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基础知识题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196577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火基础知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火基础知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火基础知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防火基础知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基础知识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础知识题(共130题)一、选择题(共35题)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B )。A、闪点;B、闪燃;C、燃点;D、爆燃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D )。A、自燃点;B、闪点;命自燃;D燃点3、沸点在(A )C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A、 100; B、 150; C、 200; D、 250。4、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称为(B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5、阴燃是(A )的燃烧特点。A.固体 B.液体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6、生

2、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 )。A. 28CB. 28CC328CD,W28C7、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C )A、W10%B、310%C、10%8、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B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C )。A.降低氧浓度B.降低温度C.化学抑制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1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A )。A.冷却、窒息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C.降低氧浓度D.降低温度11、充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A )。A.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小B.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大C.上限越高D.

3、下限越低12、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D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 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A.物理、化学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D.生物、物理、化学13、热辐射是以(B )形式传递热量的。A.光波 B电磁波C.介质流动D物体接触14、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D )现象,称为燃烧。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 C.火焰、发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15、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B ),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 烧。A.加热、通风、蒸发B.受热、蒸发、热分解 C受热、热分解 D.热分解、蒸发16、液体在燃烧过程中

4、,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再发生 (A ),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A.热分解、氧化B.裂变 C链引发D.链传递17、建筑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则这种构件是(B )A、不燃体B、难燃体C、燃烧体 D、易燃体19、在火灾过程中,(A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A、烟囱效应B、火风压 C、孔洞蔓延D、水平蔓延 20、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300C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A )后,结构就会倒塌。D、2小时A、1530minB、3060min C、1 小时 21、燃烧是

5、一种放热发光的(A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22、室内火灾中,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叫做(C )A、爆炸B、爆燃C、轰燃D、回燃23、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D )A、汽油B、煤油C、柴油D、原油24、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A B C D )B、分解燃烧D、阴燃A B C D )等B、导热系数D、时间A、蒸发燃烧C、表面燃烧25、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A、温度差C、导热物的截面积26、27、28、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B、辐射物体间距离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D、物体表面情况影响影响热对流发展

6、的因素有(B C D )A、环境空气密度B、温度差C、通风孔洞与面积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A B C )阶段A、初起阶段B、发展阶段B、下降阶段D、轰燃阶段29、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30、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31、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ABCD )A、冷却;B、窒息;C、隔离;D、化学抑制。32、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ABCD )等性质有关。A、蒸气压;B、闪点;C、沸点;D、蒸发速

7、率。33、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有(BCD )。A、热传播;B、热对流;C、热传导;D、热辐射。34、粉尘爆炸的特点有(AD )。A、多次爆炸;B、最小点火能量较低;C、重复爆炸机率小;D、最小点火能量较高。35、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ABC )等。A、气体;B、热量;C、可见烟;D、氧气。二、判断题(共24题):1、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一定能够发生。(x )2、 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V )3、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X )4、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V )5

8、、 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X )6、 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V )7、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V )8、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为氧指数。(V )9、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V )10、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沸溢和喷溅的现象称为突沸。(V )11、 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燃点来划分的。(X )12、 燃烧区的温度愈高,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愈大,热对流速度愈快。(V )13、 在火灾中燃烧放出的烟,大多是完全燃烧

9、所生成的。(X )14、 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传播。(V )15、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机理主要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X )16、 一切可燃液体的闪点都低于其燃点。(V )17、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H、S02、N02等,而CO是火灾中导致人员 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V )18、 物质的燃烧需要氧化剂,氧化剂就是含氧的化合物。(X )19、可燃液体或固体燃烧时,从火焰结构来看,内焰比焰心和外焰的亮度强,所以,内焰的温度最高。(X )20、自燃点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不需要明火源的作用,就能自动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可燃 物质的自燃点只与物质本身属性有关,而与浓

10、度、压力等因素无关。(V )21、可燃固体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的机会越多,氧化的速率越快,燃烧也就越容易。(V )22、石油、化工、粮食加工、粉末加工、纺织企业用管道输送气、液、粉体、纤维的作业中,不能 产生静电。(X )23、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V )24、 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都是由化学爆炸引起的。(X )三、简答题(共71题)1、什么叫燃烧?答: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2、无焰燃烧和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各有哪些?答:无焰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有焰燃烧需要

