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物质基础016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147368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遗传的物质基础01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遗传的物质基础01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遗传的物质基础01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遗传的物质基础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的物质基础01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因的本质一、 选择题1.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2.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下列解释合理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3.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

2、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4.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

3、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5.假设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 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A1 000 B.2 000 C.500 D.无法确定6对某一细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一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一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标记的32P B.两个噬菌体含有32PC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 D. 两个噬菌体含有15N7. 已知一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

4、NA中的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 的值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8.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 ) A.4000个和9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9.DNA的一条链中,(G+T)/(A+C)=2,(A+T)/(G+C)=0.5,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互补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 ) A2和2 B.0.5和0.5 C.2和0.5 D.0.5和210若在一双链DN

5、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值为( )A34%、14% B.22%、30% C.14%、34% D.20%、28%11.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4120 B.1204 C.460 D.60412.已知A和T间有2个氢键,G和C间有3个氢键,甲DNA分子有30%的腺嘌呤,乙DNA分子有30%鸟嘌呤,对这两个DNA分子结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强于乙 B.乙强于甲 C.甲等于乙 D.

6、无法判断13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0%的A,30%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14在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有腺嘌呤10个,占碱基总数的20%,则此片段水解后断开的氢键有( ) A.20; B.30; C.65; D.不一定15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16(08江苏)9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

7、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 )17.关于科学发现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化学反应过程同位素标记法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D萨顿提出的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都用的是类比推理法1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

8、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9.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

9、2. 9和17.l。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 A 32.9和17.l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l和32.921已知某mRNA有90个碱基,其中AG占40,则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应有嘧啶 ( ) A 28个 B 42个 C 56个 D 90个22在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P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为 ( ) A PM/NP B PM/2NP C PM/2N D P2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T,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A 60个

10、 B 80个 C 120个 D 180个24.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T2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和人25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A8640 B8100 C2160 D162026一个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双链都用15N标记过,在有丝分裂间期利用含14N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进行复制,复制完成后该染色体的状况是()A一条染色单体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 B两条染色单体

11、均含15N C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5N D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27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区别是(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B两者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C两者的碱基排列序列不同 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28.已知某双链DNA片断的一条链上,A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n,则此DNA片断中G所占比例为( )A.l-m-n B.(l-m-n)/2 C. (m+n)/2 D.无法确定29.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的时候,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成了C,则此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A.1/2 B.1/(2n-

12、l) C.2/2n D.1/(2n+1)30.胰岛B细胞内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在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A.60% B.24% C.8% D.16%31.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腺嘌呤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为()。A.15(a-m) B.16(a-m) C.15(1/2)a-m D.16(2a-m)32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M BM(1/2q1) C(2n1)M(12q)/2q D(

13、2n1)M/2nq33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DNA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A3.5106 B3.5105 C7.0105 D1.410634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35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

14、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 B子二代DNA应为C子三代DNA应为 D亲代的DNA应为36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二、非选择题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

15、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种基因型;若F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该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

16、素合成。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填字母)。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填字母)。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2)在理论

17、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 _。(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_ _。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5)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 _。(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3.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

18、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是唯一氮(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3)分析讨论:若子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复制。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

19、的数量和位置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带。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D 5.B 6.BC 7.A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C 15.C 16.C 17. D 18.C 19.C 20.B 21.D 22.B 23.D 24.B 25.B 26.D 27.C 28.B 29.A 30.C 31.C 32.C 33.C 34.D 35.C 36.B二、非选择题1. (1)9AaBbaaBb或AaBbAabb1/8 (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27(3)3/2K和ML2.(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b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DNA是遗传物质(5)不能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6)大肠杆菌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1)多15NH4Cl(2)312半保留复制(3)B半保留不能没有变化轻15N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