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0140045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颅脑肿瘤的治疗原则(一)胶质瘤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脑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半 数以上,依据细胞起源主要分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少 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型胶质瘤,依据恶性程度分为低级别胶 质瘤(WHO分类I-II级)和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类III-IV 级)。由于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因此胶质瘤强调以 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复 发胶质母细胞瘤可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目前胶质瘤的首 选治疗策略为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不能实施最大范围安 全切除肿瘤者,可酌情采用肿瘤部分切除术、开颅活检术或 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下)穿刺活检术,以明确组织病理学 诊断。术后辅以常规

2、分割的 X 线外照射放射治疗及同步或辅 助性化学治疗。【药物治疗原则】1患者为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胶质瘤,一般状况能 够耐受药物治疗。2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类I级胶质瘤不采用化疗,复 发后I级胶质瘤采用化疗o WHO分类II级胶质瘤如果手术切 除瘤细胞总数达到 98%,年龄小于 40 岁,肿瘤限于一个脑叶, 可以暂不施行术后化疗,待肿瘤进展后再考虑化疗。反之, 肿瘤切除小于 98%,年龄大于40 岁,肿瘤跨脑叶生长,术后 需要化疗。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尽早施行同步放化疗,再行辅 助化疗。3多采用以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为主的联合方案,也 可以考虑替莫唑胺单药化疗。化疗过程中定期(3-6 个月) 行头

3、颅 MRI 检查评估疗效,注意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 治。4根据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或分子病理试验结果,指导 化疗药物的选择。如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预测烷化 剂类药物的敏感性、染色体 1p/19q 杂合性缺失可以预测少 突胶质细胞来源肿瘤化疗敏感性等。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弥漫性生长的胶质瘤:星形细胞来源肿瘤,如星形 细胞瘤、肥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 母细胞瘤、大脑神经胶质瘤病、脑干胶质瘤等;少突胶质细 胞来源肿瘤,如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等。2反复发作的胶质瘤患者或两次以上手术的复发胶质 瘤患者。3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或绝对手术禁忌患者;手术后肿

4、瘤残余,放射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肿瘤进展;患者一般状况较 差,不能耐受手术。4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患者,如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或内生性脑干胶质瘤等。【药物临床应用】1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可选择药物:亚硝脲类、铂类、长春碱类、替莫唑胺、 丙卡巴肼等。给药方法:不主张采用动脉内导管给药,低级别胶质瘤 复发后其恶性程度有升高趋势,因此对于不能全切、且有可 能复发的低级别胶质瘤也应行化疗,推荐以亚硝脲类为主的 联合化疗方案,或替莫唑胺单药方案。2高级别胶质瘤的化疗。可选择药物:替莫唑胺、亚硝脲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铂类、甲氨蝶呤等。给药方法:手术后尽快放射治疗,可以在放射治疗期间 加用替莫唑胺类药物治

5、疗,放射治疗休息一个月后进行化学 治疗,推荐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 亚硝脲类为主的联合化 疗方案,单用亚硝脲类药物无效。建议检测 MGMT 启动子甲 基化状态。3高级别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可选择药物:贝伐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 尼、尼妥珠单抗等。给药方法: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前景良好,分 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多靶点药物的联合是近期研究的热点。4少突胶质细胞来源肿瘤的化疗。可选择药物:亚硝脲类、丙卡巴肼、长春新碱、替莫唑 胺等。给药方法:推荐PCV方案(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 新碱)或替莫唑胺单药方案;建议检测染色体 1p/19q 杂合 性缺失状态。5大脑神经胶质瘤病的化

6、疗。可选择药物:替莫唑胺、亚硝脲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铂类等。给药方法:推荐替莫唑胺单药方案或以亚硝脲类为主的 联合化疗方案,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肿瘤细胞来源。6室管膜瘤。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衬的室管膜细胞,可 发生于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约占颅内胶质瘤的 5%-6, 69发生于儿童,占儿童脑肿瘤的 9。约占脊髓胶质瘤的 60,96发生于成人,尤其是终丝肿瘤。室管膜瘤可通过脑脊液在神经系统内播散,称为“种植”, 肿瘤的级别越高发生率也越高。病理学(WHO)分类:非间变性(1、11级)包括乳 头状室管膜瘤,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间变 性(III级)。在不引起神经功能缺陷的情