11、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3、什么叫炽热?答:没有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灼热。例如:通过电加热钨丝产生的灼热。4、什么叫做热解?答:物质由于温度升高而发生无氧化作用的不可逆化学分解。5、燃烧有哪几种类型?答:燃烧的类型一般是指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6、什么叫做闪燃?答:闪燃是指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7、什么叫闪点?答: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8、什么叫做着火?答:着火是物质与空气共存,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燃烧,并于火源移去后,仍能继 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

12、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9、什么叫做自燃?答: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 然燃烧。10、闪燃和着火有何区别?答:简单地讲,闪燃是指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而着火则是指持续的燃烧。11、什么叫燃烧产物?试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燃烧产物。答: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一般包括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同时 还产生大量的热,形成大量烟气。燃烧产物因燃烧物而不同,常见的气体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水蒸汽等。12、火灾的定义是什么?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3、什么叫火灾荷载和火灾荷载密度?

13、答:火灾荷载:在一个空间里所有物品包括建筑装修材料在内的总潜热能。火灾荷载密度: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14、什么叫做燃烧热?答;燃烧热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15、火焰的定义是什么?答:火焰是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16、火焰的组成是什么?答:火焰一般由焰心、内焰和外焰组成。焰心是由可燃物质受高温作用后被蒸发和分解出来的气体 产物所构成的。在焰心里,由于空气不足,温度低,所以不发生燃烧。包围在焰心外部的明亮部分 叫做内焰。在这里气体进一步分解,产生氢气和许多微小的碳粒,并局部燃烧,因此温度较高。在 内焰里,由于供氧不足,大部分碳粒都没有燃烧,只是被灼热而发光,所以内焰的光亮最强

14、。包围 在内焰外面几乎没有光亮的部分叫做外焰。此部分由于外界氧气供应充分,因此形成完全燃烧。在 外焰里燃烧的往往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而这些物质的火焰在白天不易看见,同时在这里灼热的碳粒 也很少了,因此几乎是没有光亮,但温度比内焰还高。17、烟的定义是什么?答:烟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18、物质燃烧时,其火焰是否显光,是否有浓烟主要取决于哪些条件?答:有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特征,取决于该物质的化学组成,而主要是决定于物质中的氧和 碳的含量。如果含氧量愈多,在火焰中部生成的游离碳就愈少,因而火焰的光就愈弱或不显光;如 含氧量不多,燃烧时能在火焰中保

15、持一定量的游离碳,便生成显光的火焰;若含碳量很多或不含氧 的有机物燃烧时,很多的碳来不及燃烧,结果形成有浓烟的火焰。19、什么叫无焰燃烧?答: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20、什么叫做灼热燃烧?答:物质处于固相没有火焰的燃烧,但是燃烧区域有发光现象。21、什么叫做阴燃?答:阴燃: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22、什么叫燃点?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22、闪点和燃点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答:对于液体,闪点是能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是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因此,闪点总是低 于燃点,而且闪点越低的液体,共闪点到燃

16、点的距离也越近,着火的危险性越大。例如易燃液体的 燃点一般比闪点仅高出1 C-5C,而闪点在100 C以上的可燃液体,这一差值可达30 C以上。23、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答: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1) 甲类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28 C;(2) 乙类为二级易燃液体,闪点28-60 C;(3) 丙类为可燃液体,闪点60 C24、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答:可燃气体按爆炸浓度下限分为两类:(1) 甲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等绝大多数可 燃气体均属于此类。(2) 乙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310%的可燃气体。如

17、氨、一氧化碳等少数可燃气体。在生产、储存中,将一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二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25、什么叫自燃温度?答: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26、什么叫烟囱效应?答:在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27、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28、什么叫做爆燃?答: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29、什么叫做爆轰(爆震)?答:爆轰是指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也叫做爆震。30、什么叫做爆炸浓度极限?答:可燃的气体、蒸气

18、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其中的最高浓 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31、影响爆炸浓度极限的因素有哪些?(难)答:爆炸浓度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 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初始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大。由于其分子内能增大,使爆炸下限降低, 爆炸上限增高。初始压力升高,其分子距离缩短,碰撞几率增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大。混合物中加 入惰性气体,使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 低,爆炸上限上升。点火源的温度越高,热表面面积越大,与可燃物接触时间越长,则点火源给混 合物

