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152951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测后晶圆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一、 显示驱动芯片发展前景(一)国家政策助力集成电路行业发展集成电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从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推动了集成电路行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二)行业技术革新推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随着技术革新,消费者、商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例如,在智能手机显示方面,消费者对于画面质量、屏幕形状及面积等要求趋于精细化、多样化,整机厂商也在无边框显示、屏下指纹、曲面屏幕

2、等方向进行了技术突破,芯片设计企业需要持续致力于推动包括超高流畅度、稳定性、对比度、屏占比例等在内的技术变革,迎合消费者需求。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随着下游LED显示屏点间距不断缩小,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小间距LED实现了LED显示屏从户外走向室内的场景变革,MiniLED有望实现LED显示屏进入家庭应用场景的变革,MicroLED将聚焦于手机、智能手表、AR/VR等近屏应用。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将为公司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三)集成电路产业链整体日趋成熟推动行业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1

3、0458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境外优秀的芯片设计研发人员不断加入中国大陆企业,提高了中国大陆企业的研发实力。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先进技术、优秀人员的导入为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面板厂也为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目前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率较低,但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以及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头部面板厂商供应链国产化需求增强,未来显示芯片行业的空间广阔。数据显示,集创北方、格科微、奕斯伟市场占有率较高,分别达257%、203%、180%。二、 无线充电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无线充电行业概况无线

4、充电技术是指不通过电导线而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是其他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相应设备以发射和接收信号,进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从技术原理来看,目前实现方式主要有四种: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电磁感应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各安装一个线圈,充电时在发射端输入电流,发射端线圈产生磁场,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接收端线圈中会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作为一种结构简单、转化效率高的无线充电技术,电磁感应技术是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适合短距离充电,目前市面上电动牙

5、刷、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基本都采用这一方式,也是手机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主要选择。(二)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及增速无线充电技术具有方便、快捷、通用、易用的特点,解决了智能手机续航较短、充电频率较高同时各种电源充电接口不兼容的问题,解决了智能手机充电的难点和痛点,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在2017年苹果手机配备无线充电使得无线充电技术被大众所熟知,接下来,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要手机厂商纷纷开始在自家高端手机系列中装配了无线充电功能并发布了相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端产品。无线充电市场的技术竞争十分激烈,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飞快地发展,充电功率迅速提升,从一开始的充电功率只有5W到现在可

6、以实现50W甚至更高的充电功率,并且部分型号手机还搭配的反向无线充电的技术,可以为智能手表、TWS耳机等设备充电,部分厂商也公布了隔空无线充电的技术,可以在几米范围内都实现无线充电,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充电的使用范围。无线充电发射端设备也是日新月异,首先是充电功率不断提升,其次是用多线圈的方法解决了充电设备的单一问题,为多设备充电提供了方便,将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集成在蓝牙音箱、桌面、台灯等设备上,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日益成熟,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度,全球支持WPC-Qi标准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的出货

7、量达到515亿台,发射端设备的出货量达到197亿台,无线充电设备的整体出货量较2020年度增长近30%。预计到2025年,无线充电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4%以上,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5%,无线充电发射端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29%。无线充电行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方案设计、芯片、线圈、磁性材料以及模组制造。其中方案设计以及芯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占据产业链价值量约58%,曾经长期被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等国外企业所垄断;近年来,国内企业引领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无线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不断提升,在某些应用场景上已形成了可以替代有线充电的竞争

8、优势。(三)无线充电终端市场发展趋势1、5G带来新的需求,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将为无线充电带来新的增长近几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IDC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是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阶段,从2011年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逐年上升达到1473亿台,但是2016年之后智能手机出货量逐渐下降,2020年仅有1294亿台,差不多是2014年的水平。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走势基本相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智能出货量为296亿台,仅有2016年峰值的57%。2021年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了自2017年以来的首度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52亿

