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155063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_行政办公大楼(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题 目: *行政办公大楼智能化布线系统 学生姓名: 专 业: 学 号: 班 级: 一 指导教师: 成 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 6 月24日目 录前言11. *园区办公大楼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11.1建设背景11.2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21.3 *楼信息点数量统计3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32.1设计目标32.2设计原则42.2.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42.2.2工程设计原则52.3 设计标准5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63.1总体方案说明6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73.2.1 工作区73.2.2 配线子系统83.2.3 干线子系统1

2、03.2.4 管理子系统103.2.5 设备间子系统113.2.6 其他相关系统123.2.7系统升级考虑123.3 中心机房的建造133.3.1 中心机房介绍133.3.2 中心机房的整体构建要求133.6 网络协议与标准153.6.1 内部网关协议(IGP)153.6.2 外部网关协议EGP163.6.3 网络互联平台TCPIP164管线设计方案164.1 配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164.2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164.2.1 干线的垂直通道164.2.2 干线的水平通道164.3 设备电源管线方案175.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材料175.1 主要布线产品选型及性能介绍175.1.1 核心层交换机

3、175.1.2 分布层交换机185.1.3 接入层交换机195.1.4 互联网路由器205.2 布线材料清单及报价22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方案236.1工程安装程序236.2工程安装规范236.3环境建议236.4工程实施细则246.4.1 设备安装246.4.2 缆线敷设246.4.3 缆线的终端256.5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256.5.1 工作区子系统266.5.2 水平布线系统266.5.3 主干线缆布放266.5.4 设备子系统26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验收278. 培训计划与建议299. 质量及服务保证29*办公大楼智能化布线系统 厦前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

4、stribution System,PD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Cabling System),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化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综合布线系统伴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而崛起,是智能建筑的“智能”得以实现的“神经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智能建筑各种信号传输的需要,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之一。以往,在为一栋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系统设计布线时,人们通常要根据所使用的通信电子设备的不同,采用不同生产厂家的各个不同型号的线缆、配线插座以及各种系列的出线盒。由于它们之间互不相容,当用户需要重新搬迁或布置设备时,就必须重新敷设线缆,装配不同型号

5、的插座、接头。同时,中断各种终端设备的运行,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提出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是信息社会各类通信和交换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有的基础设施之一。1. *办公大楼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1.1建设背景*办公大楼高12层,长98米,宽25米,层高4米,信息点分布从底层开始直至顶楼。大楼网络系统设计了扁平的两层架构网络:核心层、接入层,星形物理拓扑结构。核心层设置在大楼1楼的网络中心,接入层分布在各楼层设备管理间。主要部

6、门有: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协、学生工作部、纪检监察审计处、教育工会、科协、保卫科等。会议室设在主楼的第八层,领导办公室设在主楼第9、10层,各部门办公室分别设在二到六层,接待室等设在第一层,一层为保卫科。该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办公大楼1至5层的布线结构,*楼外观如图1所示。图1.1*楼综合布线系统外观图1.2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美国COMMSCPOE综合布线产品,其中主干部份采用万兆多模光缆,水平布线部份采用六类铜缆。该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布线设计,由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

7、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6个部分组成。各个子系统具体实现如下:1) 工作区子系统(光纤、双绞线、模块、面板)2) 配线子系统(管道、光纤)3) 干线子系统(管道、光纤)4) 建筑群子系统(管道、光纤)5) 设备间子系统(机柜、配线架、连接器、跳线)6) 管理子系统(机柜、配线架、连接器、跳线)*楼内每个办公室3个数据信息点,2个电话语音点。各个楼层走廊上还各有1个视频信息点。大楼一层有两个视频信息点,此外,还有数据服务中心,包括六台4台服务器主机群,用于实现WWW、DNS、FTP、E-MAIL、视频点播、网络防病毒等功。能设备间与网管中心机房之间采用室内16多模光缆连接;设备

