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口水库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0141301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龙河口水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河口水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河口水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龙河口水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河口水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龙河口水库龙河口水库,又名万佛湖,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航运、养鱼 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区重要水源地之一。位于杭埠河 上游舒城县万佛湖镇。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961年4月停工,1966年复工, 1970年基本建成。2001年-2007年完成除险加固。下游24千米处有206国道, 47千米处有合九铁路和合安高速公路,56千米处有合铜高速公路。1.1水库范围水库坝址坐落在安徽省舒城县九井南4千米处的杭埠河上游龙河口地方,因 坝址以上有龙河(又名乌沙河)与晓天河汇流于龙河口而得名,水库控制的流域面 积为1120平方千米,东经116 45,北纬31 18。为湖泊型

2、水库,回水长 度较小,回水皆在舒城县境内。1.2自然环境水库库区处于淮阳地质北缘,地层大都属太古片麻岩,变质很深,岩性与构 造复杂。流域上游山区土壤多为麻骨土、砂土,水库四周土壤多为砂壤土、粘土。 境内主要产水稻、小麦等作物。水库流域长度48.9千米,流域坡度5.83分米每平方千米。上游有晓天河、 龙河、滑石河、滑水河、五桥河、胡家河等10余条河溪直接汇入水库。其中, 晓天河河长64.8千米,流域面积632平方千米,河道坡度6.2%。;龙河河长41.7 千米,流域面积200平方千米,河道坡度5.34%;滑石河河长29.0千米,流域 面积139平方千米,河道坡度6.40%。水库控制流域内土地以山

3、场为主,山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6.8%,特用地次 之占10.9%,农耕地和水面分别为6.2%、6.1%。植被率为49.5%,塘坝率2.12万 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水库控制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 沛。多年平均气温15.6摄氏度,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摄氏度、最低气温-10.3 摄氏度,多年平均无霜期223天。水库控制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49毫米(1954年2001年),汛期69 月降水量745毫米,占年总量51%。最大年降水量2189毫米(1954年),最大 月降水量824毫米(1969年7月),最大日雨量218.2毫米(1991年7月10 日)。多年平均蒸发

4、量903毫米(1960-2001年)。1.3水库来水来沙特征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9.1立方米每秒(1954年2001年),年径流总量 9.13亿立方米(1954年-2001年)。最大年径流量18.13亿立方米(1954年); 最大月径流量8.9亿立方米(1969年7月)。建库前实测最大河道流量5610立 方米每秒(1956年8月3日),建库后推算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0320立方米每 秒(1969年7月14日)。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为9.134亿立方米,最大年来水量为17.183亿立方米 (1991年),最小年来水量为3.873亿立方米(1978年),最大年实测出库流量2150立方米每秒,(196

5、9年7月),最小年出库流量为0,最大月平均入库 流量343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最小月平均入库流量为0 (1988年12月)。 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为:1-3月为1.526亿立方米,4-6月为3.173亿立方米, 7-9月为3.377亿立方米,10-12月为1.057亿立方米。1956年、1978年、1984年曾进行过三次库区淤积测量,水库自建成至1984 年淤积总量3490万立方米。水库泥沙主要来自晓天河、龙河、滑石河,其中晓 天河输入泥沙量为1670万立方米,占淤积总量的48%。1. 4开发目标和主要效益杭埠河历史上属灾害性天然河流。公元1648至1948年300年间,发生水旱 灾害

6、130次,几乎两年就发生1次灾害。建库前,上游连续降雨100毫米左右就要破圩成灾。1954年6月24日,日 降水量118毫米,龙河口处流量2120立方米每秒,下游破圩成灾达7万亩(0.47 万公顷)。自水库建成至1988年止,进库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计有 143次。1969年7月14日,日降水量达216.5毫米,入库洪峰达10320立方米 每秒,最高洪水位69.94米(7月17日),经水库调蓄仅下泄最大流量2150 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79.2%。1975年8月的洪水,最大进库流量3380立方米 每秒,下泄流量仅32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90%。1980年7月,最大进库流量 310

