声

5、的文字中,我好像也看到了,不仅仅有傅雷与儿子的深厚温情,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熟识。 这是一位严谨的父亲对儿子耐性的指导。几乎每封信中,都有父子俩对于钢琴艺术的感悟。傅雷不仅关切儿子练琴的生活,还不断强调各种曲调的情感,比较不同演奏者的不同。朴实的语句中更体现的是父亲对于儿子的关怀,对于艺术的追求。这是一位宏大的父亲对儿子的教化。傅雷将自己的希望寄予在儿子身上,叮嘱他坚决立场,待人虚心,礼仪得体,心怀爱国之情。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含情脉脉的文字后,是远隔两岸的深厚情义。文字本无情,却承载了爱的温情,似细水长流,滋润干枯的草地。在一个时代的孕育下,傅雷有力而坚决地告知儿子,告知我们

6、每一个人“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需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做斗争,我们必需抛弃全部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傅雷对儿子的关切更多让我看到了我的生活,我的家庭。没有分别,没有书信,但仍有那种熟识的感觉,那种爱的关怀。父母对于我的帮助,也是无私的,他们教我感恩,细致,对学习,对生活家书记录得,是我的生活,它教会了我懂得于珍惜。 我诞生在了一个与傅雷完全不同的时代,始终以来的华蜜团聚让我们缺少了书信的交谈,但那份来自父母细致的关怀,那些点滴的爱仍旧熟识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何时,无论爱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从傅雷的家书中,我更看清了这份爱,我会在淡淡的清欢中感受

7、爱,感恩爱。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凝合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待人要虚心,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逆境不气馁,获大奖不傲慢;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看法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

8、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仔细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化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殊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爱好的挚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苛刻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9、,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化思想的胜利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实、自然和诚恳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验中给出阅历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当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化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化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索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化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验也

10、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育出胜利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育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训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沟通,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剧烈的感染启迪。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胜利,希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须要才智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起先吧!它将告知你全部迈向胜利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宝的才智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11、随着文字语言的渐渐丰富,纸张的独创,家书渐渐流行起来,始终到今日,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妙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忱。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化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晰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化,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傅

12、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准备。傅雷家书中有着许很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宝,然而,父母日常的训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宏大。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 谁都说它是关于教化,父子情的着作,果真名副其实。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化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

13、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溢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非常朴实,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缘由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我的经验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像。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遵照老师叮嘱写的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三年级的我拼音加字胡乱一气的的书信。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乎其微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但即使我那时再小,也懂得报喜不报忧,也知道不让出门在外的爸爸替我担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我对父母的

14、保证,有时,父母不理解我,我也会写下来,然后一把火烧了,这样就没事了。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恒久那么深厚,恒久是享用不尽的财宝。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渐渐丰富,纸张的独创,家书渐渐流行起来,始终到今日,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妙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忱。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

15、题是,教化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晰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化,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准备。傅雷家书中有着许很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宝,然而,父母日

16、常的训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宏大,并会始终珍惜这美妙的亲情。傅雷家书读书笔记6 前些日子,我读了傅雷家书读后感想很大。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以及夫人在195496写给孩子傅聪 、傅敏的家言摘编。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傅雷对孩子说:有些过错不能洗刷只能救赎。是啊,在小时候假如一个家长让孩子的童年充溢了压力,那么这个过错再怎么洗刷也是刷不掉的,只能救赎,真心的叹息,懊悔,虽然能很好地缓解仇恨但仍旧会在心中留下一个洞,傅雷老师就这么对他儿子说,他太想给儿子致歉了,因为

17、他和他的妻子回了他儿子的童年。还有就是他觉得自己很舍不得儿子,在晚年,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但能挽回什么呢,他的儿子就要出门打拼了,他做的只能和儿子沟通,好让能多留住儿子的一秒钟。 到了后来儿子离开后的第一天他就想给儿子写信,而且说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点他做的淋漓极致,他把父爱发扬得很大,他又道出了儿子变挚友,是一个上帝的赏赐,即使他没有信仰宗教,这说明白众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自己的挚友,能常常和他们谈心,这或许是家长最快乐的时间了,但这些,可能我们已经忘了吧。 这本书很有意思,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傅雷家书读书笔记7傅雷家书让我感觉自已仿佛坐在阳光下听着一家人在拉家

18、长一般,那么好玩,那么深情。先说一下孩子吧,处在异国他乡,却是父母的骄傲与傲慢。虽然只在是一个人生活,但是仍旧能让自己进步,在他小的时候,就有过一两年的独立生活,我认为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须要我们去学习,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还有一点, 是当他发觉自己不如别人时,他会每天花几个小时去弹琴,假如让我每天画几个小时的画,我或许会坚持不下去。正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使他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获得了更多的确定,收获和付出是分不开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对于父亲,有说不完的话,他不仅是翻译家还是心理学家、教化家,从孩子的家信他可以看出许多东西,如:一个人的品质、心情,从照片中看出孩子最

