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152186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一、自然资源的定义: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土地土地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源资源1 1 世界资源与产业(金梅曼):世界资源与产业(金梅曼):“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源”2 2辞海:辞海:“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2、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制造的原材料),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3 3 联合国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EP):“在一定时间、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4 4大英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以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及形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5 5 自然资源学原理:自然资源学原理:“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

3、取以满足其需要与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或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或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6 6 概括概括 自然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然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约束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社会化的效用性和相对于人

4、类的稀缺性是其根本属性,社会化的效用性和相对于人类的稀缺性是其根本属性,两者均因人类的需要而成立,并构成人口与资源这一对地两者均因人类的需要而成立,并构成人口与资源这一对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二、自然资源的内涵:二、自然资源的内涵:1 1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 2 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3 3 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5、文化因素;俗习惯等文化因素;4 4 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5 5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体;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体;6 6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念,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三、三、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分类一)几种分类系统:一)几种分类系统:1 1、按资源的利用限度、按资源的利用限度划分划分:可更新资源与不更新资源:

6、可更新资源与不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恒定性的环境资源(太阳能)、可循环可更新资源:恒定性的环境资源(太阳能)、可循环再生的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再生的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矿产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矿产资源2 2、按资源的固有属性、按资源的固有属性划分划分: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生物资源)与不可更新资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生物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化石燃料);源(化石燃料);非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与不可更非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金属资源)新资源(金属资源)3 3、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

7、、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资源;4 4、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5 5、按其属性与用途划分:多级综合分类、按其属性与用途划分:多级综合分类自然资源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气候资源海洋气候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

8、物资源海底资源海底资源三、几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三、几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1 1、恒定性资源: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也、恒定性资源: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如地表水、潮汐、风能、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如地表水、潮汐、风能、波浪、地热、太阳能等;波浪、地热、太阳能等;2 2、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源,如生物资源。3 3、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于、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

9、生,或由于它们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它们是可能耗竭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它们是可能耗竭的,如矿产资源。的,如矿产资源。以上具有相对性。分类无定式,可从不同角度,各种以上具有相对性。分类无定式,可从不同角度,各种分类系统之间也可交叉。分类系统之间也可交叉。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稀缺性一、稀缺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这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足,这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1 1、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 2 2、绝

10、对与相对、绝对与相对二、整体性二、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各种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也是制约的,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也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影响的。1 1、可更新资源:要素之间、区域之间、可更新资源:要素之间、区域之间 2 2、不可更新资源:消耗能量、产生废弃物、不可更新资源:消耗能量、产生废弃物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是通过人与资源系统的相互联系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是通过人与资源系统的相互联系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三、地域性三、地域性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均具

11、有地域性。均具有地域性。1 1、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2 2、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性存在地区差异。、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性存在地区差异。四、功能多样性与限制性四、功能多样性与限制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同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也就是具有经济学功能和用途,同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也就是具有经济学上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上的互补性和替代性。权衡多种功能,取得最佳效益;权衡多种功能,取得最佳效益;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提高综合效益。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提高综合效益。五、变动性五、变动性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

12、度都在历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自然资源系统、人类资源生态系统史进程中不断演变;自然资源系统、人类资源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资源增值性与报酬递减性)。也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资源增值性与报酬递减性)。六、社会性六、社会性资源是文化的函数,因而具有社会性,并资源是文化的函数,因而具有社会性,并且因自然资源中所附加的人类劳动而表现出社会性。且因自然资源中所附加的人类劳动而表现出社会性。自然资源上附加的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自然资源上附加的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第三

13、节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自然规律支配,分析和评价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自然规律支配,分析和评价各种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对于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各种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对于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一、一、自然资源形成的地质环境自然资源形成的地质环境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地壳资源地壳资源地球化学元素和矿物集合体的总和地球化学元素和矿物集合体的总和 矿物资源矿物资源矿物集合体矿物集合体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能被开采利用的矿物资源能被开采利用的矿物资源(一)、地球结构与地壳资源(密

