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153319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种全新课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对国内教育自身进行深刻的反省,呼吁教育不能漠视生命的价值,结识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目前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就针对目前中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产生的因素及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和目的。 一、目前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 “当我离开这世界时,请你们不要紧张,就当没有我这个人好了,免得给你们添麻烦,再会了。”这是浙江温州市第七中学6岁学生吴雯雯的临终绝笔。这位花季少女因未扎头发而遭到教师拒考,怀着对班主任教

2、师的不满,她跳入了冰冷的九山湖中;月2日晚,重庆垫江中学一名高三男生找到同级的一名文科班女生,用手掐住女生的脖子,并持刀片威胁要和她谈恋爱,成果遭到女生回绝,当时男生见围观的人诸多,并且在一旁起哄,一时气但是便纵身从楼上跳下,目前该学生仍在重症监护室急救,生死未卜;两个六年级的孩子,由于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两个孩子比谁敢死,其中一种孩子赌气冲二楼跳下去,导致双腿骨折一种个真实的事例让我们触目惊心。 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在第七个“世界避免自杀日”来临之际向媒体透露,自杀已成为国内第五大死因,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同步,自杀是国内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因素。据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所中

3、学里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一定的年龄段,竟有8至90%的孩子曾有过出走或自杀的念头。此项调查成果令人不寒而栗,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青少年为什么会屡屡导演自杀的悲剧,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爱惜珍贵的生命?同步也提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还应当对孩子从小进行对生命的教育。二、中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迷失自我的因素分析 为什么有些中学生未能走完自己的所有生命历程,却在如梦般的青春岁月里,选择了轻生?我觉得有如下因素: 1.中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对生命的漠视。 在她们眼里,生命不值得敬畏,与自已所面临的困境(学习、心理承当)相比,生命显得太渺小。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小朋友期向青年期过渡的

4、阶段,她们具有半小朋友、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布满着独立和依赖、冲动和冷静、成熟和幼稚等错综复杂的矛盾。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心理发展也浮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观测力增强了,注意力较前有了进步,思维力有了全面提高,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迅速加强,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导致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因而也最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2.中学生挫折承受力过于脆弱。 目前的中学生,挫折承受力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她们往往就会采用极端的行为。 3目前我们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学校教育存在德、智失衡,重智轻德状况;在德育内容上,心理健

5、康教育严重局限性。同步,中学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缺位,导致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内心缺少对法律的必要敬畏。中学生漠视她人生命,甚至伤害她人生命正是法制教育缺位的成果。 4.家庭教育不当。 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措施失当,一方面家长过度娇惯孩子,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力差。另一方面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盼望值过高,一旦高盼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由于学生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结识能力低,措施少,易陷入束手无策境地,倍感孤单无助,苦涩、迷茫,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之路。 三、加强中学生生命教育的措施 面对目前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不少有识之士已开始对国内教

6、育自身进行深刻地反省,结识到生命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种全新教育课题。 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协助孩子结识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生命教育的内容波及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等。那么,如何对中学生开展生命教育?1.教育学生爱惜生命,欣赏生命,引导她们感受生命之珍贵。 让学生结识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显得尤为重要,并应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由于没有了生命,一切美好的将来都将成泡影。 生命教育本质是一种生死观的教育,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无价”、珍

7、爱自我以及顾及她人生命;同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要引导她们结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可以让学生追忆一位自己所熟悉的并且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在内心想像着与这位逝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使学生感悟到:每个人都不也许拥有两次生命,生命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生命与世界上的其她事物相比,正由于其有限且不可逆转,因此才愈发显示出其贵重。 当学生真正发自内心敬畏生命、爱惜生命时,她们在遭遇挫折的状况下,一般是不会容易放弃生命的。固然,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可贵的同步,教师还要尽量地培养她们的生命意识,引导她们在平常生活中,积极积极地去学习多种生存的基本技能,掌握遇

8、到突发事件时简朴易行的自救措施,以避免危险和伤害,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必要前提。 2.教育学生知恩感恩,让她们体味生之不易。 如果中学生对生命产生的过程、生命的价值没有太深的感性结识,就很难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难拥有自觉的人文关怀意识。为此,教师要善于发掘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资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对学生适时地进行知恩感恩教育。教师可让学生理解生命产生的过程,使她们结识到:天下所有的妈妈为了养育子女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艰苦。让学生明白:发明一种生命还仅仅只是一种开始,要把这个小小生命培养成一种真正的人,还要历经千辛万苦。教师还要将知恩感恩教育

9、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懂得:人的毕生中应当感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尚有诸多人,如亲友、教师、朋友、同窗甚至是陌生人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的付出和爱心,我们的世界才干变得如此温情、和谐、丰富多彩。 知恩感恩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懂得和领悟爱,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步也尊重和爱惜她人的生命。 3.磨砺学生的耐挫力,打造她们坚强的意志。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不也许万事如意,都难免会遇到挫折。而今天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她们在父母、亲友的庇护下成长。一旦遭遇困难和挫折,就会有人来为她们排忧解难。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耐挫力一般比较弱。升入中学后,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和学业的加重以及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社

10、会对其独立性规定也与日俱增,如果遇到挫折,得不到她人及时的协助,部分学生很容易烦恼,甚至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助人自助,让学生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措施,使她们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挣脱困境,并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她们能拥有健康心态,以较强的承受力去应对突如其来或不易战胜的挫折。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角色扮演法、合理情绪疗法等,让学生从平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小冲突、小委屈从中结识到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让她们有充足的思想准备,随时去接受生活的锻炼和考验。固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

11、学生的同步,也要整合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4.引领学生升华生命,促使她们感悟生命的价值。 众所周知,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社会生命的载体,社会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生命教育的主旨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还在于协助她们在此基本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她们感悟生命的价值,做一种崇高的人、一种有助于国家、社会、她人的人。 一种人心理健康与否与其思想境界、道德风尚联系紧密,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制约。一种人只有拥有远大抱负和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悲观情绪,布满生命

12、的激情和渴望。 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生命教育,还规定教师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心灵需要心灵的碰撞,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教师惟有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观念,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学生,才干以其深厚的知识底蕴、丰厚的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学机制,自如地驾驭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创分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升华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以广阔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去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教育的要义是推动学生德行、知能、身心的同步发展,这预示着教育一方面要回归生命,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生命教育更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现象,它注重个体生命内在的和谐、个体生命之间的和谐,注重个体生命与环境的和谐,注重个体生命与集体、社会的和谐,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因而生命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举措。 我们要遵循和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着重引导广大学生感受生命的真谛,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和精神,建构积极乐观、拚搏进取的生活态度,营造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