7、况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术后进行腰椎穿刺/脊髓造影或 MRI 检查,寻找“脱落转移 灶”。室管膜瘤的放射敏感性仅次于髓母细胞瘤,手术切除 后采用放射治疗,可以改善生存率。有脱落转移灶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的情况 下进行脊髓放射治疗。肿瘤复发后,若以前未做过化疗,可以选择化疗或再次 放射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依托泊苷、替莫唑胺、亚硝基脲 类和铂类,可在短时期内阻止肿瘤生长。(二)髓母细胞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20%,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 肿瘤。发病高峰年龄10 岁以下,男:女=2:1。成人髓母细 胞瘤 80%发生在2140 岁。通常起源于小脑蚓部,位于第四脑室顶的顶端。该部位的 肿瘤早

8、期容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该肿瘤对放射治疗高度敏 感,对化疗中度敏感。约 10%-35%患者确诊时已有脑-脊髓 种植,5%患者可发生神经系统外转移。【药物治疗原则】1. 在不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切除肿 瘤,然后进行脑脊髓放射治疗。2. 脑干上残留少量肿瘤(术后患者情况良好)优于脑干肿 瘤完全切除(采用这种方法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更大)。【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 一般情况下,化疗可以在放疗期间或者在放疗之后进 行。在儿童患者,应慎重选择放疗前化疗,放疗前化疗易产 生骨髓毒性,易加重放疗的毒副反应。髓母细胞瘤也可进行 鞘内化疗,与全身化疗联合应用。2. 未满 2 岁的小儿尽可能

9、持续化疗,超过 3 岁儿童可接受 放疗。3. 放疗前化疗过程中如有肿瘤增大的情况(尤其是预后不 良群),同时应迅速进行放疗。放疗前后行PE (顺铂+足叶乙 貳)或ICE (异环磷酰胺+顺铂+足叶乙貳)化疗方案。 【药物临床应用】主要药物有洛莫可汀(CCNU)、长春新碱(VCR)、VM-26 和顺铂(CDDP),但通常仅用于复发、高风险或V3岁儿童患 者。(三)脑转移瘤脑转移瘤是临床最常见脑肿瘤,通常为血源性,也可通过 局部蔓延转移。许多全身应用的化疗药物不能很好透过血脑 屏障,或其有短暂削弱血脑屏障功能,使得肿瘤发生 CNS 种 植转移。约 75脑转移瘤在脑实质部位,也可侵犯软脑膜形 成癌性脑

10、膜炎。脑实质转移灶以外侧裂后方颞顶枕叶交界区 附近发生率最高(肿瘤性栓子转移至大脑中动脉末梢所致)。80的单发转移灶位于大脑半球,小脑转移瘤占单发脑转移 瘤的 16。成人中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占脑转移瘤的 50以上。小 细胞肺癌(SCLC )和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脑转移瘤 的发生率高达 50。黑色素瘤脑转移灶为单发时,手术能够切除。转移性黑 色素瘤通常累及软脑膜/蛛网膜,对化疗基本无反应,对放 射治疗反应也不佳。肾细胞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之前,通常伴有肺、淋巴结、 肝、骨、肾上腺和对侧肾转移,因此这种肿瘤很少表现为孤 立的脑转移瘤。【药物治疗原则】1. 脑转移瘤患者生存期为 26-32周,因

11、此大多数治疗都是 姑息性治疗。2. 多发性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情况通常比单发转移瘤患 者差,通常采用放射治疗,而不进行手术。3. 全脑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可使生存期延长 3-6 个月。 50病例死于颅内病变进展。4. 肾细胞癌或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患者,如果进行白介素 -2 (IL-2)化疗,由于这种药物能够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因 此考虑手术切除后进行。5. 皮质激素类药物:许多症状是由瘤周水肿(主要是血 管源性水肿)引起的,使用激素后24-48小时内可缓解。但 缓解不是永久性,而且长期使用激素可出现副作用。放射治 疗后症状明显且未使用过激素患者的常用剂量:地塞米松 10-20mg IV,随后 6mg IV