8、间与各办公室之间采用6类双绞线连接;电话采用5类双绞线连接,领导办公室数据信息点采取4芯多模光纤接入。电视电话会议室采用4芯多模光纤接入。1) 大楼内各层设有1个弱电竖井,电竖井旁设有专用的电信间。2) 校园网络中心分别通过2根多模室内光纤连接设备间。3) 为了不使水平缆线长度超过90米,各层6类双绞线都由各楼层相应的电信间出发,由楼层桥架铺设,并通过预留管道延伸工作区的信息点出口。4) 视频会议室用4芯室内多模光纤连接到园区网络中心。1.3 *楼信息点数量统计楼层房间编号数据信息点语音信息点视频信息点一楼10132210232103321043210532106(数据服务中心)82二楼201

9、32120232203322043220532三楼30132130232303323043230532四楼40132140232403324043240532五楼50132150232503325043250532表1.2.1 *楼信息点数量统计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2.1设计目标为*园区办公大楼实现标准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遵照各设计安装标准,为整栋大楼提供先进的、统一的和可靠的数据、语音及视频传输平台,充分满足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的需求,并适应未来10年内的技术升级与应用发展的需要。2.2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GB 50311-2007之外,还应符

10、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所能预见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飞速发展的因素,同时又要考虑政府宏观政策、法规的指导和实施原则。它包括系统设计和工程设计两个方面2.2.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4个要素的合理优化,把整个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功能明确、投资合理、应用高效、扩容方便的实用综合布线系统。具体来说,应遵循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用户至上等原则。1) 兼容性原则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

11、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节省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2) 开放性原则该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3) 灵活性原则该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组网也可灵活多变。4) 可靠性原则 该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

12、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5)先进性原则该系统采用光纤和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8芯双绞线配置。6类双绞线的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到1000Mbp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干线语音部分采用电缆,数据部分采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裕量。2.2.2工程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依照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并参

13、考国际标准进行。在工程设计中做到以下几点:1) 设计思想应当面向功能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用户特点、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所应具备的所有功能,结合远期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当合理定位信息插座、配线架(箱、柜)的标高及水平配线的设置,在整个建筑物的空间利用中应全面考虑,合理定位,满足发展和扩容需要。弱点竖井中综合布线用桥架、楼层水平桥架及入户暗/明装PVC管时,需设计空间位置,同时兼顾后期维护的方便性。3) 经济性在充分考虑并满足近期及未来需求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设备,降低系统的造价选用标准化定型铲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要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

14、技术标准的定性产品。2.3 设计标准 除依据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外,还应严格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制定的以下各项标准和规范:IEEE 802.3 10-BASE-T,10BASE-FIEEE 802.5 TOKEN RINGIEEE 802.12 100BASE T 局域网标准ISO/IEC JTCI/SC25/WG3ANSI FDDI/TPDDIANSI X3T9.5商用建筑电信组网系统(EIA/TIA568B).用户办公场地通用组网标准(ISO/IEC11801)商用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569A)商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设施接地与屏蔽要求(EI

15、A/TIA6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组网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组网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CECS82:97)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则(JGJ/T16-92)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GBJ232-82)室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10-85)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YDJ14-88)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规范(YD/T20010-93)相关标准有:n(1)Anixter LEVE 7n(2)IEEE 802.Xn(3)ATM Frumn(4)AVAYA设计准则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3.1总体方案说明*学院*办公楼结构为主楼9层,信息点分布从

16、底层开始直至顶楼。主要部门有: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组织部(党校)、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宣传部、教务处、统战部、财务处、学生工作处、科技处、纪检/监察审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保卫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基本建设处。会议室设在主楼的第九层,领导办公室设在主楼第八层,各部门办公室分别设在七到三层,接待室等设在第二层,一层为大厅、网络中心机房和监控室,地下室为车库。每个办公室4个数据信息点,3个电话语音点。由于此楼都超出了双绞线的标准规定长度要求,设备间与网管中心机房之间采用室内16多模光缆连接;电信间与各办公室之间采用6类双绞线连接;电话采用5类双绞线连接,领导办公室数据信息点采取4芯多模光纤接

