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使用安全规程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150151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氢气使用安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氢气使用安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氢气使用安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氢气使用安全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气使用安全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氢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氢气1.1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无嗅的易燃易爆气体,难溶于 水,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最小点火能为0.019mJ,爆炸极限4.1-74.1%(V/V);其密 度比空气小 在标准状况下(0C大气压强为1.013x105Pa) 条件下,密度为0.09kg/m3 ;在101kPa压强下,温度 -252.87C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温度-259.1C时, 变成雪状固体。1.2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 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 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是单纯 性窒息性气体,不

2、能用作呼吸,若空气中氢含量增高,将引 起缺氧性窒息。1.3氢气使用技术标准:本厂使用纯氢99.9%,生产工艺 用氢气应严格控制其纯度,通过在线微量氧检测分析仪和人 工取样分析工艺用氢气合格,氢气系统中含氧气(。2) 0.5%,防止氧含量超标与氢气形成混合气体导致爆炸。1.4羰化冶金厂管理区域与管理职责划分:羰化冶金厂氢气 管网界区为由本厂区前主桥架P6-P8段氢气总管向5kt/a羰 基铁、10kt/a羰基镣系统供气支路的第一道阀门,自该阀门 起(包括该阀门)至该系统的所有管网由本厂负责维护与管 理。2氢气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规程2.1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 得超压,严禁

3、负压。2.2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 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2.3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 携带式可燃性气体防爆检测仪,禁止使用明火。2.4储存和使用氢气的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 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 窗(楼)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 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 次。2.5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 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2.6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氢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 密试验,符合有关的检验要求,才能投入使用

4、。2.7氢气系统吹洗置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2.8氢气系统动火检修,必须保证系统内部和动火区域氢气 的最高含量不超过0.4%。2.9氢气装置应有防雷措施。3氢气使用安全管理要求3.1应按GB 289482 i安全标志的规定在氢气装置周 围设置禁火标志。3.2本厂分管氢气管线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技术员和专业 点检人员负责检查和消除所辖区域内氢气管网的安全隐患, 对本单位无法独立解决的,按照管理职责的划分,报上级管 理部门协调解决。3.3由本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 准确认所辖区域内氢气系统的安全性。3.4本厂必须绘制本单位所使用氢气的详细平面

5、管网图和 工艺简图,标明使用地点,并对照确认氢气管网与其他管网 能可靠断开,防止混入其它介质或氢气窜入呼吸风供风系 统。3.5氢气使用过程中,必须确认在密闭场所无氢气富集,有 防止氢气富集的可靠措施。3.6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并掌握所使用气体的性质、潜在的 危险性和安全作业要求、防护用品及抢救器材的使用和临时 救护措施等知识,考试合格,方可上岗。3.7严禁岗位人员将氢气用于吹灰等其他非设计使用用途, 严禁氢气在室内等密闭场所直接排空。3.8压缩机房、生产厂房、氢气排放口等有可能产生窒息性 气体富集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划定警戒区域,禁 止

6、无关人员进入,并保持通风良好。3.9当通风条件不佳,在可能造成氢气窒息性气体富集的场 所作业前,必须进行含氧量连续检测和分析,以保证现场环 境始终处于受控安全状态。检测分析人员必须佩戴正压供气 式呼吸面具,同时采取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等安全措施。3.10检修氢气输送设备、管道、容器或在窒息性环境作业 前,应先用空气置换氢气系统,排净易燃气体,并采取关闭 阀门、加装盲板隔离等措施,阻断氢气的来源,经检测、分 析确认其内氢气含量 0.4%,处于常压状态后方可进入作 业。检修时,应对氢气阀门进行确认检查并做好标记,防止 由于阀门误操作,导致氢气窜入检修现场,造成窒息或爆炸 事故。3.11存在窒息性危险

7、的相关岗位或氢气浓度高的环境中 作业时须佩戴长管呼吸面罩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专人负责 监护。3.12必须按照设备点检制度,做好所辖区域内氢气管网的 日常点检巡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 统全面试压检漏工作,对系统运行进行的安全性评估,及时 发现和消除隐患。3.13氢气管道的外壁安全色为深绿或红色。管道的安全标 志应包括介质、流向、工作压力、管径、材质、安全警告语 句等内容,具体制作形式遵照集团公司装备能源部和安环部 相关标准执行。3.14氢气管网必须与输送氧气或其他介质管道系统可靠 隔离,隔离可采用加装盲板等方式。3.15氢气管道发生泄漏等事故,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 中控室和

8、厂领导汇报,通知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操作岗 位;紧急情况下,应直接通知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操作岗 位,但事后必须向生产调度汇报。4氢气固定容积贮贮存装置4. 1球罐、气柜应设放空阀,安全阀和压力表。凡最高工 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kg/cm 2时,其设计、制造和检验应符合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4.2球罐、气柜的基础和支承必须牢固,且为非燃烧体。5氢气管道5.1管道和附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规格的产品,并应适合 氢气工作压力、温度的要求。氢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金属管道, 禁止使用铸铁管道。5.2管道的连接一般应采用焊接或其他有效防止漏气的连 接方式。5.3管道上应设放空管、取样口和吹扫口

9、,其位置应能满足 管道内气体吹扫、置换的要求。5.4当氢气作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时,每台(组) 用氢设备的支管上应设阻火器。5.5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5.5.1氢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其支架应为非燃烧 体;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氢气管道与燃气管道、氧气管道平行敷设时,中间宜有 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净距不小于250毫米;分层敷设时氢 气管道应位于上方。5.5.2室内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 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氢气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 措施。埋地敷设的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米。5.5.3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设套管;套管内的管 段不应有

10、焊缝,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不燃材料填塞。5.5.4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 等,当必须穿过时应设套管。5.5.5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配电室、仪表室、 楼梯间和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不宜穿过吊顶、技术(夹) 层,当必须穿过吊顶或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5.6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管道和汇流排及其连接 的气瓶均应互相跨接和接地,跨接和接地措施按国家现行的 有关规定执行。6氢气放空6.1氢气贮罐的放空阀、安全阀和管道系统均应设放空管。6.2放空管应采用金属材料,不准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6.3放空管应设阻火器,凡条件允许,可与灭火蒸汽或惰性 气体管线连接,以防着火。6.4

11、室内放空管的出口,应高出屋顶2米以上;室外设备 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6.5放空管应采取静电接地,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6.6应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来异物堵塞放空管的措施。7氢气瓶使用7.1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 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7.1.1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7.1.2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 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7.1.3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7.1.4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 间距不应小于20米。7.1.5与其他可燃性

12、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7.1.6设有固定气瓶的支架。7.1.7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般 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7.2使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 止曝晒。7.3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 侧后方,动作要轻缓。7.4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 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7.5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5公斤力/厘米2以上的 余压。8消防装置8.1氢气装置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用水,并应根据需 要配备干粉”、“二氧化碳等轻便灭火器材或氢气、蒸 汽灭火系统。8.2氢气着火应采取下列措施:8.2.1切断气源。8.2.2冷却、隔离,防止火灾扩大。8.2.3保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以防回火。8.3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