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154936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ng yramid)理论,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互换了顺序,觉得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某些。下图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ring ramid)。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2小时后来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

2、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存10%。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习”,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可以记住9%的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在3如下的几种老式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积极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2、转录一节课堂实录 下面,我们结合一种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具体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

3、校里已经算初中了。教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一方面,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某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但是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种学生最故意思,画的动物非牛非兽,也许这就是她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吧。(萧愚注:亲身体验,动手做可以记住90%)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随意转了转,发现教室的四周摆满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有的是生活场景模型,有的是学生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有的是学生手工

4、制品,固然,我还发现了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模型。(萧愚注:看展览可以记住50%) 画完了,学生们就请这些变得花花绿绿的“化石”去外面晒太阳,教师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一种非常年轻的历史学者来给同窗们讲前历史时期的钻木取火。在出示了钻木取火的图片和有关文字内容后,这位历史学者开始拿出实物,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做钻木取火的工具。(萧愚注:看演示,现场观摩可以记住50) 然后把学生提成人一种小组,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们不久做好了。(萧愚注:动手做可以记住0%) 历史教师一边让学生们摆弄工具,一边开始启发学生:这个工具是如何工作的,里面波及了什么样的技术原理,这个工具除了可以钻木取火,还能用来干什么

5、。在目前的生活中,尚有无类似的技术工具?它与目前的新技术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回答得很踊跃,显然她们对自己能亲手做出几千年前的工具感到好奇和兴奋;通过动手制作和巧妙地提问,教师容易地把几千年的时光轻轻地拉过。(萧愚注:参与讨论,发言能记住70%)最后,教师号召同窗们运用生活中的一切材料来制作实用的工具。 不要觉得这节课就结束了。第三个环节是扮演与回答。教师已经事先布置了家庭作业-阅读两本故事类的历史书籍(萧愚注:这才是真正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请两位同窗扮演书中的主人公,其她同窗就这两本书中的内容提问,这两位主人公回答。我注意到其中一本书的书名是寒冷的洞穴(也许是讲原始人生活的)。显然,6年级的学

6、生还很淘气,有的学生的提问相称“高难度”,而主人公的回答也相称俏皮和风趣,教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萧愚注:做报告,给别人讲可以记住90%)(选自直击美国课堂一书,作者:王秋英) 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积极学习是美国课堂的主旋律。而我们的课堂,照本宣科、单向灌输是主流。 我们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教师带张嘴,学生带双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样混下来了。事实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 固然,如果教师思路清晰,语言感染力强,也许还好些,就怕有些授课如念经的教师,让人昏昏欲睡,纯属挥霍学生的时间。我们看到许多小学生的预习作业,非常莫名其妙。这些知识应当在课堂上由教师协助

7、孩子记住,学会,如果孩子们预先学会了,还要教师干什么? 真正的预习作业就像上面这个教师布置的,是让孩子自己读书,第二天在课堂上应用。而不是像我们同样,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反复地抄写,这种做法大多时候是在挥霍孩子们的时间。 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因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语文,历史此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足运用自己的所有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颖,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这种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 其实这节课更可贵的不仅仅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应用,而是通过体验式的学习,给孩子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更容易激发起孩子们对那段历史的好奇心和探

8、究欲。 教师相称于运用短短的一堂课,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播下了知识的火种,相信孩子们的学习爱好被激发之后,会运用多种方式,读书,看视频,网页浏览等等,继续关注和探究这段历史(可惜没有网页搜索可以记住多少比例的记录,估计效果一定不会差)。这种“我要学”的积极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由此可见,学习措施不同,学习效果大不同样,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甚至变化教学方式,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措施,要由被动听转到积极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小组合伙学习,小构成员间要互相讨论,如在班级组织小教师,开展同窗辅导同窗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同窗们在参与中掌握了知识,生成了能

9、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们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这理论并不复杂,有爱好的教师,不妨在教学活动中一试。固然,更好的措施,就是进一步研究并更好掌握“学习金字塔理论”,自觉的变化陈旧的教学措施,充足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合伙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爱好,提高学习效率。 二、埃德加.戴尔简介戴尔的“经验之塔” Eral,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专家,出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家,视听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19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Beson市,早年就读于Univertyf NorDaoa,先后获得学士(121)和研究生(1924)学位,其后就读于