17、入。电视电话会议室采用4芯多模光纤接入。 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该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和管理子系统。采用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布线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如图3.2所示:图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3.2.1 工作区工作区的布线是指在信息插座/连接器(TO)与工作站内设备(TE)之间的电缆连线,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硬件,用来将用户的电话、计算机以及其他的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连接器上,如图3.2.1 所示。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要求,数据点、语音点全部采用6类非屏蔽信息模块,使用国际双口防尘墙上型插座面板。工作区子系统布线要注意以下事项:1)

18、 工作区电缆距离。从RJ-45插座到终端设备之间所用的对绞电缆,一般不要超过5m。2) RJ-45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被碰撞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3) 插座和水晶头(对绞电缆)不要接错线头。4)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电子传输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的一部分。 图3.2.1 工作区子系统3.2.2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也称水平子系统,是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综合布线中配线子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

19、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由UTP、STP线缆构成,配线缆线最大长度为90m。 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可采用超五类、六类双绞线、也可采用屏蔽双绞线,甚至可以光纤到桌面。 *楼一楼的配线子系统图如图3.2.2(a)所示,其他楼层如图3.2.2(b)所示。图3.2.2(a) *楼一楼配线子系统图图3.2.2(b) *楼楼层配线子系统图3.2.3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也称垂直干线子系统,它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链路,如图3.2.3所示。干线子系统是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其功能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相连。用主干电缆提供楼层之间通信的通道,使整个布线

20、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垂直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分层星型结构,每个楼层配线间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线缆连接到大楼主设备间。数据传输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纤作为主干线;语音干线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同时每层增加1条5e类对绞电缆作为光纤主干的备用线路。干线沿弱电管井内竖直桥架敷设。所选用的连线管理器均为48.26cm标准系列产品,均可安装在48.26cm标准机柜内。垂直主干线缆和水平系统线缆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楼层管理间的跳线来实现。 图3.2.3 干线子系统3.2.4 管理子系统管理主要由在各楼层分设的电信间构成,以避免跨楼层布线的复杂性。电信间主要放置各种规格的配线架,用于实现配线、主干缆线的端接及分配

21、;由各种规格的跳线实现布线系统与各种网络、通信设备的连接,并提供灵活方便的线路管理。所选择的配线架均能够支持干线、配线子系统所选用缆线类型之间的交接。电信间与弱电井合用一个小房间。 主配线架位于设备间内,用来调配和管理每层楼的信息点和语音点。主设备机房设置一台72口AMP光纤跳线箱和两台12口AMP光纤跳线箱,通过多模光纤连接各层配线间的光纤跳线箱,组成一套完整的光纤管理系统。电话语音系统由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中继线、用户分机和直接外线组成。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的传输通路构成电话系统的连接,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向所有用户进行分配。根据ANSI/TIA/EIA606标准编排和制作主干缆

22、线的编号,并使用防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同时在各电信间的桥架中,用塑料标签牌标注,以便于查找。图3.2.4 管理子系统3.2.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一个集中化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PBX、局域网(LAN)、主机、建筑自动化和保安系统,及通过垂直干线子系统连接至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设备间设在该建筑物的第一层,设备间由主配线机柜中的电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网络中心机房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的设备互连,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工程的主配线

23、间设在网络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合用一个配线机柜,所有语音干线和数据干线全部连到给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主配线机柜规格为48.26cm42U,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互连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图3.2.5 设备间子系统3.2.6 其他相关系统(1)接地系统 为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到干扰,对综合布线接地系统设计如下:1)在金属铁管或金属槽内布线时,各段铁管或金属架都应有牢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2)与布线系统有关的有源设备的外壳、干线电缆屏蔽层和接地线均采用等电位连接;3)保护地线的接

