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说明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019893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0.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景观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景观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景观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概况该项目由苏州兴力达房地产开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越湖路北侧、滨河路 东侧、跃进河南侧、大庆河西侧,包括住宅和集中商住建筑两大部分。整个项目用地面积 352282m2 (其中住宅的用地面积为315456 m2,集中商住建筑的用地面积为36828 m2),总 建筑面积约为563110 m2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为475760 m?,集中商住建筑的建筑面积约 为87350 m2),绿化面积约为122080m?,住宅绿化率为38.7%.二、设计主题 引子:风水之法,得水为尚。选有水的地方去发展城市,发展住宅,是每个开发商以及业主理想 的结合点,发展山水宅院是一个更高境界的要求和

2、追求。使山水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大众,也是 当前房地产对社会环境质量的推动。 阐述:正如规划所说,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整体的规划为苏州的水居意境,并以现代人的独特 视角重新观察,将传统的苏州印象、记忆片断与现代人局的成功经验相融合,建立一个融地域文 化与现代生活与一体。在环水而居的越湖名邸,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古时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 幽幽记忆。 提出概念:我们提出以水文化为越湖名邸的设计主题,即将中国的水文化,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类 型的水的审美模拟和创造性表现,特别是苏州的水文化,苏州的水洁净、含蓄、真实、虚幻,具 有清澄纯洁的本质和虚涵透明的特征,其倒影呈现出变色变形、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活泼的

3、性 格和皱縠成文的外观更是园林中的血脉。 在中国古代将水景寓意“一池三山”、“龙脉”、“曲水流觞”,即流水的文化,大书法家王羲之兰 亭序中所说的“清流急湍”。以及由水文化引申出来的其它文化如“茶”,“桥”,“鱼”,“塔”,苏 州的桥为梁式的石板桥,或长或短,或曲或直,有栏杆或无,形式各异,比较低且近水,人行其 上,如凌波微步,不但便于细赏池荷,且便于观鱼,会心不远。苏州的塔,为古代的重檐之塔, 方园相成,虚实相生,呈纵向递减的优美造型,而“鱼”,游鱼依水,即构筑了园林中生物的审美 内涵,又形成了“醉翁之意不再酒,在乎山水之间”的生态格局。而以苏州的传统的茶文化则又将 水的意味达到了新的境界。越

4、湖名邸的不竭不枯的活水文化,主要体现在以“曲水荷香”、“澄泉映石”的中心绿化景观,以“居 容水态”、“水流荡漾”、“泉源叮咚”组合形成的中央水景景观,以及通过别墅区的 “溪涧叠翠”景 观,和“环碧成祥”的环城河道景观,共同组合形成了越湖的水文化,其水的美,在于 “月光、灯 光、水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为一片”。三、设计简介越湖名邸住宅可分成七个区域,即别墅住宅区(蓬岛)、组团A区(抱幽),组团B区(清涟), 组团C区(美苑),组团D区(雅居),沿河景观住宅与风情街区(至乐),以及越湖商业区(朱 门)共七个区域,每个区域各具特色, 又相互交融,正所谓无处不藏景,美景关不住。景观结构上

5、以“四轴、三带、五大主景”构筑全区景观布局,四轴即两条生态风景轴,主要景观水 轴以及人文景观轴为主,三带为交通景观带、滨水健身带和商业活动带,五大主景即“曲水荷香、 澄泉映石、茶情飘香、水流荡漾、宝塔辉映”,遍布全区,共同构成了越湖名邸的景观格局。 在交通系统上,越湖名邸三面环河,一侧临路,主要由三座桥梁进入,两座为车行桥梁,一座为 人行,通过车行桥梁进入社区内的八字型环形交通系统,可以便捷的到达区域内的各个住户,主 要景观道路以建筑规划为基础,通过重构景观道路,结合景点布置及人本性原则将景观道路延伸 开来,特别是沿中央景观河道设计人车分流的林荫步道,以体验水文化的博大精深。植物分区上以滨水植

6、物景区、别墅植物景区、组团植物景区、公共植物景区、中心绿地植物景区 加以划分。在各景区植物的景观效果上根据生态性原则和景观性原则加以布局,如在滨水植物景 区以水生植物和耐水植物共同营造亲水的植物景观特色,别墅植物景区除了以常绿高篱区分外, 多配以常绿植物,并适量点缀色叶植物以营造私密效果,组团植物景区内以丰富的乔灌草配置方 式加以布置,以四季景观为原则,搭配可季相变化的植物,以不同色系的植物穿插种植,在满足 景观性的条件下,达到植物造景的生态性原则,并且有利于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公共植物景区以 简洁、干净的植物效果为主要特色,如成组种植的刚竹、简洁的树阵广场、以及成块的草坪效果 等,营造一个苏州

7、现代公共景观效果。中心绿地植物景区重点表现,比如以精致的植物组合表达 小中见大的空间,以及沿水植物空间的处理和山石植物的配置等。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见植物苗 木表。各区域景观介绍:别墅住宅区(蓬岛),古有“一池三山,蓬莱仙岛”之传说,越湖名邸通过引水入园的方式,通过 四条溪流将别墅区划分形成三大岛,在中间岛屿上具有五大主景之一的“宝塔辉映”,集合现代与 传统于一身的越湖宝塔屹立其中,构成了全区的景观中心,塔影倒映水中,亦真亦幻,美不胜收。 上部岛屿另有副岛,名为蓬莱,副岛之上设计景观亭,通过拱桥相连,人居其上,宛如仙境。下 部岛屿也有一副岛,名为仙岛,以比较现代的景观建筑居于其中,提供品茶论道之