14、度、压力(一)、地球结构与地壳资源(密度、压力、温度、化学组成物质)、温度、化学组成物质)1、地球分层与资源基础、地球分层与资源基础 1)地核:主要是铁质熔融液,除大量铁元素外,其它都为亲铁)地核:主要是铁质熔融液,除大量铁元素外,其它都为亲铁元素如镍、钴、钼等,共同组成了地球的中心铁核。元素如镍、钴、钼等,共同组成了地球的中心铁核。2)地幔:具有变形的弹性固体。从元素组成看,属于硫化物、)地幔:具有变形的弹性固体。从元素组成看,属于硫化物、氧化物带,主要由六方琉铁矿组成,部分也有一些金属氧化物,但氧化物带,主要由六方琉铁矿组成,部分也有一些金属氧化物,但主要在亲硫元素集中的地方。各种有色金素

15、铜、铅、锌、镉、汞、主要在亲硫元素集中的地方。各种有色金素铜、铅、锌、镉、汞、锑、鉍、砷及贵重金属、银等都属亲硫元素。锑、鉍、砷及贵重金属、银等都属亲硫元素。3)地壳: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硅铝为主,称为硅铝层,)地壳: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硅铝为主,称为硅铝层,代表岩石是花岗岩;下层以硅镁为主,称为硅镁层,代表岩石是玄代表岩石是花岗岩;下层以硅镁为主,称为硅镁层,代表岩石是玄武岩。因此,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亲石元素的硅酸盐化合物,武岩。因此,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亲石元素的硅酸盐化合物,即氧、硅、铝、钙、钾、锂、钛、锰、钨、锡、铀、硼、氯、溴以即氧、硅、铝、钙、钾、锂、钛、锰、钨、

16、锡、铀、硼、氯、溴以及稀土元素等。及稀土元素等。2 2、地壳分带与地壳资源、地壳分带与地壳资源、地壳分带与地壳资源、地壳分带与地壳资源1 1)表层带:酸性的花岗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氢、氮、锂、铍、)表层带:酸性的花岗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氢、氮、锂、铍、)表层带:酸性的花岗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氢、氮、锂、铍、)表层带:酸性的花岗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氢、氮、锂、铍、硼、氧、氟、钠、铝、硅、钾、銣、钇、锆、铌、钼、锡、稀土硼、氧、氟、钠、铝、硅、钾、銣、钇、锆、铌、钼、锡、稀土硼、氧、氟、钠、铝、硅、钾、銣、钇、锆、铌、钼、锡、稀土硼、氧、氟、钠、铝、硅、钾、銣、钇、锆、铌、钼、锡、稀土元素、钨、铀

17、等;元素、钨、铀等;元素、钨、铀等;元素、钨、铀等;2 2)中部带:基性的玄武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碳、氧、钠、镁、)中部带:基性的玄武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碳、氧、钠、镁、)中部带:基性的玄武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碳、氧、钠、镁、)中部带:基性的玄武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碳、氧、钠、镁、铝、硅、磷、硫、氯、锰、溴、碘、钡、锶;铝、硅、磷、硫、氯、锰、溴、碘、钡、锶;铝、硅、磷、硫、氯、锰、溴、碘、钡、锶;铝、硅、磷、硫、氯、锰、溴、碘、钡、锶;3 3)深层带:超基性的微揽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钛、钡、铬、铁、)深层带:超基性的微揽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钛、钡、铬、铁、)深层带:超基性的微揽岩带,典型元素

