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19351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 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二) 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 病的主要依据。(2) 西医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 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200mg/dl);或随机血糖 11。 1mmol/l(200mg/dl)。2. 证候诊断(1) 主证 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面色赤红,口干口苦,大便

2、干,小便 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下络脉青紫 苔黄,脉滑数。 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呃逆,纳呆,便澹,舌淡胖,苔白腻, 脉弦滑无力. 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脉弦滑。 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少寐多梦,舌红赤少苔, 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舌淡体胖,苔薄 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五心烦热,面色黧黑,畏寒肢凉,神 疲乏力,五更泄泻,舌体淡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

3、综合治疗。(四)建议标准住院日W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和2型糖尿病 (ICD-10 编码:E11。902)。2. 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 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尿酮,尿常规,粪常规, 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

4、谱(早上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或三餐前血糖、 睡前、必要检测夜间0时、凌晨3时等时间点的血糖)。(3)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和血脂。(4)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抗体,GAD。(5)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口服糖耐量试验、心 肌酶谱,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风湿常规、免疫 五项、甲状腺功能、肝炎病毒系列、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等.(八)治疗方法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主证 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苓10g、 半夏10g、枳实10g、白芍12g、大黄6g、生姜9g、甘草8g、大枣

5、3 枚。 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大黄黄连泄心汤加减:大黄10g、黄连 6g、枳实10g、葛根10g。 脾虚胃热证: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2g、黄苓10g、 黄连6g、党参15g、干姜10g、炙甘草8g、大枣3枚. 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乌梅丸加减:乌梅12g、黄连6&、黄柏 10g、干姜10g、蜀椒8g、附子10g、当归12g、肉桂10g、党参15g、 细辛2g。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2g、黄柏12g、 熟地15g、山萸肉10g、丹皮10g、山药12g、泽泻10g、茯苓10g。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党参15g、黄芪 15g、麦冬12g、五

6、味子10g、熟地12g、山药10g、茯苓10g、丹皮 10g、泽泻10g、山萸肉10g. 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2g、 山萸肉12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附子8g、桂枝10g.2. 辨证口服中成药。3.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如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 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等。4. 基础治疗: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 年)执行.5. 中药外用(1)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下肢麻禾/凉和/痛和/水肿 者,可采用汤剂泡脚。(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

7、心贴敷。(3)中药离子导入:辨证使用.(4)耳穴压丸治疗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胰、肾、内分泌、三焦、神门) 口干多饮:清热生津止渴上屏(消点)、肺 多食易饥:调理中焦,清热和胃下屏(饥点)、胃 倦怠乏力:益气健脾,生津止渴(肾、脾、胃) 尿量增多:滋阴固肾(肾) 皮肤瘙痒:养精补血止痒(耳中、风溪、肺、心) 肢体麻木:疏经活络(结节、指) 视物模糊:养肝明目屏间前(目1)、屏间后(目2)、枕(各 种目疾)、眼 腰膝酸软:补肝肾强筋骨(肝、肾、腰、膝)6. 非药物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1)膳食与药膳调配:可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 疗。(2)运动疗法: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

8、和个体化。(3)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 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等.(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红外线疼痛治疗、电磁疗法等。7. 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 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改善。2. 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3.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 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

9、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TCD编码:BNV060、ICD-10编码:E11.902)。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发病时间:年 月 日住院日期:年 月 日出院日期:年 月 日标准住院日W14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 月 日(第13天)年 月 日(第413天)年 月 日(第14天)主要诊疗工作口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 脉象口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口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口完成入院记录口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口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口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 项口特殊追问糖尿病病程,为三 型辨证提供依据

10、口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口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口完善必要检查口防治并发症口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口完成出院记录口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 项及随诊万案口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口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口分级护理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口中医辨证口口服中药汤剂口口服中成药口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中医外用口非药物疗法口基础治疗口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口动态血糖监测口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口入院常规急查(肝、肾、心功、离子、酸碱、血糖)口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口生化全项口多次血糖口胰岛功能口心、电图长期医嘱口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口分级护理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口中医辨证口口服中

11、药汤剂口口服中成药口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中医外用口非药物疗法口基础治疗口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 口动态血糖监测口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口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口必要时增加新检查项目 口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口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口开具出院医嘱口出院带药口门诊随诊重点医嘱口糖化血红蛋白口胸片其他检查:口肌钙蛋白口心彩超口肌电图口动态血压口胰岛细胞抗体三项口肢体动脉检查口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定性口动态心电图口腹部B超(或彩超)口彩色眼底照像口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口血沉、C一反应蛋白主要护理工作口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口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口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口饮食、日常护理指导。口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施口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口按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施口饮食指导。口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口心理护理口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口指导患者病后康复口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口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口送病人出院。病情变异记录口无口有,具体原因:1。2。口无口有,具体原因:1.2.口无口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