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20198925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2012清考(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提纲第一章互换性概论1-1、互换性的含义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是指按规定的几何、物理及其他质量参数的极限,来分别制 造机械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在装配与更换时不需辅助加工及修配,便能很好地满足使 用和生产上的要求。要点:设计给公差;功口工按公差分别进行;装配(更换)时, 不需辅助加工及修配;装配(更换)后,能满足使用要求。1-3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1、量块按“级”使用和按“等”使用有什么区别? 按“级”使用忽略量块中心长度的制造误差,按量块的标称值使用。 按“等”使用 忽略了检定量块时的测量误差,按量块检定书中给定的中心长度使用。2、用量块组合尺寸的依据是什么?尽量用少的块数按组

2、合尺寸的最后一个尾数选取第一块 每选一块量块都应去掉一个尾数3、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三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4、测量误差的评定(1)随机误差的处理与评定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集中性 对称性 有界性a样本均值的极限误差A _ 3ax limx 对随机误差总体分布参数的估计_ 1样本均值:x = x 一M (总体数学期望)ni=1 i_ 卜u 2样本标准差:s _ :亍1 一 a (总体均方差)s均值的标准差:a _=x/n 测量结果的表达x _ x 土 3a_ x Axx lim(2)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消除 定值系统误差在测量时,对每次测得值的影响都是相同的。不能从系列测

3、得值的数据处理中揭示 预先检定法 异号法 变值系统误差在测量时,对每次测得值的影响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可以从系列测得值的数据 处理和分析观察中揭示。残差观察法残差代数和检验法变值系差的消除 校正值法 半周期法(3)粗大误差的判别与剔除3a准则(Pauta准则)当n50时,此法不可靠当nW10时,此法不能剔除肖维勒准则(Chauvenet准则)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2-2 有关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和定义一、基本术语和定义(二)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1尺寸(Size)2.基本尺寸(Basic Size)3 实际尺寸(Actual Size)4局部实际尺寸5、作用尺寸(Mating Size)见(

4、P81)6. 极限尺寸(Limits of Size)7最大实体状态(MMC)与最大实体极限(尺寸)(MML)8最小实体状态(LMC)与最小实体极限(尺寸)(LML)(三)有关偏差、公差的术语和定义1偏差*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严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2尺寸公差(公差,Tolerance)注:偏差与公差的比较 偏差代数量,可正、可负、可为零;公差绝对值,无正、无负、不能为零。 极限偏差 限制实际偏差;公 差 限制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偏 差 不反映加工难易,只反映加工结果对基本尺寸的偏离公 差 反映对制造精度的要求,基

5、本尺寸一定时,反映加工难易。 极限偏差 反映“公差带”的位置,影响配合松紧程度;公 差 反映“公差带”的大小,基本尺寸一定时,影响配合精度3极限与配合图解例:绘制互相结合的孔e 25 +0 021与轴e 250- 030的公差带图解.+212033孔公差带轴公差带注意:孔、轴公差带要有区别; 基本尺寸一定要注单位极限偏差可不注单位,用p m为单位 大小符合逻辑关系,比例协调 由于公差及偏差的数值与基本尺寸数值相差甚大,在公HOME差带图解中不需用同一比例绘出。(四)关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 配合2. 间隙、过盈3极限间隙(XmaxXmn)极限过盈(YmaxYmin)最小间隙诚丿间隙配合中Xmi

6、n=Dmin-dmax=EI-eS最大间隙皿间隙配合或过度配合中Xmax=Dmax-dmin=ES-ei最小过盈(丫讪丿 过盈配合中Y込=D max-dminminmin max min 最大过盈 (Ymax) 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中 Ymax=Dmin-dmax4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特 点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含相接);平均情况:Xav=(Xmax+Xmin)/25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特 点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含相接);平均情况:丫产監/乂)/26.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特 点 孔的公差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7、 ;平均情况: =(丫韵/27配合公差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配合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配合公差Tf=Th + Ts对间隙配合,Tf = i xmax_xminifmax min对过盈配合,Tf = i ymin-ymax ifmin max对过渡配合,T = 1 XmaxUax 1(五) 关于配合制的术语及定义1. 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 度。实质一将孔公差带位置固定不动,而改变轴公差带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松紧程度 配合的配合制。2. 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