18、主要有钛、钡、铬、铁、)深层带:超基性的微揽岩带,典型元素主要有钛、钡、铬、铁、钴、镍、铑、钯、锇、铀。钴、镍、铑、钯、锇、铀。钴、镍、铑、钯、锇、铀。钴、镍、铑、钯、锇、铀。随着进入地壳岩层的深处,氧、硅、铝、钠、钾、磷、钡和随着进入地壳岩层的深处,氧、硅、铝、钠、钾、磷、钡和随着进入地壳岩层的深处,氧、硅、铝、钠、钾、磷、钡和随着进入地壳岩层的深处,氧、硅、铝、钠、钾、磷、钡和锶的含量逐渐减少,而镁、钙、铁和钛的含量则逐渐增多。锶的含量逐渐减少,而镁、钙、铁和钛的含量则逐渐增多。锶的含量逐渐减少,而镁、钙、铁和钛的含量则逐渐增多。锶的含量逐渐减少,而镁、钙、铁和钛的含量则逐渐增多。(二)大

19、地构造与成矿作用(二)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二)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二)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各种化学元素在内外营力作用下迁移大地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各种化学元素在内外营力作用下迁移大地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各种化学元素在内外营力作用下迁移大地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各种化学元素在内外营力作用下迁移和聚集,才最终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资源。和聚集,才最终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资源。和聚集,才最终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资源。和聚集,才最终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资源。1 1、地槽区与地台区、地槽区与地台区、地槽区与地台区、地槽区与地台区 内生矿(岩浆活动)与外生矿(沉积环境)

20、内生矿(岩浆活动)与外生矿(沉积环境)内生矿(岩浆活动)与外生矿(沉积环境)内生矿(岩浆活动)与外生矿(沉积环境)2 2、深成大断裂和浅成破碎带、深成大断裂和浅成破碎带、深成大断裂和浅成破碎带、深成大断裂和浅成破碎带 重金属矿与有色金属矿重金属矿与有色金属矿重金属矿与有色金属矿重金属矿与有色金属矿3 3、岩浆性质与内生矿产岩浆性质与内生矿产岩浆性质与内生矿产岩浆性质与内生矿产1 1)基性)基性)基性)基性超基性岩类:喷出作用下形成自然铜、含铜黄铁矿;浅超基性岩类:喷出作用下形成自然铜、含铜黄铁矿;浅超基性岩类:喷出作用下形成自然铜、含铜黄铁矿;浅超基性岩类:喷出作用下形成自然铜、含铜黄铁矿;浅

21、成侵入作用下形成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深成侵入作用往往形成成侵入作用下形成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深成侵入作用往往形成成侵入作用下形成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深成侵入作用往往形成成侵入作用下形成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深成侵入作用往往形成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钒钛磁铁矿,以及与超基性岩有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钒钛磁铁矿,以及与超基性岩有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钒钛磁铁矿,以及与超基性岩有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钒钛磁铁矿,以及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铂族金属矿等黑色金属和重金属矿;关的铬铁矿、铂族金属矿等黑色金属和重金属矿;关的铬铁矿、铂族金属矿等黑色金属和重金属矿;关的铬铁矿、铂族金属

22、矿等黑色金属和重金属矿;2 2)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酸性中酸性中酸性中酸性酸性岩类:喷出酸性岩类:喷出酸性岩类:喷出酸性岩类:喷出浅成侵入作用一般形成铁、浅成侵入作用一般形成铁、浅成侵入作用一般形成铁、浅成侵入作用一般形成铁、铜、金、萤石、明矾石、汞、锑、砷等矿产;浅成铜、金、萤石、明矾石、汞、锑、砷等矿产;浅成铜、金、萤石、明矾石、汞、锑、砷等矿产;浅成铜、金、萤石、明矾石、汞、锑、砷等矿产;浅成深成侵入作深成侵入作深成侵入作深成侵入作用易于形成铜、铅锌、钼、钨、锡等有色金属矿;深成侵入作用用易于形成铜、铅锌、钼、钨、锡等有色金属矿;深成侵入作用用易于形成铜、铅锌、钼、钨、锡等有色金属矿