19、的能量越大,爆炸极限的范围也越大。另外,对容器内的气体,容器的材质和内径也有影响, 充装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当管径小至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传播。32、可燃液体燃烧的特点是什么?答: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在液体表面的蒸气中进行的,因此,燃烧与否、燃烧速率等与液体的蒸气压、 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蒸气压大、闪点低、沸点低、蒸发速率快的液体燃烧速度就快。 另外,影响液体燃烧的还有诸如环境因素、风速、温度、大气压、蒸发潜热等等。33、可燃固体燃烧的特点是什么?答: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使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 续地发生燃烧。34、粉尘爆炸的

20、特点是什么?答:(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更多的爆 炸混合物,而引起再次爆炸。连续爆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2)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 与可燃气体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35、可燃气体燃烧有哪两种形式?哪种形式的火灾危险性大?答:可燃气体燃烧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种形式。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常常会引起爆炸和火 灾,因此火灾危险性很大。36、什么叫做扩散燃烧?答: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

21、燃烧的现象。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喷出速度,一般为稳定燃烧,在受控情况下是安全的燃 烧。如家用煤气炉点火后发生的燃烧,化工厂的废气放空燃烧等都属此类。37、什么叫做预混燃烧?答: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的可燃混合气体,被 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并引起火灾,因此非常危险。影响预混合燃烧能否 发生的因素有气体的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和有无着火源等等。例如可 燃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发生的爆炸式燃烧。38、热传播有哪几种方式?答:物质燃烧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39、什么叫做热传导?

22、答:热传导:热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的现象叫热传导。40、什么叫做热辐射?答:热辐射:以辐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叫做热辐射。41、什么叫做热对流?答:热对流:依靠热微粒传播热能的现象叫做热对流。42、什么叫做耐火极限?答: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 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43、什么叫做耐火稳定性?答:耐火稳定性: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坍塌地能力。44、什么叫做耐火完整性?答:耐火完整性: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 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面出现火焰的能力。45、什么

23、叫做耐火隔热性?答:耐火隔热性: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 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46、什么叫做轰燃?答: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47、什么叫做氧指数?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氧指数: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 占的体积万分数的数值表示。它可以反应塑料、橡胶、织物、木材、泡沫材料和其他聚合物材料的 一着火性能和阻燃性能。48、什么叫做沸溢性油品?为什么会产生突沸现象?答: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层内不断传热,会使含有水份、粘度大、沸点在100 C以上的重 油、原油生产沸溢和

24、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这类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49、什么叫自熄性?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在移出引火源后,终止燃烧的特性叫自熄性。50、什么叫炭化?答:物质在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炭的过程叫炭化。51、什么叫助燃物?答: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52、什么叫爆炸?答: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 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 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53、爆燃与爆炸的区别有哪些?(难)答: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发生爆燃时物质的爆炸变化速率为

25、数十米至百米,压力不激增, 没有爆炸特征的巨大响声及冲击波,无多大的破坏力。爆炸又称为爆轰,是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 音速传播的爆炸。由于压力激增,有震耳的响声及震动感,具有很大的破坏力。54、什么叫放火?答:蓄意造成火灾的行为叫放火。55、BC干粉灭火器中A、B、C各有什么含义?答:“A”表示固体火险场所;“B”表示液体火险场所;“C”表示气体火险场所。56、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答: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 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扑救C类火 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

26、碳型灭火器;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 器;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 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57、简述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的定义。(难)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着火:是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燃烧,并于火源移去后仍能 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 象。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

27、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58、简述火灾和燃烧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就形成了火灾。火灾是一种特殊的燃烧现象,可以用燃烧学的基本规律对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进行分析。但是引 发燃烧的必要条件不一定会引发火灾。火灾是失控条件下的燃烧,在可控的燃烧条件下可以从可燃物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中 获取大量能量,为人类服务。这时燃烧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上都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安 全行为或可燃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引发的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控的燃烧,就形成了火灾。59、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划分为几类:1

28、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2 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3 C类火灾:气体火灾。4 D类火灾:金属火灾。5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0、简述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难)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冷却灭火: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至其闪点以下, 燃烧反应就会终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实现的。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燃烧不能持续,一 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能持续燃烧。CO2、氮气、水蒸汽灭火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来实现的。隔离

29、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燃烧会自动终止。泡沫灭火剂灭火主要是通过隔 离作用实现的。化学抑制灭火:对于含氧的化合物,其燃烧速度取决于OH.的浓度和反应的压力,对于不含氧 的化合物其燃烧速度取决于O.的浓度,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迅速降低自由基的浓度,燃烧就 会终止。干粉灭火剂灭火主要是通过化学抑制作用,其表面能够捕获OH.和H.使之结合成水实现的。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化学过程。不论是使用灭火剂还是通过机械作用 灭火,都是通过上述4种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来实现的。61、为什么碱金属火灾和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火灾不能用水扑救?(难)碱金属是活泼的金属,碳化碱金属、氢化