8、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相等,即轴的上偏差为零。 实质 一 将轴公差带位置固定不动,而改变孔公差带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松紧程 度配合的配合制。相关作业:P9211用已知数值,确定下列表中各项数值,绘出公差带图解并说明配合性质。配基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间隙X或过盈Y基本尺寸绘公差带图解合本mmmmmmmm与极限偏并说明配合性件尺maxminES(es)EI(ei)Xmax 或XminZav差标注质寸Ymin或mmmmYmax孔20.03320+0.03300.033+0.074+0.020+0.047 20 +0-033间隙配合轴2019.98019.959-0

9、.020-0.0410.0210 20 _0-0200.041孔40.02540+0.02500.025+0.008-0.033-0.01250 40 +0.0250过渡配合轴4040.03340.017+0.033+0.0170.0160 40 +0-033+0.017孔59.97959.949-0.021-0.0510.030-0.002-0.051-0.02650 60 0.0210.051过盈配合轴606059.9810-0.0190.0190 60 00.0192-3公差值的标准化会查表21 标准公差数值2-4基本偏差的标准化一、轴的基本偏差会査表2-5尺寸至500mm轴的基本偏差三

10、. 孔的基本偏差会查表 2-6 尺寸至 500mm 孔的基本偏差相关作业:P92 2(1)并计算极限间隙,说明配合代号的含义H8f7查表 2 1 知知 IT8=33um, IT7 = 21umH为下偏差 且EI=0 故上偏差ES = +33umf 为上偏差,由表 2-5 查得es=20um故 ei = es IT7=20 21 = 41um30H8为间隙配合,其xmax”f4umXmin = 0(20)=+20um+33未注单位:口 m2-8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一、什么是量规( gauge ) 量规没有刻度,定值专用量具,成对使用,仅判断工件合格与否; 检验轴的量规叫环规或卡规,检验孔的叫塞规

11、 防止工件的作用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的量规为通规,防止工件的局部实际尺寸超 出最小实体尺寸的量规为止规; 通规能通过且止规不能通过的被检工件为合格件。二、 极限尺寸判断原则 (泰勒原则)和量规形式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 (泰勒原则)的内容 (p82) 孔、轴作用尺寸不允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出最小实体尺寸这里超出,指占有材料量意义上的超出。2、量规形式名称冃44ft尺寸量规型式量规丿量规作用通规T被检工件的MML塞规:被检孔的D min全型: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被 检工件相对应的完整表 面。控制工件 的作用尺 寸环规:被检轴的d max止规被检工件5塞规:被检孔的D m

12、ax不全型:控制工件Z的LML环规:被检轴的d min测量面应是点状的。的实际尺寸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1、形位公差评定项目及其符号、公差带形状 ( P99 表 3-1)2、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用最小区域法评定 (P133 3-7) 直线度误差评定的最小条件准则: 误差曲线全部位于两平行直线之间两平行直线与误差曲线成高、低相间三点接触(如 P159 页练习题 5(2)在给定平面内,用自准直仪按节距法测量直线度误差。测得值如下表所列 (2)用最小区域法求直线度误差;解:先求各点累加值,如下表:012345678相对读数00+5+5.5-1+1-1-0.5+7累积值00+5+10.5+9.5+10.

