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楼盖》PPT课件.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144380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27.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梁楼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无梁楼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无梁楼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无梁楼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梁楼盖》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3 无梁楼盖 主讲: 管品武 教授 1.2.3 无梁楼盖 1. 2.3.1 概述 无梁楼盖 是因楼盖中不设梁而得名,它是一种双向受力楼盖,它与柱 组成 板柱结构体系 。 无梁楼盖直接支承在柱上 (其周边可能支承在承重墙上 ),故 板厚要大 些。 为增强板与柱的整体连接,通常在柱顶上设置 柱帽 ,作用: 可提高柱顶处板的受冲切承载力,有效地减小板的计算跨度,使板 的配筋经济合理。 当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较小时,可不设柱帽。柱和柱帽的截面形状 可设计成矩形或圆形。 无梁楼盖的结构层厚度比肋梁楼盖的小 ,这使得建筑内部的有效 空间加大,同时,平滑的板底可以大大改善采光、通风和卫生条 件。 无

2、梁楼盖根据施工方法可分为 现浇式 和 装配整体式 两种。 无梁楼盖的四周边可支承在墙上或边梁上,也可做成悬臂板。 设置悬臂板可以有效地减少柱帽的种类。当悬臂板挑出的长度接 近 l/4时 (l为中间区格跨度 ),边区格的弯矩与中间区格的弯矩相差 不大,因而较为经济,但这种结构方案对房屋周边的空间使用有 一定的影响。 无梁楼盖每一方向的跨数一般不少于三跨,可为等跨或不 等跨。 通常, 柱网为正方形时最为经济 。 当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 5kN m2以上,柱距在 6m以内时, 无梁楼盖比肋梁楼盖经济。 无梁楼盖的缺点 是其抵抗水平力的能力差,所以当房屋的 层数较多或要求抗震时,宜设置剪力墙,构成框架

3、剪力墙 结构。 1. 2.3.2 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 无梁楼盖可按柱网划分成若干区格,将其视为由支承在柱 上的 “柱上板带” 和弹性支承于“柱上板带”上的 “跨中板 带 ”组成的水平结构,如图 1. 42所示。 “ 柱上板带 相当于以柱为支承点的连续梁 (柱的线刚度 相对较小时 )或与柱整体连接的框架扁梁 (柱的线刚度相对较 大时 ),而“ 跨中板带” 相当于弹性支承在另一方向柱上板 带上的连续梁。 无梁楼盖它比相同柱网尺寸的肋梁楼盖的挠度大,故无梁 楼盖的板厚要大些。 试验表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无梁楼盖在开裂前,基本处于弹 性工作阶段。 随着荷载的增加,在 柱帽顶面先出现裂缝 。继续加载,

4、在柱帽顶 面边缘的板上,出现沿柱列轴线的裂缝。 随着荷载的增加,板顶裂缝不断发展,在跨中 l 3跨度内,相继 出现成批的 板底裂缝 ,这些裂缝相互正交,且平行于柱列轴线。 即将破坏时,在柱帽顶上和 柱列轴线上 的 板顶裂缝 以及 跨中的板 底裂缝 出现一些特别大的主裂缝,主裂缝处,受拉钢筋屈服,受 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最终导致楼板破坏。 1.2.3.3 无梁楼盖的内力计算 (1)按弹性理论计算 无梁楼盖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有 精确计算法、经验 系数法和等代框架法 等。 这里仅介绍较为常用的经验系数法和等代框架法。 A经验系数法 (等代梁法 ) 经验系数法 直接给出两个方向的截面总弯矩,再

5、将截面总 弯矩分配给同一方向的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计算过程简便, 被广泛采用。 用该法计算时,板面荷载取全部均布荷载,而不必考虑活 荷载的不利组合。 A经验系数法 (等代梁法 ) 为使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能适用于各种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在应用该法时, 要求无梁楼盖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 (a)每个方向至少有三个连续跨; (b)同一方向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 20;边跨的跨度不 大于其相邻的内跨; (c)区格为矩形,任一区格长、短跨的比值不大于 1.5(双 向受力 ) (d)活荷载与恒荷载的比值不大于 3; (e)为保证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抵抗水平荷载 的能力,应在该结构体系中设置抗侧力支撑或剪力

