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0174899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一一)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的国情:1.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有6 6大大特点特点:(1)(1)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阻碍中

2、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从中国经济,政政治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文化等各个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阻碍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2)(2)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最腐朽的力量,成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3)(3)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

3、自足的自然经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4)(4)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5)(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极端的不平衡。(

4、6)(6)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世界上罕见的。2.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3.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一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解放;二是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二是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代化的道路。走现代化的道路。(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

6、主义革命阶段:1.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自从1914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界大战和1917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7、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部分。2.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的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3.五

8、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过分析、比泛传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过分析、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命的指导思想。事实证明,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主义,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

9、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10、是新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1926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国民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湖南农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1、的基本思想。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的的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从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从19281928年年1010月月到到1930193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以城市为以城市为中心中心”的道路,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的道路

12、,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先占乡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401940年前后,年前后,毛泽东毛泽东又发表了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经验教训,使新民主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3、2.2.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在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在反对“左左”倾教条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她她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比如: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建立和发展比如: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

14、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坚持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概括和总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革命的领导者:者:中国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但,但已经不再已经不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成为新式的资产

16、而成为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阶级革命。革命的前途革命的前途:不是不是建设建设资本主义共和国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经由新而是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就就是

17、是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宋子文,孔孔祥熙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保护民族工商业。工商业。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国家资本主义。本主义。3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就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18、反封建的文化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科学的,大众的大众的文化。文化。第三节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

19、的三大法宝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新民主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革命的基本经验。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1.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2 2.为落后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具体途径为落后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具体途径,为中国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命指明了方向。3 3.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国家学说,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4 4.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依据。思考题:思考题: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