13、5+9.5+9+16过(1,0)和(7,9)两点作下包容线,直线方程求出 为 33为 y = x 2 2过(3,10.5)作平行线,则该点到y = 3 x 32 2即是直线度误差AA = 10.5 ( x 3 _) = 7.5卩 m的距离3、采用独立原则、最大实体原则或包容原则时,各自遵守的边界,边界的尺寸是多少,在最大实体状态允许的形位误差的极限值和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形位误差的极限值是多少?如 P159 页练习题 3)直线度误差极限值和各自遵守的边界。(A)如图所示,采用独立原则,轴线直线度误如附图35所示,试分别说明各图在最大与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差不允许大于0.012mm,不受尺

14、寸公差带控制;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极限值为0.012mm,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极限值为00.012mm,独立原则无遵守边界(b)如图所示,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遵守最大实体原则,当该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大实体尺寸0 10mm时,其轴线允许的直线度误差为给定的公 差值0 0.012mm;当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小实体尺寸 0 9.964mm 时, 允许的轴线直 线度误 差极限为0 0.036+0 0.012=0 0.048mm.遵守实效边界 ,其边界是直径等于实效尺寸 dvc=0 10+0 0.012=0 10.012mm的理想圆柱面。(b)(C)如图所示,0 10 0

15、.036轴的尺寸公差与轴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原则. 当处于最大实体状态即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 10mm 时,不允 许有直线度误差. 当处于最小实体状态即轴的尺寸处处为最 小实体尺寸0 9.964mm时,轴线的直线度误差最大允许值为 0 0.036mm. 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边界为直径是最大实体尺寸0 10mm的理想圆柱面。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1、理解取样长度的定义、目的、要求 定义:用以判别和评定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P163) 目的:限制和削弱表面波纹度和形状误差对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P162 最下一行) 要求:在轮廓总的走向上量取,一个取样长度一般应包括 5 个以上的 轮廓峰和

16、谷。2、理解评定长度的定义、目的、要求 定义: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表面长度 目的:客观全面地反映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均匀程度不同,若按同一取样长度依次测量几段轮廓,可得到不同的粗糙度值。(P163)要求:根据粗糙度要求来确定。(P170表4-5) 般情况下,取ln= 513、理解高度评定参数 Ra、Rz、Ry 及其计算方法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11 y(x)|dx1 o工yPi1- i=1+工yvii=1c为Ry的50%时)。巴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z3)轮廓最大高度 Ry4、理解间距参数Sm、S、及其计算方法(如P176练习题1)1n(1)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

17、mS = -Sm nmii=1(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s =1 snii=15、理解轮廓支承长度率tp及其计算方法(如P176练习题1)t = p轮廓支承长度率tpp 丁=耳+ b2+ bn(如 P176 练习题 1)1.一实际轮廓如附图41所示,求;R =?R =?R =?S二孑S=?t =?(当 azymp(1) Ra= (4X0.25X2+8X0.25X3) + (4X0.25X2+8X0.25X3)*2.5=6.4umRz=4+8+4+8+8+(4+8+4+8+8)三 5=12.8um(3) Ry=8 + - 8=16umSm = 1/屛 Smit=(0.5*5) X1/5=0.5mm

18、(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是指轮廓波峰与相邻轮廓波谷间包含的中线长度。n是取样长度1内包含的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的个数.)1nn(5)n.二 4 x (0.5 + 0.5 + 0.5 + 0.5)二 0.5mmSi 是轮廓的单峰间距,是指两相邻轮廓单峰的最高点在中线上的投影长度)(6) c 为 Ry 的 50% 时,亠=0.25 + 0.25 + 0.25 + 0.25 + 0.25 =竺=50%l2.52.5(耳p是轮廓支承长度,在取样长度内平行于中线的直线与轮廓峰相 截所得各段截线长度之和.)6、会在设计图样上标注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参数以及会解释表面粗糙度标注 中各字符的含义(如P176练习题2)第

19、 2题一加工表面的要求如附图42 所示,试解释表面粗糙度标注中各 字符的含义。解:图表示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表面,Rz 的最大允许值为 1.6um,Ry的最大允许值为6.3um,加工方式为磨削取样长度为 1mm,当水平截距c为Ry的50%时,轮廓支承长度率tp为70%,所给百分数为最 小允许值.加工纹理方向沿平行方向.第六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1、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运动精度要求(2)传动的平稳性 工作平稳性精度要求(3)载荷分布均匀性 接触精度要求(4)传动时,非工作面间隙适当 齿侧间隙要求2、齿轮运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3、齿轮运动平稳性的评定指标4、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评定