9、台,同比增长453%;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3亿台,同比增长1593%。随着5G技术的到来,5G作为新的需求点有望拉动换机需求,智能手机市场有望重返增长轨道。根据IDC的预测,2020-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6%。另一方面,随着高端旗舰机的引领,无线充电功能正在逐步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根据Strategyanalytics估计,2019年全球无线充电在手机中的渗透率为20%左右,到2021年已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45%。随着无线充电手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场景越来越丰富,从无线充电到任意充,随着逐渐在台灯、柜子,桌子上布

10、局无线充电的发射端,极大的扩展了无线充电的可用性和便捷性。2、无线充电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有望快速增长在接收端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厂商也将无线充电技术配置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上,提升了产品的一体感,减少了频繁拔插充电线的繁琐体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可穿戴设备自问世以来需求持续增长,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135亿台,2021年达到533亿台,复合增长率为4096%。根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近14亿部,同比增长254%,预测2022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将会超过16亿部,同比增长185%。从细分市场上看,耳

11、戴设备市场出货量7,898万部,同比增长554%;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为3,956万部,同比增长214%;手环市场出货量1,910万部,同比下降263%。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手表和TWS耳机的应用较为普遍。高端智能手表的空间小、功能强大,传统的有线充电触点会压缩内部空间,并且由于手表产品的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无线充电功能完美的解决了有线充电的问题,在高端智能手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2015年,苹果推出第一代智能手表即带有无线充电功能,此后苹果的大部分智能手表产品都支持无线充电功能。2021年开始,国内主流移动智能设备厂商陆续推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表,此后

12、国内市场售价在1,500元以上的智能手表基本上都配备了无线充电功能。2019年,苹果推出第二代TWS耳机产品,该款无线充电TWS耳机备受消费者及主流厂商的关注。2021年,荣耀、小米、OPPO纷纷推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TWS耳机。无线充电功能已经成为高端TWS耳机的标准配置。3、消费者习惯逐渐养成,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创新高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迅速普及,人们对于将平板电脑作为教育工具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平板电脑需求的增长。根据IDC发布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调研报告,2021年全年全球平板电脑总出货量同比增长29%,达到168亿台,是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市场方面,2

13、021年全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2,846万台,同比增长218%,创近7年出货最高增幅。我国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于平板电脑的应用有了更高的接受度和更深的理解,市场需求端增长仍然强劲。未来,我国平板电脑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相比,无线充电技术在平板电脑上应用的时间较晚。但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同的是平板电脑相关配件品种较多,主要包括鼠标、键盘、手写笔等,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平板电脑既能作为接收端设备,也能作为发射端为配件进行充电。以手写笔为例,手写笔是平板电脑最重要的配件产品,其应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深受消费者欢迎。手写笔需要做的轻薄,

14、有线充电接口会极大的增加产品的尺寸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无线充电在支持手写笔功能的平板电脑上,将逐渐成为标准的配置。因此,一台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平板电脑一般可以集成至少2颗无线充电芯片,相应的配件产品也须使用无线充电芯片,无线充电技术在平板电脑产品及相关配件中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发射端的覆盖更体现出无线充电的易用和通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场合支持无线充电,公共场所和办公室中部署了成千上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或者在餐桌底下都安装无线充电发射端,直接为桌上的手机进行充电,在机场、汽车、酒店、咖啡店等场所,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市场潜力巨大。在未来的家居行业中,无线充电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将无线充电器整合进

15、入家具中,将台灯、桌子、柜子都能转变为充电站的全新解决方案。极大的扩展了无线充电的可用性和便捷性,并且随着室内家居配置无线充电发射端之后,更多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将支持无线充电从而减少杂乱线材的使用,如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照明产品等。三、 中国电机驱动芯片行业发展前景随着5G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机驱动芯片市场有望持续发展。在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电子,汽车,机器人工业的环境下,电机驱动芯片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2027年我国电机驱动芯片行业市场规费约达148亿元。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