23、;深成侵入作用用易于形成铜、铅锌、钼、钨、锡等有色金属矿;深成侵入作用往往形成云母、稀有金属矿等;往往形成云母、稀有金属矿等;往往形成云母、稀有金属矿等;往往形成云母、稀有金属矿等;4、沉积环境与外生矿、沉积环境与外生矿 外生矿与沉积环境有关,主要分布在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外生矿与沉积环境有关,主要分布在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但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外生矿:区。但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外生矿:1)陆相沉积环境:干旱气候沉积一般形成现代盐湖类和)陆相沉积环境:干旱气候沉积一般形成现代盐湖类和含铜砂岩型矿产,如钾、锂、硼、溴、碘、铜、铀等;潮含铜砂岩型矿产,如钾、锂、硼、溴、碘、铜、铀等

24、;潮湿气候沉积一般形成风化壳型矿、砂矿等,如镍、铝、钨、湿气候沉积一般形成风化壳型矿、砂矿等,如镍、铝、钨、锡、金、油页岩、黏土等。锡、金、油页岩、黏土等。2)海相、海陆交替沉积环境:干旱)海相、海陆交替沉积环境:干旱半干旱气候沉积一半干旱气候沉积一般形成砂岩、盐类及碳酸盐类矿产,如灰岩、白云岩中的般形成砂岩、盐类及碳酸盐类矿产,如灰岩、白云岩中的岩盐、钾盐,砂岩中的铜、钴、铀矿,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岩盐、钾盐,砂岩中的铜、钴、铀矿,白云岩中的铅锌矿;潮湿气候沉积一般形成铝土矿、鲕状赤铁矿、煤矿和磷矿潮湿气候沉积一般形成铝土矿、鲕状赤铁矿、煤矿和磷矿等。等。(三)构造运动与成矿期(三)构造运动与

25、成矿期 矿产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虽矿产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虽然全球范围内多数矿产在各个地质时期都有形成的可能性,但也有然全球范围内多数矿产在各个地质时期都有形成的可能性,但也有许多矿产集中形成于某一时间内。许多矿产集中形成于某一时间内。1、内生矿成矿期、内生矿成矿期1)古生代及其之前:以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以黑色金属)古生代及其之前:以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以黑色金属和重金属为主。如前寒武纪成矿期集中了全球和重金属为主。如前寒武纪成矿期集中了全球60的铀矿、的铀矿、63的的铁矿、铁矿、70的金矿和镍矿、的金矿和镍矿、73的铬

26、铁矿、的铬铁矿、80的钛矿、的钛矿、90的的钴矿以及大部分金刚石矿;钴矿以及大部分金刚石矿;2)中生代及其之后:以中酸性、碱性岩浆岩为主,以有色金属矿)中生代及其之后:以中酸性、碱性岩浆岩为主,以有色金属矿为主。如中、新生代形成了全球为主。如中、新生代形成了全球64的锡矿、的锡矿、84的钨矿、的钨矿、56的的铅、铅、96的钼和的钼和49的铜矿。其中燕山期形成的内生矿藏占自太古的铜矿。其中燕山期形成的内生矿藏占自太古代以来所形成矿藏总数的代以来所形成矿藏总数的55。2、外生矿成矿期、外生矿成矿期 频繁的地壳运动,在褶皱隆起带两侧的低洼地区产生多次的沉积频繁的地壳运动,在褶皱隆起带两侧的低洼地区产

27、生多次的沉积旋回,形成多期的沉积矿,如煤、铁、锰、磷、铝、铜、盐等沉积旋回,形成多期的沉积矿,如煤、铁、锰、磷、铝、铜、盐等沉积矿床,其形成都是多期的。如太古代、早元古代、早震旦纪、早矿床,其形成都是多期的。如太古代、早元古代、早震旦纪、早泥盆泥盆中泥盆纪,早石炭纪都是沉积铁矿的主要成矿期,石炭纪、中泥盆纪,早石炭纪都是沉积铁矿的主要成矿期,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保罗纪和第二纪则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三叠纪、保罗纪和第二纪则是重要的成煤期。1)石炭)石炭二叠纪:最主要的成煤期,如我国煤矿探明储量的二叠纪:最主要的成煤期,如我国煤矿探明储量的495形成于石炭形成于石炭二叠纪,另外有二叠纪,另