24、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大于4;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大于1。3.2.7系统升级考虑根据本方案设计实施完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对未来的升级特别是对数据传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数据传输采用6类4对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纤,保证以太网在100m链路范围内能正常通信(不小于100Mbit/s)。如将来需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时,因主干光缆已备有较大的扩容余地,所以配线子系统的缆线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变即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其他系统设备的升级同样也只是改变一下跳线方式,就可以完全支持。3.3 中心机房的建造3.3.1 中心机房介绍网络中心位于*楼一楼的中心机房内,网络中心机房内有两台24口千兆核心交换机,主

25、干网包括中国电信网与中国教育网,用多模光纤线路引入到网络中心机房,再由多模光纤引入到各个楼层电信间。整个大楼网络拓扑如图3.3.1所示。图3.3.1*楼网络拓扑图3.3.2 中心机房的整体构建要求1)机房电源本系统的中心机房建议从配电中心单独接一组市电供中心机房使用。该路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功率为:xxKW;该路电源将供给中心机房的UPS电源、所有主机及网络设备,同时该电源须分一路供给机房空调和照明等。在中心机房配置一个强电配电柜,安装输入输出空气开关、电源防雷器等设备。UPS电源电源系统是本系统中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环节之一,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任何先进的计

26、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作为保证。当互连网络设备供电中断时,所有数据通信都将中止。即使电力恢复,其连接也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躲避电力故障,保证系统连续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不间断电源可用来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安装、运行及有效性。2)机房地板在计算中心各房间的工程技术设施中,地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系统建议在主机房区、工作区、办公区等全部采用抗静电的复合防静电地板,并实现防雷接地。活动地板结构为敷设设备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及机器地线系统提供了合适的空间。计算机设备通过活动地板可以自由地进行电气连接,因为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性,所以对电气连线的敷设,检修及更换都

27、很方便。所有连线都有从活动地板下进入设备,使设备间连线可以直接连接,距离最短,因而可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计算机设备通过活动地板下空间作为空调的静压风库,为设备与机房的空调提供了方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气流组织。因为带气流分布风口的地板具有可以与普通活动地板互换的特性,所以机房骨能够自由地调节气流分布。无论设备的位置如何都能通过地板上的风口得到被空调的空气。 3)机房墙体材料及吊顶(1)墙体墙体表面涂附的材料种类很多,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参阅有关资料合理选择。要求不易产生尘埃、不产生静电、无毒的材料。(2)吊顶机房的吊顶主要有下列作用:在吊顶以上到顶棚(或上一层楼板)的空间作为机房的静

28、压送风或回风风库。当不作为风库时,可用来布置通风管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及走线。安装固定各类风口。安装固定火灾自动探测器。防止灰尘下落。4)机房环境机房由于计算机数量较多且扩容频繁,同时根据管理需要可能会经常作一些调整,因此机房应具有较大面积并留有一定扩容发展的余地。除合理规划设备安装位置外,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作安装、维护及操作之用,机柜与墙壁之间距离不低于1.2米,操作控制台前台距离不低于1.8米。房间装修必需使用阻燃材料,耐火等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机房门大小应满足系统设备安装时运输需要。机房墙壁及天花板应进行表面处理,防止尘埃脱落,机房应安装防静电活动地板。(1)系统环境机房必需配备空调系

29、统,以保持房间恒湿、恒温的工作环境。温度要求: 2025,最佳22温度变化率:2小时相对湿度:4060,最佳50相对湿度变化率:2小时本系统为中心机房配置了三台3P的柜式空调。(2)防震防尘与杂波干扰为保证计算机设备长期 正常运行,机房应符合防震、防尘、电磁杂波干扰的要求。 防尘要求:空气中大于0.5micron的杂质每立方英尺不得多于45,000个。防震要求:机房颤抖度不得高于0.5g电磁杂波干扰:低于0.5v/m(频率从14kHZ1GHZ)(3)明与防火机房应保持24小时的照明,并具有良好地的照度,要求在距离0.8M处的照度不低于300LUX。机房应设置消防系统,包括紧急出口、灭火。3.6