10、芝加哥大学,师从出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课程理论先驱查特斯(W. harrs)。 9161间,EgarDal在Unist of ohDaot读书,后由于经济困难辍学,98-19间在orthDkta州的一间很小的乡村学校教书,其后复学,192-924年间担任NrtDakot州ester市的督学,124-26年间在伊利诺斯州Wnneta的一间初级中学任教,192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後,加入伊斯曼柯达公司,从事教育电影方面的工作,后来追随导师查特斯赴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其后长期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研究所(ureau EucationalReserh, Ohi StateUivrsity)专家

11、,直至190年退休。dgarDal于95年去世,享年86岁。1929-1932年间,EdgrDle在其导师.W.Crt的领导下,参与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历史上以及传播学研究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佩恩基金会研究(ayneFunSudi)。佩恩基金会研究是美国教育研究历史上的重要一章,它不仅开辟了视觉素养教育、视听教育、传播学研究等多种领域研究的先河,并且还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形势。在佩恩基金会研究的一系列课题研究中,来自记录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通力合伙,共同开辟了多学科交叉与协同的教育研究新篇章。年轻的Edgaale有幸参与其中,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重要起点,为其一声的职业

12、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关系与学术基本。 二战期间,EdgaDale曾负责战争资讯办公室(fice f Warnorman)电影局协调处的工作,担任教育电影与培训电影的创作顾问,广泛参与二战期间的战争与工业培训工作,与好莱坞建立了密切的合伙关系,并担任了好莱坞出产的第一部战争教学片“陆军航空队中的教学措施”(Instrctioalethod inte ry iFre)的技术指引。这段工作经历使得EdgarDae与军方以及好莱坞的电影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其视听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助益良多。194年,EdarDale出版了教学中的视听措施一书。在这本书中,她提出了出名的经验之塔,对视听教学的理论与实

13、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因而成为视听教学运动的集大成者。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三十近年的教学生涯中,EdgarDae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生,其中涉及mes D. inn、JeneCl、Seth Spuldng等。Jmes D. in后来更是成为drDae学术遗产的继承人,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人们之一,对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EdrDale毕生获奖无数,6年因其在“试听教学领域中的杰出工作”获得了首届教育电影资料馆协会奖(ductioalFilmiraryAsociationAward),1968年因其在视觉素养研究方面的杰出奉献获伊斯曼柯达金质奖章(EastmaKodak God edaA

14、wrd),972年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杰出服务奖(DisigishedSevicesAward),并因其在语言阅读研究方面的杰出体现而入选“国家阅读研究名人堂”(NatinalRading Hll of Fe)。1974年,为了表扬Egarale的杰出奉献,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媒体中心以EdgrDa的名字命名。 作为享有国际名誉的教育家,Eg Dale是PhiltaKapa基金会理事会的成员、美国国家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的成员、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前身美国国家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主席,并于945-191年间作为教育电影资料馆协会的代表成为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委员会的成员(中国教育电影的先驱

15、者之一、民国时期金陵大学的孙明经先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的成员),体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 dgaale毕生著作等身,先后多种著述,其中涉及如何鉴赏电影(95)、用电影进行教学(17)、如何阅读报纸(1941)、教学中的视听措施(1946)、你能否予以公众所望之物?(1967)、词汇教学的措施(91)、创立学习环境(972)等。此外,EgarDale作为Eduatinal Reac ulet(后来的Tory itPactce)杂志的编委,在三十近年的时间里,还撰写了数以百计的书评。 94年,美国国家教育研究会(Ntonal Sietyfor e tdy fEdution)编辑出版了大众媒体

16、与教育的第53卷年鉴,EdgarDale担任编辑委员会主席。此外,Edgr Dale还是阅读杂志(eadazne)的编委,担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rld BookEncyclopedia)顾问委员会成员近年。 终其毕生,EgarDae在视听教育、传播学、语言艺术与阅读研究等方面均做出了杰出奉献。在视听教学领域中,EdgarDal留下了“经验之塔”,系统总结了视听教育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在传播学研究方面,她在佩恩基金会研究中最早发展了针对电影的内容分析措施,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先驱;在语言艺术与阅读研究领域留下了出名的Dale-ChallFormlao,直到目前还被广为引用。三、经验之塔理论的发展 第

17、一次世界大战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和录音的浮现最后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而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措施则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作。爱德加戴尔是视听教学论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韦伯、霍本等与戴尔同步代的其她视听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也对本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经验之塔理论初期的视觉教学论928年,韦伯在图象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论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视觉感官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窗的爱好削弱;易导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善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大;实验教育已证明:视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经

18、济效益。 初期的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视觉媒体能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应用视觉教具,使学习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符合人类结识发展过程的规律。 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限度为根据。韦伯按照具体抽象持续统一体的思想对典型视觉教具的分类是:现实世界模拟的现实图画的现实图解的符号词语符号。 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 初期视觉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对的的。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戴尔正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本上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体系的。 什么是经验之塔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中,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在该