28、外有462的煤矿储量集中形成于侏的煤矿储量集中形成于侏罗纪。罗纪。2)二叠纪:最重要的成盐期;)二叠纪:最重要的成盐期;3)中新生代:最重要的成油期,如)中新生代:最重要的成油期,如6461的世界大型油气田储的世界大型油气田储藏在中生代藏在中生代。3、中国成矿期、中国成矿期 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区,受板块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区,受板块活动影响,特别是从中生代开始形成的世界两大构造活动带活动影响,特别是从中生代开始形成的世界两大构造活动带古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在中国交汇,地壳活动性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在中国交汇

29、,地壳活动性大,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多期多幕的岩浆活功和多次旋回大,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多期多幕的岩浆活功和多次旋回的沉积环境导致了多次的成矿过程,形成了成矿的多期性。主要的的沉积环境导致了多次的成矿过程,形成了成矿的多期性。主要的成矿期如下:成矿期如下:1)前前寒寒武武纪纪成成矿矿期期:包包括括早早太太古古成成矿矿期期(38亿亿25亿亿年年)、晚晚太太古古早早元元古古代代成成矿矿期期(25亿亿18亿亿年年)和和晚晚元元古古或或震震旦旦亚亚界界成成矿矿期期(18亿亿一一6亿年亿年)三个成矿期;三个成矿期;2)后后寒寒武武纪纪成成矿矿期期:包包括括加加里里东东、海海西西、印印支支、燕

30、燕山山和和喜喜马马拉拉雅雅山山五个成矿期。五个成矿期。(四)构造单元与矿产分布四)构造单元与矿产分布 在在一一定定的的大大地地构构造造单单元元、一一定定的的构构造造岩岩浆浆带带或或构构造造岩岩相相带带区区域域内内,往往往往由由于于地地质质发发育育历历史史相相近近,成成矿矿作作用用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共共性性,从从而使得矿产资源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性和分带性。而使得矿产资源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性和分带性。1、三大全球性成矿域、三大全球性成矿域1)古亚洲成矿域:北部,)古亚洲成矿域:北部,矿藏矿藏15;2)滨)滨(环环)太平洋成矿域:东部,太平洋成矿域:东部,76;3、特提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西

31、南部,喜马拉雅成矿域:西南部,8。2、地台成矿区、地台成矿区 地台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内生矿藏主要分布区。我国主要有地台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内生矿藏主要分布区。我国主要有三大地台,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同世界其它地三大地台,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同世界其它地区著名的地台比较,中国境内的地台面积较小,基底硬化程度不高,区著名的地台比较,中国境内的地台面积较小,基底硬化程度不高,沉积盖层很厚。印支运动以来受周围地槽区造山运动影响,使盖层沉积盖层很厚。印支运动以来受周围地槽区造山运动影响,使盖层沉积发生强烈的褶皱和基底活化,并广泛有岩浆活动产生众多的断沉积发生强烈的褶

32、皱和基底活化,并广泛有岩浆活动产生众多的断陷盆地。故我国的地台区,不仅有各种沉积矿藏,而且还有丰富多陷盆地。故我国的地台区,不仅有各种沉积矿藏,而且还有丰富多样的内生矿藏,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样的内生矿藏,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1)基底古老变质岩系中的沉积变质矿藏。如最重要的有鞍本、冀)基底古老变质岩系中的沉积变质矿藏。如最重要的有鞍本、冀东的铁,云南东川和山西中条山的铜,内蒙古包头附近的铁铌稀土东的铁,云南东川和山西中条山的铜,内蒙古包头附近的铁铌稀土矿等;矿等;2)盖层沉积岩系中的多种沉积矿藏。如铁)盖层沉积岩系中的多种沉积矿藏。如铁(北方北方“宣龙宣龙”或南方或南方“宁乡宁乡”式式)、锰、