12、, q6h 用 2-3 天,然后改为 4mg 口服。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在症状无恶化情况下逐渐减量至 2-4mg,口服 tid。6. H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150mg, po, ql2h。2【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性质、患者的年龄、神经功能状态、全身状况、还要考虑到颅内转移瘤在向周边扩散 的可能性、肿瘤的范围、肿瘤对治疗的潜在反应性、初始治 疗对其他全身器官的可能损害。1.20%-50%的脑转移瘤患者进行静脉内及动脉内化疗后,CT提示肿瘤体积缩小,但肿瘤完全消失少见。2. 化疗可有助于消灭残余肿瘤或亚临床转移灶,同时对原 发病灶或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灶也具有治疗作用。3.

13、 对放疗不敏感的脑转移瘤,化疗尤为重要。化疗可以作 为手术、全脑照射和r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辅助治疗,增 加疗效。4. 对无法手术和(或)放疗的患者,化疗是可以考虑的姑 息治疗手段。药物临床应用】1. 脑部发现小细胞癌的多发病灶,首选治疗是放射治疗 加化疗。化疗可选用原发肿瘤化疗方案或替莫唑胺,也可以 选用卡培他滨,拖泊替康。2癌性脑膜炎(CM)又称为(柔)脑膜癌病(LMC)。全 身性肿瘤患者尸检的发现率达8。48的患者首先表现为 癌性脑膜炎而无原发肿瘤的症状。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乳腺 癌、肺癌,然后是黑色素瘤。鉴别诊断必须包括淋巴瘤性脑 膜炎。多发脑神经功能障碍可达94%,最常见VII、III

14、、V、 VI脑神经,进展性。非梗阻性脑积水也很常见。“脱落转移 灶”患者可出现疼痛性神经根病。可采用鞘内给药。大约半 数患者死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另一半死于全身性病变。(四)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总体人群发病率在升高。AIDS和器官移植患者中发生率 升高,分为原发或继发,MRI或CT显示中央灰质或胼胝体出 现均匀强化病灶,特别是 AIDS 患者,可以表现为多发脑神 经麻痹。幕上常见于额叶,其次是深部神经核团,脑室周围。 幕下小脑是最常见的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可区分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B细 胞淋巴瘤更为常见,特别是在PCNSL及AIDS患者)。 【药物治疗原则】1. 初次治疗对激素非常敏感,对

15、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淋 巴瘤未取得病理的患者,要慎用激素,除非病情快速进展有 脑疝的危险,因为这部分患者的活检结果可受到影响。2. 淋巴瘤患者对放、化疗均较敏感。最佳治疗方案为手 术、放疗、 化疗综合治疗。一旦确定诊断后,先行全脑放 疗4150Gy,随后病灶及水肿区局部加量到60Gy左右,再 联合用药全身化疗或甲氨蝶吟(MTX)鞘内化疗。3. 化疗药物应选用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常用 的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吟(MTX)、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 (VCR)、多柔比星(阿霉素)等。【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联合化疗可使患者症状得到长期缓解。早期诊断是关 键,诊断后即行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目

16、前化疗已经成 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1. 放化疗联合疗法比单纯放疗更有效,同那些只放疗者 相比,接受化疗后放疗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化疗后放疗比 放疗后化疗效果更好。2. 大剂量的甲氨喋吟是最有效的药物,大剂量的甲氨喋 吟为基础的化疗患者生存期长于用其他药物者。3. 复发或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挽救性 治疗,应根据早期基础治疗、应答持续时间、病变的部位和 程度、预后因素以及患者的临床状态,采取相应的挽救治疗 措施。【药物临床应用】1. 对于非AIDS病例,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比单独使用放射 治疗的生存期长。氨甲喋吟单药方案,MPV方案(氨甲喋吟、 丙卡巴肼、长春新碱),为常规

17、治疗方案。如果进一步使用 能够到达脑室的装置向脑室内(而不是仅经腰椎穿刺鞘内注 射)给予氨甲蝶吟(MTX) 12mg/次,每周2次,共6次,加 静脉用MTX需要给予亚叶酸钙解毒,平均中位生存期可延长 至40-50个月。2 .根据淋巴瘤的分子病理表型, CD 20阳性的患者,可以 采用美罗华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美罗华联合替莫唑胺等药物 进行治疗。3鞘内注射MTX过量(0D)时,建议采取治疗措施:85mgOD 剂量能被较好地耐受,且几乎无副作用;立即行腰椎穿刺引 流脑脊液,能将很大部分药物清除(在OD 2小时内,引流 15ml脑脊液能够清除大约20%-30%的MTX)。然后用240ml 温热、等张、