8、处。组团A区(抱幽),以人工的山石,水体,建筑显示传统与现代的景观美色。中心绿地取名为“澄 泉映石”,属于全区五大景点之一,其人工的水,一侧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荷花 飘香,人工山石宛如鬼斧神工,弯曲的拱桥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另外一侧以规整的下沉踏步结 合低矮涌泉形成现代的景观特点,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央的景观亭以现代的材料构筑传统的 形式,仿佛在这里传统与现代达到了一个统一。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 合,同时又使本区域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 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组团 B 区(清涟)作为全区五大景

9、点之一的“曲水荷香”就位于其中,人工假山高达 5米,通过 一拱桥人可以爬到山顶,假山虚实相融,内有瀑布,别有洞天,中央水池遍植荷花,花开之时, 仿佛仙境,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组团内的中心绿地又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布局景观空间,设计活动 场地,组织便捷的交通,给业主提供聚会交谈之地。组团 C 区(美苑),位于全区的最北端,三面环水,邻水而居,取名为美苑,意味景观之美,住 户间的中心绿化以水景为主,景亭结合亲水平台临水而建,人行其中,九曲回旋,两侧水景尽收 眼底,美不胜收。组团 D 区(雅居),紧靠商业区,内有一水渠分隔,并通过两座人行拱桥进入商业场地,整个区 域定义为雅居,寓意小中见大的独立景观空间,

10、雅为幽雅,不为外界所打搅,在这里独立的景观 空间结合景观步道为业主提供了一个室外的桃园,而在幼儿园区前设计游戏场地,另外可以提供 各种游戏活动的空间和可供休憩的临水空间。临水的住宅通过景观步道可以方便的到达滨水健身 带,幽雅的休憩场地为业主提供了富氧场地。沿河景观住宅与风情街区(至乐),通过人行桥梁可直接进入特色商业文化街区,街区前一座经 过现代手法处理后的中式牌坊立在当中,后侧的两株代表岁月痕迹的大桂花呈现面前,桂花间隙 间隐约看到越湖塔的一角,而其后的苏式风格的建筑商铺左右布局,楼宇间的空隙中设计水景, 以低矮的拱桥及流水将苏州的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表现,同时简洁的青砖铺地给人以深刻的苏州印

11、象,而结合白色的花岗石凳布置在流水旁边,体现了另外一种现代的风格,另外在建筑的一角以 竹围合,低矮的南天竺种于竹下,抽象的现代雕塑取代了以往的假山叠石。如此种种都在营造一 个具有现代感觉的风情商业街,偶然一角却又透露出传统的苏州印象,整个景点命名为 “茶情飘 香”,成为全区的五大景点之一,沿河的景观住宅取全区之有利视角,尽享五大主景之一的“水流 荡漾”美景,可谓美不胜收,特别是其下的独立庭院,为每幢楼宇提供了亲水场地。越湖商业区(朱门),作为三期开发的商业场地,在其周边环境的设计上以体现现代为主的景观 格局加以布置,两侧对称的布局方式,低矮的涌泉,以及现代的休憩空间和屋顶花园,为将来的 商业旺

12、铺奠定了基础。“宝塔辉映”景点中的塔是全区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制高点 36 米,整个塔为六角塔,在形式上为 双重塔,塔身庄重威严,不同于以往的重檐塔,在形式上比较现代,即比较简约,塔身镶嵌玻璃 钢结构为窗,塔内楼梯采用螺旋式楼梯,在最高层可以俯瞰整个区域,另外以风铃装饰更具有传 统感觉。主要人行拱桥作为进入越湖名邸的主要通道,在形式上为双跨桥,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两 侧栏杆以钢结构加以布置,从而形式上将传统的桥梁加以改进,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牌坊是苏州园林文化的一个特色,在越湖名邸的牌坊形式上,以传统形式为模板,加入了新鲜的 景观元素,如以简洁的形式感代替以往复杂的古典牌坊形式,在材料

13、的使用上以坚固耐用的钢筋 水泥结构结合钢构架窗为主,上铺青砖,整体色彩以白色为主,形成具有越湖自己的特点,即传 统与现代的融合。围墙在苏州的景观元素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如比较传统的龙墙等等,在越湖名邸我们以现代的形 式集合漏窗的景观手法从新加以设计,以比较坚固耐用的钢筋水泥取代传统的青砖,以现代的钢 材构架窗取代以往的木结构窗体,从而重新演义传统的借景和框景效果。小桥以现代的材料和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从新演绎苏州的梁式小桥,将小巧玲珑的苏州桥梁加以 处理,形成具有现代美感的景观桥梁。在驳岸设计上以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越湖周围的河道驳岸属于硬质驳岸,其内部的水体设计为两 级驳岸,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池

14、基地,以卵石护坡,并且种植各种水生植物于其两侧,形成自 然的水体景观,水深控制在 70-80 厘米,并通过设计水闸调节水位以及控制水的循环。铺装式样的选择上以代表苏州本地特色的青砖为主,结合部分花岗岩及石材铺装为补充,以具有 现代感的形式加以布置,形成全新的铺装样式。特别是在风情商业街的铺地材料上,以花岗岩结 合青砖为主。小品的选择上以比较符合现代人审美心理为主,比如包括木桥、雕塑、背景音乐等以体现具有现 代感的形式为主。传统的植物景观如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越湖的植物景观表达上以不同的区域 划分加以布局,以现代的布局方式结合合理的植物搭配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界定加以划分,形成各 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