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173701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X189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2(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及规定11.1 课程设计目的11.2 课程设计任务11.3课程设计规定12 总体设计方案3硬件设计2.1 单元电路设计23.1.单片机模块电路和报警电路设计.1.2 充电器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设计2.13 充电器电压检测电路设计33.1.4 报警电路电路设计3.2 总电路设计44软件设计44.1 程序设计概述44. 程序流程图54.1智能充电器的控制4.2.2 2使用性能测试与分析66 实验总结77参照文献7附录一 程序源代码9附件二 元件清单14 1 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及规定1.1课程设计目的1、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措施和步聚。2、巩固POTE制板的措施和环节。3、

2、进一步巩固单片机的应用和C51单片机程序设计措施。4、掌握51单片机程序下载的措施和环节。、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措施和过程。、熟悉设计报告的书写措施。1.2 课程设计任务1 通过单片机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例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毕报警提示等;2 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MA898与继电器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并实现电池预充、快充、满充、充电3 采用PCF591对充入锂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电池电压,通过蜂鸣器对MX19充电状况做相应的报警,并从24C2中读取存入里面的歌曲。1.3课程设计规定要实现智能化充电器,需要从如下两方面着手:1. 智能化的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引入51单片机的控制。2.

3、 充电的实现。涉及两部分: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3. 显示的实现。运用I2C总线。2总体设计方案 选择AX18作为充电芯片,AT89S51作为充电控制芯片,共同完毕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研究。加载电源,MAX1898自动检测电池电压,判断电池与否为“满”状态,如果“是”则将此状态传递给单片机,触发信号拉低,TL621发出低电平信号,MAX1“EN”脚电平被拉低,充电停止,蜂鸣器报警。充电过程中,若电池布满,MAX18发出“满”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同样拉低触发信号,7L0发出低电平信号,MAX1898“EN”拉低,通过继电器使充电停止,同步发出报警信号。 系统方框图如图

4、.1图21系统方框图3硬件设计31单元电路设计智能充电器设计的功能模块如下: 单片机模块: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例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毕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与继电器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检测模块:采用PF859对充入锂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在达到一定的值进行报警; 报警电路:通过蜂鸣器对MA1898充电状况做相应的报警,并从2C02中读取存入里面的歌曲。3.1 单片机模块电路和报警电路设计单片机模块电路重要是由是以STC51为核心的最小系统电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强大的及时控制功能,特别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的控制应用场合。蜂鸣器为系统进行报警提示

5、,电路如图3.1.1图 3.1.1 单片机控制电路3.1.2 充电器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设计 MAX8外接限流型充电电源和沟道场效应管或PNP三极管,可以对锂电池进行安全有效的快充,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不使用电感的状况下仍能保持很低的功率耗散,可以实现预充电,具有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功能以及为锂电池提供二次保护。电路如图3.1.2.1和如图3.1.2图 .1.21 充电器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图 3.1.2.2 继电器充电控制电路. 充电器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运用MAX8进行检测的同步,还要通过锂电池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运用PCF81对电路进行AD转换,通过I2C进行读取。电路如图3.3.图 3.1.3 充电器

6、电压检测电路.14报警电路电路设计 运用蜂鸣器读取4C02中存入的歌曲,作为报警电路。电路如图3.1.4. 图 3.1.4 报警电路.2 总电路设计基于MAX1898智能充电芯片,加上5系列单片机的强大功能使得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更加模块化,也使得是电池充电器更加智能化。如:电池预充、充电保护、自动断电和充电完毕报警提示功能。其各模块电路如下图3.2.1所示.图 3.1 智能充电器总电路4软件设计41 程序设计概述(1)充电器的充电过程重要由AX1898和单片机STC9C51控制,而单片机重要是对电池充电器控制作用。重要功能简介如下:当MA19完毕充电时,其HG引脚会产生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

7、,该跳变引起单片机IN中断。/GHG输出为高电平时有如下3种状况: 电池不在位或者无充电输入; 充电完毕; 充电出错(此时事实上/HG会以1.5Z的频率反复跳变);显然前面2种状况都可以直接通过继电器切断充电电源,因此程序上着重于第三种状况的判断。(2)2使用42 程序流程图.2. 智能充电器的控制 图4.2.1单片机初始化流程图单片机控制智能充电器的控制流程如图4.2.2,其中涉及外部中断服务子程序和定期器服务子程序。 图4.2单片机控制智能充电器的控制流程. I2使用(1) PCF851的A转换()2C2的存储音乐 系统源程序见附录。5性能测试与分析下面给出充电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5.

8、1所示:表5.1充电过程数据表测量次数电池电压()充电电流(mA) 电阻()398510.072 2.96531.075 3.96270.075 3.982.50.76 53.9851.7763.49.80080 7445.80.87 8443.40.092 94140.09 4.033990.01 40338.6.10 240337.0.107 34.0535.1 14.05316.28 154.05290.14 240.70141 54.0727.60.147 304.13140.2123511890.2904.1318.60.22 454.158.470.225504.115.940.2

9、6255.2.410.75 310.91.01 其绘制图形如下: 参照M1898伏安特性折线图: 从上可以看出随之充电的进行,电压值从6伏开始不断递增,而电流值不断的减小,根据安培定理,得出其阻值不断的增大,电压达到一定的值后,电流会达到最小值,即充电接近完毕。但是充电时间和参照折线图不一致,和理论值也不一制。6实验总结 本设计以MAX1898为核心,运用单片机为控制元件实现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通过以上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使我进一步熟悉了188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措施,更进一步的理解了STC89C5的定期/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熟悉了单片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本设计使得课上所学得到充足的应