18、不含防腐剂的盐水经侧脑室注入,由放置在腰 椎蛛网膜下腔内的导管引出,进行脑室-腰椎灌洗数小时。 对于500mg的OD,还要向鞘内给予2000U的羧肽酶G (使2MTX失活的酶)。对于MTX过量患者,静脉内给予地塞米松和 静脉内给予亚叶酸钙可以防止全身毒性。(五)颅内生殖细胞瘤颅内生殖细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衍生而来,占颅内肿瘤 总数的0.3%-1.3%。好发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池。肿瘤 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但位于鞍上生殖细胞瘤则以女性多 见。该肿瘤对放疗和化疗高度敏感, 能达到有较好的生活质 量和长期生存的目的,使其成为“可治愈”的颅内恶性肿瘤 之一。该瘤通常无包膜、无钙化、出血、坏死或囊性变

19、,属 低度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常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转 移,易向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种植、播散。由于颅内生殖 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大剂量放 射治疗后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化疗和放疗联合 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原则】1. 主张联合用药。即根据肿瘤细胞的不同增殖周期选择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化疗。首先使用细胞周期特异性 药物杀灭处于DNA合成期(S期)及有丝分裂期(M期)的 肿瘤细胞,当肿瘤中大部分S期及M期的细胞被杀灭后,再 使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应用。2. 化疗对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 大 剂量甲氨喋呤-

20、阿糖胞苷为主的联合化疗、放疗结合甲氨喋 呤鞘内注射能改善其疗效及生存率。【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 对放射影像学显示的瘤体进行局灶放射治疗同时联 合化疗,可迅速、有效地使瘤体消退,缓解脑积水及颅内压增 高症状,缩短了治疗周期,同时化疗还清扫了造成肿瘤播散、 种植的亚临床病灶,有利于控制肿瘤的复发及播散。2. 局灶放射治疗减少了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的不 良影响,与化疗起到了疗效相加、毒性相减的作用。3. 不仅适用于初治患者, 还适于复发患者;对含有绒毛 膜上皮癌、胚胎癌等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亦是一种较好 的治疗方法。【药物临床应用】 化疗用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治疗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 的重视。

21、常用的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足叶乙 貳(VP-16)、更生霉素、氨甲喋吟、博来霉素等。1. VCR: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M期。2. 平阳霉素作用于肿瘤增殖各期的细胞,特别是G2期细 胞。DDP继续杀灭增殖各期的肿瘤细胞。3. MTX:目的在于迅速有效地杀灭大量处于S期的肿瘤细 胞,减少各个药物的单一疗程及总的治疗剂量 ,以尽量减少 药物的毒副作用。4. 顺铂为铂的络合物,能与 DNA 结合,形成交叉键,从而 破坏DNA使之不能再复制。它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自1970年Rosenberg等首次报道了顺铂的抗肿瘤作用以来, 其已成为生殖、泌尿肿瘤的主要治疗药物, 对颅内生殖细胞

22、 瘤亦有较好的疗效。5. 足叶乙甙是一种足叶草毒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为有丝 分裂抑制剂, 对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及睾丸肿瘤疗 效显著。Kobayashi等的实验及临床观察表明:顺铂与足叶 乙甙联合化疗对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有明显的协 同抑瘤作用,有效率达100%。1996年Balmaceda等报道了首 次国际合作对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前瞻性治疗 研究结果(该研究试图确定在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 的治疗上是否可用化疗取代传统的放射治疗;其采用卡铂、 足叶乙甙、博来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化疗4个疗程, 出 现完全缓解者继续追加2个疗程, 其余则增加环磷酰胺强化 化疗2个疗程