19、近是否瘦了、睡眠如何,可见他对孩子的关切之至。他让孩子写信时用纸要簿,字小纸簿就省一点儿邮费了,我认为他也是一个节约的人,他既严历又慈爱。 对于为人之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贤妻良母。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考虑到,她总是把自己喜爱的书和曲目等等告知孩子,甚至把书递给孩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她总是把自己喜爱的给别人。 写到这儿,我眼睛已经潮湿,我觉得每天在我身边的母亲既有文中父亲的精神又有母亲的精神。是啊!妈妈真是又当爸来又当妈,而我则有点像文中的傅聪,记得今年2月份去北京参与了书画大赛后直到暑假,妈妈都在为我去韩国的事犯愁,要说不去吧,又错过了一次这么难得的机会,要说去吧,又怕一个人担心全(

20、我是一个人去的)担耽了学习,但是最终妈妈还是确定让我去,因为她认为去了就是去熬炼自己的自主实力,而且也是代表中国去的,机会难得,假如现在不去,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会很忙,到了高校,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我也就没有优势了。即使姑妈们都反对我去,说又费时间又费钱,说醇厚话,我们家并不富有,那些钱也不过是妈妈每天省下来的。以前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近时总是中午一个人在家里吃一些剩菜剩饭,有时没有剩菜剩饭就吃点面条。生活上不到迫不得已她不会为自己买什么,妈妈常常会对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只看不买,因为她不舍得花钱。感冒了总是吃几颗药硬挺着,不到医院去,因为她知道就她的状况而言是要挂盐水的,这样她就不能照看我和弟弟了。

21、可是她总是给我和弟弟买最好的。她对我也是有要求的,她既是我们的严父,又是我们的慈母。而我呢?想来这些年却总是让妈妈生气,让妈妈操碎了心。要知道当时到杭州来读初中也是妈妈一个人坚持的。家里人都说大城市费用高,一个人在异乡供给我们俩,太累了,我们和爸爸在家乡的话,她好舒适点。终归爸爸在家乡的事业也是不错的,日子过得也富裕。可妈妈就是坚持要让我们到大城市来,多学多见识。 妈妈对我的爱犹如大山一般,由一块一块的小石子积累而成,日积月累,她用自己的母爱去译我的心,又用她的陡峭来教化我,用她的绿色来感染我,她的爱犹如常青的山,恒久不会变色。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

22、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学问。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特别短,不能与其他人一起共事,总是在半路上退出,不能发展自己的好。在这本书中,傅雷曾在信中对傅总说:“家信有好几种作用: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探讨艺术,探讨音乐的对手。 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簇新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微环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傅雷对他的孩。特别关怀,并指引孩

23、。走向胜利。 而他的孩子也取得了胜利,傅聪成为了钢琴大师,而傅敏成为了英语特级老师。这说明白傅雷的教。特别胜利。最终,我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育的两个孩。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化思想的胜利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训诲,孩。与父母的真诚沟通,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女剧烈的感染启迪傅雷家书读书笔记9 这绝不是一般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

24、业却恒久无终点。通过亲生的儿女,持续自己的生命,也持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气。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 人类世界应当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自不待言。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稀里糊涂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探讨艺术,探讨音乐的对手。 其次,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簇新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 ”贯穿全部家

25、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肃穆的看法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激励与鞭策。使他有志气与力气,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值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酷爱祖国,信任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化,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境况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损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优秀的父亲,精彩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 说起傅雷,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儿子傅聪。因为从小对于古典音乐

26、的酷爱,所以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傅聪,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他弹奏钢琴时他的那副黑色的半指手套。其实他不仅是一个老者,音乐家,钢琴家,也是艺术家。作为中国人,他是首次在肖邦国际钢琴竞赛重获奖的中国人,曾经有人对他说过,为什么你不是波兰人。 在傅雷家书中,我却相识了另一个傅聪,那是一个韶华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是被父亲要求“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青年。在95年,傅聪留学波兰,傅雷在其中一封家书中写道:“不是空唠叨,不是稀里糊涂的gossip”, 他是把儿子看做谈论艺术的对手,也熬炼儿子的思想和文本,并随时给儿子做一面“镜子”。 “先为人,次艺术家”这是傅雷先生在和傅聪谈到艺德的时候

27、,不止一次提到的问题。傅雷的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假如再教育儿子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艺术家。做人以德为先,德艺双修,从傅雷家书中,这体现在父亲给儿子的点点滴滴。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晰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化,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那个特别的年头,书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而在科技日与发达的今日,这个习惯好像在渐渐被人渐忘甚至摒弃。在看完傅雷家书以后,我特别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给自己的父亲,母亲,甚至长辈来写一份家书,或许寥寥几句,或许几句家常。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