16、熟,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制造等集成电路主要下游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加快,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1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29亿元。2022下半年因手机等消费电子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低迷,市场规模降至约3682亿元。未来随着OLED领域和车载领域应用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平稳恢复至4039亿元。随着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加速,Mini/Micro-LED显示应用加快落地。Mini/Micro-LED继承了OLED优点,在体积微型、低耗电、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上更加优秀,同时比OLED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基本满足AR/VR对微显

17、示器的所有技术需求,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466亿颗,预计2023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达509亿颗。从细分领域来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可分为整合型芯片和分离型芯片。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整合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占比的上升,而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TFT-LCD的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及4K、8K超高清电视渗透率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TFT-LC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375亿颗,TDDI出货量达67亿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23亿颗。预计2023年TFT-LCD显示驱动发展潜力更

18、大,出货量将达397亿颗。显示芯片的终端应用市场主要有智能穿戴、手机、工控显示、平板电脑、IT显示、电视及商显等。其中,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电脑等细分市场可统称为智能移动终端市场。预计2023年电视及商显应用领域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最大,将达253亿颗;其次为IT显示领域,出货量将达221亿颗。目前,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台湾、韩国厂商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中国内地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整体市场占有率较低。根据CINNO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内地显示驱动厂商出货量最高的集创北方占比约40%。2021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厂商市场竞争格局中,集创北方市场占比达257%,其次为格科微占比达

19、203%,奕斯伟占比达18%。目前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率较低,但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以及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头部面板厂商供应链国产化需求增强,未来显示芯片行业的空间广阔,国内领先的显示芯片厂商有望借势实现快速发展,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快速提升。集成电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从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推动了集成电路行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持续竞争能力。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随着技术革新,消费者、商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20、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例如,在智能手机显示方面,消费者对于画面质量、屏幕形状及面积等要求趋于精细化、多样化,整机厂商也在无边框显示、屏下指纹、曲面屏幕等方向进行了技术突破,芯片设计企业需要持续致力于推动包括超高流畅度、稳定性、对比度、屏占比例等在内的技术变革,迎合消费者需求。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随着下游LED显示屏点间距不断缩小,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小间距LED实现了LED显示屏从户外走向室内的场景变革,MiniLED有望实现LED显示屏进入家庭应用场景的变革,MicroLED将聚焦于手机、智能手表、AR/VR等近屏应用。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将为公司LED显示驱动芯片

21、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10458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境外优秀的芯片设计研发人员不断加入中国大陆企业,提高了中国大陆企业的研发实力。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先进技术、优秀人员的导入为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面板厂也为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四、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一)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制造等集成电路主要下游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加快

22、,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1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29亿元。2022下半年因手机等消费电子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低迷,市场规模降至约3682亿元。未来随着OLED领域和车载领域应用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平稳恢复至4039亿元。(二)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随着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加速,Mini/Micro-LED显示应用加快落地。Mini/Micro-LED继承了OLED优点,在体积微型、低耗电、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上更加优秀,同时比OLED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基本满足AR/VR对微显示器的所有技术需求,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

23、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466亿颗,预计2023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达509亿颗。受益于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的增长,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从2016年的12391亿颗增长至2020年的1654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749%。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达1911亿颗。从细分领域来看,LCD面板出货量稳步增长,带动LCD驱动芯片出货量逐步提升。2020年,全球LCD驱动芯片出货量为1514亿颗。得益于OLED屏幕的高速增长,OLED驱动芯片出货量亦快速增长。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LCD驱动芯片与OLED驱动芯片出货量将分别

24、达1741、17亿颗。受下游显示面板市场增长的驱动,叠加国家政策利好及大量资本投入,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以高于全球平均速度增长。据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仅为2350亿颗,但2020年已增至5270亿颗,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37%。从中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细分领域来看,LCD驱动芯片出货量从2016年的227亿颗增长至2020年的50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2182%;OLED驱动芯片从2016年的08亿颗增至2020年的27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3554%。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LCD驱动芯片与OLED驱动芯片出货量将分别达627、43亿颗。电机驱动芯片是集成有CMOS