23、), 结果显示生殖细胞瘤45例中84%完全缓解, 2年生存率为84%(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 但随访期内复发 22例(49%), 死亡7例(16%)。(六) 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是发生在颅底颈静脉孔内及其附近的肿瘤, 病程从1个月到28年不等。以后组脑神经受累为主,多为 单发性肿瘤,很少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目前该病理想的治疗 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Guilol和Rosenwasser(1940)首先报 告颈静脉球瘤手术切除,但由于肿瘤组织供血丰富,局部解 剖复杂给手术切除肿瘤增加了难度。发病率女:男比例为6: 1。患者通常以听力丧失和搏动性耳鸣起病,眩晕是第三大 常见症状,也可有耳痛。也可出现第

24、IX、X、XI和XII脑神经麻痹,偶尔颞骨内受侵犯,可出现第VII脑神经麻痹。功 能活跃的肿瘤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另外,肿瘤还可能 分泌5-羟色胺和血管舒缓素,引起类癌综合征(支气管收缩、 腹痛、爆发性腹泻、剧烈头痛、皮肤充血、高血压、肝大和 高血糖)。【药物治疗原则】1. 对于局限于中耳的小肿瘤,手术切除通常是简单而有 效的方法。对于侵犯和破坏骨质的较大肿瘤,手术和/或放 射治疗的效果仍未完全明确。对于大型肿瘤,手术有造成严 重脑神经麻痹风险。2. 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使肿瘤停止生长。建议总剂量 40-45Gy,每次 2Gy。3. 栓塞通常仅用于血供丰富大型肿瘤。栓塞后肿瘤肿胀 可压迫

25、脑干或小脑。对分泌活跃的肿瘤进行栓塞必须谨慎, 因为这些肿瘤被栓塞梗死后可能释放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 肾上腺素)。【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颈静脉球瘤的治疗包括放射疗法、栓塞治疗和手术切 除。三种治疗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治疗。2. 儿茶酚胺分泌活跃的肿瘤,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或者作为栓塞或手术前的辅助治疗。在栓塞或手术前使用a 和B受体阻滞剂,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致命性血压波动和心律失常。3. a受体阻滞剂需2-3周、B受体阻滞剂至少需24小时 才能达到充分阻滞;紧急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达3天。 【药物临床应用】a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周围血管收缩而降低血压。1酚苄明(Dibenzyline)

26、:长效,最大作用在l-2h, 起始剂量为10mg ,po ,bid,逐渐增加至40T00mg/日,分2 次给。2酚妥拉明(Regitine):短效。常用于手术或栓塞时 的高血压危象,静脉给药。B受体阻滞剂:减少由儿茶酚胺引起的心动过速和心律 失常(也可防止仅用a受体阻滞剂时可能发生的低血压)。 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这种药物,注意在使用a受体阻滞剂 之前不能使用B受体阻滞剂(防止高血压危象及心肌缺血)。1. 普萘洛尔(Inderal) 口服剂量5-10mg ,q6h,术 中静脉用药剂量0 5-2mg ,缓慢静脉推注。2. 拉贝洛尔(Normodyne):可能有一些选择性d阻滞 和非选择性B阻滞作

27、用(作用小于普萘洛尔)(休克)。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释放阻滞剂:这些物质可激发 支气管收缩,且激素治疗无效,但吸入性B激动剂或吸入性 抗胆碱能药物有效。生长抑素可用于抑制5-羟色胺、缓激肽 或组胺的释放;由于这种药物半衰期短,最好使用奥曲肽100眩,皮下注射,q8h。(七)垂体腺瘤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40岁多见。男女均 等。 垂体腺瘤主要起源于垂体前叶(腺垂体)。通常将垂体 瘤分为两类:功能性(或分泌性)和非功能性(也叫内分泌 不活跃性,不分泌或分泌如促性腺激素等不引起内分泌学症 状的产物)。前者常因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生理方面改变,早 期即出现症状;后者就诊时通常肿瘤体积已较大

28、,出现视力、 视野功能缺损症状。两种垂体肿瘤(通常是非功能性)均可 压迫垂体导致全垂体功能低下。常见功能性垂体瘤分泌下列激素之一:(1)泌乳素(PRL):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腺瘤。 导致女性患者停经-泌乳综合征(也叫 Forbes-Albright 综 合征、Ahumada-del Castillo综合征)、男性患者阳痿,男 女患者均可能不育。可以引起骨质疏松。(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叫促皮质激素。该 病即Cushing病。ACTH升高可导致:A.内源性高皮质激素血症(Cushing病);BNelson综合征:色素沉积过多(由促黑色素激素(MSH) 与ACTH之间的交叉反应引