19、领域中影响最大,但是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过初期的视觉教学论,它的理论主体仍可以概括为上述三个相似的方面。- 经69年修改之后的经验之塔我们所说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由于经验之塔构成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措施全书的基本构架。经验之塔是一种有关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比视听教学运动初期所有分类措施都更有实用价值。图中的各类学习经验可以简述如下: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它在塔的最底部,奠定了人类学习的基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用感官接触事物,接受事物的刺激,由此形成的感觉印象是结识的起点,其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 设计的经验。 它是一种通过编辑的现实。为了克服直接经验的局限,学

20、习者需要通过人为设计的各类模型和模拟器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区别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从而更好的形成概念。 参与演剧的经验。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无法亲身经历。学习者通过设计的实验学习,可以弥补因空间限制而无法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某些直接经验,但学习者在时间、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同样受到限制,参与演剧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戴尔觉得,学习者通过参与演剧,可以接近某些实际情境,可以在按原样复制的情境中获得体验。 演示 演示是对重要的事实、观念、过程的一种形象化的解释,积极参与可以使学习者更加自习的观测演示。 校外考察旅行是一种突出了教学性质的旅行,它作为一种学习途径,重要目的是使学习者观测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事

21、物,涉及访问、考察等活动。 展览 参观展览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举办展览,一般只涉及模型、照片、图表以及某些实物等等,因此,参观展览的学习经验比校外考察旅行更为抽象。 电视和电影 戴尔觉得,电视和电影提供的仅是一种视听经验,学习者在观看事物的发展时并无直接接触、品尝等体验,她们只是观测,只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参与其中,不如实地参观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广播、录音、静画它们提供的内容更加抽象了。照片和图解缺少电影电视画面的动感;广播和录音则缺少视觉形象。但它们给学习者提供的是视听刺激,故仍属一种观测的学习经验。 视觉符号 它涉及地图、图表、示意图等提供的学习经验。在视觉符号里,人们看不到事物的真是形

22、态,只看到一种抽象的代表物。学习中,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符号与自己已结识的事物往往毫无相似之处。 词语符号词语符号可以是一种词、一种概念或一条原理等。它们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任何视觉上的提示,因此,词语符号的学习是最抽象的学习经验。 经验之塔所体现的学习经验分类综上所述,经验之塔所体现的学习经验可分为三大类: 做的学习经验,涉及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观测的学习经验,涉及演示,校外学习旅行,展览,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静画。 使用符号的学习经验,涉及视觉符号和词语符号。 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一是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措施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

23、具体限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是塔的分类基本具体或抽象的限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入的。教学中应充足运用多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三是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渐抽象,避免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量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本。同步,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是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多种直接经验的局限性。 四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

24、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引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目前乃至此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结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在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根据。 .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根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限度作为分类根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当仅以简朴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朴的基本分类思想为后来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

25、了基本。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后来形成的教学系统措施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运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引。一方面,它可以协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以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合适位置上。另一方面,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由于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注重的不良倾向。 固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注重视听

26、教材自身的作用,而忽视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有一种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视了整个教学的筹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运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有关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本。 第二,在有关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当作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过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结识。在老式的教学形式中,

27、一般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教学的手段,并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容许限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善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老式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结识到并开始挣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所带来的某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结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本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

28、继承的精神看待这些典型理论,才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五、教育技术与学习金字塔教育技术的定义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经历了由混沌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美国是教育技术开发应用最早、研究也最为进一步的国家,她们的教育技术定义通过三十余年的讨论和修改,终于在1994年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给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般称其为“94定义”。 “94定义”更加简洁和概括,也更能反映这一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本质特点,因此得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承认和支持。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在总结“9定义”的基本上,又将

29、其扩展为: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多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有关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运用的一切条件。它可理解为:第一,学习资源的界定是按着功能来界定的,其重要功能是对学习的支持、协助和增进;第二,学习资源涉及人类和非人类资源,如教师、学习者自身、合伙学习者和信息、资料、设备、场合等。在实践中,人类资源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合伙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伙讨论就是在互为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一方的思维与理解对另一方必然产生协助;第三,学习资源也许天然存在,但运用时要通过教学化的解决,即通过选择、加