10、用,加强了自身摄取新知识的能力,也为不断完善自己奠定了基本。理论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没有亲力亲为是不能领略其魅力的。这次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制作能力,也使得编程能力得到锻炼,获得不小的收获,同步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对于本次设计制作,尚有诸多可以提高的地方。1. 运用CF891对电池电压进行采集,通过计算得出电池流入的电流,并在CD102显示出来,达到可视化的控制。2. 提高充电速率。3. 提供电源的电压要稳定。7参照文献1 MX18.Dta het.2STC89C.Data Sht.3 PCF851.Daa Shet.4 戴佳,戴卫恒,刘博文,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

11、精讲M,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1. 附录一 程序源代码程序源代码:# inclue reg51.h#include # iclude #icluddefnehar nsged har efine tnied nuchar code HI_LIT=0,226,29,232,,236,238,240,1,24,245,246,2,248; uchar cd L_IST0,4,13,1,0,3,,,2,23,5,6,,4,; ua code able=0x,x06,0x5,x4f,0x6,0x6d,x,0x07,0x7f,0x6f; un t_count,n0_coun;char sde;st P

12、10=P10; /数码管显示biP11P; sbitP2=P12;sbitP=13;sbit P2=P0; /蜂鸣器输出引脚biP21=P2; /继电器输出引脚bit SCL=23;b D=P4; vo Str() /开始总线 SDA=1; SCL=1;SA=0; CL=; oi tp() /结束总线 /C0;DA=; CL1; DA=; SL0;vod Ack() /发(写) AK0 L0; /可省略SDA0; S1;SCL=; SDA=; /必须置,释放总线vodAck() /发(写)AC SCL0; /可省略SDA=1; SCL=1; SC=0; vod dy(uitn) /延时约Ns的

13、时间 uit ;wie(n-) fo(i=0;i10;i+);bitTestk() /测试(读) CK bit rrorBi; A1; /释放总线 SCL=1; ErorBit=SD; CL=0; eturn(ErorBit); / 0应答,1非应答 写入 个 bit 到IIC器件 Writ8Bt(unsigned car iput) nsined cha tep; fo(tep=8;tem!0;ep-) SC=0;/可省略 SD(bit)(inpu&08); SCL=1; SCL=; iput=pu1; uharRea8Bi() /读个字节 uigned cha tmp,ryte0; for

14、(tep=;temp!=0;t-) SCL=1; rbyerbte1; ye=rby|((usigned char)(A)); /将位SDA转换成字节再行本来的rbye相或,CL时即SDA稳定期读 SCL0; return(ryte); uint rdpcf89ad() /读cf8591数据函数 uit at;tat();Wite8Bit(x90);etAk();Wit8Bit(0x4); /选择通道TesAc();Star();WriteBt(0x9);TesAk();dat=Rd8Bt();Stop();rtut;uint Gets_24c02(uchar x) /读pc81数据函数 un

15、t dat;Sar();Wr8(0xA2);TesAck();rit8Bit(x); /选择通道Tsck();art();Write8it(0x3);ec();dat=Read8Bit();to();rtrna; void ispla() nsined i temp; unigne har di_c4,i; tmp=eadpcf951_ac()1/255*500;/以长整型运算。 f(i0;i4;i+) dis_tem1; temp=mp/10; 0=(taledisc3);P1=0;day(1);101; P0=(tabledsc2)x80;P1=;dly();P11=1; /显示小数点异或

16、0x0 0=(tbedis_1);P2=0;lay(1);P121; P0=(taleic0);13=0;dely(1);P131;*MAX188控制*/voiint0()interrp /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 (i0cnt=) T000/5; /延时5s L0=-5000%256;TR0=; /启动定期/计数器0计数t_count=0; /产生定期器中断的计数器清零 intcout+;oiT1NT()trup 320=!P0; THHLISTside; TL=LOLie;void T0_IT() interu 1 /定期器0中断服务子程序 tcunt+; R00; /停止计数 H-5000/

17、25; /延时5ms L0000%2; i((t_cont00)&(tount1000)) /外部中断0产生s5的信号 f(0ount=1) /标志,觉得充电完毕 、 P21=0; /关闭充电电源 P0=; /打开蜂鸣器报警 /否则即是充电出错 else P1=1; 0=; E0=0; /关闭T中断 EX0=0; /关闭外部中断0 int0_cout0; _cot; else T0=1; /t0计数/* 主函数*/oid ai() cha ; TM=0X1; /初始化 EA=1; T0=1; E1=1; I0=1; TR0=1; T1=1; EX0=1; i_con=0; hle(1) ispa();i(20=0) or(i=;i4;+) e=Gts4c02(); R1; 附件二 元件清单智能手机充电器元件清单ST8C511排阻(47K)MX1898模块(D)1电阻(1K)CF89511电阻(0K)74LS041电阻(2K)402(DIP直插式)11电阻()1晶振(12MH)1电阻(0)2锂电池1电阻(2.K)蜂鸣器电容(20P)2位共阴数码管1电容(1.F)1PNP管850电容(1uF)1二极管1N40072电容(01u)1红色发光二极管1电容(0uF)1绿色发光二极管1电解电容(10F)1按键开关1电容(0F)继电器1杜邦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