29、起)。见于10%-30%的Cushing病 行肾上腺切除的患者。(3)生长激素(GH):导致成人肢端肥大。在青春期儿 童(骨骺闭合前)则引起巨人症(非常少见)。 【药物治疗原则】1.患者视力视野出现障碍者应考虑经蝶或经额入路,手 术切除肿瘤。非功能性微垂体腺瘤瘤可以考虑立体放射治疗 或观察。2. 患者视力视野无障碍者功能性垂体腺瘤,或手术后的 垂体功能障碍者可以接受药物治疗。【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目前较为公认的是PRL瘤以药物治疗(溴隐亭)为首 选。2部分GH和ACTH瘤因发现较晚,激素水平持续增高引 起全身性病理改变,使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需要先用药 物控制,一般状况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30、【药物临床应用】针对各种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特异性药物,疗效已被证实 的有以下几种:1 溴隐亭( bromocriptine ) 。此药为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使约90%PRL瘤患 者垂体瘤缩小、PRL下降,泌乳消失、恢复月经或生育。此 药可纠正高PRL水平造成的病理改变,而且肿瘤缩小后,对 周围正常组织压迫减轻,也间接有助于恢复和保存正常垂体 功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未生育的妇女,手术 或放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不育,而药物控制良好者有条件 可长期服药,避免手术。但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肿瘤,仅抑制 肿瘤的生物活性,因此需终身服药,一旦停药,肿瘤又会逐 渐长大。临床所用溴隐停为甲磺盐酸-

31、2-溴-a-麦角隐停,2. 5mg/ 片,口服吸收良好,血浆半衰期为 3-4 小时,作用维持时间 为 8-12 小时。主要副作用是恶心、头晕,重者可出现呕吐, 严重者因不能耐受而被迫放弃药物治疗。判断药物剂量是否 合适应以血清 PRL 浓度被抑制水平为标准。该药也可用于治 疗肢端肥大症,但疗效不如泌乳素瘤。诺果宁(Quinagolide),为选择性非麦角型多巴胺受体 激动剂,半衰期长达 17 小时,每日只需服药一次,且副作 用小。卡麦角林(Cabergoline),为长效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 动剂,半衰期长达 62-115 小时,每周只需给药 1-3 次。 CV205-502,可抑制全身脑肠肽分

32、泌。2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垂体GH 瘤的疗效远不如 PRL 瘤,特别是由于 GH 水平增高导致的 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的外貌是终身难以改变的。因此药物治 疗目的,仅为解除异常分泌的生长激素对人体组织代谢的进 一步损害,抑制肿瘤生长,尽可能保存现有垂体功能。对于有活性的GH瘤患者,一般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而 是在手术和 /或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一些抑制 GH/IGF-1 分泌的药物。目前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前 面介绍的溴隐停)和生长抑素类似物两大类,有效率一般在 70%左右,但血清 GH 水平完全降至正常者仅 20%-30%。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抑素通过与垂体分泌 GH

33、 细胞的细胞 膜上受体结合,抑制 GH 的释放,天然生长抑素为 14 肽,半 衰期仅3 分钟,给药不便,目前有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8 肽 (奥曲肽),皮下注射 0.1mg 可抑制 GH 释放约 8 小时。近 来还有一些缓释制剂以及半衰期更长的同类药物, 如 SMS201-995,但临床应用较少,且疗效不肯定,存在停药复 发甚至反跳问题。3赛庚啶(cyprohep tadine)。抗组胺 H1 药,对治疗皮质醇增多症有一定效果。此药作用 于下丘脑,通过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释放, 影响ACTH的分泌,可以与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药物, 如氨基导眠能(aminoglutethamide )联合应用。后者可抑 制皮质醇合成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其它类似药物还有密妥 坦、酮康唑、甲吡酮等。但比起手术和放射治疗,目前所有 抑制皮质醇或 ACTH 合成的药物,疗效均不满意,故只是作 为手术前后或放射治疗后短期辅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