7、0立方米每秒,全部拦蓄无水下泄。1991年7月,水库流域连续降雨12天, 最大日雨量达218.2毫米(7月10日流域面雨量),入库洪峰为6310立方米每秒, 经水库调蓄,最高洪水位69.76米(7月11日),最大下泄流量为2010立方米 每秒。由于水库拦洪削峰,为杭埠河错峰赢得了时间,大大减轻了下游洪涝损失, 水库的防洪效益显著。龙河口水库是杭埠河灌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杭埠河灌区以杭埠河为界,分 左右两片,分别有杭淠干渠、舒庐干渠通过梅岭进水闸、牛角冲进水闸自水库引 水。龙河口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55万亩(10.33万公顷),灌溉保证率80%。其 中杭淠干渠55万亩(3.67万公顷),舒庐干渠1

8、00万亩(6.67万公顷)。杭淠 干渠设计灌溉流量为45立方米每秒,主要承担舒城、六安部分农田的灌溉任务; 舒庐干渠设计灌溉流量为55立方米每秒,主要承担舒城、庐江部分农田的灌溉 任务。自建库至2005年,46年共补给灌溉用水248.756亿立方米,累计实际灌 溉4424.1万亩(294.94万公顷)。为下游的抗旱保丰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库库面宽阔,且库汊较多,水质好,适宜发展渔业生产,可养鱼水面6 万亩(0.4万公顷)。1960年成立了水库渔场,从事繁殖、饲养、捕捞一条龙生 产。1980年后增设养殖场、水上捕捞队和网箱养殖队,向科学化养殖方向发展。 水库已养鱼水面4.5万亩(0.3万公顷)

9、,占可养水面的75%。1980年前年均捕 捞量达500吨以上,1980年后年均捕捞量约1000吨。龙河口水库东西长25千米,南北约5千米,库周边村庄较多,建库后即建 立了运输客货船队,开辟水上航道6条,其中从水库北岸至水库南岸主要有高峰、五桥、三江三条主要航线。每天运载200多人,几十吨沙石和其他货物。水上航 运的发展,促进了沿岸人民的交流往来,繁荣了经济。舒庐、杭淠两干渠进水后水位落差在116米之间,水库实际年均灌溉放水 约5.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500万千瓦。干支渠上已建水电站和水轮泵站 30座,装机34台5313千瓦。1987年冬,梅岭水电站动工兴建,1989年4月28 日建成,装

10、机2台,每台容量16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975万千瓦时。2004年 8月,兴建牛角冲水电站,装机2台,总容量32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037万 千瓦时,2005年并网发电。为了利用水库优质水源,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率,2004年11月兴建了日供水 量为1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自来水厂厂址位于龙河口水库坝中山,2005年5 月投入使用。龙河口水库环湖皆山,一碧万顷。1997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 年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称号,2000年被评为“国家 3A级旅游区”和首批十八家“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区”,已跻身“安徽省十大旅

11、游景区”第三位,被誉为“合肥市的后花园”。水库中心地带现有大中型宾馆10多个,商铺60多个,游船100多艘。有徽 州建筑文化精品“徽萃山林”、民族共融的“风情岛”、精致园林的“燕子岛”、 深蕴禅机的“万佛岛”、古韵悠长的“梅仙岛”等10多个观光景点。有依柏穿 松满目翠、凭栏推窗一湖清的四星级酒店“金水湾度假村”。还有名茶“舒城小 兰花” “白霜雾毫”,万佛湖花白鲢、板栗、油茶、食用菌等土特产资源。1.5水库特征水库设计为II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永久挡 水和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东、西大坝的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0 年一遇;副坝、斗笠冲溢洪道、进水闸的