20、指标5、齿轮副侧隙的评定指标运动精度运动 平稳性精度载荷分布均匀性(接触)精度齿侧间隙第I公差组 控制 长周期误差第II公差组 控制 短周期误差第m公差组 控制制造误差控制 安装误差控制 制造误差控制 安装误差1fE 、E.sssFif”iFbxfE 、wims土 faF pf土 FpxyEWmiF土 fpb圆周侧隙/ 、tr接触斑点Fw土 fpt法向侧隙人6、齿轮的标注五、齿轮标注代号(P239 )齿厚上偏差代号第II公差组精度等级砂輪厚下偏差代号格式:pnp第i公差组精度等级第m公差组精度等级标准代号例: 8 7 7 FL GB10095 -88注:*三个公差组的精度要求相同时,只注一个等

21、级数,如8 FH GB10095 - 88*齿厚极限偏差给定数值时,则不注偏差代号,如4( - 0:05)GB10095 - 88第七章 尺寸链1、理解封闭环、组成环、增环、减环的概念环 尺寸链中的每一尺寸都称为环。从尺寸链形成看“环”可分成: 封闭环(A0, Closing link) 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或自然获得)的一环。注:a)任何尺寸链都有,且仅有一个封闭环;b)通常零件图上是不标注封闭环的尺寸的;c)工艺过程不同则封闭环也不同。只有确切知道加工(或安装)的安排后,才能 确定封闭环。 组成环(A i component link)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这

22、些环中的任一环的变动必能引起封闭环的 变动。增环 尺寸链中的组成环,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减环尺寸链中的组成环,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2、掌握尺寸链(直线尺寸链)简图的画法 将互相关联的尺寸联接成封闭的回路; 判断封闭环根据尺寸链的形成判断(加工或装配过程); 画出尺寸链简图 从封闭环的某一尺寸界限开始,依次画出组成环,环环相连不间断,最后 到达封闭环的另一尺寸界限,并画出封闭环(用单箭头表示作图方向) 。判断增环和减环,在尺寸链简图上标明增环与减环和封闭环箭头同 向为减环,反向为增环。3、会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如练习题 1、2、3、4、5(1) (1)基本计算公式

23、封闭环的基本尺寸(73)封闭环的极限尺寸:L 丄L -El0maxizmaxij mini =1i=n+1L =L -Kl0min iz min ij maxi=1i=n+1(74) 封闭环的极限偏差:ES =ES - KeI0iziji =1i = n +1(75)EI =Kn EI -Km ES0iziji =1i = n +1(76) 封闭环的公差;T = Km T0ii=1(77)(2) 正计算问题(校核计算 P2573)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及极限偏差 求:封闭环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相关作业:P269 1, 2,)尺寸链计算的注意事项:首先要画尺寸链简图,确定封闭环,找出组成环; 并用

24、文字说明在尺寸链简图中哪些环是增环,哪些是减环,封闭环是哪个。1.有一套筒,按65hll加工外圆,按50H11加工内孔,求壁厚t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即Li/ 八1 J解:画尺寸链,确定封闭环由尺寸链图,壁厚L为加工完成后形成的尺寸,是封闭环;L是增环,L0 1 2是减环,由e65hll即65。 由e 50H11即50也16可知 L可知L = 32.501-0.095=25+0.080 2 0求L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0基本尺寸 L =L -L =32.5-25=7.5mm 0b 1b 2bES =ESiz -区 Elj = 0 - 0 = 0i=1i=n+1EI =EIiz -迓 ESj = 0.095 - 0.080 = -0.175mm0i =1i = n +1L = 7.500- 0.1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