33、锰(湖南湘潭、辽宁朝阳湖南湘潭、辽宁朝阳)、铝、铝(贵州修文、河南巩县贵州修文、河南巩县)、磷磷(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宜昌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宜昌)、铜、铜(云南中部云南中部)、煤、煤(广泛分广泛分布于南方北方的石炭二迭煤系布于南方北方的石炭二迭煤系)、天然气、天然气(川中川中)、盐、石膏、盐、石膏(山西、山西、湖北、江西、四川湖北、江西、四川)等。等。3)印支运动及其以后的构造运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中沉)印支运动及其以后的构造运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中沉积的石油、天然气、煤以及盐类等沉积矿藏。在岩浆岩活动区广泛积的石油、天然气、煤以及盐类等沉积矿藏。在岩浆岩活动区广泛分布的

34、多种金属与非金属矿藏,著名的有胶东、辽东半岛的金刚石,分布的多种金属与非金属矿藏,著名的有胶东、辽东半岛的金刚石,甘肃金川的铜甘肃金川的铜镍镍铂铂(族族)矿,四川攀西地区的铁矿,四川攀西地区的铁钛钛钒矿,长钒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江中下游地区的铁铜铜硫矿,江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多种有色硫矿,江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多种有色金属相稀有金属,川西与江西等地的伟晶岩矿床金属相稀有金属,川西与江西等地的伟晶岩矿床白云母等白云母等。3、地槽褶皱成矿带地槽褶皱成矿带 相对而言,地槽区地壳活动性大,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相对而言,地槽区地壳活动性大,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因此以内生矿藏为主。繁,因此以

35、内生矿藏为主。1)地槽隆起褶邹断裂带的金属矿:我国三大纬向构造带、华夏构)地槽隆起褶邹断裂带的金属矿:我国三大纬向构造带、华夏构造体系中三大隆起带和西部河西构造带以及中部经向构造带都是金造体系中三大隆起带和西部河西构造带以及中部经向构造带都是金属矿富集地带,尤其是不同断裂带交汇区,矿藏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属矿富集地带,尤其是不同断裂带交汇区,矿藏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其中,深大断裂带以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多形成黑色金属和其中,深大断裂带以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多形成黑色金属和重金属,浅层破碎带以中酸性岩浆活动为主,多形成有色金属;重金属,浅层破碎带以中酸性岩浆活动为主,多形成有色金属;2)地槽

36、下沉阶段的火山)地槽下沉阶段的火山沉积矿藏:有甘肃镜铁山的铁、南天山沉积矿藏:有甘肃镜铁山的铁、南天山莫拉沙拉的铁莫拉沙拉的铁锰矿,甘肃白银厂与浙江绍兴等地的硫化物矿等;锰矿,甘肃白银厂与浙江绍兴等地的硫化物矿等;3)地槽褶皱区的山间盆地和边缘凹陷盆地的沉积矿藏,如分布于)地槽褶皱区的山间盆地和边缘凹陷盆地的沉积矿藏,如分布于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内蒙古、黑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内蒙古、黑龙江一带侏罗系和第三系的煤,都属这类矿床。龙江一带侏罗系和第三系的煤,都属这类矿床。二、二、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一)中国资源地理环境因素(一)中国资源地理环境因素1、疆域辽阔,陆海兼备、疆域辽阔,陆海兼备2、跨经纬度广、跨经纬度广,以中纬度为主以中纬度为主 3、海陆分布与季风作用强烈、海陆分布与季风作用强烈4、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大山地面积大(二)生物圈资源的分布规律(二)生物圈资源的分布规律1、纬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2、经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3、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思考与练习简述中国自然资源区划原则与区划方案(以表格表达气候、水、矿、生、土、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