30、工、组织才干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所有外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重要涉及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多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和社区一般被觉得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一般状况下,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互相交融的。学习资源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媒体、媒体环境、学习资源三个阶段。在老式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中,媒体就是学习资源。虽然媒体分类多种多样,但最具有影响的是戴尔“经验之塔”。在16年出版的埃德加戴尔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把教学媒体按人类获取

31、知识的途径和规律,用一种塔式三角形来描述,如前所述。 2、戴尔“经验之塔”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指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0层学习途径。虽然目前的学习途径比“经验之塔”时代多许多,但是它给出的学习规律对当今仍有指引作用。塔底的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于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给我们指出了学习的一般措施。学习应从具体经验入手,但是不能止于直接经验,要逐渐过渡到抽象,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措施。 替代经验是科学抽象的好帮手。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经验,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容易理解的、便

32、于记忆的感性材料,又有助于教师的解说、提示、概括和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每一种教师都应当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到对学习资源进行科学而富有发明性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目的的规定。 3、教学媒体专家对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的历史奉献 杜威与桑代克之后,美国教育技术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大研究阵营。其中之一即为源于初期视听教学的教学媒体专家们。在视听教学逐渐走向成熟的四十年代中期,俄亥俄州立大学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视听媒体教学专家,她们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部分的学

33、术思想。 9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查特斯(. W.harts)在Is There a Fiel of Educaonal Egneig一文中对教育工程(educanal engineerig)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探讨。她把教育类比于工程,觉得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经历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拟定解决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成果等几种环节,这为其后教育技术学之内在实践构造分析、设计、开发、实行、评价(AD)这一理论框架的创立埋下了伏笔。斯时,系统理论尚未引入教育技术学领域,查特斯对教育工程概念的探讨成为教育技术界专业人员对系统措施所进行的最初思考,成为教育技术学系统措施论的先声,1对后世影响深远。颇具意味

34、的是,尽管查特斯坚称教育技术学的从业人员应当是教育工程师而非思想家(idea mn),她却不折不扣地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了珍贵的思想。 148年,查特斯的学生,年轻的视听教育学者埃德加戴尔(dgar Dal)出版了一本名为教学中的视听措施的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中,戴尔提出了经验之塔(Ce of Expeee),承办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对视听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使其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第一种相对完整的理论成果。由戴尔始,教育技术学家才名副其实,成为一种明确的职业身份。至此,教育技术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领域才得以确立,学科(Discplin)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初见端倪。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

35、代,传播理论与系统理论的引入大大开阔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研究思路,整个领域开始了从媒体到过程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戴尔的学生霍本(Crl Hoban,Jr.)与芬恩(ms Finn)成为领袖群伦的学术领袖。195年,在衣阿华州欧克波奇湖(Lake Okoboi)举办的第一届全美视听领袖会议上(欧克波奇湖会议始于955年,其间冠盖云集,汇集了全美绝大多数的教育技术学术领袖,在美国教育技术学史上占据重要历史地位),霍本全面地论述了系统化的思想,为今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措施论奠定了基本。11而作为戴尔与霍本学术思想的继承者,芬恩不仅与她们一道推动了领域的这一历史性转变,更重要的是其对教育技术

36、学学科建设予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53年,芬恩在视听传播评论创刊号上刊登了视听领域的职业化(roesonalizing te Audiisua Fld)一文,初次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问题,从学科(dscipline)的角度初次系统探讨了视听教学的研究现状。这是教育技术界初次在学科建设上的故意识努力,芬恩有关学科建设原则的思想成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指引思想。 在教育技术学从媒体向过程(proce)的历史演化中,教育技术学专家们对技术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加深。芬恩对技术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觉得除机器之外,技术还涉及了过程、系统、管理与控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芬恩强调,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机器设备,从

37、本质上,技术应当是过程(procs)与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1芬恩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对技术的典型解读,引领着视听教学迈向教学技术。 七十年代以降,在老式的教学媒体专家阵营中,芬恩的博士生,印地安娜大学的海涅克(ober Heinich)继芬恩(Jameinn)之后成为推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领袖人物。海涅克(ber Henich)以教学技术之正业(h Poper Study ofntructioa Technloy)一文奠定了其在教育技术领域内的学术领袖地位。在此文中,海涅克从视听媒体专家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推动了芬恩开创的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明确提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应当是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而非基本研究,教学技术专家的使命不在于探求知识,而在于改善教学与学习。为改善教学与学习,教学技术专家就需要引进技术以加强对教学与学习的管理,因而,与任何工程学科同样,教育技术的核心使命在于对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教育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技术。1在这里,海涅克为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海涅克的这一思想为EC所接受,并成为这一领域重要的理论基本之一,引领教育技术从业人员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