30、 网络协议与标准 路由器与标准根据作用范围及路由信息完整程度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3.6.1 内部网关协议(IGP)1、RIP(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向量-距离(V-D)算法的路由协议。每30秒广播V-D报文信息(来自路由表)进行路由刷新。为防止路由环长期存在,距离为16的路由表示不存在。RIP协议主要用于UNIX系统的IP网中。目前,绝大多数UNIX小型机如SUN SPARC 2000E、IBM RISC6000、DEC ALPHA、HP等均支持RIP协议。RIP协议主要

31、用于中小型互连网中,管理简单。2、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是一种链接-状态(L-S)算法的路由协议。OSPF 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其把相邻的网络和连接的主机组成域(Domain),若干域组成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s)。OSPF支持域内路由选择和域间路由选择;可选择广播路由信息;可按链路带宽、拥挤程度、安全性决定路由;占一定的带宽CPU资源。OSPF是可用于大型互连网的路由协议,也是公认的国际标准路由协议。绝大多数网际设备均支持OSPF,因此,OSPF是连接不同网际设备的常用协议。3.6.2 外部网关协议EGP1、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 Gat

32、eway Protocol)EGP是自治系统之间动态路由协议,路由信息仅包含网络可达信息。EGP采用“轮询” 、“邻居”集合的方式进行路由信息交换,且必须以一核心网关为根的树结构。2、边界网关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BGP的更新信息包括网络号、自治域路由信息,以及到达某特定网络须经过的自治系统,着重检测路由循环。BGP既可作为域间路由协议,也可以用于自治域内。3.6.3 网络互联平台TCPIPTCPIP协议集不仅是局域网实际上的网络标准,而且是一个全球性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连接口标准。TCPIP协议用于实现FTP(文件传输协议),

33、 Telnet(远程终端访问), SMTP(简单的邮件传输协议), DNS(区域名字服务),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等服务。4管线设计方案4.1 配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配线子系统由电信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而成,布线方式主要是采用墙上型信息出口。墙上型信息出口布线方式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架桥方式。装配式槽形架桥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对绞电缆在信息点处预留30cm,光纤出线也预留30cm。 线槽的材料为1.2mm厚冷轧合金板,表明可进行相应处理。

34、根据实际请款选用不同规格的线槽。为保证缆线的弯曲半径,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插件,以提供线路路由弯转自如。4.2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4.2.1 干线的垂直通道干线的垂直通道用于安装弱电井内垂直干线缆线。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布线系统的大对数电缆和光缆通过的长方形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安装金属铁架。干线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4.2.2 干线的水平通道干线的水平通道用于安装从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干线缆线。这部分可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布线方式。所用的线槽由金

35、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作用;另外,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缆线可以安全的延伸到目的地。4.3 设备电源管线方案首先,在电信间内至少留有两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电压220V、电流10A)单相三孔电源插座。根据电信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还需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供电及电源质量。5.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材料5.1 主要布线产品选型及性能介绍5.1.1 核心层交换机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系统数据的高速转发以及通讯的质量,核心层交换机采用先进的CISCO

36、WS-C6509-E企业级交换机。图5.1.1 CISCO WS-C6509-E 核心交换机详细参数如表5.1.1所示基本参数产品型号WS-C6509-E 产品类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传输方式存储转发方式 背板带宽720Gbps 包转发率387 Mpps 外形尺寸622445460 mm 重量27.3Kg 硬件参数最大DRAM内存1024MB 接口类型DS0 到 OC-48, 100BASE-FX 接口数目9口 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 网络与软件支持网络标准IEEE 802.3, IEEE 802.3u, IEEE 802.1s, IEEE 802.1w, IEEE 802.3a