25、控制电路和DMOS功率器件的芯片,利用它可以与主处理器、电机和增量型编码器构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用来驱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继电器等感性负载。电机驱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下游应用电动机、电子信息制造与机械机电等。从消费结构来看,2021年全球电机驱动芯片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大地区是亚太,占518%,其次是北美占225%,欧洲占168%。近年来,中国电机驱动芯片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电机驱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达12981亿元,同比增长185%。随着我国机械机电与电子信息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电机驱动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电机驱动芯片行业产量快速

26、增长,产量从2017年的128亿颗增长至2020年的212亿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32%。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5亿颗。五、 显示驱动芯片细分领域出货量从细分领域来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可分为整合型芯片和分离型芯片。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整合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占比的上升,而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TFT-LCD的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及4K、8K超高清电视渗透率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TFT-LC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375亿颗,TDDI出货量达67亿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23亿颗。预计2023年TFT-LCD显示驱动发展

27、潜力更大,出货量将达397亿颗。六、 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电源管理芯片是管理电池和电能的电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按照功能可划分为AC-DC、DC-DC、驱动IC、线性稳压器、多功能PMIC、保护芯片、电池管理和无线充电芯片等应用领域,按照产品的封装形态可分为多路集成电源管理芯片和单路电源管理芯片。不同的设备对电源的功能要求不同,同一设备不同模块亦需要配备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强度,因此电源管理芯片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中,是模拟电路产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随着智能照明、快速充电、物联网相关技术在LED照明、通用电源、智能家居相

28、关设备电源领域的落地以及人们对于智能照明、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居的需求的提升,电源管理芯片迎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这要求相关产品能够迅速迭代,电源管理芯片需要满足更加高效、精细地控制电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张。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手机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手机功能模块的增多也相应的要求电源管理模块的增加,例如手机摄像头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电源管理芯片,另一方面,包括对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和电池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电源管理芯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电源管理芯片在数量和性能上得到提升。自2016年以来,全球电

29、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2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52%,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5256亿美元。由于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中心向亚太和中国聚集,整个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产业也呈现出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给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欧美大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向汽车级、工业级等毛利较高的市场转移,使得国内企业更容易切入民用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下,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国产集成电路自主替代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相关政策和人才与市场接轨,产业环境不断完善,随着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在激烈

30、竞争中不断提升,进口替代效应明显增强。同时,国内的需求也将是未来电源管理芯片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电源管理芯片作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电能供应中枢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关键器件,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92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31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1%。随着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在新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进口替代,预计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七、 照明驱动芯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储备情况LED照明驱动芯片技术将向着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智能化以及低功耗等方向发展。(一)照明驱动芯片行业高集成度随着照明应用的多样性和与时俱进,照明驱动芯片承载的应用功能

31、越来越多,这就涉及到更多的器件和更小的空间、更合理的成本控制,这就导致芯片的集成度会越来越高,终端客户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芯片性价比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芯片设计企业的设计能力、工艺水平、供应链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二)照明驱动芯片行业高可靠性LED照明广泛应用于工业照明、室外照明等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对于系统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LED照明驱动芯片除了需要集成全方位的保护功能外,终端用户还对芯片抗雷击浪涌、静电防护的性能以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照明驱动芯片行业智能化LED照明已经开始从通用照明进入到智能照明时代。通用照明只是点亮功能,满足大家最基本的照明需求,而智能照明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加入调光调色等功能,顺应全屋智能时代的潮流,实现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多变化。智能调光技术更加要求企业掌握数模混合技术的成熟度和先进性,以此来实现高效多场景覆盖、较强的人机交互、高效省时、追求品质等客户体验。(四)照明驱动芯片行业低功耗随着智能照明产品的不断普及,有效减低智能照明产品的待机功耗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同时,随着LED照明的普及和节能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各个国家、地区对于照明系统待机功耗的要求将会更加严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