12、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溢洪道 消能防冲设施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非常溢洪道启用洪水标准为100年 一遇。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主要建筑物按7度地震设防。龙河口水库属年调节性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68.3m,总库容9.03亿立方 米。水库设计洪水位72.64米,校核洪水位75.04米。死水位53.0米,死库容 0.502亿立方米。水库水位达汛限水位65.5米时,蓄水3.91亿立方米,水库水 面面积达41.57平方千米。水库防洪库容3.866亿立方米,调洪库容3.869亿 立方米。防洪保护面积500平方千米,相应耕地面积53万亩(3.53万公顷)。 保护100多万人口

13、和合九铁路、206国道、合铜高级公路的安全。水质良好,为 II类水质1. 6主要建筑物龙河口水库枢纽工程由东大坝、西大坝、斗笠冲溢洪道、梅岭进水闸、牛角 冲进水闸、凤凰冲和门坎石非常溢洪道及寺冲等八座副坝组成。各枢纽建筑物分 布于水库东北岸长约14千米的范围内。东、西大坝为水库主坝,坝型是粘土心墙砂壳坝,按二级建筑物设计,设计 抗震烈度为7度,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东、西大 坝之间相隔一座小山,名曰坝中山。东大坝坝长320米,坝顶高程75.8米,最 大坝高33.8米;西大坝坝顶长280米,坝顶高程75.8米,最大坝高32.4米。 梅岭进水闸位于西大坝左侧,是杭淠干渠渠首

14、闸,按三级建筑物设计,深孔拱涵 结构,设4个引水底涵,设计流量为94立方米每秒,1987年两边孔改为发电孔。 牛角冲进水闸位于水库非常溢洪道右侧,是舒庐干渠渠首闸,按三级建筑物设计, 采用土石混合坝下设钢筋混凝土放水涵洞的结构型式,进口段为2孔,出口段为 单孔,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2004年在出口段增加三岔管段,将单孔分为三 孔,左边两孔为发电孔,右边一孔为灌溉孔。斗笠冲溢洪道位于东大坝右侧约1 千米处,按二级建筑物设计,采用闸门控制溢流堰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最大 泄洪能力为4468立方米每秒。距溢洪闸下游330米处,建有二道坝,坝顶高程 59米,过水宽度45米。非常溢洪道有凤凰冲、门坎

15、石两处,位于斗笠冲溢洪道 与牛角冲进水闸之间。凤凰冲开挖宽度为100米,门坎石开挖宽度为50米,皆 为自溃式粘土斜墙砂坝,坝顶咼程73.5米,两处合计最大泄量4118立方米每秒。 副坝共8座,均为均质土坝,从西向东分布为大塘埂、磨枪冲、落花冲、寺冲、 关口、牛角冲(原名牛角姥)、马蹄岗、杜小房,坝顶高程均在75.5米。17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龙河口水库的移民高程为72米,土地征用线定为69米高程,淹没梅河镇、 乌沙、五板桥、毛竹园四个集镇,淹没土地8.25万亩(16667公顷),水库兴 建始,移民安置工作相继进行,持续达20多年。安置地在库区周围以及舒城县 和庐江县等,使库区周围形成了龙河、阙店

16、、汤池、河棚、高峰、五桥、山七、 五显等8个新的集镇。龙河口水库移民安置分二期进行。1958至1960为第一批,1967至1972年 为第二批。第一批处理62米高程以下地区,由舒城县人民委员会实施,多为临 时性安置,被淹没的土地及移民的生产恢复,补偿和补助较少,给移民的生产生 活造成困难。第一批移民迁安共支出经费172.42万元。为解决第一期移民安置 遗留下来的问题,从1963至1965年,安徽省水利厅从中央下达的移民专款中, 共拨给龙河口库区移民安置费220万元,重点解决移民的住房问题,以及用特困 户购买耕牛、家具等。第二期移民搬迁是随蓄水高程的变化而逐步进行的。移民迁安去向以分散插 队的方