30、碱金属都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遇水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例如钾、钠等,其遇水发生自燃(活性物遇水),能够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氢气、氧气和大量 的热,产生爆炸。)62、根据易燃、可燃液体燃烧特点分析低倍数泡沫灭火剂扑救油罐火灾的机理。(难)易燃、可燃液体的燃烧是易燃、可燃液体表面蒸气的燃烧,燃烧与否、燃烧速率与液体的饱和 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蒸气压大、闪点低、沸点低、蒸发速率快的液体燃烧速度就 快。泡沫灭火剂扑救油罐火灾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及在着火的液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 沫层,通过泡沫本身和所析出的混合液对液体表面进行冷却,以及通过泡沫层覆盖作用使燃料与氧 气隔绝。63、分析高

31、倍数泡沫灭火的机理。(难)1)高倍数泡沫封闭了火灾区域,把可燃物与火源和空气隔开,破坏了各燃烧基本条件间的相互 作用。2)火场中的热量使高倍数泡沫中的水分蒸发变成水蒸汽,使火场中氧气浓度降低,破坏了燃烧 基本条件,同时伴有冷却作用。3)燃烧体附近的高倍数泡沫破裂后的水溶液汇集滴落到该物体热表面上,由于这种水溶液的表 面张力非常低,对燃烧体的冷却深度远超过同体积水的作用。由于上述三个方面作用,使火熄灭。64、简要解释阴燃现象,指出阴燃向有焰燃烧转变的条件,并举例说明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阴燃是一种只在气固相界面处的燃烧反应,没有气相火焰。阴燃的温度较低,燃烧速度很慢, 所以不容易

32、发现,但危险性很大。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 阴燃。香烟是阴燃的典型代表。随着阴燃的进行,热量的积聚、温度的升高,此时空气的导入可能会转变为有焰燃烧。65、说明物理、化学爆炸的定义。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汽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 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等爆炸,能间接造成火灾或使火势扩大蔓延。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等,参 与爆炸的物质生成新的物质,爆炸速度快、压力大、温度高,可直接造成火灾。66、简要说明建筑火灾热烟气的危害性。建筑火灾中热烟气的危害性主要反应反映在毒害性、

33、减光性和恐怖性。前两者给人生理作用, 后者给人心理作用。毒害性一主要体现在缺氧、有毒气体、悬浮微粒和高温对人的危害。减光性一火灾中烟粒子对可见光不透明,对光线有遮蔽作用,降低可见度,妨碍疏散和救援。恐怖性一建筑发生火灾,特别是轰然时,烈火和浓烟造成人员恐慌,加之毒害性和减光性的综合影响,使人失去活动能力或丧失理智,惊惶失措,导致死亡。67、按驱动方式灭火器分哪几类?各自的驱动方式是什么?三类: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贮气瓶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上的贮气瓶释放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 贮压式灭火器:灭火剂由贮于灭火器同一容器内的压缩气体或灭火剂蒸气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 化

34、学反应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内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力驱动的灭火器。68、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属于哪一类替代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属于卤代烷烃(HFC)类哈龙替代灭火系统。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属于惰性气体类哈龙替代灭火系统。69、低、中、高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各是多少?20, 21-200, 201-1000070、火灾分几级?分级标准是什么?分四级:特别重大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 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一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 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

35、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71、火灾的发展一般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分四个阶段:初起、发展、猛烈燃烧、熄灭阶段。初起:燃烧范围不大,建筑物本身尚未燃烧,燃烧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差大,在燃 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燃烧蔓延速度较慢,在蔓延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燃烧 蔓延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等影响,差别很大。发展:火灾范围迅速扩大,除室内可燃物、家具等卷入燃烧外,建筑物的可燃装修由局部燃烧 迅速扩大,温升很快,当达到室内固体可燃物全表面燃烧温度时,被高温烘烤分解、挥发出的可燃 气体使整个房间充满火焰。轰然。猛烈: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房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持续性高温,火灾高温烟气从 房间开口大量喷出,火灾蔓延到建筑物其他部分。建筑构件承载力不断下降,甚至造成局部或整体 坍塌破坏。熄灭:猛烈燃烧后期,可燃物数量不断减少,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步下降,火灾熄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