6、墙 。 B 等代框架法 (一 ) 使用范围: 等代框架法是把整个结构分别沿纵、横柱列划分为具有“等代框架 柱”和“等代框架梁”的纵向等代框架和横向等代框架。 在等代框架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宽度取与梁跨方 向相垂直的板跨中心线间的距离,其值大大超过柱宽,故仅有一部 分竖向荷载 (大体相应于柱或柱帽的那部分荷载 )产生的弯矩可以通过 板直接传递给柱,其余都要通过扭矩进行传递。 在无梁楼盖等代框架中的柱应该是包括柱 (柱帽 )和两侧扭臂在内的 等代柱,它的刚度应为考虑柱的受弯刚度和扭臂的受扭刚度后的等 代刚度。 25.1 m in m ax ll 部分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通过柱帽直接传递

7、给柱,部分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通过扭矩进行传递; 柱视为包括柱(柱帽)和两侧扭臂在内的等代柱,其刚 度应考虑柱的受弯刚度和扭臂的受扭刚度; 柱和等代梁的截面和跨度的确定,应考虑柱帽的影响。 *计算假定和计算要点( P71) 按等代框架计算时,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组合。但当活荷 载不超过恒荷载的 75时,可按满荷载法计算。 按框架内力分析得出的柱内力,可以直接用于柱的截面设 计;对于梁的内力,还需分配给不同的板带 。 (2)塑性分析方法 A.带形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B满布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极限平衡状态法 在极限状态时,考虑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拱作用,因此,按塑性理论 的计算结果,也可考虑折减。当所计

8、算的区格离楼盖边缘有两列及两列 以上柱时,该区格板的钢筋计算截面面积可减少 10;当计算区格离楼 盖边缘只有一列柱时,该区格板的钢筋计算截面面积可减少 5。 1 2 3 4 柱帽设计 常用的矩形柱帽有 无帽顶板 的、 有折线帽顶板 的以及 有矩 形帽顶板 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用于轻荷载 (图 1 50a); 第二种用于重荷载 (图 1, 50b),可使荷载自板到柱的传 力过程比较平缓,但施工较复杂,其中最好为 2 3; 第三种的传力条件稍次于第二种,但施工方便 (图 L 50c)。 这些柱帽中的拉、压应力均很小,钢筋一般可按构造放 置。 受冲切 柱帽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柱帽边缘处平板的的要求。当

9、满布荷载时, 无梁盖中内柱柱帽边缘处平板,可认为承受中心冲切。 (1)试验结果 平板的中心冲切,属于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具有均布反力的冲切 情况。试验表明: A冲切破坏时,形成 破坏锥体的锥面 与平板面大致呈 45o倾角 ; B受冲切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平方根、局部荷载的周边 长度 (柱或柱帽周长 ),及板的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 (仅对不太 高的配筋率而言 ),均大体呈线性关系; C具有 弯起钢筋与箍筋 时,可以大大提高板的受冲切承载力。 (2)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A.不配箍筋和弯起钢筋时( P74 1.4.6式) B. 配箍筋和弯起钢筋时( P75 1.4.9, 1.4.10式) (3)

10、柱配筋构造要求 计算求得的 箍筋 ,应配置在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此外,尚应按相 同的箍筋直径和间距向外延伸配置在不小于 0.5h0范围内,箍筋宜为 封闭式,并应箍住架立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其间距不应 大于 h0/3,如图 1.52a所示。 计算求得的 弯起钢筋 ,可由一排或两排组成,其弯起角可根据板的 厚度在 30o45o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 交,其交点应在离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以外 h/2 2/3h的范围内, 如图 1 52b所示。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且每一方向不应少 于三根。 1.4.4 无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当竖向

11、荷载作用时,有柱帽的无梁楼盖内跨具有明显的拱作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 适当折减。除边跨及边支座外,所有其余部位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均可按内力分析得到的 弯矩乘以折减系数 0.8。 B板厚及板的截面有效高度 无梁楼盖通常是等厚的。对板厚的要求,除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刚度的要 求,由于目前对挠度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所以用 板厚 h与长跨 l02的比值控制 。 板的截面有效高度取值与双向板类似。同一部位两个方向的弯矩同号时,由于纵横钢筋 叠置,应分别取各自的截面有效高度。当为正方形时,也可取两个方向截面有效高度的平 均值。 C板的配筋 板的配筋通常采用绑扎骨架双向配筋方式。为减少钢筋的类型,方便施工,一般采用一 端弯起,另一端为压线段的弯起式配筋。钢筋弯起点和切断点的位置,必须满足图 1 53 的构造要求。对于支座上承受负弯矩笋明筋,为使其在施工阶段具有一定的刚性,其直径 不宜小于 12mm。 D圈梁 无梁楼盖的周边,应设置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小于板厚的 2.5倍。 圈梁除与半个柱上板带一起承受弯矩外,还须承受一定的 扭矩,所以应另设置必要的受扭构造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