17、式,分别在水库受益区及水库周边地区安置。由于对安置区的接受能力缺 乏细致的认证,又受当时“左”的影响,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安置在 周边库区的9000多人又利用66至69米之间的已确定淹没而尚未蓄水的地带进 行耕种,影响了水库按设计规模蓄水。1985年5月,水库蓄水位达到68.3米时,水库周边的移民即要求降低水库蓄水高程。为此,安徽省人民政府专门发出通知, 要求各有关单位从政策、资金、技术、粮食、交通等方面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库 区移民安置的遗留问题。自1981至1989年,省计委、省财政厅、民政厅、水利 厅共投资经费934.6万元,中央通过省库区基金会低息贷款355万元,重点扶持 44个

18、贫困村。通过资助、扶植,库区移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龙河口水库龙河口水库,即现在的国家级 AAAA风景区万佛湖,位于安徽舒城境内龙河口水库 1958 年动工业兴建, 1960 年建成受益,以后陆续兴建配套设施, 1 969 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 “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 ”。 它是舒城人民所书写的战恶龙、降旱魔的煌煌历史篇章。这座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 1000 多米,海拔高度 75.4 米,总计完成土石方 160 万立方米,巍巍 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令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 成,堪列“世界之最”。见多识广的原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

19、席兰希先生,称赞龙河口水 库大坝是一项 “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龙河口水库为何又称万佛湖?原来龙河口水库纳晓天河、 龙河和滑水河之水, 库区流域面积达 1111 平方公里。 诸河流源自千山万壑,最高峰便是万佛山的 “老佛顶”,海拔 1359 米,系舒城、桐城、 庐江、潜山等县境内的众山之祖。老佛顶下丹峰上有一座高 2米、宽 1米的“自生石 碑”。系舒城县级保护文物。碑上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 “万佛名山 ”四个大字,历百余年 雨雪风霜而未湮灭,至今仍以苍劲、秀逸的面容昭示游人。依万佛山东北而下,群山耸峙,高峰山最为拔尖。它与春秋山、华盖山、鹿起山 并列,为古代舒城的“四大名山”。载于舒城县志艺文的

20、无名氏所作的高峰山记, 开头便说“有村曰高峰”东距高峰山不远,旧有“万佛寺”,有说建于元末明初者,香 火繁盛。前人有过万佛寺诗,从中可觅一斑:苍山历列留夕阳,古寺踞崖阅沧桑。浸浸晓雾濡绿瓦,沉沉暮霭掩红墙。远客有怀论成败,近僧无心道兴亡。祗园自古藏真迹,难觅如烟一梦乡。这万佛寺屡经兵焚,逐渐颓圯,在兴建龙河口水库时,它淹没于碧波之下。古寺 消失了,但寺中的菩萨神祗没有消失。它们都到哪儿去了?你看,万佛湖周围群山环 列,重重叠叠,明明灭灭,众星拱月般地守护着碧浪绿波, 群山不就是万佛的化身么? 你看,万佛湖水面上群岛棋布,疏疏离离,隐隐渺渺,白云托日般地装扮着万佛湖的 容颜,群岛不就是万佛的化身么?你再看, 龙河寨下将要竣工的万佛禅寺, 踞崖穿林 巍然而起,面临万佛湖的滚银碧波,遥相呼应旧日的万佛古寺,似乎正在如唤众神的 皈依,这里正有一方香烟缭绕的家园 人们称这 50 平方公里的水面为 “龙河口 ”。因为这儿是舒城人民显示人定胜天伟 大实绩的历史丰碑。人们称这 50 平方公里的水面为 “万佛湖 ”,因为这儿深藏禅机,是黎民百姓祈求 丰乐和幸福的一种寄托。龙河口 万佛湖,万佛湖 龙河口,我们锦绣的江山,我们美丽的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