37、d 网管功能CiscoWorks2000, RMON, 增强交换端口分析器(ESPAN), SNMP, Telnet, BOOTP, TFTP MAC地址表64K 其它参数最大功率DC, 6000; AC, 4000W表5.1.1 CISCO WS-C6509-E 核心交换机详细参数5.1.2 分布层交换机结合本综合布线系统的实际需求以及日后扩展需求,分布层交换机我们选择锐捷网络 RG-S5750-24GT/12SFP 型号的交换机。图5.1.2锐捷网络 RG-S5750-24GT/12SFP详细参数如表5.1.2所示基本参数产品型号有奖纠错RG-S5750-24GT/12SFP产品类型部门级

38、,三层,可网管型交换机传输方式存储转发方式背板带宽240Gbps包转发率66Mps外形尺寸44043544mm硬件参数接口类型10/100/1000BASE-T端口,1000Base-X SFP端口接口数目36口 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 堆叠不可堆叠模块化插槽数2网络与软件支持网络标准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z, IEEE802.3x,IEEE802.3ae,IEEE802.3ak,IEEE802.3ad, IEEE802.3af,IEEE802.1p,IEEE802.1x,IEEE802.3ab,IEEE802.1Q(GVRP),IEEEE

39、802.1d,IEEE802.1w,IEEE802.1s,IGMPSnooping v1/v2/v3,LLDP,IEEE 802.3afVLAN支持支持VLAN功能网管功能支持网管功能是否支持全双工支持全双工其它参数电源电压DC, 6000; AC, 4000W,176VAC-264VAC,48Hz-60Hz表5.1.2锐捷网络 RG-S5750-24GT/12SFP详细参数5.1.3 接入层交换机结合本综合布线系统的实际需求以及日后扩展需求,接入层交换机我们选择锐捷网络 RG-S2924G39600 型号的交换机。图5.1.3锐捷网络 RG-S2924G39600详细参数如表5.1.3所示基

40、本参数产品型号RG-S2924G 产品类型工作组级,二层,可网管型交换机,千兆交换机传输方式存储转发方式背板带宽48Gbps包转发率36Mpps外形尺寸44026044mm重量6Kg硬件参数接口类型10/100/1000BASE-T端口,1000Base-X SFP端口,SFP千兆光纤接口接口数目36口 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 堆叠不可堆叠模块化插槽数4网络与软件支持网络标准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z,,IEEE802.3ab,IEEE802.3ae,IEEE802.3ak,IEEE802.3x,IEEE801s,IEEE802.1x, IG

41、MP Snooping v1/v2/v3,LLDPVLAN支持支持VLAN功能,802.1q VLAN:4K端口聚合支持端口聚合网管功能支持网管功能,支持Telnet远程配置,支持通过Console口配置,支持WEB网管,支持SNMP管理,支持RMON管理,SSH,Syslog,NTP,SNTP是否支持全双工支持全双工MAC地址表16K 其他性能支持流量控制(Flow Control),支持端口镜像(Port Mirror),支持IGMP侦听(Snooping),支持服务质量(QoS),广播风暴控制,ACL访问控制支持,每端口带宽控制支持,802.1x认证支持,MAC绑定与过滤支持,DHCP

42、Relay/支持巨型帧/CPU安全屏障保护其它参数电源电压160VAC-240VAC,50Hz-60Hz最大功率40W表5.1.3锐捷网络RG-S2924G39600详细参数5.1.4 互联网路由器路由器应能保证该网络系统与互联网高速、大量的数据通讯,为了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这里采用带防火墙功能的先进的思科7304型号路由器。图5.1.4 思科7304路由器 详细参数如表5.1.4所示基本规格路由器类型互联网路由器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端口结构模块化路由器处理器RM 7000 MIPS 处理器 PXF 处理器最大Flash内存128MB最大DRAM内存512MB网络功能路由器包

43、转发率3.5 Mpps网络协议IP, IPX, DLSW, Apple Talk路由器网管功能NBAR, 用于带宽管理VPN功能支持VPNQos功能支持防火墙功能内置网络端口广域网接口DS-1 到 OC-48局域网接口2个千兆以太网端口扩展插槽4个其他参数标准/认证ul1950,CAN/CSA C22.2 No,950-95,EN60825-1Laser Safety(1级),21CFR 1040 Laser SAFETY CN60950 IEC 60950,ts 001,AN/NZS 3260电源电压100 到 240 VAC,DC:-48到-60功耗540机身重量12.684kg外观参数长

44、度(mm)520.7mm宽度(mm)436.88mm高度(mm)177.8mm环境参数工作温度0 - 40工作湿度10% - 85%非冷凝存储温度-20 - 65存储湿度5 95%非冷凝表5.1.4 思科7304路由器详细参数5.2 布线材料清单及报价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部分设备材料清单,见表5.2.1所列。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单价金额1IBM六类非屏蔽模块11K966150个6090002BELDEN英式双孔斜口面板A041045580个2016003Cisco核心交换机WS-C6509-E1个53300533004锐捷网络 分布层交换机RG-S5750-24GT/12SFP2个99000

45、1980005锐捷网络 接入层交换机RG-S2924G3960010个320003200006Cisco 路由器73041个84000840007Web服务器NP35601个14588145888ftp服务器NP35601个14588145889E-mail服务器NP35601个1458814588106类4对UTP电缆TIA/EIA568B20305m/箱7801560011跳线Amp 5E UTP跳线条150162400126芯多模室内光缆6AMP 室内6芯多模紧套管型光缆(62.5/125)米652415601319配线柜(30U)PT/XG.30U.60件44212168481419配

46、线柜(42U)PT/XG.42U.60件2344068801524口配线架AMP 超五类24口配线架/406330-1套8550440016光纤配线架康普 19英寸光纤配线架(600A2)套3650195017光纤跳线D-Link ST-SC多模双芯光纤跳线5m/条10260260018摄像头VIVOTEK网络智能球SD6122V个62126612759619ST光纤耦合器康普 多模ST光纤耦合器套83427220ST光纤接头CommScope多模ST连接头(P2020C-C-125)套164368821100对110配线架清华同方100对有腿110配线架组件(CP110H-100)套2405

47、81022模块配线架TCL超五类24口RJ45模块式配线架综述套2500100023光纤模块GBIC系列个230060024网卡3COM千兆光纤服务器网卡块17300730025UPSAPC SURT10000UXICH个42480099200合计999368表5.2.1 工作区数据点、语音点分布材料合计人民币:999368元。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方案6.1工程安装程序安装工程师在工程开始之前,应根据系统工程师的设计绘出详细的工程施工图纸,通过用户审核后交给施工人员布管穿线,同时核对各处电缆总根数与管径是否无误;水平电缆、接线端子、终端盒的编号,应在水平电缆布放前完成;在室内装饰基层作好

48、之后(喷涂装饰之前)安装水平电缆;水平电缆布放时,同时安装好布线盒,对号入座。边装边检查测试;竖井主干电缆布放之前,先安装好总配线室跳线架主控板;竖井电缆布放时按系统图和总配线室编号对号入座;主干电缆,水平电缆布放完毕进行到位调整,系统中的各个部份均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及部件,保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可靠性,从而保障系统端到端的调试运行。6.2工程安装规范布线槽参照建筑施工及商用建筑电信标准,电缆截面积小于管径的50%,线路拐弯采用90度弯,具体桥架及管线规格将根据各楼层的水平及主干电缆数量制作;电缆的最大弯曲角度应小于电缆线径的10倍;安装测试将根据系统设计规范进行。6.3环境建议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

49、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它主要由各层分设的分配线间和主机房的主配线间(系统设备间)构成。设备室楼层配线间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至55%;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足够;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若采用湿型消防系统,不要把喷头直接对准电气设备;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设备间的高度应至少为2.55米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宽0.9m,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

50、500kg/平方米。另外,对于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配线间安装布线硬体的墙壁上覆盖涂有阻燃漆的木板。设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安装的电气设备的空间要求。 分配线间兼作楼层弱电电信间,即在分配线间内安装各种弱电及电信设备,如:集线器(HUB)、路由服务器、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若布线系统单独设置分配线间时,其面积不小于1.8 平方米。另外,在主、分配线间,还要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一般采用木质或玻璃材料制成。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6.4工程实施细则6.4.1 设备安装对工程中所涉及的机架安装、配线架安装、接线模块安

51、装、信息插座安装、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均应符合中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国家标准。6.4.2 缆线敷设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以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光缆预留长度敷设

52、方式直埋管道架空自然弯曲增加长度(M/KM)757-10人孔内弯曲增加长度(M/人孔)111杆上预留长度(M)0.20.20.2接头每侧预留长度(M)10-1510-1510-15设备每侧预留长度(M)15-2015-2015-20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是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布置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

53、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米/分。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及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CECS89:97的有关规定。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CECS89:97有关规定。6.4.3 缆线的终端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

54、触良好;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对绞电缆与插接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6.5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6.5.1 工作区子系统1)各楼层信息点布点及编号详细情况标注于各楼层平面图上;2)所有信息插座未经注明均为离地300mm;3)为便于设备接续,建议每个信息插座附近同时配置一个三孔单相电源。6.5.2 水平布线系统1)水平电缆包括所有从分线箱(IDF)到信息出口(I/O)电缆。依照结构化布线系统之设计,从分线箱至该标高I/O口布放所需水平电缆;2)每

55、个双孔信息插座布放两根双绞线,每个单孔信息插座布放一根;3)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弱电竖井分线箱出线走线槽或线管;4)根据信息点具体分布情况,建议信息点较多的地方走线槽,信息点较少的地方走线管;5)线槽引至插座采用线槽;6)两个插座的连接采用DG20管;7)插座安装、线路的连接方式视具体情况,采用隔墙暗敷或地面盒;8)水平电缆必须经线槽和线管到点到位,电缆经线槽和线管到预埋合后,要预留80cm裕度;9)水平电缆在分线箱(IDF)一侧进入分线箱后要预留半周长裕度, 10)每一层面的水平电缆布放过程中,需要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6.5.3 主干线缆布放1)干线电缆布放原则采取从上往下逐层到位的

56、方式;2)干线电缆留长;3)在总配线架MDF一侧,电缆从桥架进入机房到达MDF后再留3.05M长度的裕量;4)在各层竖井分线箱IDF一侧,电缆沿桥架敷设至IDF从分线箱侧面进孔入箱,余留80cm长度的余量,以做剥皮。5)依照SCS综合布线数目参照设计方案,从总配线架至各楼层分线箱(IDF)布放电缆数目参照设计系统图中所示的数目;6)干线电缆在布放过程中,需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贴上标签标识,标识方法为:DXXX-XX,前4位表示楼层号,后2位表示缆号。例如:第2层第一根100对电缆干线编号为:D21。6.5.4 设备子系统总配架(MDF)安装参照管理子系统(IDF)部分。7. 综合布线系

57、统工程测试验收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验收项目及内容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一.施工前检查1.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施工电源;活动地板铺设。施工前检查2.器材检验外观检查;规格、品种、数量;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光纤特性测试。施工前检查3.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施工前检查二.设备安装1.设备机架规格、程式、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防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随工检验2.信息插座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标志完整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屏蔽层可靠连接

58、。随工检验三.电、光缆布放(楼内)1.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符合工艺要求;接地。随工检验2.缆线布放缆线规格、路由、位置;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随工检验四. 电、光缆布放(楼间)1.架空缆线吊线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吊线垂度;缆线规格;卡、挂间隔;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管道缆线使用管孔孔位;缆线规格;缆线走向;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隐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缆线规格;铺设位置、深度;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回土质量隐蔽工程签证4.随道缆线缆线规格;安装位置、路由;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工程签证5.其它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隐蔽工程签证五.缆线终端1.信息插座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配线模块符合工艺要求。3.光纤插座符合工艺要求。4.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六.系统测试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连接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